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意在柴房里结了层薄霜,煤油灯的光被风挤得晃了晃,勉强把李五的影子钉在土墙上。他手里捏着一根细针,线是李兰昨天偷偷塞给他的——藏青色,跟他身上这件打补丁的单褂子颜色相近,缝在衣服内侧,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衣襟下,他用手指捏着那叠被体温焐软的钱,一共三十块整:有黑市卖兔子的五块,有讨价还价赚的三块,有采草药攒的十八块,还有李兰硬塞给他的西块私房钱。每一张纸币都被他叠得方方正正,边角对齐,像他心里反复确认了无数次的逃离计划,半点不敢差。
“得缝牢点,路上别掉了。”李五小声嘀咕着,针尖刺破布料时,手指被扎了下,渗出血珠,他却没顾上擦——这点疼,比起被李大山用木棍打的疼,比起饿肚子的疼,算不得什么。
他把钱平铺在衣襟内侧的夹层里(这夹层是他前晚用剪刀偷偷剪出来的,只留了窄窄的开口),针脚走得又密又浅,线迹藏在布料的纹路里,缝完后用手摸了摸,只觉得衣襟比平时厚了点,不掀开衣服,根本看不出里面藏了钱。
“五弟,线够不够?我又找了点。”柴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条缝,李兰探进头来,手里攥着一小卷线,眼神里带着点紧张,“妈在屋里纳鞋底,我趁她没注意跑过来的。”
“够了姐,缝完了。”李五赶紧把针和剩下的线藏进稻草堆里,拉着李兰进来,关上门,“你摸,一点都看不出来。”
李兰伸手摸了摸他的衣襟,指尖触到里面整齐的钱,眼眶一下子热了:“缝得真好,比我缝的还细。路上要是要花钱,你就从最里面抽,别把线扯断了,省得露馅。”
“我知道。”李五点头,心里暖得发颤。他拉过李兰手里的背包——还是李兰缝的那个蓝布包,里面己经垫了层薄棉絮,“衣服我还没拿,等会儿我去拿两件,你帮我看着点。”
“我跟你一起去。”李兰把背包递给他,“我去跟妈说‘找剪刀’,你趁机去拿衣服,快些,别被妈发现。”
姐弟俩轻手轻脚地走出柴房,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王桂香纳鞋底的“哧啦”声从正屋传来。李兰故意提高声音:“妈,我剪刀不见了,是不是你收起来了?我去五弟的屋里找找。”
“找什么找?剪刀在我这儿!”王桂香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带着点不耐烦,“你过来拿,别去那死小子屋里瞎翻,脏得很!”
“哎,来了!”李兰应着,冲李五使了个眼色——这是让他赶紧去拿衣服。
李五脚步轻快地溜到自己的“屋”——其实就是正屋旁边的小杂物间,堆着半堆稻草,一个破木箱就是他的“衣柜”。他打开木箱,里面只有三件衣服:一件单褂子(身上穿的这件),一件打了好几块补丁的棉袄,还有一条洗得发白的单裤。
他没敢多拿,只把棉袄和单裤叠得紧紧的,尽量缩小体积——棉袄虽然破,却能挡寒,去墨县的火车要坐六个小时,肯定冷;单裤是李兰去年帮他补的,还能穿。他把衣服塞进怀里,快速关上木箱,刚要转身,就听见王桂香的声音:“李五!你在那儿干嘛?”
李五的心脏“咚”地一下,赶紧转过身,假装拍着身上的灰:“妈,我找我的锄头,明天要去地里翻土。”
“锄头在柴房!你瞎找什么?”王桂香从屋里探出头,瞪了他一眼,“赶紧去烧火,兰兰都去做饭了,你还磨蹭!”
“哎,我这就去!”李五赶紧应着,抱着衣服快步往柴房走,生活写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后背己经惊出了冷汗——刚才再慢一点,说不定就被发现了。
回到柴房,他赶紧把棉袄和单裤塞进蓝布包的底部,上面盖着之前藏的干粮:五块糠麸饼子、一把柿子干、半块白面馒头(李兰偷偷给的),还有一小包盐(怕路上买不到,能腌点东西)。他把背包拉链拉好(拉链是李兰拆了旧衣服上的,缝在包上的),又检查了一遍:钱在衣襟里,衣物在背包底,干粮在中间,路线纸条藏在背包内侧的小口袋里——一样都没少。
“都齐了?”李兰端着一碗热水走进来,看着他手里的背包,小声问。
“齐了。”李五点头,把背包放在稻草堆后面,用几根干柴挡住,“就等后天了——后天是初一,妈要给奶奶做寿,肯定没空管我,我凌晨西点走,坐最早的汽车去县城,赶八点的火车。”
“我知道。”李兰把热水递给她,“我后天凌晨三点起来给你热粥,再煮两个鸡蛋,你路上吃。我会跟妈说‘五弟去给奶奶买寿桃了’,能帮你多争取点时间。”
“姐,你不用起那么早,太辛苦了。”李五接过碗,心里又酸又暖。
“不辛苦,你路上才辛苦。”李兰笑了笑,伸手帮他理了理额前的头发,“到了墨县,要是找不到林家,就去街道办问,你妈在街道办上班,一问就能问到。还有,火车上别跟陌生人说话,别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钱一定要看好。”
“我都记着,姐,你说的每一句我都记着。”李五用力点头,眼泪差点掉下来——他知道,李兰说的这些,都是怕他出事,怕他在外面受委屈。
李兰又叮嘱了几句“冷了就穿棉袄”“饿了就吃干粮”“遇到难处就找警察”,才恋恋不舍地走了——再待下去,怕王桂香起疑。
柴房里只剩下李五一个人,煤油灯的光渐渐暗了下来。他靠在稻草堆上,摸着衣襟里的钱,又摸了摸稻草堆后的背包,心里既紧张又期待。紧张的是,不知道去了墨县能不能找到亲生家人,不知道路上会不会遇到麻烦;期待的是,终于能离开这个让他受尽苦难的家,终于能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终于能在不久的将来,回来接李兰,让她也过上好日子。
他闭上眼睛,脑子里过了一遍逃跑的路线:凌晨西点从柴房出发,步行去李家镇汽车站(要走一个小时),坐五点半的早班车去县城(车费两毛),六点半到县城汽车站,坐三轮车去火车站(五分),七点到火车站,取提前买好的票(昨天托张婶的侄子买的,怕自己买被问),八点发车,下午两点到墨县,坐三轮车去老城区18号巷子(一块),找林家。
每一步都在心里走了无数遍,连可能遇到的意外都想好了:要是汽车晚点,就跑着去火车站;要是找不到三轮车,就走路;要是林家没人,就问邻居。
“墨县18号巷子,林家……”李五在心里默念着,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襟——那里藏着他的全部家当,也藏着他的全部希望。
窗外的风还在吹,柴房里的霜又厚了点,可李五的心里却像燃着一团火,把所有的寒冷和紧张都驱散了。他知道,这是他在李家的最后一个夜晚(准确说是最后两个夜晚),过了后天,他就再也不是李家的“工具”,再也不用挨打受饿,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他会是林家的孩子,会有真正的家人,会有新的人生。
他慢慢睁开眼,看着煤油灯的光,嘴角露出了一丝坚定的笑容。
等着吧,墨县;等着吧,林家;等着吧,姐。
我很快就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