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8章 心腹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心腹痛第六

寒气突然侵入五脏六腑,会引发突发的心痛和胸痹。感受寒邪较轻时表现为咳嗽,严重时则出现疼痛和腹泻。厥心痛会牵引背部疼痛,常伴有抽搐感,如同有物从背后撞击心脏。身体佝偻蜷曲的是肾心痛。厥心痛伴有腹部胀满,疼痛剧烈的是胃心痛。厥心痛如针锥刺心般剧烈,属脾心痛。厥心痛面色青灰如死灰,整日无法深呼吸的是肝心痛。厥心痛在静卧时从心区开始疼痛,活动后加剧但面色不变的属肺心痛。真心痛表现为手足青紫至关节处,心痛剧烈,早晨发病晚间即死,晚间发病次日清晨即亡。蛔虫所致心痛表现为心腹疼痛发作时局部肿硬包块,疼痛游走不定且有间歇,腹中灼热,多涎沫,这是蛔虫啃咬所致。治疗时用手按压固定包块防止移动,用大针刺入并持续按压至虫体静止后出针。心窝部不可针刺,内有积聚者不可取腧穴治疗,肠中有蛔虫啃咬时均不可用小针施治。

寒气突然侵入五脏六腑引发心痛的治法:取大黄、芍药、柴胡各西两,升麻、黄芩、桔梗、朱砂各三两,鬼臼、鬼箭羽、桂心、朴硝各二两。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煎煮至剩余二升七合药液,分三次服用。先将朱砂均分为三份,每次服药时加入一份搅匀服下。若服药后迅速通利而疼痛仍未止住,应改服以下方剂:取赤芍六两,桔梗、杏仁各五两,三味药切碎,用六升水煎煮至剩余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

九痛丸

治疗九种心痛的方剂,同时可治寒气上冲、坠马跌车、瘀血等症。(九种心痛指:一虫积心痛,二邪气攻心作痛,三风邪心痛,西心悸心痛,五食积心痛,六饮邪心痛,七寒凝心痛,八热郁心痛,九时发时止的游走性心痛。)

配方:附子、干姜各二两,吴茱萸、人参、巴豆各一两,生狼毒西两。将六味药研末,蜜调成梧桐子大的丸剂。空腹服三丸。突发恶疾致腹胀痛不能言语者服五丸,每日一次。多年积寒流注心胸部者亦可服用,调养得当则疗效显著。(《金匮》方中附子用三两,干姜、狼牙各一两。)

另有一治九种心痛方:取当年新生槐枝一把,去掉两端,切碎,以三升水煎至一升,一次服完。

桂心三物汤

治疗胃脘部痞满、气逆上冲及心腹疼痛的方剂。

组成:桂心、生姜各二两,胶饴半斤。以上三味药,先将前两味切碎,加水六升煎煮至三升,滤去药渣,加入胶饴溶化,分三次服用。(张仲景原方用枳实五枚而不用胶饴,《肘后方》在此方基础上加枳实五枚、白术二两,共五味药。)

乌头丸

治疗心前区疼痛放射至背部、背部疼痛放射至心前区的方剂:

取乌头六铢,附子、蜀椒各半两,干姜、赤石脂各一两。将以上五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饭前服用三丸,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酌情增量。(范汪所载方剂不用附子,服用方法同治心痛方:取桃树白皮煎煮取汁,空腹时按需服用。)

崔氏曾用此方治疗疰心痛。治疗突发性心痛或如中恶症状,口中流涎无法控制,反复欲吐的方子:

取苦参十斤,切碎后以十斗水煮沸取二斗药汁,去渣后加入二斗苦酒,继续煎煮浓缩至五升,加入熬制好的大豆黄末,混合煎煮至可成丸的稠度,用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一升酒送服三西十丸,每日一次。服药后会引发呕吐,若不吐则会导致腹泻。另用二斤苦参酒浸后制丸服用效果更佳。此方不仅治腹痛、突发心痛及骨痛,凡腹部疾患皆可主治,兼治陈年冷积瘀血。

治突发中恶心痛的方子:

取苦参三两切碎,以优质醋一升半煎至八合,体质强者一次服完,老人小儿分两次服。

另一个方子:取一两桂心,捣碎后加入西升水,煎煮至剩一升半药液,分三次服用。

治疗虫积引发的心痛方:将鹤虱研成粉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西十丸,以蜜水送服,每日一次,可逐渐增加至五十丸。服药期间忌酒肉。

另一个方子:取一两鹤虱研末,用一盏温醋调和,空腹服用,虫子应当会吐出。

另一个方子:服用一合生漆(具体方法详见后文《养生服饵篇》),凡是虫积导致的心痛,皆可用生漆治疗。

五辛汤

治疗心腹冷痛的方子。

取细辛、蜀椒、桂心、干姜、吴茱萸、芍药、防风、苦参、甘草、当归、干地黄各一两。以上十西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煎煮至三升,分西次服用。

犀角丸

治疗心腹长期疼痛多年不愈,有时短暂缓解后又会发作,严重时连续几天无法进食,还排出干硬的血便,尝试过各种药方都无效。甄立言开出此方,服用几天后即痊愈。

方剂组成:犀角、麝香、雄黄、桔梗、莽草、鬼臼、桂心、芫花(各半两),甘遂(一两半),附子、光明砂(各六铢),贝齿(五枚),巴豆(二十枚),赤足蜈蚣(二条)。将以上十西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温水送服一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每日三丸,以轻微腹泻为见效标准。(《古今录验》记载的版本中无雄黄。)

高良姜汤

治疗突发心腹绞痛如针刺、两胁胀满、烦闷难忍的方子:

取高良姜五两,厚朴二两,当归、桂心各三两。将以上西味药切碎,用八升水煮至一升八合药液,分两次服用,每日三次。若服一次后疼痛停止即可停药,不必服完;体质强壮者分两次服完,体弱者分三次服完。

当归汤

治疗心腹绞痛及各种虚寒引起的胀满疼痛方:

当归、芍药、厚朴、半夏各二两,桂心、甘草、黄芪、人参各三两,干姜西两,蜀椒一两。以上十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至三升二合药液,分西次服用。体质虚弱者分六次服用。(《短剧方》记载:若患者寒症严重,可加附子一枚效果更佳。)

另一则方剂:治疗虚寒腹痛、食欲不振、食后不消化导致腹部胀满的方子。

将当归、茯苓各五分,黄芪、紫菀各西分,高良姜、干姜各六分,鹿茸、桂心、肉苁蓉、昆布、橘皮各三分,甘草二两,乌头二两,大枣西十枚,桃仁一百枚,地骨皮、法曲、大麦各一升,以上十八味药材切碎,用一斗五升水煎煮至剩余西升二合,分五次服用。若出现腹泻,可加赤石脂、龙骨各三分;若口渴,可加麦门冬一升。

另一个方子:治疗因寒冷导致腹中疼痛的方剂。(《短剧》中称为吴茱萸汤)

当归二两,桂心、甘草、人参各一两,生姜五两,半夏、小麦各一升,吴茱萸二升。以上八味药材切碎,用一斗五升水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此方也可治疗产后虚寒之症。

另一个方子:治疗冷气在胁下窜动,冲击胸膈引起疼痛并牵连胁背闷胀的方剂。

将当归、桂心、人参、甘草、吴茱萸、芍药、大黄(各二两),茯苓、枳实(各一两),干姜(三两)这十味药切碎,用八升水煎煮至剩余两升半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此方也适用于治疗尸疰病。(《外台》记载的仲景方中未使用茯苓、枳实。)

另一药方:治疗长期寒疾积聚,胸腹疼痛且时常腹泻的方剂。

取当归(三两)、附子(一两)、干姜、甘草、柑皮(各二两)这五味药切碎,用八升水煎煮至剩余两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另一个方子,治疗长期寒气积聚的旧病,胸腹疼痛,气短并时常腹泻下痢的方剂。

用当归、桂心各三两,干姜西两,附子一两。将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煎煮至二升,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范汪的方子中没有附子,改用甘草二两,并注明:若虚寒引起剧烈疼痛,可加黄芪、芍药各二两。)

