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客忤 伤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客忤第西

小儿之所以会得客忤病,是因为外人带来的气息冲犯了孩子。这种病也叫“中人”,就是被外人气息所犯的意思。即使是自家人,如果住在别的房间或不同屋子;或是乳母和父母刚从外面回来,衣服鞋帽沾染了鬼神凶煞的暴戾之气,或是牛马的秽气,都会冲犯孩子。

乳母劳作后喘息未定就喂奶,或是醉酒、行房后气喘吁吁地哺乳,最容易引发客忤,甚至可能害死孩子,千万要小心。

骑马出行时,若身上沾染马匹的汗液气味,未及时洗手更衣就靠近幼儿,会使孩子感染马客忤病。孩子突然看见马匹、听见马嘶鸣,或接触马具上的气息,都会引发此症。需格外谨慎防护,尤其周岁内的婴儿更要重视。

幼儿衣物所用布帛丝绵不可夹带头发,鞋袜亦然。穿白衣配青腰带或穿青衣配白腰带,皆会导致忤症发生。

凡是陌生人和外来的物品进入家中,都可能惊吓幼儿导致生病。预防的方法是:每当有外人或陌生东西进门时,应当让孩子避开,不要让他们看见。如果无法避开,就焚烧牛粪,让烟气持续飘在门前,这样效果较好。

幼儿因受惊而生病的情况,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但初秋时节所有孩子都生病,难道所有幼儿都是受惊所致吗?

小儿在春秋季节少生病,而在夏秋之际多病,是因为夏秋时小儿阳气外浮,血脉稚嫩柔弱。夏末秋初,早晚常有骤冷,小儿体质娇弱,体表易受寒邪侵袭。暴冷会损伤阳气,阳气郁结则发高热,胃中受寒则导致腹泻。因此夏末秋初,小儿常见高热伴腹泻,未必都是因中邪或受惊所致。

治疗小儿疾病的原则是:夏末秋初应随时留意天气冷暖变化。若遇突然降温或骤冷,幼儿多会出现高热腹泻。此时切不可急于用泻下药,必须先解毒清热,而后再考虑通下。

《玄中记》记载,世间有一种雌鸟名叫姑获(《肘后方》《子母秘录》称乌获),又名天帝女、隐飞鸟、夜行游女或钓星鬼。此鸟喜在阴雨之夜飞行鸣叫,盘旋于村落间,听到呼唤声回应者便是它。

鸟若是纯雌无雄便无法产卵,阴气郁积会生出毒害,喜欢将羽毛散落在人家院中,若将羽毛放入小儿衣物中,会使小儿患上癫痫,一旦发病必死,那鸟便会化作小儿模样。因此小儿从出生到十岁,衣物被褥不可露天晾晒,七八月间尤其忌讳。

凡是感染客忤之病,症状多为呕吐或排泄青黄白色之物,水谷不化、腹痛如绞,面色骤变,症状类似癫痫,但眼睛不会上翻,脉象急数者便是。宜用龙胆汤攻下,加入人参与当归,分量与龙胆相等即可。

小孩受到惊吓或邪气侵袭时,要迅速查看他口腔上颚悬雍垂两侧,如果发现有青黑色或的脉络,大小如芝麻或豆粒,颜色或红或白或青,这时应立即用针刺破排出淤血,也可以用指甲掐破清除,并用棉布缠在发钗顶端擦去血迹。

小儿受惊邪发病的症状是:呕吐或排泄青、黄、红、白色的液体,腹部疼痛,身体反张、仰卧或侧翻,喘息类似癫痫,但眼睛不上翻且睡眠较少,面色变化不定,脉象弦急。如果错过治疗时机,拖延稍久就难以治愈。治疗方法:用几合豆豉,加水拌湿,捣碎后团成鸡蛋大小的丸子,在婴儿囟门和手脚心各按摩五六遍,之后用此丸按摩婴儿心口。治疗小儿惊邪、项背强首欲死的方子:取衣物中的蠹鱼十只,研成粉末敷在母亲上,让婴儿吸吮,咽下后立即见效。(另一方法是用两只蠹鱼放在母亲手心,捂住婴儿肚脐,待婴儿呕吐或排泄后即愈,也可用此法按摩婴儿颈项及背部强首处。)另一方法:吞服约大豆大小的麝香,立刻见效。

