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章 塞纳河畔的绣针与暗涌的标记

小说: 绣色流年   作者:作者天涯海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绣色流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MXOK/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作者天涯海角”推荐阅读《绣色流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林晚秋是被帆布包里银簪的凉意惊醒的。飞机舷窗外,法国的晨雾正慢慢散开,塞纳河像条银带铺在大地上,让她想起母亲绣谱里“水纹针法”绣出的河流——只是此刻,她攥着银簪的手心满是汗,连指尖都在微微发颤。

“别紧张,”沈知远递过来一杯温水,杯壁凝着的水珠沾在他的蓝布工装袖口,像上次在废料场调试机器时溅上的机油,“咱们带的证据够全,技术记录从第一次改送经机构就没断过,还有赵阿婆的绣谱残页,他们拿不出比咱们更早的实据。”

林晚秋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杯壁的凉意,心里的慌意才稍减。她低头看着帆布包里的东西——母亲的银簪裹在红绸布里,李阿婆的绣针别在绣谱页脚,赵阿婆寄的冰丝线装在竹制线轴里,还有王大妈塞的青团,用油纸包了三层,艾草的清香透过纸缝飘出来,像家乡的风轻轻吹过。这些东西凑在一起,像一群无声的支持者,让她想起出发前女工们围着她说“我们等着你们好消息”的样子,眼眶突然有点发热。

“姐,你看!”卫东趴在窗边,手里举着那幅“中法小朋友手拉手”的绣帕,“下面好像有好多纺织厂,他们会不会也有刺绣机器?”孩子的声音带着天真的兴奋,像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让车厢里紧绷的气氛松动了些。

林晚秋摸了摸卫东的头,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纺织机时的样子——父亲牵着她的手,说“这机器能织出最软的布,就像你妈绣的花一样好看”。那时她不懂传承,只觉得机器轰鸣吵闹,现在才明白,无论是手里的绣针,还是车间的机器,只要藏着真心,就能织出好日子。

飞机降落在戴高乐机场时,法国合作方的代表皮埃尔己经在等候。他穿着笔挺的西装,却特意在口袋里别了枚小小的刺绣徽章——是上次寄样品时林晚秋绣的缠枝纹,只是徽章边缘的针脚有些毛躁,显然是被反复过。

“林女士,沈先生,”皮埃尔的中文带着口音,却很真诚,“虽然有企业质疑,但我们始终相信你们的技术。传承基地的工人己经准备好了,他们很期待学习‘机械绣纹’。”他的目光落在卫东手里的绣帕上,眼睛亮了起来,“这是孩子绣的?太可爱了,我的女儿也喜欢刺绣,或许他们可以成为朋友。”

卫东立刻把绣帕递过去,小脸上满是骄傲:“这是我跟我姐学的,上面的缠枝纹是李阿婆教的,她是最厉害的绣工!”提到李阿婆,他的声音低了些,“可惜她去年走了,不然她肯定会教你们绣更好看的纹样。”

皮埃尔接过绣帕,轻轻拂过上面的针脚,语气变得郑重:“我们会把这帕子放在传承基地的展示柜里,让所有人知道,这门手艺里藏着很多人的心意。

车子往传承基地开时,路边的梧桐叶正绿得发亮,和红旗厂的梧桐很像,却又多了几分异域的舒展。林晚秋看着窗外,突然想起沈知远在废料场说的“机器和刺绣一样,都需要耐心”,现在她才懂,传承也需要耐心,需要慢慢让不同国家的人理解藏在针脚里的温度。

传承基地的车间很大,几台新组装的纺织机摆在中央,却还没来得及装“机械绣纹”的核心部件。墙角堆着些布料,上面印着简单的花纹,和林晚秋他们带的绣品比,少了些细腻的温度。

“质疑我们的企业叫‘里昂纺织’,”皮埃尔领着他们走到会议室,手里拿着份文件,“他们出示的设计图和咱们的‘机械绣纹’有70%相似,但没有实据证明他们更早研发。今天下午他们会派人来,咱们可以当面比对证据。”

林晚秋翻开文件,目光落在设计图的角落——那里有个小小的标记,像个歪歪扭扭的“张”字,笔画走势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她把设计图递给沈知远,指尖还在微微发颤:“你看这个标记,是不是有点眼熟?”

沈知远接过设计图,眉头慢慢蹙起:“有点像……张强以前画机器草图时用的标记。”张强是张桂芬的男人,以前在物资科管票证,上次粮本被注销就是他搞的鬼(第3章粮站冲突)。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林晚秋的心就沉了下去——难道是张强把“机械绣纹”的技术参数泄露给了法国企业?

“不会吧?”林晚秋的声音有点发紧,“张姐现在一心扑在传承上,她知道了肯定会难过。”她想起张桂芬教女工绣法国三色纹时,手指被针扎得流血还笑着说“为了传承值了”的样子,心里像被揪着疼——如果真是张强做的,张桂芬该怎么面对大家?

沈知远握住她的手,指尖的温度让她稍微定了定神:“先别声张,下午比对证据时再看看。如果真是他,咱们得找证据,不能让张姐背锅,也不能让真正的泄密者逍遥法外。”

下午,里昂纺织的代表马塞尔带着律师走进会议室。他穿着昂贵的西装,却在看到林晚秋他们带的绣品时,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那是块“缠枝莲鸢尾花”的半成品,冰丝线绣的花瓣边缘泛着柔光,是赵阿婆特意教的“游丝绣”,法国设计图上的纹样只有粗糙的轮廓,根本没有这样细腻的针脚。

“这就是你们说的‘相似技术’?”沈知远把技术记录摊在桌上,从2019年第一次画送经机构草图,到2021年改进立体绣凸轮,每一页都有日期和签名,还有车间女工的见证记录,“我们2020年就己经在红旗厂试产‘机械绣纹’,你们的设计图是去年才提交的,怎么证明是我们抄袭?”

