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邻里初探
吃过简单的晚饭,天色己完全暗了下来。云朔城的夜晚,没有京城的灯火通明,只有无边的黑暗和死寂,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和婴儿的啼哭,更添几分凄凉。屋内,只有一小堆篝火(沈清韵在屋角小心看管)提供着微弱的光和热。
沈清韵没有立刻休息。她知道,要想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立足,仅靠一家人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了解周围的环境,尤其是……人。
“祖母,母亲,兄长,”沈清韵拨弄了一下火堆,开口道,“我们初来乍到,对周边情况一无所知,终非长久之计。我想趁夜去拜访一下左邻右舍,打个照面,也探听些消息。”
苏婉清有些担忧:“韵儿,天都黑了,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还是明日再去吧?”
周氏却沉吟片刻,道:“韵儿思虑得是。远亲不如近邻,早些摸清情况也好。只是需得多加小心,莫要走远,探听为主,莫要轻易与人争执。”
沈墨轩站起身:“我陪你去。”
沈清韵摇摇头:“兄长留下照看祖母和母亲。我一人去,目标小,反而方便。放心,我就在附近几家,很快回来。”
她拿起一根燃烧的细小木棍当作简易火把,走出了破屋。小巷里漆黑一片,只有零星几户人家窗户里透出微弱的灯光。她首先走向距离最近、下午曾指路的那位老妪家。
敲了敲门,许久,门才开了一条缝,老妪警惕的脸在门后出现。看到是沈清韵,她似乎松了口气,但依旧没有完全开门。
“姑娘,有事吗?”老妪的声音沙哑。
沈清韵露出一个善意的微笑:“婆婆,打扰了。下午多谢您指路。我们是新搬来的,就住那边七号,以后就是邻居了,特来拜会一下。”
老妪看了看她手中的小火把,又看了看她身后漆黑的巷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门稍微开大了一些,让沈清韵进了院子。院子比沈清韵家的大不了多少,同样简陋,但收拾得还算整齐。
“坐吧,家里破,没什么好招待的。”老妪指了指院中的一个树墩。
沈清韵道了谢,坐下后,便委婉地询问起丙字区的情况,比如用水在哪里,平日里如何谋生,需要注意些什么。
老妪起初话语不多,带着戒备,但见沈清韵态度诚恳,言语得体,不像是恶人,便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从老妪断断续续、时而叹息的叙述中,沈清韵了解到,这丙字区住的都是云朔城最底层的贫民和罪籍,生活极其困苦。用水需要到城中心的一口公用水井去挑,来回要走很远。谋生手段主要是给城中大户(主要是黄家)做短工、佃种少量贫瘠的土地,或者编织些草鞋、采集野菜野果换取微薄收入。
“唉,这日子难熬啊……”老妪叹道,“黄老爷家的租子一年比一年高,官府的杂税也不少,能糊口就不错了。姑娘你们……唉,到了这地方,往后可有得苦吃了。”言语间充满了同情和无奈。
沈清韵没有多问黄家的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她又拜访了另外两户看起来相对和善的邻居,一家是带着幼子的寡妇,一家是年迈的木匠夫妇。得到的讯息大同小异,都透露出对生活的绝望和对黄家的畏惧。
邻里初探,让沈清韵对云朔城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有了更首观、更深刻的认识。压抑、贫困、被盘剥,是这里的主旋律。这些信息,如同拼图的一块块碎片,在她脑海中逐渐拼凑出云朔城真实的面貌,也为她日后“以民为本”的行动,埋下了最初的种子。她回到家中,将探听到的情况简单告知家人,夜色己深,但她的思绪,却比这夜色更加深沉。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边疆流放怕什么?先分田地再建国(http://www.220book.com/book/M8Q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