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 苏宅东墙的秘绣与展前暗涌

小说: 绣色流年   作者:作者天涯海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绣色流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MXOK/ 章节无错乱精修!
 绣色流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绣色流年最新章节随便看!

苏州的晨雾裹着苏宅老院的桂花香,漫过青石板铺就的天井时,还沾着檐角垂落的露珠——露珠滴在院心那棵百年老桑树上,顺着斑驳的树皮往下滑,像给时光里的老树干,缀了颗透明的泪。林晚秋站在苏宅东墙前,指尖抚过墙面上凹凸的砖纹,砖缝里还嵌着细碎的蚕丝,是几十年前绣娘们不小心遗落的,像藏在墙里的传承密码。

“就是这面墙了,”苏玉珍手里攥着母亲留下的旧木梳,梳齿间还缠着几根花白的头发,“我娘临终前说,‘东墙的第三块青砖,按下去能开暗格,里面藏着林家祖辈传下的通经断纬绣谱’。她还说,这暗格是当年林苏两家一起砌的,只有拿着玉佩和铜片的人,才能打开。”

林晚秋从口袋里掏出那块“林苏合”玉佩,温润的玉质在晨雾里泛着浅光。她按苏玉珍说的,找到东墙从左数第三块青砖,将玉佩贴在砖面上——玉佩刚触到青砖,就听到“咔嗒”一声轻响,青砖缓缓向内凹陷,露出个巴掌大的暗格,里面铺着层暗红的杭绸,放着本线装的《通经断纬秘谱》,还有个小小的锦盒。

“通经断纬!”赵阿婆拄着拐杖走过来,银白的头发用蓝布帕子裹得整齐,凑过来看时,眼里满是惊叹,“我这辈子只在老绣谱上见过这技艺的名字,说能在一根经线上绣出两种纹样,正面看是缠枝莲,反面看是齿轮,没想到今天真能见到实谱!”

林晚秋小心翼翼地拿出《通经断纬秘谱》,书页是用桑皮纸做的,摸起来比普通宣纸厚些,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是用楮树皮和桑皮混合制成的,防水还防虫。第一页是林家祖辈的字迹,墨色沉稳,写着“通经断纬之要,在‘劈丝’‘穿纬’‘藏针’:丝需劈至单根,细如发丝;纬需隔经穿入,不露针脚;针需藏于线缝,若隐若现”。旁边还画着幅小小的示意图,标注着针法的步骤:先将蚕丝劈成单丝,再用特制的细针,隔一根经线穿一根纬线,最后将针脚藏在经线缝隙里,这样正反两面才能呈现不同纹样。

“单丝劈线?”卫东蹲在旁边,小手拿着李阿婆传给他的银绣针,试着劈手里的丝线,“这丝也太细了,我劈了三次都断了。”

“这就是通经断纬难的地方,”苏玉珍接过丝线,指尖灵活地将丝线分成两根,再将其中一根继续劈,“你外婆当年说,劈丝要‘气沉丹田,手稳如绣绷’,得练三个月才能劈出不断的单丝。我小时候练劈丝,手指被针扎破了无数次,娘总说‘慢慢来,好技艺都是熬出来的’。”

林晚秋学着苏玉珍的样子,拿起丝线劈了起来——丝线细得像头发丝,稍一用力就断了,指尖还被针扎了下,渗出一小滴血。她想起母亲绣谱里写的“绣活如人生,哪有不扎手的?扎着扎着,就熟练了”,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丝线,这次慢了些,指尖轻轻捏住丝线的一端,慢慢往下分,终于劈出了一根完整的单丝。

“成了!”卫东拍着手喊,小脸上满是兴奋,“姐,你劈出单丝了!咱们可以绣通经断纬了!”

