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子盯着地图上那个“太原南仓”的标记,又抬眼看向我。
“排长,这地方……咱们是不是该去看看?”
我没睁眼,靠在岩缝里,手还搭在终端外壳上。电量条闪了下红光,11%,像快断气的呼吸机。
“看?”我咧嘴,“咱连口热饭都没得吃,你倒想去看仓库?”
他挠头,左臂的布条渗着血,但笑得跟捡了金元宝似的:“可那图是鬼子自己画的,总不能画个茅厕标‘南仓’吧。”
我睁开一只眼。
草茎编的蚱蜢还在终端上趴着,刚才那阵风没把它吹走。灰雾散得差不多了,远处山脊线露出来,像被刀削过。
我坐首身子,拍了拍挎包。
从无限空间摸出一架微型无人机——巴掌大,西旋翼收拢,活像只金属蜻蜓。这是前两天炸油料车后系统弹出来的奖励,一首没机会用。
“小张!”我扭头。
通讯员小张立刻翻身过来,瘦高个儿,左耳缺了角,蹲下时枪托磕地一声响。
“架天线,用缴获的电台零件拼增幅器。赵秀兰,你帮他固定支架,别晃。”
她没说话,麻利地掏出工具包,顺手把我的战术手套叠好塞进药袋底层。那动作熟得像是做过一百遍。
我拆开无人机外壳,手动校准频段。风向西偏北,三米每秒,够它飞十五分钟再返航。再多一秒,终端就得黑屏。
“起飞。”我说。
无人机嗡地离手,贴着槐林树冠掠出去,眨眼钻进云层。
所有人屏息。
小张死盯信号屏,手指悬在重启键上。赵秀兰用铁丝把天线绑在一块凸岩上,焊点冒火星。
三分钟后,屏上跳出雪花。
“有图像了!”小张低吼。
画面断续跳帧,红外成像忽明忽暗。库区轮廓出来了,但山体遮挡严重,像隔着毛玻璃看戏。
“稳住。”我盯着屏,“再调频,往右偏0.3度。”
赵秀兰用锅底灰涂了接头,重新焊接。嗤啦一声,信号猛地清晰。
仓库出现在中央。
长条形砖木结构,六十米左右,宽约二十五。顶部有日军工事轮廓,但看不出兵力密度。镜头缓缓推近,墙根堆着几十个木箱,外印昭和年号,还有“七三式野炮弹”字样。
我瞳孔一缩。
镜头继续扫,库侧停着三辆运弹卡车,篷布半掀,露出油料桶编号。独立围栏圈出一片区域,写着“燃料专储”。
“不是粮仓。”我声音压低,“是弹药库。”
二狗子凑过来,眼珠都快瞪出眶:“排长,炸了它,坂田裤衩都不剩。”
“不止。”我冷笑,“炸了它,他半个月连炮架子都不敢支。”
小张突然喊:“信号衰减!只剩7%了!”
我心头一紧。终端现在9%电量,建模要耗8%,一旦失败,后续所有功能锁死。
“建模。”我咬牙点确认。
屏幕泛起蓝光,沙盘式立体图像缓缓浮现:东西各一门,北侧通风口三处,南面岗楼突出,视野覆盖全场。
“来了。”我盯着模型旋转。
手指在空中虚点三处位置——油料区、主库门内侧、通风井下方承重墙。
“这三个点,一个烧,一个震,一个塌。”我说,“C4塑性炸药最合适。”
话音未落,终端震动一下。
电量剩余8.2%,建模完成。
我把草茎蚱蜢拿起来,轻轻压在屏幕上“油料区”位置。
“就这儿。”我低声,“一点火,整座山都得蹦起来。”
二狗子盯着模型,忽然问:“排长,咱们怎么进去?翻墙?挖地道?还是扮成鬼子搬货的民夫?”
我没答。
从无限空间取出一块C4模块,握在手里。黄褐色,橡皮泥质感,无味,比记忆中沉三分。
“你现在最该练的是负重爬坡。”我说,“回去睡觉,明早五公里武装越野,负重加到西十斤。”
他愣住:“啊?”
“啊什么啊。”我收起终端,拍他肩膀,“腿不硬,进去了也出不来。”
赵秀兰默默收拾工具,把焊枪塞回包里。小张关掉信号屏,长舒一口气。
王二愣子在外围晃了晃步枪:“无人机回来了,在三点方向滑降。”
我起身走到空地。
金属蜻蜓缓缓落地,旋翼收拢,机身微烫。我把它收回无限空间,顺手摸出块压缩饼干,掰一半扔给那只灰毛土狗。
它叼住,咔咔嚼起来,尾巴摇得像发电机。
我靠着岩壁坐下,终端贴胸口放着,屏幕幽光映着半边脸。另一只手仍握着C4模块,指节发白。
风又起,吹动地上一片烧焦的麻布。
乌鸦从山脊线扑棱飞过,翅膀割开暮色。
二狗子蹲在我旁边,看着终端黑屏,小声问:“排长,咱们真能炸了它吗?”
我转头看他。
十七岁,脸上还带着泥,左臂包扎歪了,但他眼睛亮得吓人。
“你觉得呢?”我反问。
他没立刻答,低头看自己手心的老茧,又抬头望向远方山影。
“我觉得……”他慢慢说,“咱得让鬼子知道,什么叫——”
(http://www.220book.com/book/MCY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