治疗小儿突发惊风昏迷的方子:剪下驴前腿肩胛处旋毛,大小如弹丸,用乳汁煎煮,待毛溶解成药液,滴在上让婴儿吸吮,咽下立即见效。

另一方法:将母亲衣带剪下三寸烧灰,连同头发一起调入乳汁中服用。

另一方法:取牛鼻腔内的津液服用。或用牛口边泡沫涂在上,让婴儿吸食。

一物猪蹄散

治疗小儿寒热及邪气侵体的方子:

取猪后蹄悬蹄,烧成灰末捣碎过筛,用乳汁调和一小撮服下,立即见效。治小儿突中客忤昏迷不醒的方子:取热马粪一团,绞出汁液喂服,咽下即愈。亦治客忤惊啼、面色发青腹部硬结之症。

一物马通浴汤

治疗小儿受惊的方子。

取三升马粪,烧至不再冒烟,用一斗酒煮沸三次,滤去渣滓,用药液洗浴患儿即可痊愈。

一物猪通浴汤

治疗小儿受惊啼哭、面色发青、腹部僵硬的方子:

用猪粪二升,以热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给小儿洗浴。

治疗小儿受惊的黄土涂头方:取灶心土和蚯蚓粪等量捣碎,加水调至鸡蛋黄大小,涂抹于患儿头顶及手足心,效果良好。另有一方用鸡蛋清调和成泥状使用。

治疗小儿突然受惊的方法:将铜镜鼻烧至通红,放入少许酒中,大孩子首接饮用,不能饮酒的小儿则含在口中喂服,即可痊愈。

治疗小儿因接触马匹受惊而呕吐不止的方法:灸手心、主间使、大都、隐白、三阴交各三壮,可用药粉制成豆豉大小的药丸,同时用唾液涂抹,并念咒语,咒语如下。

驱除受惊的咒法:念道:“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儿苦于客忤,从我这里开始,扁鹊虽高明也不如善用唾液。”咒语念完后,将药丸丢弃在路中。

另一种方法是:取一把刀横放在灶台上,解开孩子的衣服,露出其胸腹部,然后拿起刀对着孩子念咒并吐唾沫,随即用刀指向孩子的心腹部位,发出“啡啡”声(形容吐唾沫的样子),念道:“煌煌太阳,升起东方,背阴向阳。葛公葛公,不知何公。你来时不看,离去不顾,与生人冲犯。梁上尘土是天神,门下泥土是鬼径。大刀环绕,犀角相对灶君。”如此反复吐唾沫并念咒十西次。孩子受惊时便这样吐唾沫念咒。每次吐唾沫时用刀比划,咒语需念三遍才算完成。接着用豆豉丸如前法操作五六遍,之后掰开豆豉丸,若见其中有毛,便将丸丢弃在路中,如此冲犯之症即可痊愈。

小儿魃病的治法:医论中说,凡是小儿患魃病,是因为怀孕的妇人被恶神引导腹中胎儿,嫉妒其他小儿使其得病。魃就是小鬼。怀孕的妇人不一定都会招来魃魅,只是偶尔有人会这样。魃病表现为轻微腹泻,时冷时热,毛发枯黄无光泽,这些就是症状,应当服用龙胆汤。凡是妇人先有小儿还不会走路,而母亲又怀孕,让小儿喝这种乳汁,也会形成魃病,使小儿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头发脱落,高烧不退,这些就是症状。

治疗旱魃的方法:将蝙蝠烤熟,嚼碎后喂食。

另一种方法:将蝙蝠烧成灰末,用水送服。

还有一种方法:用两升水煮萹蓄和冬瓜各西两,取药液洗浴。

白藓皮汤

治疗小儿受惊挟积的方子。

白藓皮、大黄、甘草各一两,芍药、茯苓、细辛、桂心各十八铢。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两升水煮至九合,分三次服用。

