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厚重的金属门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门外是废弃工厂的死寂,门内则是时间凝固的、散发着陈腐机油与纸张霉味的异度空间。
凌岳手中的强光手电是这片绝对黑暗中唯一的光源,光柱扫过之处,尘埃如惊惶的微生物般疯狂舞动。
他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中。这里显然不是普通的水泵房下层,而是一个经过精心扩建和加固的秘密场所。挑高接近五米,面积足有一个篮球场大小,西周是粗糙的水泥墙壁,头顶布设着早己锈蚀的通风管道和照明线路。
空间的中央,是几排巨大的、布满各种按钮、仪表、摇杆和接口的老式实验台。虽然蒙着厚厚的灰尘,但仍能看出其设计的精密与复杂。实验台上散落着一些半成品的机械部件——正是那种特制的、齿牙精密的黄铜齿轮,以及一些类似光学读取头的装置。它们像沉睡的史前巨兽的骨骼,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进行过的、超越时代的秘密研究。
“暗河”项目的原始实验室!
凌岳的心脏狂跳起来。凶手仪式中的齿轮,其源头就在这里!
他的光柱移向实验室的角落。那里矗立着几个深绿色的、比人还高的重型档案柜,柜门紧闭,但有些抽屉似乎被匆忙打开过,一些泛黄的纸张散落在外。
他快步走过去,戴上手套,小心地翻阅着那些散落的文件。
首先是大量的技术图纸和实验日志,详细记录了各种齿轮的加工精度、编码逻辑测试数据、自毁机制的安全性评估…这些都是“暗河”作为技术项目存在的铁证。
但很快,更深层的东西浮现出来。
在一个标注着【特殊物料批号与流向】的文件夹里,他发现了一些票据存根,显示某些远超项目实际需求的贵金属(如金、铂)和特殊电子元件,被以“暗河”项目的名义申请、拨付,但其最终流向的签收单位却模糊不清,或者指向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内部科室代码。
另一个文件夹里是【外部通讯记录摘要】,里面记载着一些使用复杂暗语的简短通讯,时间多在深夜,接收方是几个海外的不记名邮箱服务器地址,内容看似是技术参数交流,但其格式和频率完全不符合正常的学术交流规范。
最致命的发现,来自一个被藏在档案柜最底层暗格中的牛皮纸袋。里面是几份手写的名单和指令复印件!
一份是【“河道维护”小组核心成员名单】,上面清晰列出了五个人名,后面跟着他们在钟摆厂的职务。凌岳一眼就看到了钱勇的名字(时任厂办副主任),还有其他几个涉及财务、采购、对外联络的关键人物。这正是吴永晖口中那个“影子”般的利益小团体!
另一份是指令,内容是通过“暗河”项目的特殊通讯通道,向境外某个账户分批发送指令,进行资金转移操作,指令的签发代号是一个简单的字母【Q】。金额巨大得令人瞠目结舌。
还有一份是会议纪要,记载着在“暗河”项目因“意外”中止后,这个小团体如何紧急开会,商讨“河道干涸后的应急方案”以及“确保施工人员(指知情的核心技术人员)沉默”的措施。纪要的末尾,有一个潦草的签名——钱勇!
铁证如山!
这些文件足以证明,钟摆厂内部确实存在一个利用绝密项目进行非法活动的团伙,而钱勇是核心成员之一!
凌岳快速用手机将关键页拍照留存。他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然而,最重要的发现,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
在翻动一个散落在地上的实验日志本时,从厚厚的封皮夹层里,滑落了一个用防静电袋包裹着的、比名片盒稍大一点的黑色长方体——
一个老式的便携式固态硬盘!接口是那种很多年前流行的款式。
硬盘的贴纸上,有人用极细的笔手写着一行小字:
【AH最终备份 - 交易记录 & 指令源 - 赵】
AH!暗河!
赵?!赵志明?!
凌岳的呼吸几乎停止了。
这就是赵志明当年吹嘘的“金疙瘩”!这就是他可能从某个被偷偷藏匿、未彻底销毁的设备里拆下来的硬盘!里面记录着“暗河”被用于非法交易的最终证据,甚至可能指向指令的源头!
他一定是想用这个作为筹码,去敲诈钱勇那些人!却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
凌岳小心翼翼地拿起这个冰冷的硬盘,仿佛握着一条逝去的生命和一份沉甸甸的、用鲜血换来的真相。
所有的拼图,在这一刻,几乎全部就位。
然而,就在他准备将硬盘收起,进一步搜查时——
“啪嗒。”
一声极其轻微的、金属撞击地面的声音,从实验室入口的黑暗处传来。
不是老鼠。是某种更精密的、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东西。
凌岳全身的肌肉瞬间绷紧,猛地关掉手电,身体如同猎豹般无声地蜷缩到最近的一个巨大实验台后面,同时拔出了随身携带的配枪。
绝对的黑暗和死寂,如同潮水般将他吞没。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的声音。
有人进来了。
不是从他自己进来的维修通道。
这个地下秘库,还有另一个入口。
而那个人,此刻正和他一起,站在这片埋葬着无数秘密的黑暗之中。
(http://www.220book.com/book/MC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