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小宁的困境

小说: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   作者:快乐观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陕北高原的深秋,风像磨利的镰刀,刮过光秃秃的黄土峁,卷起漫天沙尘,天地间一片昏黄。寒冷和物资的匮乏日益加剧,但比这些更令人担忧的,是弥漫在知青点里一种无声的、缓慢滋长的绝望。而这种绝望,在身体最单薄、心思最敏感的小宁身上,表现得最为尖锐。

小宁的崩溃,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像屋檐下的石阶,被无声的雨水渐渐滴穿。

最初是身体上的垮塌。持续的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让他本就瘦弱的身体更加不堪重负。一场普通的秋雨降温后,他咳嗽的老毛病复发了,且来势汹汹。起初是夜里压抑的、闷在胸腔里的低咳,后来发展成撕心裂肺的、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的剧烈发作。脸颊烧得通红,颧骨高高凸起,眼窝深陷,嘴唇因缺氧泛着不健康的青紫色。

查德文和大康睡在他旁边,夜夜被那痛苦的咳嗽声惊醒。黑暗中,他们能听到小宁蜷缩在炕角,喘得像破风箱,有时咳得厉害了,会发出痛苦的干呕声。

“小宁,喝口水…”查德文摸索着把凉白开递过去。

小宁颤抖着手接过,抿一口,水还没咽下去,又是一阵更猛烈的咳嗽,水溅湿了单薄的被褥。

白天,他依旧强撑着出工。但力气明显不济,抡不动镢头,挑不起粪桶,走几步路就喘得厉害,虚汗浸透了他那件永远显得宽大的、洗得发白的旧外套。张队长看他脸色实在吓人,呵斥过他几次,让他回窑洞歇着。小宁却总是固执地摇摇头,咬着牙,继续跟在队伍后面,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枯叶。

“你他妈逞什么能!不要命了!”大康看不过去,有一次粗暴地夺过他手里的铁锨,吼了他一句。

小宁抬起苍白的脸,眼镜片后的眼神涣散而执拗:“…歇着…也没用…都一样…”

身体的病痛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是精神上的溺水。小宁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以前还会在煤油灯下和大家讨论数理化,现在只是对着书本发呆,眼神空洞,半天不翻一页。他常常一个人坐在窑洞外的土坎上,望着灰蒙蒙的、看不到尽头的远山,一坐就是小半天,像一尊凝固的雕像。

那种沉默,不是平静,而是一种令人心慌的死寂。仿佛他所有的生气、所有的希望,都被这片巨大的、贫瘠的黄土无声无息地吸走了。

查德文和大康感到了强烈的不安。他们试图用笨拙的方式帮助他。

大康的方式首接而粗粝。他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家里寄来的一小罐麦乳精,强行塞到小宁枕头底下:“给老子喝了!看你瘦得跟鬼似的!”他抢着帮小宁干最重的活,尽管他自己也累得够呛。夜里小宁咳嗽,他会烦躁地翻身坐起,骂骂咧咧地倒热水,动作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强硬。他甚至偷偷去找过张队长,红着眼圈求他:“队长,想想办法吧,小宁快不行了…”

查德文的方式则更安静。他默默地帮小宁打好洗漱的热水,把他的破眼镜用胶布缠了又缠。夜里小宁咳嗽得睡不着,查德文就披衣坐起来,陪着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讲些北京胡同的趣事,或者背诵那些还记得的诗词,试图用回忆的碎片温暖这冰冷的、被病痛占据的长夜。他发现小宁那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很久没动了,便主动捡起来,作者“快乐观察”推荐阅读《皇城根下的逐浪者》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故意找些难题去“请教”他,试图重新点燃他眼里那点对知识的热爱。

“小宁,这道题…傅里叶变换…我实在搞不懂,你给讲讲?”

小宁起初毫无反应,良久,才缓缓转过头,目光迟钝地落在书上,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发出微弱的气音:“…哪一页?”

那一刻,查德文几乎要喜极而泣。

然而,这点微弱的火苗很快又熄灭了。身体的痛苦和精神的重压,像两座无法撼动的大山。小宁的咳嗽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咯血。虽然只是痰中带血丝,却足以把查德文和大康吓得魂飞魄散。

必须去公社卫生院了!不能再拖了!

两人架着虚弱得几乎无法走路的小宁,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十几里山路。卫生院的赤脚医生检查后,脸色凝重:“肺炎挺重…可能还有别的毛病。咱这没药,也没设备,最好去县医院…”

去县医院?谈何容易。需要公社开证明,需要钱,需要车。对他们来说,每一道都是难以逾越的关隘。

最终,只开回了几片最便宜的消炎药和一小瓶止咳糖浆。回去的路上,三人都沉默着。希望像被戳破的气球,迅速干瘪下去。

那晚,小宁发起了高烧,烧得迷迷糊糊,不停地说胡话。

“妈…冷…北京…冷…”

“…回不去了…都回不去了…”

“…书…我的书…烧了…”

断断续续的呓语,像刀子一样割着查德文和大康的心。他们轮流用冷毛巾给他敷额头,用温水擦身,守了整整一夜。窗外是呼啸的北风,窑洞里是摇曳的煤油灯和同伴痛苦的喘息,那种无助感,几乎将人吞噬。

小宁的困境,像一面放大镜,清晰地照出了所有知青内心共同的恐惧:对疾病的无助,对未来的绝望,对家乡蚀骨的思念,以及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人的精神和肉体能够承受的极限。

其他知青也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关心。赵晓梅默默地把家里寄来的一点红糖冲了水,端到小宁炕头。孙卫平贡献出自己攒了许久、准备换烟抽的几张毛票。甚至平时有些自私的李会计,也破天荒地没催小宁交伙食费。

这种在困境中迸发出的、笨拙而真挚的情谊,是这片冰冷土地上唯一的温暖。它无法驱散沉重的疾病和绝望,但至少,让被包围的人知道,自己并非孤身一人。

几天后,小宁的烧奇迹般地退了。但病去如抽丝,他变得更加虚弱和沉默,整天躺在炕上,眼神空洞地望着窑顶,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查德文坐在他炕边,看着他瘦削的侧脸和微微颤抖的睫毛,心里充满了沉重的无力感。他能分担劳动,能分享食物,能倾听抱怨,却无法驱散同伴心中那团冰冷的、名为“绝望”的迷雾。

小宁的困境,是所有知青困境的一个缩影,一个极端化的写照。它无声地提醒着每个人:在这片远离故土、严酷陌生的土地上,他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在承受着怎样的重压,而那份重压,随时可能将任何一个脆弱的心灵,彻底压垮。

寒冬还未真正到来,但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己经提前笼罩了知青点。而小宁的病榻,就是这寒冷最集中的体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皇城根下的逐浪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MU2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