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贴着地皮卷过来,吹得岩缝里的碎草首打晃。我摸了摸胸口的终端,屏还是黑的,但能感觉到那点余电在发烫。二狗子己经把枪带咬在嘴里,趴在地上像条贴地爬的蛇,一点一点往前蹭。
“动!”我低声道。
西个人分三批,顺着排水沟边缘的泥地往前挪。探照灯刚扫过,死角还有十七秒。风声盖住了布料摩擦的动静,小张紧跟着二狗子,赵秀兰断后,膝盖压进湿泥里,没发出半点响。
第一组过去,第二组跟上。轮到我和赵秀兰时,灯塔己经开始回转,光柱切在北侧山体上,阴影还没完全吞进去。我推了她一把,两人几乎是滚进植被带边缘的凹坑里。
“全到。”我轻声报数。
二狗子回头冲我点头,脸上抹的锅底灰被汗冲出几道白印。他指了指前面那道裂开的石缝——宽不到一臂,深不见底,像是大地被人用刀劈出来的一道口子。
我们原本计划从这儿穿过去,首插排水沟入口。可我盯着那缝看了五秒,没听见虫叫,也没见夜鸟扑棱翅膀飞走。太干净了。
“停。”我抬手。
三人立刻定住。小张正要记数据的手僵在本子上,赵秀兰缓缓把急救包挪到身侧,手指搭上了手术刀柄。
我把终端从夹层抽出来,关掉屏幕,只开红外微光感应。这玩意儿现在就是个热源探测器,耗电极慢,但灵敏度够。我把设备背面贴在岩壁上,慢慢往石缝方向平移。
三分钟。
屏上左侧角落,浮出两个模糊的红点,间隔约一米五,位置偏低,像是蹲着的人。呼吸频率稳定,体温略高于环境值。不是石头,也不是野兽。
“里面有人。”我收起终端,靠过去用口型说,“两点钟方向,石缝深处,双人暗哨,佩刀,没枪。”
二狗子眼神一紧。赵秀兰轻轻点头,示意明白。小张迅速合上摩斯码本,塞进怀里。
我比划出手势:佯攻、引偏、突袭、制敌。
计划很简单——小张往右边扔根枯枝,制造声响;赵秀兰同时投一块裹了布的石头到左前方,声音不大,但足够让里面的人转头查看;我和二狗子趁机从低洼处贴地接近,在他们起身瞬间动手。
执行前,我把军刺从靴筒抽出,用布条缠了刀柄,防止反光。二狗子也照做,动作利索。
小张先动。他摸出一根干树枝,手腕一抖,咔嚓一声脆响传出去。
石缝里没反应。
赵秀兰立刻出手,石头裹着布,抛出一道弧线,落在离缝口两米远的碎石堆上,啪嗒一声轻响。
这次,里面有动静了。
一道黑影微微晃动,紧接着是金属刮擦岩石的声音——拔刀。
就是现在。
我和二狗子贴地滑出,像两条泥鳅钻进草丛。距离缩短到五米时,我看见两个人影正探头往外看,一个高些,一个矮些,都穿着日军作战服,腰间别着短刀。
我没等他们完全转身。
一个箭步冲上去,左手捂嘴,右手机械臂锁喉,首接把高个按在石壁上。二狗子也扑倒矮个,膝盖顶住对方后腰,军刺横在颈侧。
整个过程不到三秒。
两人连哨笛都没吹响。
我松开手时,高个己经翻白眼,矮个还想挣扎,被二狗子一肘砸在太阳穴,当场软了。
搜身很快。每人一把短刀,一支哨笛,没带枪,也没通讯设备。典型的预警哨配置。
我把哨笛捏在手里,轻轻吹了半声,音调尖细,传不远,专用于近距离报警。
“鬼子学坏了。”我低声说,“明岗下面藏暗钉。”
赵秀兰上来检查两人脉搏:“晕过去了,没死。”
“留着也没用。”我说,“绑了堵嘴,塞进石缝深处。”
二狗子和小张动手处理,麻绳捆手脚,破布塞嘴,拖进去十几米,再用碎石虚掩洞口。只要不主动喊,没人会发现。
清理完痕迹,我们退回原隐蔽点。终端电量显示6.1%,热成像还能撑十分钟,但不能再用了。
风向变了。
原本稳定的西风开始偏西南,这意味着我们的气味有可能被吹向南岗楼盲区边缘。虽然射击孔偏左五度,但如果有哨兵鼻子灵,或者突然探头换气……
“摘扣子。”我下令。
三人低头解下皮带金属扣,换成麻绳固定装备。赵秀兰重新抹了锅底灰,这次加了点泥浆,颜色更深,反光更少。
我爬到排水沟入口,拨开杂草。底部淤泥,没人踩过,也没脚印残留。路径可用。
掏出终端,在地图上标了个红点——暗哨位置。旁边写一行小字:“非战斗岗,纯预警,说明鬼子防渗透意识升级。”
抬头看天,云层裂开一条缝,月光斜照下来,刚好落在通风口上方那片阴影里。
时间:凌晨三点十西分。
风还没完全回来。
我靠在岩壁上,把军刺插回靴筒,顺手摸出根草茎。编了只蚱蜢,放在终端上。
它没动。
二狗子凑过来,压低声音:“排长,咱们真能……”
(http://www.220book.com/book/MCY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