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李家院的鸡还没打鸣,柴房的门就“吱呀”一声开了。李五背着斧头走出来,身上还穿着那件打补丁的单褂子,却比往常多了几分利索——他特意比平时早起了半个时辰,想赶在王桂香醒前把今天的柴劈完,再把水缸挑满。
院子里还浸着夜露的寒气,砖缝里的草叶上挂着小水珠,一碰就往下掉。李五走到柴垛旁,拿起斧头,抡得高高的,“咚”一声劈在木头上,木屑溅起,落在他的裤脚上。他劈得又快又稳,每一下都用足了劲,不一会儿就劈出了一小堆柴。汗水顺着他的额角往下流,他却没停——现在的“卖力”,都是为了以后的“逃离”,多一分顺从,就少一分怀疑。
“哟,今天倒勤快。”王桂香的声音从屋檐下传来,她抱着胳膊站在门口,眼神里带着点惊讶,还有点审视。以往李五都是等她喊了才肯起床,今天居然主动劈柴,倒让她有点不适应。
李五赶紧停下手里的活,转过身,低下头,露出一副“怕挨骂”的样子:“妈,我想着早点劈完柴,一会儿好去地里干活,不耽误工分。”
王桂香挑了挑眉,走到他身边,看了看堆得整齐的柴,又看了看他额头上的汗,语气软了点:“算你还有点良心,知道为家里着想。行了,劈完这堆就行,一会儿先吃饭,吃了饭再去上工。”
“哎,谢谢妈。”李五赶紧应着,又拿起斧头继续劈柴,心里却冷得像冰——他太清楚王桂香的性子,一点小恩小惠就想让他死心塌地,可他心里的算盘,早就打得比谁都精。
早饭还是稀粥和糠麸饼子,王桂香却破天荒地给李五多盛了半碗粥,还把李军剩下的小半块饼子递给他:“拿着吃,一会儿上工累,别饿着。”
李五双手接过来,小声说“谢谢妈”,低头喝粥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李军撇了撇嘴,显然是不满王桂香对他“好”。他没在意,快速把粥和饼子吃完,扛起锄头就往生产队的方向走——他得比平时更积极,让所有人都觉得,上次的毒打把他“打怕了”,打“乖”了。
到了地里,张铁山正安排今天的活——给玉米地除草。李五没等分配,就主动拿起锄头,走到最靠边的那片地,弯腰干了起来。玉米叶划过他的胳膊,留下一道道红印,他却没停,动作比平时快了一倍。
“五哥,你今天咋这么卖力?”旁边的二柱凑过来,一边除草一边问,“上次被大叔打怕了?”
李五抬起头,笑了笑,露出一副憨厚的样子:“以前不懂事,总惹爸妈生气,现在想明白了,好好干活才对,不然连饭都吃不上。”
二柱了然地点点头:“也是,你爸妈也不容易,你好好干活,他们也能对你好点。”
李五没再说话,继续低头除草,心里却在冷笑——不容易?他们把亲生儿子送去享福,把他当工具使唤,这叫不容易?等他离开那天,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不容易”。
中午歇晌的时候,李兰偷偷找到他,塞给他一个煮土豆:“五弟,你今天怎么这么拼?累坏了吧?”
李五接过土豆,摸了摸还是热的,心里一暖。他看着李兰担忧的眼神,压低声音说:“姐,我想多挣点工分,年底多分点粮食,也能给你换件新衣裳。”
他没敢说真话,怕李兰担心,更怕李兰不小心泄露出去。李兰是他在李家唯一的温暖,他不能连累她。
李兰果然信了,眼睛亮了亮:“好,那你也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嗯,我知道。”李五咬了一口土豆,甜甜的,带着点暖意,这是他今天唯一的慰藉。
下午上工,李五依旧是最卖力的那个。张铁山看在眼里,拍了拍他的肩膀:“李五,最近不错,继续保持,年底工分肯定少不了你的。”
“谢谢张队长。”李五笑着点头,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傍晚收工回家,李五没首接回屋,而是先去了灶房,帮李兰烧火。李兰正在切菜,看见他进来,有点惊讶:“五弟,你怎么来了?快去歇会儿吧,我自己来就行。”
“没事,姐,我帮你烧火,你能快点切菜。”李五蹲在灶膛前,添了点柴火,火苗“噼啪”地燃起来,映在他脸上,却照不进他心里的冷。
王桂香走进灶房,看见李五帮着烧火,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看来上次的打没白挨,现在知道帮家里干活了。兰兰,你也学着点,别总让我催。”
李兰低下头,没说话。李五赶紧说:“妈,是我自己想帮姐的,姐每天做饭也累,我多干点,姐能轻松点。”
王桂香更高兴了:“行,你有这份心就好。以后家里的活,你多帮衬点,别总让兰兰一个人干。”
“哎,我知道了。”李五应着,心里却在盘算——再乖一点,再忍一段时间,等他攒够了钱,摸清了去墨县的路线,就再也不用在这里看他们的脸色了。
晚饭时,李军把碗一推,说:“妈,我明天想去河里摸鱼,不上工了。”
王桂香皱了皱眉,刚想骂他,李五就开口了:“妈,让军军去吧,他在家也闷得慌,摸点鱼回来,咱们也能改善改善伙食。明天我多干点活,把军军的工分补回来。”
王桂香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还是你懂事!行,军军,明天你去摸鱼,让你哥多干点活。”
李军得意地看了李五一眼,好像在说“算你识相”。李五没理他,继续低头吃饭,心里却在想——等他离开,看谁还会这么“让着”你。
晚上,李五躺在柴房里,摸了摸怀里藏着的钱——己经有二十多块了,是他这半个月卖山货攒的。他还从去县城的村民那里打听清楚了,去墨县要先坐汽车到县城,再转火车,汽车票两块钱,火车票五块钱,来回差不多十五块,剩下的钱够他路上吃饭。
路线也打听好了,县城的火车站每天早上八点有一班去墨县的火车,下午两点就能到。墨县的18号巷子在老城区,出了火车站坐三轮车就能到,只要一块钱。
所有的准备都在慢慢推进,而李家人还被他的“顺从”蒙在鼓里。王桂香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骂他,偶尔还会给他点零花钱;李老头见他“懂事”,也不再动不动就瞪他;李军更是觉得他好欺负,有什么活都推给他干。
李五都一一应着,不反驳,不抱怨,像个没有脾气的木偶。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会拿出藏在枕头下的钱,一遍遍地数,一遍遍地在心里默念“墨县18号巷子林家”,眼神里的坚定和激动,才会泄露一丝一毫。
他知道,他现在的“忍”,是为了以后的“狠”;现在的“乖”,是为了以后的“逃”。等他真正离开的那天,他会让李家知道,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他们永远也高攀不起的人。
柴房的月光依旧清冷,可李五的心里,却燃着一团火,这团火,支撑着他熬过每一个屈辱的白天,每一个孤独的夜晚,也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那个属于他的、真正的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