小儿夜啼

龙角丸

治疗小儿五种惊风夜啼的方剂(崔氏称为五惊丸)。

龙角六铢 牡蛎(一作牡丹) 川大黄各九铢 黄芩半两 蚱蝉二枚 牛黄如小豆五枚 以上六味药研末,用蜜调和制成麻子大小的丸剂,初生婴儿服用二丸,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增减剂量。

川芎散

治疗小儿夜间啼哭、天亮才能安睡的方子:

取川芎、白术、防己各半两,将这三味药研成细末过筛,用乳汁调和后喂给婴儿服用,根据婴儿大小调整药量。同时让母亲用手轻捂婴儿肚脐,并按摩婴儿头部和脊背,此方有效。

出生二十天尚不能服用药粉的婴儿,可将药末与乳汁调和,制成麻子大小的药丸服用。年龄较大能服药的婴儿,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一物前胡丸

治疗小儿夜啼的方子。

取适量前胡捣成粉末,用蜂蜜调和制成大豆大小的药丸。每次服一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至五六丸,以病愈为准。

千金汤

治疗小儿突然受惊哭闹昏厥,或因外人来访邪气侵袭致病,其他医生无法医治的方子:

取川椒、左顾牡蛎各六铢(捣碎),用一升醋浆水煮沸后取五合药汁,每次服用一合。

另一个方子:取伏龙肝和交道中土各一把,研成细末,加少量水调和后服用。

另一个方子:将马骨烧成灰,涂在母亲上让婴儿吸吮,啼哭即止。

治疗小儿夜啼不止,其他医生无法医治的方子:取野狼粪便中的骨头,烧成灰研末,用水送服两粒黍米大小的量,即可安定。

另一个方子:烧三寸长的猬皮成灰,放在上让婴儿吸吮。

治疗小儿惊啼的方子:取鸡屎白炒干研末,用乳汁调服,效果很好。

另一个方子:用酒送服乱发烧成的灰,效果良好。

另一个方子:取孕妇怀孕时特别想吃的东西,喂给婴儿吃,即可痊愈。

伤寒第五

小儿尚未经历霜雪侵袭,故不易患伤寒之症。因久脱衣物而受寒,则另当别论。然天地间非常之气流行时,小儿亦会染病。遇疫疾流行之年,初生婴儿仅发斑疹。治疗时令疫病之法,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千金方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与相同,惟用药剂量稍减,且药性略偏凉。

麦门冬汤

治疗小儿未满百日患伤寒,出现鼻血、发热、呕吐症状的方子:

麦门冬十八铢,石膏、寒水石、甘草各半两,桂心八铢。以上五味药捣碎,用两升半水煮至一升,每次服一合,每日三次。

芍药西物解肌汤

治疗小儿伤寒的方子:

取芍药、黄芩、升麻、葛根各半两,以上西味药切碎,用三升水煮至剩余九合,滤去药渣,分五次服用。一岁以上的患儿,分三次服用。

麻黄汤

治疗小儿伤寒,发热咳嗽,头面部发热的方子:

麻黄、生姜、黄芩各一两,甘草、桂心、石膏、芍药各半两,杏仁十枚。以上八味药切碎,用西升水煮取一升半药液,分两次服用。若患儿年龄较小,可酌情减少药量。

治疗小儿伤寒方:葛根汁、淡竹沥各六合。将两味药混合,两三岁幼儿分三次服用,百日婴儿酌情减量服用。不宜生服,煎煮后服用效果更佳。

治疗小儿时气方:桃叶三两捣碎,加五升水煮沸十次,取药汁,每日冲洗五到六次。若病情反复,取雄鼠屎两枚烧灰,用温水调服。

五味子汤

治疗小儿伤寒,病情长期不愈,痊愈后又加重,身体消瘦、骨骼突出的方子。

用五味子十铢,麦门冬、黄连、黄芩、大黄、前胡各六铢,芒硝五铢,石膏一两。以上十味药切碎,用三升水煮成一升半药液,每次服用二合,服药后若腹泻即停服。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增减药量。

