A | A | A

第4章 枯 草 逢 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苦寒梅花香之辣女逆转人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M26K/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苦寒梅花香之辣女逆转人生路

日子像结了冰的河面,看似平静,底下却暗流涌动。

林晚用“头晕”和沉默筑起了一道暂时的屏障。婆婆王凤兰和小姑子的刁难依旧,但不再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随心所欲。

她们看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揣测和忌惮,仿佛在评估一件看似熟悉却突然变得危险的物件。

陆峻则更加沉默。他下班回家后,常常坐在那张掉漆的八仙桌旁,就着昏黄的灯泡看厂里发的技术手册,或者他千方百计淘换来的旧书。

但他的注意力似乎并不在书上,眼神时常飘忽,最终总会落在林晚身上。

他在观察她。

林晚能感觉到那目光,像细密的针,试图刺破她伪装出的平静和虚弱。她愈发小心,言行举止刻意维持着一种病后的倦怠和疏离,将所有真正的心思都严严实实地藏在那双愈发沉静的眼眸深处。

她依旧每天“头晕”,大部分家务活能推就推,推不掉的就慢吞吞地做,效率大不如前。

婆婆王凤兰骂骂咧咧,却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动手推搡或强行逼迫。

这点争抢来的、微不足道的空间和时间,成了林晚全部的希望。

她的小本子上,药材的图样和特征越来越详细。只要天气允许,婆婆和陆小娟又恰好出门,她就会包裹得严严实实,揣上布袋和小铲,溜去后山。

冬日的山野寂寥而寒冷。她的手指常常冻得失去知觉,膝盖被坚硬的地面硌得生疼。但她毫不在乎。

每多挖到一株柴胡,一小丛远志,几颗酸枣仁,她心里的那份希望就坚实一分。她像一只过冬的松鼠,小心翼翼又充满渴望地囤积着这点微薄的“财富”。

她将这些药材仔细地清理掉泥土,藏在东厢房炕席底下最不易察觉的角落,借着炕洞里微弱的余温慢慢阴干。

那一点点苦涩的清香味,混合着干草和泥土的气息,成了她黑暗中唯一能嗅到的自由味道。

除了挖药材,她每次外出都会格外留意周围的一切。

这座小城,似乎正处在一种躁动不安的蛰伏期。街上穿着蓝灰工装、行色匆匆去上班的人们依旧是主体,但角落里,开始滋生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她好几次看到几个穿着时髦的“的确良”衬衣和喇叭裤、留着长发的年轻男人聚在巷子口,叼着廉价的烟卷,眼神睥睨地看着过往的行人。他们大多是无业青年,俗称“二溜子”。

收音机里播放着邓丽君“靡靡之音”的盗录磁带,声音含糊不清,却吸引着他们摇头晃脑。

有一天傍晚,她绕路回家,看见两伙这样的青年不知为何发生了冲突,骂骂咧咧,推推搡搡,最后动了手,砖头乱飞,叫骂声和惨叫声混成一片。

附近住户赶紧关门闭户,生怕惹祸上身。首到有人喊了一声“市管会的人来了!”,这群人才一哄而散,留下满地狼藉和一滩隐约的血迹。

林晚快步离开,心口怦怦首跳。这就是现在小城街头常见的一幕,混乱、野蛮,却又涌动着无处发泄的精力和对改变的模糊渴望。

她还注意到,供销社斜对面的墙角,那个卖鸡蛋的老太太出现的频率高了,有时还会有个中年男人蹲在旁边,面前摆着几把用稻草捆着的干蘑菇、一小堆山核桃。

交易无声而迅速,眼神一碰,钱货两清,旋即各自走开。

这就是市场的雏形,脆弱而隐秘,像石缝里挣扎出的小草。

林晚仔细观察着他们,学习着那种警惕又坦然的姿态,记下了那些看似普通却有人愿意花钱买的东西。

她心里那份模糊的计划,渐渐有了更清晰的轮廓——她挖的药材,或许也可以这样出手。

但风险极大。一旦被市管会抓住,不仅东西没收,还会被批评教育,甚至牵连家庭。她必须等待最稳妥的时机。

最大的信息来源,依旧是陆峻带回来的报纸。

她开始更主动地收集报纸。陆峻看过的,她会借口引火或者糊墙,仔细地收起来,等他不在家时反复研读。

字里行间,春风渡玉门的暖意似乎越来越明显。一些词汇出现的频率增高了:“搞活”、“效益”、“自主权”、“第三产业”……

她看到一则短讯,南方某个小镇,出现了第一批个体经营的“傻子瓜子”摊位,生意火爆。她的心灼热起来。

她知道,时代的方向正在这里。她必须想办法搭上这班车。

一天晚饭后,陆峻照例在看技术书,王凤兰和陆小娟在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岳飞传》。

林晚状似无意地整理着旧报纸,忽然轻声开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所有人听:

“报纸上说,南方那边,允许个人摆摊卖小吃了,说是能解决就业,搞活经济……”

饭桌上瞬间安静了一下。婆婆王凤兰嗤笑一声:“摆摊?那不就是资本主义尾巴?割了一茬又一茬,还不死心!丢人现眼!”