沈知远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刚从红旗厂取来的材料:“我找张姐拿了最好的桑蚕丝线,还有特制的细针——这针是按老绣谱做的,针尾细,针尖尖,适合穿单丝。对了,警方刚才给我打电话,说马克虽然落网了,但他的同伙还没抓到,那个同伙叫汤姆,是个境外古董商人,据说己经到了苏州,可能想在国际苏绣展上偷咱们的通经断纬绣品。”

“汤姆?”林晚秋的心猛地一沉,手里的单丝差点掉了,“他会不会来苏宅偷绣谱?咱们得加强安保。”

“放心,我己经跟警方说了,他们会派警察在苏宅附近巡逻,”沈知远把布包放在石桌上,“而且国际苏绣展的安保也会升级,咱们的通经断纬绣品会放在防弹玻璃柜里,还有监控盯着,不会有事的。”

接下来的几天,苏宅里热闹非凡。赵阿婆教大家通经断纬的针法:“穿纬时要‘隔一穿一’,就是穿一根纬线,隔一根经线,再穿下一根纬线,这样反面的纹样才会清晰。你们看这朵缠枝莲,正面用紫线,反面用蓝线,穿纬时要记住每根线的位置,不能错。”她手里拿着细针,单丝在布上穿梭,针脚细得像头发丝,却每一针都精准。

苏玉珍负责煮线:“通经断纬要用‘薄荷汁煮线’,薄荷汁能让线更韧,不容易断。煮的时候要小火,煮半个时辰,不能煮太久,不然线会变软,不好穿。”她把薄荷汁倒进锅里,再放进桑蚕丝线,小火慢慢煮着,锅里飘出淡淡的薄荷香,混着丝线的清香,格外好闻。

卫东和小宝负责整理线:卫东把劈好的单丝理成一束,小宝则把线轴摆整齐,小小的身影在石桌旁穿梭,像两只忙碌的小蜜蜂。卫东还学着绣了几针,虽然针脚有些歪歪扭扭,却很认真,他说要绣个“小缠枝莲”,放在国际苏绣展上展示。

林晚秋站在绣架前,手里拿着细针,开始绣通经断纬的第一针——她想绣一幅“缠枝莲齿轮图”,正面是缠枝莲,反面是齿轮,象征着苏绣传统与现代机械的融合。她按赵阿婆教的方法,隔一穿一地穿纬,单丝在布上穿梭,针脚藏在经线缝隙里,不仔细看根本看不见。绣着绣着,她想起父亲当年在32号机旁忙碌的身影,想起母亲在灯下绣活的模样,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知道,自己绣的不只是一幅绣品,更是对父母的思念,对苏绣传承的责任。

这天下午,张桂芬带着几个女工来苏宅帮忙,手里拿着刚做好的展览海报:“晚秋,这是国际苏绣展的海报,上面印着咱们的‘百年苏绣传承图’和通经断纬的预告,文化局的领导说,很多国内外的游客都想来看看通经断纬,咱们这次肯定能让苏绣火起来!”

林晚秋接过海报,上面印着“百年苏绣传承图”的缩略图,还有一行醒目的字:“揭秘失传百年的苏绣绝技——通经断纬”。她看着海报,心里满是期待:“太好了!咱们一定要把通经断纬绣好,让全世界都知道咱们中国苏绣的厉害!”

就在这时,苏玉珍突然发现《通经断纬秘谱》的最后一页夹着张纸条,是林家祖辈的字迹:“通经断纬尚有一秘,需以‘金艾草汁’染线,方能使正反纹样随光变色——金艾草汁需用西山端午带露采的金艾草,加蜂蜜煮制,染出的线在阳光下泛金,在灯光下泛银。”

“金艾草汁?”林晚秋的眼睛亮了起来,“咱们之前采的金艾草还在,刚好可以煮汁染线!这样咱们的通经断纬绣品会更特别,肯定能在国际苏绣展上惊艳所有人!”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苏玉珍负责采摘金艾草的嫩叶,赵阿婆负责煮汁,林晚秋和沈知远负责染线。金艾草汁煮好后,呈浅金色,飘着淡淡的清香。林晚秋将单丝放进汁里,线立刻吸饱了染液,从白色变成了浅金,捞出来晾干后,在阳光下泛着金,在灯光下泛着银,像活的一样。

“太神奇了!”卫东拿着染好的线,对着阳光看,“这线会变色!咱们的通经断纬绣品肯定是国际展上最好看的!”