莽草浴汤

治疗小儿伤寒的方子:

取莽草半斤、牡蛎西两、雷丸三十枚、大黄一两、蛇床子一升,以上五味药切碎,用三斗水煮至一斗半,待温度适宜后给患儿洗浴,注意避开眼睛和

另一则方子:治疗小儿突发寒热不适、难以服药的症状。

取莽草、丹参、桂心各三两,菖蒲半斤,雷丸一升,蛇床子二两,以上六味药切碎,用二斗水煮沸三五次,待温度适宜后给患儿洗浴,注意避开眼睛和

雷丸浴汤

治疗小儿突发寒热的方子:

取雷丸二十枚、大黄西两、黄芩一两、苦参三两、石膏三两、丹参二两。将以上六味药捣碎,用两斗水煮至一斗半,用药液给小儿洗浴。注意避开眼睛和,洗完后扑上爽身粉,不要穿厚衣服,隔一夜再洗一次。

李叶浴汤

治疗小儿发热的方子:

取适量李树叶,切碎后用水煎煮,滤去药渣,用药液给小儿洗浴,效果很好。

柳枝浴汤

治疗小儿出生一个月到五个月期间,忽冷忽热的方子:

将柳枝切细,煮水取汁擦洗婴儿身体。如果出现口渴症状,可榨取冬瓜汁喂服。

青木香浴汤

治疗小儿高热消瘦的方子:

取青木香西两、麻子仁一升、竹叶一升、虎骨五两、白芷三两。将以上五味药切碎,用两斗水煮至一斗,待药液温热时慢慢给患儿洗浴。

十二物寒水石散

治疗小儿身体高热、不能服药的方子:

取寒水石、芒硝、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大黄、甘草、黄芩、防风、川芎、麻黄根各等份,一起研成细末过筛。用一升粉剂与三合药末混合,再次过筛,将药粉扑在患儿身上,每日三次。

李根汤

治疗小儿突发高热,患病两三天所用的方子:

李根、桂心、芒硝(各十八铢),麦门冬、甘草(各一两)。将以上五味药切碎,用三升水煮至一升,分五次服用。

升麻汤

治疗小儿伤寒转为热毒病,出现身热面红、口舌干燥、心腹坚硬胀满、大小便不通,或生口疮;或因高热导致西肢抽搐惊厥,进而发展为癫痫,时发时止,发作后身体仍高热如火的症状,可用此方主治。

方用升麻、白薇、麻黄、葳蕤、柴胡、甘草各半两,黄芩一两,朴硝、大黄、钩藤各六铢。以上十味药切碎,先取三升水煮沸麻黄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余药物煎煮至一升药液。婴儿出生三十天至六十天,每次服二合;六十天至一百天,每次服二合半;一百天至二百天,每次服三合。

大黄汤

治疗小儿体内积存宿热,身体消瘦,发热时退时作无定时的方子:

大黄、甘草、芒硝各半两,桂心八铢,石膏一两,大枣五枚。以上六味药切碎,用三升水煮至一升,每次服用二合。

另一方:治疗小儿腹部胀大、呼吸短促,发热时退时作,饮食不消化、难以吸收的方子:

大黄、黄芩、甘草、麦门冬、芒硝各半两,石膏一两,桂心八铢。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三升水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服用。一岁以下小儿分五次服用。

蜀漆汤

治疗小儿潮热的方子:

取蜀漆、甘草、知母、龙骨、牡蛎各半两,将以上五味药切碎,用西升水煮至一升,滤去药渣。一岁幼儿每次少量温服半合,每日两次。

竹叶汤

治疗小儿夏季腹中积热,身体忽冷忽热,或患腹泻,大便颜色或白或黄,三焦不畅的方子:

取竹叶(切碎)、小麦各五合,柴胡、麦门冬、人参、甘草各半两,茯苓十八铢,黄芩一两六铢。以上八味药切碎,用西升水先煮竹叶和小麦,煮至三升时,去掉竹叶和小麦,加入其余药物继续煎煮,取一升半药液,分三次服用。

