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老城区摸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城区的青石板路被初冬的太阳晒得暖融融的,却晒不散李五心里的慌张。刚踏进老城区入口时的那点底气,没走几步就被纵横交错的巷子冲得七零八落——眼前的巷子一条连着一条,有的宽得能过三轮车,有的窄得只容一人侧身,两边的土坯房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墙头上都爬着干枯的藤蔓,连窗户上糊的纸都透着同款的泛黄,若不是偶尔有门牌号钉在门框上,他简首要以为自己在绕圈子。

他攥着怀里的路线纸条,指尖把“18号巷子”那几个字按得发皱,先沿着主巷慢慢走。主巷还算宽,每隔几家就有个门牌号,“2号”“5号”“7号”……数字跳着涨,有的门牌号被雨水浸得模糊,只能看清半个数字,有的干脆掉了,只留下门框上一个浅浅的钉痕。他走得极慢,眼睛死死盯着每个门框,生怕错过“18”这个数字,背包带勒得肩膀发疼,他也没敢停下来揉——他想赶在午饭前找到,不想让亲生家人等太久。

走了约莫半个钟头,主巷的门牌号跳到了“15号”,李五心里一紧,脚步也加快了些。15号是个小院,木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哐当”的炒菜声,还有妇人的吆喝:“小子,别扒灶膛!柴火都要被你弄灭了!”

他站在15号门口,犹豫了几秒,还是轻轻敲了敲门:“大……大妈,请问您知道18号巷子在哪儿吗?我找亲戚,绕了半天没找着。”

门“吱呀”一声拉开,一个围着蓝布围裙的妇人探出头来,脸上沾着点面粉,手里还拿着个铁铲,眉头一皱:“18号?没听过!这主巷就到16号,哪来的18号?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啊?找错了?”李五心里一沉,赶紧掏出纸条递过去,“大妈您看,我亲戚说在老城区18号巷子,是不是还有别的巷子啊?”

妇人扫了眼纸条,又不耐烦地挥挥手:“老城区巷子多了去了!主巷旁边还有十几条岔巷呢,谁知道你说的18号在哪个岔巷里?我忙着炒菜呢,别耽误我做饭!”说完“砰”地一声关上了门,里面的炒菜声更响了,还夹杂着孩子的哭闹。

李五僵在原地,手里的纸条被风吹得晃了晃。他没想到主巷居然没有18号,心里的慌意又多了几分——难道是之前的三轮车师傅指错了?还是大妈记错了?他站在原地愣了会儿,又咬咬牙:“不能慌,再找,岔巷里肯定有。”

主巷两侧的岔巷都没挂牌子,只能看见黑黢黢的巷口,像一个个张开的嘴巴。他选了离15号最近的一条岔巷走进去,这条巷更窄,青石板缝里长着青苔,走起来滑溜溜的。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他的脚步声“噔噔”响,偶尔有谁家的狗从门缝里探出头“汪汪”叫两声,吓得他赶紧加快脚步。

这条巷的门牌号从“1号”开始,他挨着找,找到“8号”就到了头,尽头是堵矮墙,墙上爬满了枯藤,显然不是18号。他只能退出来,又换了另一条岔巷——这条巷更乱,有的人家把柴火堆在门口,有的把腌菜缸摆在巷子里,空气中混着柴火的烟味和腌菜的酸味。他边走边看门牌,“10号”“12号”“14号”……到了巷尾是“16号”,还是没见18号的影子。

太阳慢慢爬到了头顶,巷子里的人影短了不少,远处传来谁家收音机里的戏曲声,还有“吃饭喽”的吆喝。李五的肚子“咕噜”叫了一声,他才想起自己早上只吃了半个馒头,现在早就饿了。他摸了摸背包,里面有李兰塞的糠麸饼子,却没敢拿出来吃——他想先找到18号巷子,跟家人一起吃顿热乎饭,那才是他盼了十八年的滋味。

他又换了第三条岔巷,刚走进去就看见个大爷坐在巷口的石凳上下棋,对面没人,大爷自己跟自己下,手里的棋子“啪”地拍在棋盘上,嘴里还念叨着“将军!看你往哪跑”。李五赶紧走过去,弯着腰问:“大爷,您知道18号巷子在哪儿吗?我找了好几条巷都没找着。”

大爷头也没抬,眼睛还盯着棋盘,手指在棋子上敲了敲:“18号啊……好像在东头那边?你往主巷东头走,再拐个岔巷,里面应该有。”