马塞尔的脸色变了变,却还强撑着:“技术参数相似就是证据!你们无法证明这些记录是真实的,或许是为了应对质疑伪造的!”

“我可以证明!”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赵阿婆的声音从视频电话里传来——皮埃尔特意安排了远程连线,屏幕里的赵阿婆坐在绣绷前,手里举着本泛黄的绣谱,“这是我1985年跟晚秋母亲学绣缠枝纹时的笔记,上面记着‘八丝劈线’‘颤针走弧’的手法,‘机械绣纹’的核心纹样就是从这里来的。里昂纺织的设计图里没有这些老手法的细节,怎么可能是你们原创?”

赵阿婆翻到绣谱的某一页,上面有母亲年轻时的签名,还有几处用红笔标注的修改痕迹——是林晚秋小时候跟着母亲学绣时画的,歪歪扭扭的小圆圈,现在成了最有力的证据。会议室里安静下来,马塞尔的律师低头翻着文件,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还有这个,”张桂芬突然站出来,从包里掏出个铁盒子,里面装着她这几年绣坏的样品——有针脚歪扭的缠枝纹,有断线的五角星,还有第一次学立体绣时绣砸的厂房烟囱,“这些都是我学‘机械绣纹’时绣坏的,从2021年到现在,我绣了不下两百块样品,才掌握劈线和机器配合的技巧。如果技术是抄的,我用得着费这么大劲?”她的声音有点发颤,却格外坚定,“我以前不是个好人,总想着刁难晚秋,可后来我才明白,传承不是争高低,是把老手艺守住。这些样品就是证据,证明我们的技术是一步步熬出来的,不是偷来的!”

马塞尔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他看着桌上的证据——技术记录、绣谱残页、绣坏的样品,还有赵阿婆的视频证词,终于低下了头:“我们……我们承认,设计图是参考了贵方的技术参数,是有人匿名提供的,我们以为是公开资料。”

“是谁提供的?”林晚秋追问,心脏跳得飞快——她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人就是张强。

马塞尔却摇了摇头:“对方用的是匿名邮箱,我们没有真实信息。不过……”他从文件袋里拿出张打印纸,“这是对方发邮件时附带的机器草图,上面有个标记,或许你们认识。”

纸上的标记和之前设计图上的一样,是个歪歪扭扭的“张”字。林晚秋的手猛地攥紧,银簪从帆布包里滑出来,“当啷”一声掉在桌上,红绸布散开,露出里面的绣针——是李阿婆传下来的那根,针尾还包着蓝布。

“是张强。”沈知远的声音很沉,“张姐的丈夫,以前在物资科管票证,去年因为私扣布票被厂里警告过,他肯定是想靠卖技术参数挣钱。

张桂芬的脸瞬间白了,她踉跄着后退一步,扶住桌沿才站稳:“不可能……他怎么会做这种事?我上个月还跟他说,咱们的‘机械绣纹’要走出国门,他还说为我高兴……”她的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对不起大家,是我没看清他的为人,差点毁了咱们的传承……”

“张姐,这不怪你,”林晚秋走过去,扶住她的胳膊,“是他自己做错了事,咱们现在要做的是找到证据,让他承担责任,不能让他再毁了更多东西。”

皮埃尔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神里满是敬佩:“你们不仅有厉害的技术,还有这么珍贵的情谊。里昂纺织会公开道歉,还会赔偿你们的损失。传承基地的建设会继续,我们希望能和你们一起,把‘机械绣纹’教给更多人。”

当天晚上,传承基地举办了场小小的庆祝会。法国工人围着林晚秋,想学“游丝绣”的手法;卫东教皮埃尔的女儿绣五角星,小姑娘的手指被针扎了也不哭,反而笑得很开心;张桂芬坐在角落,手里攥着那盒绣坏的样品,沈知远走过去,递给她一杯热咖啡:“别太自责,你为传承做的,大家都看在眼里。等回去了,咱们一起找张强,让他把事情说清楚。”

张桂芬接过咖啡,眼泪又掉了下来,却点了点头:“嗯,我不能让他毁了咱们的心血,不能让李阿婆、赵阿婆的心意白费。”

林晚秋站在窗边,看着塞纳河的夜景,手里握着母亲的银簪。银簪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却让她心里很暖——抄袭危机解决了,“机械绣纹”的传承能继续,可张强的事像颗定时炸弹,不知道回去后还会引发什么风波。她想起出发前王大妈说的“出门在外要互相照应”,想起女工们的期待,突然觉得,传承路上的考验从来没停过,可只要大家在一起,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就在这时,沈知远走过来,手里拿着张照片——是白天在传承基地拍的,林晚秋教法国工人劈线,卫东和皮埃尔的女儿绣帕子,张桂芬在整理绣线,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

“等回去了,把这张照片洗出来,挂在车间里,”沈知远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让大家知道,咱们的‘机械绣纹’,真的走向世界了。”

林晚秋看着照片,突然想起母亲绣谱里的最后一页——那是半朵没绣完的缠枝莲,旁边写着“生生不息”。她知道,传承就是这样,会遇到风雨,会有波折,却总能像缠枝纹一样,绕着希望慢慢生长。只是她没想到,张强的事比想象中更复杂——第二天早上,国内传来消息,张强不仅泄露了“机械绣纹”的参数,还私藏了厂里早年的机器报废档案,不知道想用来做什么。

林晚秋攥紧手里的银簪,心里突然升起一丝不安——回去后的路,恐怕比法国之行更难走。



    (http://www.220book.com/book/MXO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绣色流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MXO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