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刘建军和周明的自行车消失在街角时,李五还站在原地,手心攥得发潮。刚才民警递给他的地址纸条被他叠了三层,塞进贴身的衣兜,隔着布料都能摸到“南厂区家属院3号楼2单元1号”这行字——可他没立刻往家属院走,反而拐了个弯,朝着西老城区18号巷子的方向去了。
他想先去看看那个“最初的地址”。那个被王桂香藏了十八年、被他在柴房里默念了无数次、让他跑遍东西老城区的“墨县18号巷子”,哪怕林家己经搬走,他也想站在那扇门前,看看承载了他所有希望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模样。
从南厂区往老城区走的路比想象中长,李五的布鞋磨得脚心发疼,背包里的棉袄硌着腰,可他却走得很慢,眼睛时不时扫过路边的招牌——“墨县机床厂”的红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门口有工人骑着自行车进出,车筐里装着饭盒,他想起民警说“林建国是机床厂技术员”,心里忍不住猜想:爸爸会不会也曾骑着这样的自行车,从这条路上经过?
路过一家供销社时,他停了下来。橱窗里摆着印着碎花的布料,和李兰念叨过的“想做件新衣裳”的布料一模一样,他摸了摸衣襟里的钱,心里默默说:等认了亲,就给姐买块这样的布,让她也有件新衣裳。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终于看到了西老城区的入口——还是那棵老槐树,枝桠上挂着几片枯黄的叶子,树下有几个大妈坐着纳鞋底,手里的针线“哧啦”响,和李家村的场景重叠又分离,熟悉又陌生。
李五深吸一口气,抬脚走进老城区。巷子里的青石板路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缝里长着青苔,被无数双脚磨得发亮。他按照民警之前说的“18号巷子在西老城区东头,离街道办不远”,顺着主巷往东走,路过的门牌号从“1号”慢慢往上跳,每多一个数字,他的心跳就快一分,手里的背包带被攥得变了形。
“15号”“16号”“17号”——终于,在一个岔巷口,他看到了石墩子上的红漆字:“18”。
石墩子被岁月磨得光滑,红漆掉了大半,“8”字的右边少了一笔,可李五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他在梦里见过无数次的18号巷子口,是他攒钱、找货、逃家的全部动力来源。
他站在巷口,脚像被钉在了地上,连呼吸都放轻了。巷子不宽,能容两个人并排走,两边是砖房,墙头上爬着干枯的牵牛花藤,有的人家门楣上挂着褪色的红灯笼,是过年时留下的,有的窗台上摆着几盆仙人掌,绿油油的,透着生气。
巷子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藤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卖豆腐脑嘞”的吆喝声。他的目光顺着巷子往里扫,一家一家看门牌——18号是巷子中间的一户,木门是深红色的,门上贴着个倒过来的“福”字,福字的边角卷了起来,门环是铜制的,被摸得发亮。
就是这里了。
李五的心脏“砰砰”跳得像要从胸口蹦出来,手心全是汗,连指尖都在发颤。他想起在李家柴房里,借着煤油灯的光反复默念“墨县18号巷子林家”;想起第一次去黑市卖兔子,攥着五块钱时的激动;想起在火车上,张奶奶说“18号巷子的林家是好人”;想起遇到骗子时,死死护着钱喊“这是我的命”——所有的苦、所有的难,好像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他慢慢往前走,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软得发虚。走到18号门口时,他停了下来,手指悬在门环上方,却怎么也不敢敲下去。
万一……万一里面住的不是林家?万一民警记错了?万一爸爸不认他?
无数个“万一”在脑子里打转,让他的手缩了回来。他靠在门框旁边的墙上,深呼吸了好几次,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七零:我抓住了命运的手最新章节随便看!可心跳还是快得厉害,耳朵里全是“嗡嗡”的响声。
“小朋友,你找谁啊?”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五猛地回头,看见个穿着蓝布围裙的老奶奶,手里拎着个菜篮子,里面装着新鲜的菠菜,应该是刚从早市回来。老奶奶的头发花白,脸上带着笑,眼神里满是慈祥,正看着他。
“阿……奶奶,我找……找林家。”李五的声音有点发颤,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墙缝里的青苔。
“林家啊?”老奶奶眼睛一亮,指了指18号的门,“就是这家啊!不过他们上个月搬走啦,男人调去南厂区上班,家也搬过去了。你是他们家的亲戚吧?”
“是……是亲戚,我从外地来的,找了好久才找到这儿。”李五赶紧点头,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果然是林家,只是搬走了。
“哎呀,那你可来晚了一步。”老奶奶叹了口气,往他身边凑了凑,声音放得更亲切,“不过我知道他们新家在哪儿,就在南厂区家属院3号楼,离这儿不远,坐三轮车过去只要一毛钱。林家两口子都是好人,上次我家孙子发烧,还是林媳妇送的退烧药呢,林技术员还帮我修过水管,手特别巧。”
李五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刚才的胆怯和犹豫瞬间散了大半——老奶奶说的地址,和民警给的一模一样!这不是巧合,这是他的家,是他找了十八年的家!
“谢谢奶奶!太谢谢您了!”他激动地鞠了一躬,声音里满是感激。
“不用谢,都是街坊邻居,应该的。”老奶奶笑着摆手,“你快去吧,现在去说不定还能赶上他们家吃午饭,林媳妇的手艺可好了,做的红烧肉特别香。”
李五应着,心里的期待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他最后看了一眼18号的木门,仿佛能看到爸爸在这里修理自行车,妈妈在门口择菜,姐姐背着书包放学回来,喊着“爸妈我回来了”——这些想象中的画面,让他的眼眶一下子红了。
他转身往巷口走,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手心的汗也干了些。阳光透过藤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暖融融的,像李兰偷偷塞给他的白面馒头的温度。
走到老城区入口时,他找了个三轮车师傅,说:“叔,去南厂区家属院3号楼,多少钱?”
“一毛钱,保证给你送到门口!”师傅爽快地答应。
李五坐上三轮车,车斗里的棉垫虽然薄,却让他心里格外踏实。三轮车“吱呀”响着往南厂区走,他看着路边的街景慢慢往后退,心里默念着:“爸,妈,姐,我来了。这次,我再也不会错过了。”
南厂区家属院的红色砖墙越来越近,李五的心跳又开始加速,只是这次,没有了胆怯,只有满满的激动和期待。他摸了摸衣襟里的钱,又摸了摸背包内侧的路线纸条,手指在“林建国”“赵秀兰”这两个名字上轻轻——十八年的等待,终于要画上句号了。
三轮车停在3号楼楼下时,李五深吸一口气,背上背包,一步步往2单元走。楼梯是水泥的,被扫得干干净净,每上一级台阶,他的心跳就快一分。
到了1号门口,他停下脚步。门是浅色的,门上贴着崭新的“福”字,门环是银色的,亮闪闪的。他伸出手,这一次,没有犹豫,轻轻敲了敲。
“谁啊?”门里传来一个温和的女声,像春日里的溪水,轻柔又熟悉。
李五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声音哽咽着,却格外清晰:“妈……我是小五……我回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2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