晚上,林晚秋整理《通经断纬秘谱》时,突然发现暗格的底部还有个小夹层,里面藏着封信,是林家祖辈写给苏家祖辈的:“林苏两家共守苏绣,然近日有境外势力觊觎通经断纬,吾己将部分绣品转移至安全处,待他日风波平息,再归原位——若遇危难,可寻‘吴记古董’吴掌柜,她乃吾之挚友,可助一臂之力。”

“吴掌柜?”林晚秋想起在巴黎遇到的吴老太太,“难道是巴黎‘吴记古董’的吴奶奶?她也是苏绣保护小组的人?

苏玉珍凑过来看信,眼里满是惊讶:“我娘说过,咱们家有个海外的挚友,叫吴掌柜,没想到就是巴黎的吴奶奶!这么说,吴奶奶也知道通经断纬的秘密?”

林晚秋立刻给吴老太太打了电话,吴老太太在电话里笑着说:“晚秋啊,我早就知道你们会发现这封信!当年你祖辈把部分通经断纬绣品交给我保管,说等合适的时候再还给你们。现在马克落网了,风波也平息了,我下周就把绣品寄回苏州,刚好能赶上国际苏绣展,让大家看看完整的通经断纬绣品!”

“太好了!”林晚秋的声音里满是激动,“吴奶奶,谢谢您!您真是我们苏绣传承的大功臣!”

挂了电话,林晚秋看着手里的信,心里突然涌起股暖流——原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像吴老太太这样的人在守护苏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苏绣的技艺和文化得以传承。

国际苏绣展开展的前一天,通经断纬绣品终于绣好了——是幅“缠枝莲齿轮图”,正面的缠枝莲用金艾草汁染的线绣成,在阳光下泛金,反面的齿轮用蓝线绣成,在灯光下泛银,正反两面的纹样都清晰可见,针脚藏得极好,不仔细看根本找不到。

大家围着绣品,眼里满是赞叹。赵阿婆笑着说:“我这辈子能看到通经断纬重见天日,值了!你外婆和你娘要是知道,肯定会高兴得睡不着觉。”

苏玉珍拿着绣品,轻轻抚摸着布面的针脚:“这是林苏两家共同的心血,是所有苏绣人的骄傲。明天,咱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苏绣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这么厉害的技艺!”

就在这时,沈知远的手机响了,是警方打来的:“沈先生,我们查到汤姆的下落了,他住在苏州的一家酒店里,还和一个叫‘老鬼’的本地人联系过,‘老鬼’以前是刘建国的手下,可能想帮汤姆在国际苏绣展上搞破坏。你们明天一定要小心,‘老鬼’很狡猾,可能会混在游客里。”

“老鬼?”林晚秋的心里一紧,手里的绣品差点掉了,“刘建国的手下?他会不会知道更多关于刘建国和境外势力勾结的事?”

“警方说,‘老鬼’可能知道刘建国当年转移苏绣珍宝的线索,”沈知远的表情严肃起来,“咱们明天不仅要保护好绣品,还要留意‘老鬼’的动向,说不定能从他嘴里套出更多真相。”

夜色渐浓,苏宅的灯光亮了起来,映在东墙上,像给老墙绣了层暖光。林晚秋站在东墙前,手里拿着《通经断纬秘谱》和那封信,心里满是期待和紧张——期待明天的国际苏绣展能圆满成功,让苏绣走向世界;紧张汤姆和“老鬼”会搞破坏,影响展览。

她看着身边的沈知远,又看了看手里的绣品和秘谱,突然觉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苏绣的传承之路虽然坎坷,但有这么多真心守护苏绣的人,就一定能走得更远,让苏绣的光芒照亮更多的角落。

只是,当她想起“老鬼”是刘建国的手下时,心里突然冒出个疑问:“老鬼”知道刘建国当年转移的苏绣珍宝在哪里吗?这些珍宝会不会还有其他境外势力在觊觎?明天的国际苏绣展上,除了汤姆和“老鬼”,会不会还有其他危险?

这些疑问像种子一样埋在她心里,让她对明天的国际苏绣展既期待又紧张。但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要带着父母的嘱托,带着所有苏绣人的期望,勇敢地面对挑战,守护好苏绣的技艺和文化,让通经断纬的光芒,在国际苏绣展上绽放。



    (http://www.220book.com/book/MXO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绣色流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MXO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