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抵达墨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生活写纸”推荐阅读《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轰隆——”火车的刹车声带着金属摩擦的钝响,震得车厢微微发颤,广播里传来女播音员清晰的声音:“各位乘客,墨县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携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下车,祝您旅途愉快。”

李五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手里的蓝布包攥得更紧,指节都泛了白。他赶紧站起来,跟邻座的大娘道别:“大娘,谢谢您的馒头和水,我先下车了。”

“哎,慢点,别挤着!”大娘笑着摆手,还不忘叮嘱,“出了站找三轮车,说去老城区,别跟陌生人走!”

“我记住了!”李五应着,跟着人群往车门挪。车厢里的人都在收拾行李,帆布包、网兜、布包袱挤在一起,他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背包,生怕被人碰坏——里面的换洗衣物、干粮,还有藏在夹层里的路线纸条,都是他的命。

刚踏出车门,一股混杂着煤烟和饭菜香的风就吹了过来,比火车上的冷气暖了些,却带着陌生城市的气息。墨县火车站的站台比李家县的更宽,砖铺的地面虽然有些裂缝,却扫得干干净净,站台边的柱子上贴着红色的标语:“抓革命,促生产,建设新墨县”,字体遒劲有力,在暮色里格外显眼。

他跟着人群往前走,眼睛忍不住西处看——站台边有穿铁路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引导乘客,有提着行李的妇人在喊孩子,还有推着小车卖茶水的大爷,“热茶五分钱一杯”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一切都跟李家镇、李家县不一样,热闹得让他有点发懵,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出了火车站的检票口,眼前的景象更让他茫然。门口是个不大的广场,铺着碎石子,不少三轮车师傅围在旁边,看见有人出来就热情地招呼:“同志,去哪儿?老城区?东关?我送您,便宜!”还有几个挑着担子卖水果的小贩,篮子里的苹果红彤彤的,是他在李家村从没见过的鲜亮。

广场对面是一排砖房,有的挂着“墨县供销社”的木牌,有的写着“墨县饮食服务公司”,窗户里亮着灯,暖黄的光透过玻璃照出来,映得街上的积雪都泛着光。路上的行人比李家镇多得多,有穿工装的工人,有骑自行车的干部,还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自行车的铃铛声、人的说话声、三轮车的铃铛声混在一起,成了陌生城市的“交响曲”。

李五站在广场的角落,手里紧紧攥着那张皱巴巴的路线纸条,上面“墨县老城区18号巷子”几个字被他摸得发毛。他抬头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又慌又乱——这就是墨县,他亲生父母所在的城市,可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街道,他该怎么找到18号巷子?

他想起火车上张奶奶说的“出了火车站坐三轮车,一块钱到老城区”,又想起刚才大娘的叮嘱,便把目光投向那些三轮车师傅。可看着师傅们热情的笑脸,他又有点不敢上前——他怕师傅坑他钱,怕师傅把他拉到陌生的地方,更怕自己说不清楚要去的地方,露了破绽。

他在角落站了好一会儿,脚都冻得发麻了,才鼓起勇气,朝着一个看起来比较和善的三轮车师傅走过去。师傅约莫西十岁,穿着件黑色的棉袄,脸上带着风霜,正坐在车辕上抽烟,看见李五过来,笑着问:“小伙子,要坐车?去哪儿啊?”

“叔,我……我去老城区,您知道怎么去吗?”李五的声音有点发颤,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背包带,“多少钱啊?”

“老城区啊,不远,出了火车站往南走,十几分钟就到,一块钱,不贵。”师傅把烟蒂扔在地上,用脚踩灭,“你是第一次来墨县吧?看你挺紧张的,是不是找亲戚啊?”

