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番外四:跨越时空的守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爱吃盐卤虾爬子的杜”推荐阅读《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北疆的雪来得早,十月初就己漫天飞雪,将草原裹成一片洁白。萧景行陪着苏砚临在各个部落巡诊,两人的棉袍上都落满了雪,却丝毫没耽误脚步——再过几日就是冬至,他们要赶在大雪封路前,把最后一批“御寒药包”送到最远的查干部落。

查干部落地处草原深处,常年与世隔绝,这次也有不少老人和孩子得了风寒。苏砚临刚到部落,就被牧民们围了起来,一个穿着蒙古袍的小男孩捧着一碗热奶茶,递到他面前:“苏大夫,我奶奶说喝了奶茶不冷,你快喝吧!”

苏砚临接过奶茶,心中一暖,连忙跟着牧民去看病人。部落里的老族长躺在床上,咳嗽不止,苏砚临为他诊脉后,从药箱里拿出一包“散寒止咳散”,又教牧民们用当地的生姜和羊肉熬汤,叮嘱道:“每天喝一碗汤,再吃一包药,不出三天,咳嗽就能好。”

萧景行则在部落外帮着搭建防风棚,还教年轻的牧民们简单的御寒招式:“天冷的时候多活动活动,能让身体暖和,还能增强体力,不容易生病。”

忙到深夜,两人才在牧民的帐篷里歇息。苏砚临翻出那本《民间简易医方集》,借着油灯的光,在扉页上写下一行字:“北疆查干部落,冬至前送药,治风寒者二十七人,无一人加重。”他抬头看向萧景行,笑着说:“你看,沈先生当年肯定也这样记录过,这样后来的医者就能知道,哪些药方在草原上管用。”

萧景行凑过来,看着扉页上历代医者的批注,有苏知夏的,有安靖医馆馆主的,还有不少不认识的名字,突然感慨道:“这么多年了,不管是苏家还是萧家,不管是行医还是守边,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守护这里的人。就像沈先生和萧将军当年一样。”

苏砚临点点头,手指轻轻拂过书页上“沈清辞”三个字的痕迹:“我总觉得,他们从未离开过。你看这草原上的草药,这军营里的旗帜,还有百姓们口中的故事,都是他们留下的痕迹。”

几日后,两人准备返回江南。查干部落的牧民们都来送行,老族长拄着拐杖,将一块用羊毛织成的“平安符”塞到苏砚临手中:“这上面织的是草原的守护神,带着它,以后来草原就不会受冻了。”小男孩则把一只自己雕的小木鸟送给萧景行:“萧哥哥,这个送给你,你下次来,我教你骑我的小马!”

两人谢过牧民,骑着马渐渐远去。雪又开始下了,落在他们的肩上,却一点也不觉得冷——牧民们的热情,就像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所有寒意。

回到江南时,己是第二年开春。安靖医馆的院子里,新栽的草药己经冒出了嫩芽,苏砚临把从北疆带回来的“雪灵芝”交给馆主,又将这次的行医记录补充到《民间简易医方集》里。萧景行则给江南的孩子们讲北疆的故事,讲草原上的牧民,讲雪地里的巡诊,听得孩子们眼睛发亮。

这年夏天,江南遭遇了罕见的暴雨,不少村庄被洪水淹没,百姓们无家可归。苏砚临立刻组织医馆的人搭建临时医疗点,为受灾百姓诊治伤病;萧景行则主动联系当地守军,帮忙疏散百姓,搬运救灾物资。两人忙得脚不沾地,却从未喊过累。

有天夜里,他们在医疗点值守,看着远处救灾的灯火,苏砚临突然说:“你还记得在北疆时,我们说沈先生和萧将军从未离开吗?现在我更信了。你看,不管是北疆的雪,还是江南的雨,不管是治病,还是救灾,我们都在跟着他们的脚步走,都在做他们当年做过的事。”

萧景行看着他,眼中满是坚定:“这就是传承啊。他们的初心,就像一粒种子,在我们心里发了芽,长成了大树,然后我们再把种子传给下一代,让这棵树永远长青。”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医疗点里熟睡的百姓身上。远处的雨声淅淅沥沥,却显得格外安宁——因为有人在守护,有人在传承,有人在延续着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担当。

许多年后,苏砚临成了安靖医馆的馆主,萧景行则成了北疆的守将。他们依旧会每年见面,分享行医和守边的故事,依旧会在《民间简易医方集》里写下新的批注。而他们的孩子,也像当年的他们一样,一个学医,一个习武,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继续传承着沈清辞与萧惊寒的初心。

岁月会流逝,人物会变迁,但那份“医武同心、守护百姓”的信念,却像江南的流水、北疆的草原,永远流淌,永远绵延,永远在时光里闪耀着温暖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医心:重生携系统定乾坤 http://www.220book.com/book/MOK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