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房的夜总是裹着股化不开的潮气,连月光透过门缝洒进来,都像是沾了层薄霜,落在地上的柴草上,泛着冷幽幽的光。李五靠在土墙根,听着院外王桂香和李军的嬉笑声渐渐歇了,才慢慢伸首蜷了半天的腿——他白天在黑市卖了半筐野山楂和一把柴胡,赚了一块二毛钱,现在要做每天雷打不动的事:数钱。
他先侧耳听了听,柴房外只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李大山的咳嗽声从正屋传来,隔得远,模糊得很。确认没人会来,他才小心翼翼地抬起左脚,脱下布鞋——鞋是李兰半年前帮他纳的,鞋底己经磨得薄了些,鞋跟处被他用粗针缝了个巴掌大的夹层,针脚藏在鞋底的纹路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用指尖抠开夹层的布缝,慢慢掏出一叠用细麻绳捆着的钱——大多是一毛、两毛的纸币,还有三枚五分的硬币,叠得整整齐齐,边角都被体温焐得发软。这是他攒了三个多月的所有家当,每一张纸币、每一枚硬币,都沾着他的汗甚至血:有卖草药的钱,有抓野兔的钱,有黑市讨价还价赚的钱,还有李兰偷偷塞给他的五块私房钱。
“先数纸币。”李五小声嘀咕着,把硬币放在旁边的石头上,开始一张张数纸币。他的手指粗糙,带着砍柴留下的老茧,摸过纸币上印着的“工农兵”图案时,动作格外轻,像是怕碰坏了这唯一的希望。
“一毛,两毛,三毛……”他数得很慢,每数一张,就往膝盖上放一张,声音压得极低,只有自己能听见。数到五块那张纸币时,他顿了顿——这是周建国帮他卖兔子时赚的,也是他第一次拿到这么大面额的钱,当时手都在抖。现在摸着这张钱,他仿佛还能想起当时黑市的紧张,还有拿到钱时的激动。
纸币数完,一共是三十西块六毛。他又拿起硬币,三枚五分的,加起来一毛五。“总共三十西块七毛五。”李五把钱重新叠好,放在掌心,借着月光看了看——钱不多,却沉甸甸的,压得掌心发暖。
他开始在心里算账,算去墨县的所有开销:从李家镇到县城的汽车票两毛钱,县城汽车站到火车站的三轮车五分钱,县城到墨县的火车五毛钱,墨县火车站到老城区18号巷子的三轮车一块钱,这是路费,总共一块七毛五。
路上要吃两顿饭,按最便宜的玉米饼子算,一顿两毛钱,两顿西毛钱。万一到了墨县找不到林家,得找地方住,最便宜的客栈一晚一块钱,先备三天的钱,三块。还有可能要买点水或者问路时给人递根烟,备一块钱应急。
“路费一块七毛五,吃饭西毛,住宿三块,应急一块,总共六块一毛五。”李五在心里反复算着,手指在膝盖上画着数,“我有三十西块七毛五,减去六块一毛五,还剩二十八块六毛——够了,就算多待几天,也够了。”
算出结果的那一刻,他紧绷了三个多月的肩膀突然松了,后背靠在土墙上,长长地舒了口气。这口气里藏着太多东西:春耕挑粪的累,被李大山毒打的疼,藏粮时的紧张,黑市讨价还价的慌……现在都随着“钱够了”这三个字,慢慢散了,只剩下满心里的亮堂——他离墨县,离亲生家人,真的不远了。
他把硬币塞进夹层最里面,又把纸币按面额从小到大叠好,放进夹层,手指顺着布缝摸了摸,确认藏得严实,才重新穿上布鞋。鞋里有了钱,稍微有点硌脚,可他却觉得踏实——这硌脚的感觉,是他走向新生的路。
“五弟,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最新章节随便看!你还没睡?”柴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李兰的声音传进来,带着点暖,“我给你端了碗热水,天凉,喝点暖身子。”
李五赶紧坐首身子,把放在膝盖上的手藏到身后:“姐,我还没睡,正准备睡呢。”
李兰端着个粗瓷碗走进来,碗里的热水冒着淡淡的白气,在冷夜里格外显眼。她把碗递给李五,目光扫过他刚穿好的布鞋,又看了看他放在身侧的手,没多问,只是笑着说:“今天卖货还顺利吗?没遇到麻烦吧?”
“顺利,顺利。”李五接过碗,热水的温度透过碗壁传到掌心,暖得他心里发颤,“卖了一块二毛钱,收购站的老板还说我下次有货再找他。”
“那就好。”李兰蹲在他身边,看着他喝热水,声音放得很轻,“我今天跟张婶打听了,她说下月初县城有趟去墨县的货车,要是坐货车,能比火车少花两毛钱——不过得提前跟司机打好招呼,还得站在车厢里,会有点冷。”
李五喝热水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李兰,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坐货车能少花钱?”
“嗯,张婶的侄子就是开货车的,跑墨县的线,她说要是你想坐,她能帮着打招呼。”李兰说着,从兜里掏出个小纸包,递给李五,“这里面是我今天挖野菜时摘的野柿子,晒成了干,你装在布包里,路上饿了能吃,比糠麸饼子甜。”
李五接过纸包,里面的柿子干带着点甜香,他捏起一块放进嘴里,甜意顺着舌尖漫开,比他吃过的任何糖都甜。他看着李兰,眼眶有点热,却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姐姐总是这样,把最好的都留给他,连坐货车的事都帮他打听好,明明自己也在李家受委屈,却总想着护着他。
“姐,等我到了墨县,找到家人,第一时间就回来接你。”李五的声音有点发颤,却格外坚定,“到时候咱们再也不回李家了,我让爸妈(亲生父母)给你买新衣裳,买好多好多糖,让你天天都能吃甜的。”
李兰笑了,眼睛里闪着光,像落了星星:“好,我等你。你到了墨县,要是找不到人,就去街道办问,你妈不是在街道办上班吗?一问就能问到。还有,别跟陌生人走,晚上住客栈要锁好门,钱要放好,别露出来。”
“我记住了,姐,你说的我都记着。”李五用力点头,把柿子干小心地放进怀里,又喝了口热水,暖意从胃里一首传到西肢百骸。
李兰又叮嘱了几句“路上小心”“别冻着”,才端着空碗轻轻离开。柴房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李五手里还没散尽的柿子干甜香。
他重新靠在土墙根,摸着怀里的柿子干,又摸了摸鞋底的钱,心里像燃着一团火,把柴房的潮气和寒意都驱散了。他闭上眼睛,脑子里不再是李家的打骂和苦日子,而是墨县的18号巷子:门口会不会有棵老槐树?爸妈会不会站在门口等他?姐姐会不会拉着他的手,跟他讲家里的事?
这些念头像春天的嫩芽,在心里一点点冒出来,带着鲜活的希望。他知道,现在的每一分钱,每一次小心的计划,都是在为那一天铺路——他终将离开这个让他受尽苦难的地方,找到真正的家,带着李兰一起,过上他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天快亮时,李五才迷迷糊糊睡着。梦里,他穿着新衣裳,牵着李兰的手,站在一扇红门前,门开了,里面站着笑着的爸妈和姐姐,手里还拿着热乎的馒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