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议处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千金方全译新读

议处方第五

治疗寒症要用热性药,治疗热症要用寒性药,饮食积滞用催吐泻下药,鬼疰蛊毒用解毒药,痈肿疮瘤用消肿化瘀药,风湿病用祛风湿药,风劳气冷等病症各自选用对应的药物。雷公说:药物分上中下三品,病症有轻重缓急三阶,药性有甘苦之别,药力有轻重差异,病程有新发久患之分,病性有寒热不同。重浊、热性、油腻、滑利的药物以及咸醋类药石和饮食,适用于风病的治疗,对其他病症则不对症;轻清、寒凉、粗糙、涩滞的药物以及甘苦类药草和饮食,适用于热病的治疗,对其他病症则不对症;轻扬、温热、辛散、苦燥的淡味药物及饮食,适用于寒症的治疗,对其他病症则不对症。临证时需灵活应对,关键在于领会这些要领。

《药对》中说:各种疾病的积聚,都源于体虚,体虚会引发百病。积是五脏所积滞,聚是六腑所聚集。这类疾病,多沿用旧方,不必增减;但体虚劳损者,病情变化多端,应根据病症调整用药。古代良医都亲自采药,辨明药性主治,把握采摘时节,过早则药力未成,过晚则药效己衰。如今医者不亲自采药,也不考虑节气早晚,仅凭现成药材使用,更不懂药性的寒温变化与剂量多少,空有治病之心,却无实效。

《药对》中说:各种疾病的积聚,都源于体虚,体虚会引发百病。积是五脏的积滞,聚是六腑的聚结。这类疾病,大多沿用旧方,不需增减。但体虚劳损的人,病情变化多端,应当根据病症调整药方。古代擅长医术的人,都亲自采药,审察药性的主次,把握采摘的时节早晚。过早则药力未成,过晚则药效己衰。如今行医的人,不亲自采药,也不考虑节气早晚,只是随意取用,制成药物。又不懂药性的寒热变化和剂量多少,空有治病之心,却无实效。

体虚而欲吐,加人参;体虚而心神不宁,也加人参;体虚而多梦纷乱,加龙骨;体虚而多热,加地黄、牡蛎、地肤子、甘草;体虚而寒,加当归、川芎、干姜;体虚而亏损,加钟乳石、棘刺、肉苁蓉、巴戟天;体虚而大热,加黄芩、天门冬;体虚而健忘,加茯神、远志;体虚而惊悸不安,加龙齿、紫石英、沙参、小草;寒证用紫石英、小草;若为外热则用沙参、龙齿;不寒不热则不用;体虚而口干,加麦门冬、知母;体虚而气短,加胡麻、覆盆子、柏子仁;体虚而多气,兼轻微咳嗽,加五味子、大枣;体虚而身体僵硬,腰部不适,加磁石、杜仲;体虚而多寒,加桂心、吴茱萸、附子、乌头;体虚而小便赤黄,加黄芩;体虚而外热,加地骨皮、白水黄芪;体虚而寒,用陇西黄芪;体虚而痰多气滞,加生姜、半夏、枳实;体虚而小便频数,加桑螵蛸、龙骨、鸡内金;体虚而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体虚而尿液浑浊,加厚朴。

这些药物并非全部一一列举使用,只需根据体质的寒热特性,选择对应的药物。这里略述增减药方的部分原则,开方者应以此为准则。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