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6章 线索指向的神秘组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成假千金后我靠读心撕碎了剧本 http://www.220book.com/book/M5HD/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成假千金后我靠读心撕碎了剧本

叶晚舟的手指从播放键上抬起,指尖在空气中停了半秒,像是怕惊扰什么。窗外那盏灯熄灭后,房间里只剩下终端屏幕的冷光映在她脸上。她没动,也没说话,但呼吸节奏变了,短而深,像在压住某种东西。

沈家少主盯着她侧脸,等她开口。

“那句话不是意外。”她终于说,“‘双胞胎只能活一个登记’——这不是在解释错误,是在陈述规则。”

他没接话,只是把音频重新导入分析模块,拆解背景噪音。监护仪的滴答声被逐帧剥离,频率比对数据库,匹配结果跳出来:1998年普提瓦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使用的飞利浦M1000型设备,出厂编号尾数与档案记录一致。

“录音是真的。”他说。

“那就不是孤例。”她起身走到桌边,抽出一张纸,开始列时间线。笔尖划过纸面,发出细碎的摩擦声。

十七年前,产房。

叶知雅出生证明签发时间,早于实际分娩27分钟。

签字医生笔迹与备案不符,伪造无疑。

北欧生命基金会资助的“身份识别误差”研究,样本量43例。

每例都涉及双胞胎中一人未登记,父母后续签署“单胎确认书”。

她停下笔,抬头:“43个孩子,43次系统性抹除。这不是疏漏,是流程。”

沈家少主调出基金会公开报告的PDF文件,拖进元数据分析器。文件体积正常,但校验位存在轻微冗余。他输入防磁箱探针频率的反向脉冲代码——那是上一章从金属划痕中还原出的数字指纹。

屏幕闪了一下。

文件自动解压,弹出一个未命名附件。打开后是一页摘要,标题写着:“项目代号:双生”。

内容极简:

“目标:建立跨国家、跨医疗机构的身份置换通道。

手段:利用双胞胎登记漏洞,配合心理诱导与文件伪造,实现个体身份替换。

验证案例:芬兰、冰岛、瑞士、捷克,共43例成功执行。”

沈家少主把文档投到主屏,放大“验证案例”一栏。芬兰排在第一位。

“芬兰照明公司……不是终点,是起点。”他说。

“他们用光信号做控制,但最初的目的不是操控大脑。”叶晚舟站到屏幕前,“是操控档案系统。灯,是载体,不是武器。”

他立刻调出照明公司的技术白皮书,翻到通信协议部分。底层编码结构复杂,表面看是商用照明控制标准,但核心递推公式有异常偏移。他把公式复制出来,与基金会报告中的“光信号编码协议”对比。

匹配度87%。

他又把叶家老式跳频电台的密钥生成逻辑导入,进行三重比对。三者的核心数学模型,都源自同一个递归算法——一种早在2001年就被淘汰的军用级加密雏形,代号“回声-3”。

“三家,三种用途,同一套母本。”他说,“这不是巧合。”

“母本比它们任何一个都早。”叶晚舟低声接上,“至少五年。”

房间里安静下来。硬盘还在运转,散热扇的声音比刚才更响。沈家少主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他在算时间。

如果这个模型2001年就存在,而基金会2005年才注册,照明公司2007年成立,叶家通讯协议更晚……那谁在用它?谁在分发它?

“他们不是独立行动。”他说,“是分支。”

叶晚舟己经走到墙边,把所有线索贴在白板上:病历凭证、防磁箱划痕照片、转账记录、音频波形图、跳频信号解码结果、项目摘要。

她用红线连接。

第一条线:从凭证到划痕——物理标记同步出现。

第二条:划痕频率触发基金会隐藏文件——技术基因暴露。

第三条:文件指向“双生”项目——系统性操作确认。

第西条:音频由旧通讯协议送达——内部渠道激活。

第五条:协议与照明公司、基金会共享加密母本——统一设计者存在。

她退后一步,看着这张网。

“我们拿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被安排好的。”她说,“凭证不是我们找到的,是有人让它被找到。防磁箱上的标记,不是为了追踪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发现它。基金会转账记录,不是疏忽,是故意留在账面上的线索。”

沈家少主抬头:“你是说,我们在被引导?”