“嗯,找亲戚,亲戚在老城区住。”李五赶紧点头,没敢说具体的巷子,“叔,您能……能把我拉到老城区的街口吗?我到了再找。”

“行!上来吧!”师傅爽快地答应,伸手帮李五把背包放在车斗里,“坐稳了,我开慢点,你要是看见熟悉的地方,就跟我说。”

李五小心翼翼地坐上三轮车,车斗里铺着块破旧的棉垫,不怎么暖和,却比站在外面强。师傅蹬起车,三轮车“吱呀”响着,慢慢驶出火车站广场,往南走去。

李五坐在车斗里,眼睛紧紧盯着窗外的街景。路边的房子大多是砖房,偶尔有几间土坯房,墙上贴着各种标语,有的写着“工业学大庆”,有的写着“农业学大寨”。街上的店铺大多关着门,只有少数几家供销社和饭馆还开着,门口挂着马灯,昏黄的光照着门口的招牌。

他看到有个供销社的门口挂着“墨县老城区供销社”的木牌,心里一紧,赶紧问师傅:“叔,这就是老城区了吗?”

“快到了,前面那个路口拐过去,就是老城区的主街了。”师傅指了指前面,“老城区巷子多,你亲戚在哪个巷子啊?说不定我知道。”

李五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说:“我……我亲戚在18号巷子,您知道18号巷子在哪儿吗?”

“18号巷子啊!知道!”师傅笑了,“就在老城区主街东边,第三个巷子就是,里面住的大多是工厂的工人和干部,你亲戚是不是在工厂上班啊?”

“是……是在工厂当技术员。”李五的声音有点激动,手里的纸条都差点掉在地上——没想到这么容易就问到了18号巷子的位置,他离亲生家人越来越近了!

“那没错,18号巷子就有不少技术员,都是机床厂和农机厂的,人家可是文化人,挣得多,住的房子也比咱们好。”师傅一边蹬车,一边说,“你到了18号巷子口,随便问个人,都知道哪家是技术员,好找得很。”

李五听着师傅的话,心里的紧张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看着窗外慢慢掠过的街景,想象着18号巷子的样子,想象着亲生父母的样子,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十八年的苦难,无数个夜晚的期盼,终于要在今天实现了。

没过多久,三轮车停在了一个路口,师傅指着前面的巷子:“小伙子,前面就是18号巷子了,你看,巷口有个石墩子,上面刻着‘18’呢。我就送你到这儿,一块钱。”

李五赶紧从衣襟里掏出一块钱,递给师傅,又拿起背包,小心翼翼地从三轮车上下来。他站在路口,看着前面的巷子——巷子不宽,两边是砖房,巷口果然有个石墩子,上面用红漆写着“18”,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家窗户里亮着灯,暖黄的光透着玻璃照出来,显得格外温馨。

“谢谢叔!”李五跟师傅道谢,声音里带着激动。

“不用谢,找到亲戚记得报平安啊!”师傅笑着摆摆手,蹬着三轮车离开了。

李五站在18号巷子口,手里紧紧抱着背包,看着眼前的巷子,心里又紧张又期待。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单褂子,把褶皱的地方抚平,又摸了摸衣襟里的钱,确认还在,然后迈开脚步,慢慢走进了巷子。

巷子里的路是用青石板铺的,踩在上面“咯吱”响,两边的房子大多是两扇木门,有的门上挂着红灯笼,有的贴着春联,虽然己经过了年,却还透着点喜庆。他慢慢往前走,眼睛看着两边的门牌号,心里默念着:“林家,爸爸是技术员,妈妈在街道办,姐姐……”

走到巷子中间,他看到一扇木门上挂着个牌子,上面写着“林”字,门口还放着一辆自行车,是永久牌的,在当时算是稀罕物。他的心脏“砰砰”跳得更快了,脚步也停了下来——这会不会就是他的家?

他站在门口,犹豫了很久,手伸出去又缩回来,反复好几次,才鼓起勇气,轻轻敲了敲木门。

“谁啊?”屋里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带着点疑惑。

李五的心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声音都有点发颤:“我……我找……找林家……”

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着蓝色上衣的女人站在门口,约莫西十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里满是疑惑。

李五看着女人的脸,觉得既陌生又熟悉,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这就是他的妈妈吗?这就是他找了十八年的亲生母亲吗?

女人看着眼前的半大孩子,穿着打补丁的单褂子,背着个破旧的背包,眼睛红红的,像是受了委屈,心里也有点疑惑:“孩子,你找林家有事吗?你是谁啊?”

“我……我是……”李五张了张嘴,眼泪掉了下来,声音哽咽着,“我是……我是您的儿子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