“东头哪个岔巷啊?”李五赶紧追问,怕又走冤枉路。

“忘了忘了!”大爷不耐烦地挥挥手,“你自己找呗!老城区就这么大,多走几步总能找着,别耽误我下棋。”说完又“啪”地落了颗棋子,再也不搭理他了。

李五没敢再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 只能顺着主巷往东头走。主巷东头的岔巷更密,有的巷口连个标志都没有,只能看见里面黑漆漆的。他选了个看起来人多些的岔巷走进去,刚走几步就看见个大妈在井边洗衣服,木槌“砰砰”砸在石板上,泡沫顺着井水往下流。

“大妈,麻烦问您一下,18号巷子在哪儿啊?”李五凑过去,声音放得格外轻,怕打扰到人家。

大妈停下手里的木槌,首起腰捶了捶背,笑着说:“小伙子,你是外地来的吧?老城区哪有18号巷子啊?我在这儿住了二十年,只听过16号、19号,没听过18号。是不是你亲戚跟你说错了?或者是门牌号换了?”

“换了?”李五心里一紧,赶紧说,“我亲戚说在老城区,他是机床厂的技术员,姓林,您认识吗?”

“机床厂的林技术员?”大妈皱着眉想了想,“机床厂的技术员我认识几个,姓王的、姓张的,就是没姓林的。是不是你记错姓了?或者厂名错了?是农机厂还是机床厂啊?”

李五的心跳一下子慢了半拍——怎么会没姓林的技术员?火车上的张奶奶明明说18号巷子有姓林的,三轮车师傅也说过,难道真的记错了?他赶紧摇头:“没记错,是机床厂,姓林,他媳妇在街道办上班,还有个女儿在中学读书。”

“街道办的?”大妈又想了想,还是摇头,“街道办的媳妇我也熟,没听说有嫁机床厂技术员的。小伙子,你是不是找错老城区了?墨县有两个老城区,一个东老城区,一个西老城区,你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还有两个老城区?”李五的脑子“嗡”的一声,像被人敲了一棍子。他只知道“老城区”,从来没听过还有东西之分!难怪找了半天找不到,原来从一开始就来错地方了?

“是啊,东老城区在火车站南边,西老城区在城西边,离这儿远着呢,得坐三轮车过去,要两毛钱。”大妈指着主巷西头的方向,“你要是去西老城区,得从这儿出去,往火车站那边走,再找三轮车,不然靠走,得走一个多钟头。”

李五站在井边,手里的纸条差点掉在地上。他想起早上三轮车师傅问都没问,首接把他拉到东老城区,想起火车站广场的大妈也没说有两个老城区,心里又急又悔——怎么就没人跟他说清楚呢?白白浪费了一上午,还走了这么多冤枉路。

“谢谢您大妈,我知道了。”他强压着心里的委屈,跟大妈道谢,转身往巷口走。刚走两步,肚子又“咕噜”叫了,这次叫得更响,他摸了摸背包,掏出块糠麸饼子,咬了一口——饼子早就凉了,粗糙的糠麸剌得嗓子疼,可他还是狼吞虎咽地吃着,眼泪差点掉下来。

吃完饼子,他又摸了摸衣襟里的钱,硬硬的还在,心里稍微踏实了点。他想起李兰说的“遇到难处别慌,多问人”,想起自己攒了三个多月的钱,想起十八年的期待,咬了咬牙:“没事,大不了去西老城区找,总能找到的。”

他顺着主巷往老城区入口走,脚步比来时沉了不少,青石板路好像也变得更滑了。走出入口时,太阳己经偏西,阳光斜斜地照在老槐树上,把影子拉得老长。广场上的人少了些,三轮车师傅还在吆喝,只是声音没早上那么亮了。

他找了个三轮车师傅,问:“叔,去西老城区多少钱?我要找18号巷子。”

“西老城区?两毛钱,18号巷子我知道,就在西老城区东头,离街道办不远!”师傅爽快地答应,“小伙子,你早说西老城区啊,东老城区哪有18号?好多人都把东西老城区搞混!”

李五心里一喜,刚才的委屈一下子散了大半:“真的?西老城区有18号巷子?”

“那可不!我天天拉客,能不知道?”师傅拍了拍车斗,“上来吧,保证把你送到18号巷口,不绕路!”

李五赶紧坐上三轮车,车斗里的棉垫还是凉的,可他心里却暖了起来。三轮车“吱呀”响着往西边走,他看着路边的街景慢慢往后退,心里又燃起了希望——虽然走了一上午的冤枉路,可至少知道正确的方向了,只要能找到18号巷子,找到林家,这点苦算什么?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颠簸的土路上。他摸了摸怀里的路线纸条,又摸了摸衣襟里的钱,在心里默念:“爸,妈,姐,我快到了,再等等我,我一定能找到你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