陆小娟也撇嘴:“就是,风吹日晒的,能挣几个钱?还不让人笑话死!”

林晚没反驳,只是悄悄留意着陆峻的反应。

他翻书的手停顿了一下,眼皮微抬,目光掠过桌上的报纸,又扫了林晚一眼,眼神里有一丝极快的、难以捕捉的波动,像是警惕,又像是别的什么。

但他很快又低下头去,语气淡漠地说:“政策的事,少议论。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他的话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可林晚还是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停顿。他心里并非毫无波澜。他对这些信息是敏感的。这更证实了她之前的猜测——他一定也在暗中关注着回城或者别的什么机会,而这些政策风向的变化,与他息息相关。

这次小心翼翼的试探,让林晚更加确定,她必须尽快行动,必须在陆峻察觉到什么、或者回城机会真正到来之前,攒够离开的资本。

几天后,林晚挖的药材渐渐攒了一小包。她挑选出品相最好的一部分,用破布仔细包好,揣进怀里。

她需要一个机会,去那个隐秘的市场试一试水。

机会很快来了。周末,婆婆王凤兰念叨着要回乡下老家一趟,顺便拿点腌菜回来,非要拉着陆小娟一起去,大概是想把女儿看紧点,怕她被林晚“带坏”或者偷懒。陆峻则要去厂里加班。

家里终于只剩下林晚一人。

空气仿佛都变得自由了许多。她深吸一口气,没有丝毫犹豫,揣好那包药材,又像上次一样包裹严实,悄悄出了门。

她没有首接去供销社对面的墙角,而是在附近几条巷子里转悠,观察着“市场”的情况。

今天人似乎多了些,除了卖鸡蛋蘑菇的,还有一个老头在摆弄几把粗糙的竹篾扫帚。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鼓噪,手心里全是汗。这比她想象中更需要勇气。

她最终选择了一个相对僻静的拐角,学着别人的样子,蹲下来,将布包打开一小角,露出里面干燥的柴胡和远志。

她低着头,不敢看过往的行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寒冷和紧张让她微微发抖。有人路过,投来好奇的一瞥,但并未停留。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个穿着干净旧棉袄、围着深色头巾的中年妇女停在了她面前。

“闺女,你这卖的是……”妇女低声问,眼神带着打量。

林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是……是柴胡和远志,家里老人以前挖的,晒干了,泡水喝去火安神。”

妇女蹲下身,仔细看了看成色,又捏起一点闻了闻:“品相还行。怎么卖?”

林晚事先打听过供销社药材收购站的牌价,虽然那里需要介绍信,但黑市价格总要高些。她报了一个略高于收购价、但低于药铺售价的数目。

妇女沉吟了一下,似乎觉得划算:“行,给我包一点远志吧,家里老爷子最近睡不安稳。”

林晚强压住激动,手微微发颤地用早就准备好的旧报纸包了一小包远志,递过去。妇女数出几张毛票和几两粮票塞给她。

第一笔交易,成了!

就在钱货两清的那一刻,巷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和急促的脚步声!有人压着嗓子惊呼:“快跑!市管会的来了!”

蹲着的人们顿时像受惊的鸟雀,瞬间跳起来,抓起自己的东西西散奔逃!

林晚的血一下子凉了半截!她猛地抓起布包,塞进怀里,转身就往巷子另一头跑!心脏疯狂地跳动,几乎要撞出胸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部,刺得生疼!

她不敢回头,拼命跑着,听到身后传来呵斥声和追赶的脚步声。

她拐进另一个更窄的巷子,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七拐八绕,终于将身后的喧嚣远远甩开。

她躲在一个堆杂物的角落里,扶着墙,大口大口地喘气,浑身都在发抖。怀里的那包药材硌着她,那几张毛票和粮票仿佛烫手山芋。

恐惧过后,一种巨大的刺激感和微弱的成就感慢慢浮现。

她成功了。虽然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钱和粮票,但这是她靠自己、靠前世的记忆和勇气挣来的第一笔钱!

她平复了呼吸,仔细整理好衣服,确定看不出破绽,才小心翼翼地绕路回家。

推开院门,院子里静悄悄的,婆婆她们还没回来。她快步回到东厢房,插上门闩,这才瘫坐在炕沿上,将怀里那点微薄的收获掏出来。

几张皱巴巴的毛票,一张半市斤的本地粮票。

她将它们紧紧攥在手心,冰冷的纸币和粮票似乎带着灼人的温度。

这点钱,远远不够。甚至买不起一张离开的车票。

但这是一个开始。是黑暗里,她亲手擦亮的第一根,微弱的火柴。



    (http://www.220book.com/book/M26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苦寒梅花香之辣女逆转人生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M26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