“不是帮助。”她摇头,“是测试。每一步,我们都得自己解。他们不给答案,只给提示。就像……在验证我们的能力。”

“为什么?”

“因为我们能碰他们碰不了的东西。”她转向他,“叶家、医院、档案系统——这些地方有他们的盲区。但我们可以进去。我是叶家人,我能查出生记录。我能拿到内部通讯协议。我能接触到当年的护士。”

“所以林素传信,不是为了救你。”他声音低下去,“是为了让你继续查。”

“她不是在帮我们。”叶晚舟盯着白板上的“L.S.”代号,“她是在执行任务。而我们,是任务的一部分。”

沈家少主猛地站起身,走到终端前,重新调出所有信号来源日志。跳频电台发射点位于赫尔辛基郊区,信号持续47秒,无重复。基金会服务器IP分布在三个离岸节点,最终指向冰岛空壳公司。照明公司数据链经过七层跳转,源头消失在芬兰政府外包项目库中。

“找不到根。”他说。

“根本不想让我们找到。”她走到他身后,“他们在等我们走完这条路。等我们把所有碎片拼起来,然后……”

“然后什么?”

她没回答。而是打开本地备份,调出“双生”项目摘要的原始哈希值。这是文件的数字指纹,唯一且不可篡改。她将哈希值输入全球文档追踪系统,搜索任何匹配或近似记录。

系统运行了两分钟。

结果返回:无完全匹配。

但在2003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内部论文库中,有一篇未发表的技术提案,标题为《基于生物节律与光频耦合的身份同步模型》,作者栏空白,哈希相似度91%。

她点开提案摘要。

第一句写着:“本模型可实现跨个体认知与身份数据的无缝迁移,适用于特殊情境下的身份置换与长期潜伏。”

她把这段文字投到大屏上。

沈家少主盯着“身份置换”西个字,声音发紧:“他们不是在换孩子。”

“是。”她接上,“他们在培养替代者。从出生开始。”

房间里再次静下来。终端的风扇声像某种倒计时。

叶晚舟走到窗边,外面天色依旧暗着,城市未醒。她没看那栋写字楼,而是低头看向街角。一辆环卫车停在路灯下,车身上没有标识,驾驶座空着。车门半开,像是刚有人下去。

她眯起眼。

路灯忽然闪了一下。

不是熄灭,是频率微变。亮度没降,但闪烁周期从每秒50次跳到了51.3次——一个非标准值。

她立刻抓起终端,接入便携频谱仪。

“记录这段光信号。”她说。

沈家少主己经调出照明公司技术手册,翻到“应急广播模式”一节。正常情况下,路灯不会参与数据传输。但在特定加密协议下,可作为低带宽通信节点,用于发送短指令。

“他们在用路灯发信息。”他说。

“不是发给我们。”她盯着频谱图,“是发给其他人。”

“内容是什么?”

“还不知道。”她把信号截取下来,开始解码,“但能确定一件事——他们知道我们在这里。”

沈家少主关掉所有无线模块,拔掉网线。他把防磁箱拖到房间中央,打开外壳,检查存储芯片。

叶晚舟继续分析光信号。频段被压缩过,信息密度极高。她用“回声-3”模型做逆向推演,逐步还原。

第一层解密完成:指令类型——同步校准。

目标设备:未知。

执行时间:当前。

她继续往下破。

第二层解密跳出来时,她手指顿住了。

接收端编号:K-7。

她抬头,看向沈家少主。

“K-7。”她说,“这个编号,出现在‘双生’项目的43个案例里。是第7号成功替换个体。”

他猛地抬头:“那是……”

话没说完。

街角那辆环卫车的车灯,突然转向他们所在的窗户。



    (http://www.220book.com/book/M5H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成假千金后我靠读心撕碎了剧本 http://www.220book.com/book/M5H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