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北的深夜,破窑外的风卷着沙砾打在窗纸上,程墨借着灶膛里未熄的余火,指尖在系统面板上精准点下“兑换50把三八式新枪”——屏幕瞬间跳出行小字:【己自动触发做旧机制,50支新枪→100支带战场旧化痕迹三八式步枪,扣除军功点1点,剩余军功点:41】。
下一秒,两捆用鬼子军用帆布裹着的步枪悄无声息落在脚边,程墨解开帆布,指尖蹭过枪身:每支枪的木质枪托都有深浅不一的刮痕,像是被刺刀劈过;枪管外侧泛着哑光,连枪栓凹槽里都卡着点干涸的黄土;最妙的是枪身编号,前半段是日军军火厂标识,后半段被刻意磨模糊,活脱脱是从鬼子溃兵手里缴获的“二手货”——这100支,正是系统按“50新换100旧”的定数生成的,半点不用他额外费心。
他屏住呼吸,把步枪分两次扛去后山山洞——之前换的物资都藏在这儿,干草堆下还压着20挺做旧轻机枪(上次5挺新枪换10挺旧的,后来又补了10挺)。这次的100支步枪,他特意码在山洞最外层,用几块破油布盖着,只露着磨旧的枪托,等明天“伏击”结束,正好让队员们“发现”。
回到破窑时,守夜的小栓头一点一点地打盹,见他回来,揉着眼睛问:“队长,您咋去了这么久?”程墨拍掉肩上的草屑,随口编道:“去摸了摸鬼子运输队的路线,明天拂晓动手,那队里肯定有枪——咱们正好缺步枪,这次争取多缴点。”小栓眼睛一亮,没追问“为啥深夜去摸路线”,只兴奋地搓手:“好!我这就去叫兄弟们擦枪,明天跟鬼子干!”
程墨看着他跑远的背影,松了口气——手下从不会怀疑他的“情报”,更不会问“为啥每次伏击都能刚好缴到缺的装备”,在他们眼里,队长“眼尖、会找鬼子的破绽”,能缴到枪是本事。
天刚蒙蒙亮,程墨带着小队往运输队“必经之路”的土坡埋伏。他故意让老周带着队员在坡上挖战壕,自己则绕去后山,把100支步枪从山洞里扛出来,摆在土坡下的沟里,还撒了些弹壳和几袋做旧的鬼子干粮,装作“刚打完仗、鬼子丢下的物资”。
“队长,鬼子来了?”老周的声音从坡上传来。程墨赶紧往坡上跑,指着沟里喊:“刚过去一队鬼子,听见动静往东边跑了,快下去看看,说不定有缴获!”队员们蜂拥而下,小栓第一个冲到步枪旁,拎起一支就喊:“队长!是三八式!好多支!”
老周数了数,带着舰队回抗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带着舰队回抗战最新章节随便看!兴奋得首拍腿:“足足100支!这下咱们小队每人能分到两支,还有富余的能上交!”程墨故意露出“惊喜”的表情:“没想到这队鬼子带这么多枪,赚大了——快扛回去,别等鬼子回头找!”
队员们扛着步枪往回走,路上全是讨论声:“你看这枪,旧是旧了点,但比咱们之前的老套筒好用多了!”“队长就是厉害,一伏击就缴这么多,以后再也不用怕没枪用了!”没人注意到程墨藏在身后的手——系统面板上“剩余军功点41”的数字还在闪,他心里早算好了:下次换轻机枪,按“5新换10旧”的定数,1点军功换5挺新的,就能得10挺旧的,刚好给小队补充重火力。
回到破窑,程墨让老周挑出30支步枪,准备上交上级——既符合“缴获后上交部分”的规矩,又能掩盖“100支枪太多”的疑问。老周挑枪时,还在念叨:“这些枪做旧得真像,要是不知道是缴的,还以为是咱们从哪儿淘来的二手货。”程墨笑着应:“鬼子的枪大多是战场回收的,旧很正常。”他没说,这“旧”是系统按定数做的,连旧化的程度都卡得刚刚好。
第二天上交步枪时,上级看着30支旧枪,笑着拍程墨的肩:“你这小队真是‘缴枪专业户’,每次都能缴到能用的,邻县的游击队还跟我念叨,想跟你学学伏击技巧呢!”程墨笑着打哈哈:“都是兄弟们敢打,运气也好。”心里却清楚,这“运气”是系统按“50新换100旧”的定数给的,每一支枪的旧痕都藏着规矩。
晚上队员们睡着后,程墨又摸出系统面板,目光落在“轻机枪”选项上:【5挺新歪把子→10挺旧歪把子,需军功点1点】。他算了算,剩下的41点军功,能换205挺新的,做旧后就是410挺旧的——不过不能一次换,下次先换5挺新的,得10挺旧的,编个“伏击鬼子机枪小队”的理由,慢慢给小队补充。
他关掉面板,望着窗外的星空——“50新枪换100旧枪”的定数,就像给系统上了把锁,既让他有足够的装备支撑小队,又能完美藏住系统的痕迹。只要一首按这个定数换、按“缴获”的戏码演,手下就永远只会觉得“队长会缴枪”,不会知道那100支旧枪背后,藏着50支新枪的兑换秘密。
破窑里的鼾声渐响,程墨把系统面板塞回床板下——明天,又该琢磨下一次“伏击”的理由了,毕竟,100支步枪只是开始,按定数换下去,小队的装备会越来越齐,打鬼子的底气也会越来越足。
(http://www.220book.com/book/MIV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