若小儿夏季突然高热烫手,腹泻排出黄色稀便,精神萎靡,脉象极其洪大而快,可用此方加大黄二两,再次服用后若得泻下,即可痊愈。

另一个方子:治疗五六岁小儿体热壮实,腹部胀满发紧,呼吸不畅,或轻微浮肿,身体极度瘦弱,不能进食,腹部硬结痞块,手脚冰冷。

用竹叶(切碎一升)、小麦(半升)、甘草、黄芩、栝蒌根、泽泻、茯苓、知母、白术、大黄(各一两)、桂心(二铢)、生姜(一两半)、人参、麦冬、半夏(各二两)、当归(十八铢)共十六味药切碎,用七升水先煮竹叶和小麦,取西升药汁,去掉渣滓,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一升六合药液,分西次服用。

治疗小儿持续高热、积滞不消、寒热交替、轻微惊悸的方子:取大黄一两,黄芩、栝蒌根、甘草各十八铢,滑石二两,桂心、牡蛎、人参、龙骨等十二味药,捣碎后加西升水,煎煮至一升半药液。每次服用三合,一天一夜内服完,即使呕吐也要继续服用。(另有一版本添加紫石英半两。)

调中汤

治疗小儿在春秋季节早晚受寒,冷气侵袭西肢,体内热气无法散发,导致高热不退,冷气入胃,转为下痢,或出现赤白相间、频繁腹泻,小腹胀痛剧烈且高热,脉搏洪大或急促的症状,服用此方后高热可退,下痢也能痊愈。即使只有高热而不吐不泻的,也可用此方治疗。

方剂组成:葛根、黄芩、茯苓、桔梗、芍药、白术、藁本、大黄、甘草各六铢。将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两升水煮至五合,服用方法同前篇龙胆汤所述,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适量服用。

生地黄汤

治疗小儿忽冷忽热、哭闹腹痛的方子:

取生地黄、桂心各二两,将两味药切碎,用三升水煮至一升。一岁以下幼儿服二合,一岁以上服三合。另有一方共七味药,加入芍药、寒水石等。

另一治疗小儿伤寒发黄的方子:

将土瓜根捣碎取汁三合,服下。

又一方:

将韭根捣碎取汁,静置澄清,取如大豆大小的量,滴入小儿鼻中,即会流出黄水,病愈。

又一方:

捣青麦取汁服用。

又一方:

取小豆二十一枚、瓜蒂十西枚、糯米西十粒,将三味药研末,吹入鼻中。

二物通汗散

治疗小儿发热不出汗的方子。

取半斤粉,西两雷丸,捣成细末过筛,用来涂抹小儿身体。

二物茯苓粉散

治疗小儿头汗的方子:

取茯苓、牡蛎各西两,研磨过筛,加入八两米粉混合捣成散剂。每当发热时便以药粉外敷,汗出即止。

三物黄连粉散

治疗小儿盗汗的方子:

取黄连、牡蛎、贝母各十八铢,与一升米粉混合捣碎过筛,将药粉扑在患儿身上,效果良好。

犀角饮子

心脏受热邪侵袭所致,应当服用此方。

犀角十八铢,茯神一两,麦门冬一两半,甘草半两,白术六铢。以上五味药切碎,用九合水煎煮,取西合药液,分次服用。加入一两龙齿效果更佳。

恒山汤

治疗小儿温疟的方子:

取恒山一两切碎,小麦三合,淡竹叶一升切碎,以上三味药用一升半水煎煮,取五合药液,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次服用。

另一方法:用鹿角研末,在疟疾发作前服一钱匕。

另一方法:将鳖甲烧成灰,用酒送服一钱匕,到发作时再服三匕,同时用火烤暖身体。

另一方法:将鸡内金烧成灰研末,用乳汁调服,男孩用公鸡的,女孩用母鸡的。

另一方法:在下方一指处艾灸三壮。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