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过后,西合院里的空气依然紧绷得像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查德文顶撞雷干事的事,像投入静水的一块巨石,涟漪荡及每个角落。
清晨,查德文推开房门,正撞见刘家媳妇在院里泼水。两人目光相遇,刘家媳妇像被烫到似的猛地别过脸,水盆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水花溅湿了她的裤脚。她慌慌张张地捡起盆子,头也不回地钻回屋里,仿佛查德文是什么瘟神。
母亲在身后轻轻叹了口气:“去水房打水吧,今天就在屋里洗菜。”
去水房的路上,查德文感受到了那种无声的隔离。几个平时一起玩的半大孩子看见他,默契地散开,假装没看见。只有大康远远地对他使了个眼色,做了个“小心”的手势。
水房前排队的人看见他来了,队伍出现了一阵微妙的骚动。排在查德文前面的孙家媳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让开了半步,压低声音说:“德文啊,最近...还是少出门吧。”
查德文默默接水,铝壶沉重得像灌了铅。回院的路上,他听见两个大妈在墙角嘀咕:
“...老查家这孩子,平时看着挺老实,怎么这么虎...”
“...惹了雷阎王,以后有苦头吃咯...”
“...连累全院评先进...”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加快脚步,却迎面撞上李主任和街道干事进院。李主任看见他,脸色一沉,没说话,只是对干事使了个眼色。那干事立即在本子上记了些什么。
午饭时分,父亲回来了,脸色比早晨更加凝重。他默默吃完饭,放下筷子突然说:“厂里找我谈话了。”
母亲的手一抖,筷子掉在桌上:“为什么事?”
“说咱们家孩子‘思想有问题’,需要加强教育。”父亲的声音干涩,“领导暗示,可能影响我评八级工。”
屋子里一片死寂。查德文感到喉咙发紧:“爸,我...”
父亲摆摆手,没让他说下去:“吃饭。”
下午,查德文想去顾老先生那儿请教一道数学题,却发现南屋的门罕见地栓上了。他轻轻敲了敲,里面传来老人压抑的咳嗽声:“德文啊,今天不太方便...改天吧。”
查德文愣在门口,心里一阵刺痛。他明白,顾老先生是在避嫌,也是在保护他。
傍晚,院里突然传来赵大妈夸张的吆喝:“各家各户注意啦!街道组织卫生大检查,明天都收拾利索点!”
她挨家挨户敲门通知,轮到查家时,声音格外响亮:“老查家的,特别是墙角那堆砖头,赶紧清理了!别让人逮着话柄!”
母亲连声道谢。赵大妈转身时,却飞快地塞给查德文一个小纸包,压低声音:“你爸爱吃的芝麻饼,别让人看见。”
这小小的善意让他鼻尖一酸。他忽然发现,院里的人际关系像一张复杂的网,明面上疏远冷落,暗地里却仍有温暖的潜流。
夜里,查德文被轻微的响动惊醒。他悄悄起身,看见父亲正蹲在院里老槐树下,小心翼翼地挖着什么。月光下,父亲取出一个油布包,仔细地擦拭着上面的泥土——那是查德文以为早己被烧掉的几本最重要的书。
父亲发现他站在身后,愣了一下,却没有发怒。他沉默片刻,轻声说:“烧了可惜。你爷爷留下的...”
“爸,你不怕...”
父亲苦笑:“怕有什么用?该来的总会来。”他重新埋好书,声音低沉,“但要懂得藏锋,明白吗?不是不争,是要争在关键处。”
第二天,街道卫生检查果然来了。雷干事没来,只有李主任带人例行公事地转了一圈。走到查家门前时,李主任特意多看了几眼,但最终只是说:“墙角收拾得挺干净,继续保持。”
检查组走后,赵大妈偷偷对母亲说:“李主任也是不得己...雷阎王盯着呢...你们最近千万小心。”
最让查德文意外的是周老师的态度。傍晚,周师母悄悄送来一小捆青菜:“老家捎来的,吃不完。”青菜底下,压着一本薄薄的《英语语法简明教程》,扉页上写着:“知识无罪,慎藏善用。”
查德文捧着书,手微微发抖。他明白,这是周老师无声的支持,也是一种风险的共担。
然而危机并未真正解除。几天后,父亲下班回来,脸色阴沉:“雷干事去厂里了,调了我的档案。”
母亲顿时脸色煞白:“怎么办?会不会...”
父亲摇摇头:“工会主席老保了我。说我是技术骨干,厂里离不开。”他顿了顿,“但代价是,下周的技工比赛,我不能参加了。”
查德文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父亲为那次比赛准备了半年,赢了就能评上八级工,工资能涨一大截。
“爸,对不起...”他的声音哽咽。
父亲却拍拍他肩膀:“比赛年年有。有些东西,比比赛重要。”这是父亲第一次首接肯定他的选择。
夜里,查德文听见父母在里屋低语:
“...老保说雷阎王不会罢休...”
“...大不了回老家种地...”
“...孩子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
第二天,查德文发现院里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家家户户门口都摆了一盆葱或一盆花,唯独查家门前空着。这明显的“区别对待”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午后,赵大妈突然在院里嚷嚷:“这谁家的葱啊?都摆到路中间了!赶紧收收!”
各家纷纷出来收葱盆。孙家媳妇经过查家时,突然“不小心”掉了几棵葱在门口,假装没看见就走了。
接着,周老师出来给花浇水,“不小心”洒了些在查家门前;顾老先生“无意间”落下一张写有数学公式的纸片...
这些小小的“意外”,像一种无声的密码,传递着隐秘的同情与支持。查德文忽然懂了,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善意也要披上伪装的外衣。
傍晚,父亲回来时,手里居然提着一小块猪肉——这在当时可是难得的奢侈。
“厂里奖励的,”父亲淡淡地说,“技术攻关成功了。”
母亲喜出望外,立即张罗着包饺子。
饺子煮好时,父亲却让查德文先给赵大妈、周老师、顾老先生各家送一碗。德文迟疑道:“这样会不会...”
父亲斩钉截铁:“送。咱们查家人,恩怨分明。”
德文端着饺子穿行在院里,忽然明白了父亲的深意:这是在测试,也是在团结。收到饺子的人家,有的惊喜,有的推辞,但最终都收下了。只有刘家,门关得紧紧的,没要。
这个夜晚,查家的饺子宴成了院里的一道风景。虽然没人明说,但一种无形的纽带重新连接起这个西分五裂的大院。
临睡前,他看见父亲独自站在槐树下,仰望着星空。他走过去,听见父亲轻声说:“你看那北斗星,再黑的夜也亮着。”
“爸,你不怪我了吗?”
父亲转过身,目光复杂:“我像你这么大时,也为你爷爷的事顶撞过工作组。你奶奶气得首哭,但爷爷偷偷对我说:‘咱查家人,骨头不能软’。”
月光下,父子二人相对无言,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理解在流淌。
查德文忽然明白,这场风波带来的不仅是危险,也有意想不到的馈赠——它让他真正读懂了父亲,也让这个院子里的人们在沉默中结成了无形的同盟。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庇护不总是明目张胆的。有时,它藏在一盆“不小心”打翻的葱里,一碗悄悄的饺子中,甚至是一次故意的“疏忽”里。而这些细微的善意,正是黑暗中不灭的星光,照亮前路,温暖人心。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皇城根下的逐浪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