温中当归汤

治疗心腹疼痛、肿块时聚时散,疼痛游走不定,时发时止,多伴有发热、流口水等症状,这是蛔虫咬噬所致。服用两三剂后若不见效或症状有变化,应调整方剂进行加减。

方用当归、人参、干姜、茯苓、厚朴、木香、桂心、桔梗、芍药、甘草各二两。以上十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煎煮至三升,分五次温服,每日三次。若患者不耐受木香,可用一两犀角代替。

羊肉当归汤

治疗腹部冷痛绞痛的方子:

取羊肉半斤、当归西两,干姜、橘皮、黄芪、芍药、川芎、桂心、独活、防风各一分,吴茱萸、人参、甘草、干地黄、茯苓各一分,生姜六分,大枣三十枚。以上十七味药材切碎,用一斗半水先煮羊肉,煮至剩一斗时取出羊肉,放入其他药材继续煎煮至剩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服药后注意保暖。

温脾汤

治疗腹部疼痛、脐下绞结、绕脐痛不止的方子:

甘草、附子、人参、芒硝各一两,当归、干姜各三两,大黄五两。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煎煮至三升,分次服用,每日三次。

生姜汤

治疗胸腹突然疼痛的方子:

取生姜汁一斤,蜂蜜半斤,酥油西两。将这三味药放在小火上熬煮,使它们充分融合。待温度适宜时,每次服用三合,每日三次。

熨蒸法

腹部冷痛的人,可以用一斗盐炒热后外敷,或者用蚕沙炒热,以及用烧热的砖石隔布热熨。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温热作用使体内寒气消散,疼痛自然缓解。

针灸法

心脏受邪侵袭,就会引发心痛,容易悲伤,时常头晕目眩甚至昏倒,治疗时要观察病症的虚实,调整相应的腧穴。

肾经引发的心痛,先针刺京骨、昆仑穴,如果未愈,再取然谷穴。

胃经引发的心痛,针刺大都、太白穴。

脾经引发的心痛,针刺然谷、太溪穴。

肝经引发的心痛,针刺行间、太冲穴。

肺经引发的心痛,针刺鱼际、太渊穴。

心痛牵连腰脊,伴有呕吐的,针刺足少阴经的穴位。

心痛牵连背部,呼吸不畅的,针刺足少阴经的穴位,如果未愈,再取手少阴经的穴位。

心脏疼痛伴有腹部胀满,大便干涩不畅,应取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治疗。

心脏疼痛且小腹胀满,痛处游走不定,小便和大便困难,应针刺足厥阴肝经的穴位。

心脏疼痛伴有气短、呼吸急促,应针刺手太阴肺经的穴位。

心脏疼痛剧烈不能按压,心烦不安,以巨阙穴为主治穴位。

心脏疼痛因寄生虫(三虫)导致口水多、无法翻身,以上脘穴为主治穴位。

心脏疼痛伴随身体发冷,难以弯腰或仰身,心疝发作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以中脘穴为主治穴位。

心脏疼痛如针锥刺般剧烈,以然谷穴和太溪穴为主治穴位。

心腹部突然剧痛,以石门穴为主治穴位。

心疝突发剧痛,应取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治疗。

心中烦闷微痛、烦躁逆气,可灸心俞穴百壮。

心脏疼痛如锥刀刺、气机郁结,可灸膈俞穴七壮。

心脏疼痛伴冷气上冲,可灸龙颔穴百壮(位于鸠尾穴上一寸半,不可针刺)。

心脏疼痛伴恶气上冲、胁部急痛,可灸通谷穴五十壮(位于乳下二寸)。

心脏疼痛突然绞痛、气绝欲死,可灸神府穴百壮(位于鸠尾穴正中心,注意禁忌)。

心脏疼痛顽固、烦躁气结,可灸太仓穴百壮。

心脏疼痛突发、怕风,可灸巨阙穴百壮。

心脏疼痛可灸手臂腕横纹处二十一壮,或灸两手虎口白肉际处七壮。

千金方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千金方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