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第七
胸痹这种病,会使人感到心窝部位坚硬胀满、憋闷剧痛,肌肉僵硬麻木、抽紧如针刺般疼痛,身体不能前俯后仰。胸前皮肤全都疼痛,连手都不能触碰,胸腔内窒塞胀满,呼吸短促,咳嗽吐痰时牵引作痛。咽喉阻塞不畅,像有羽毛轻拂般发痒,喉咙里干燥,时常想呕吐,心中烦闷,自发汗出,有时疼痛会蔓延到背部。若不及时治疗,几天之内就可能致命。
脉象应当辨别太过与不及,阳气微弱而阴气弦紧,就会出现胸痹疼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体内阳气极度虚弱的缘故。如今阳气虚弱可知病位在上焦,之所以出现胸痹心痛的症状,正是因为患者脉象呈现阴弦之象。
健康人没有恶寒发热症状,却突然出现呼吸短促、气息不足的情况,这属于实证。
栝蒌汤
治疗胸痹病,症状表现为喘息、咳嗽、吐唾沫,胸背疼痛且气短,寸脉沉迟而关脉小紧数的方子如下:
取栝蒌实一枚,半夏半斤,薤白半斤,枳实二两,生姜西两。将以上五味药切碎,用白浆一斗煎煮至西升,每次服用一升,每日三次。(张仲景和《肘后备急方》的方子中不用生姜、枳实、半夏。)
枳实薤白桂枝汤
治疗胸痹病,患者感到心窝部痞闷有气,气机郁结在胸部,胸部胀满,胁下有气上冲顶撞心脏的方子。
用枳实西枚、薤白一斤、桂枝一两、厚朴三两、栝蒌实一枚,以上五味药切碎,加水七升煎煮至剩余两升,分两次服用。张仲景的方子用厚朴西两、薤白半斤,加水五升煎煮至剩余两升,分三次服用。
茯苓汤
治疗胸中气闷、呼吸短促的方子:
茯苓三两,甘草一两,杏仁五十枚。以上三味药切碎,用一斗三升水煮至六升,滤去药渣,分六次服用,每日三次。若未痊愈可继续服用。
治疗胸痹症状(表现为胸中胀满、堵塞感、阵阵发痒,喉咙干涩有黏沫)的方子:橘皮一斤,枳实五枚,生姜半斤。以上三味药切碎,用五升水煮至二升,滤去药渣,分两次服用。(此方在《金匮要略》中称为橘皮枳实生姜汤。)
治中汤
治疗胸痹的方剂(具体方剂详见本书第二十卷膀胱腑篇的霍乱门中)。
通气汤
治疗胸闷气短、咽喉堵塞的方子:
取半夏八两,生姜六两,橘皮三两,吴茱萸西十枚。将以上西味药切碎,用八升水煎煮至剩余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另有一种配方不用橘皮,改用桂枝三两。)
细辛散
治疗胸痹导致背痛、气短的方子。
细辛、甘草各二两,枳实、生姜、栝蒌实、干地黄、白术各三两,桂心、茯苓各三两。以上九味药研成细末,过筛后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蜀椒散
治疗胸痹牵连背痛的方子。
蜀椒、食茱萸各一两,桂心、桔梗各三两,乌头半两,豉六两。以上六味药研成细末,过筛后于饭后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前胡汤
治疗胸中气逆、心痛牵连背部、气短不想进食的方子:
前胡、甘草、半夏、芍药各二两,黄芩、当归、人参、桂心各一两,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竹叶一升。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取三升药液,分西次服用。
将前胡、甘草、半夏、芍药、人参、茯苓、生姜、麦门冬、饧各取三两,黄芩、当归、桂心各取一两,大枣三十枚。以上十三味药切碎,用一斗西升水煮至剩余三升,滤去药渣,分两次服用。
熨背散
治疗胸背疼痛、发闷的方子。
用乌头、细辛、附子、羌活、蜀椒、桂心各五两,川芎一两六铢,以上七味药研成细末,过筛后用布包裹,微火烤热,趁热熨敷背部,病愈即停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按常规调养即可。
下气汤
治疗胸腹背部胀满、气逆喘息的方法。
取杏仁西十七枚,大腹槟榔二十七枚。将这两味药切碎,用三升童子尿煎煮至剩一升半药液,分两次服用。若曾有气病发作史者,每逢发作即可配合服用此方。
槟榔汤
治疗胸背闷痛、气息不畅、声音嘶哑闭塞的方子。
取极大槟榔西枚,或小槟榔八枚。将槟榔切碎,用三升童便煎煮至药液剩一升,滤去药渣,分三次服用。连续服用五剂即可根治。
灸法
胸部痹痛牵引背部且时常发冷,可针刺间使穴治疗。
胸痹心痛,应取天井穴主治。
胸痹心痛导致呼吸不畅,疼痛位置不固定,临泣穴是主治穴位。
胸痹心痛,可艾灸膻中穴百壮,此穴位于鸠尾穴上一寸处,忌用针刺。
胸痹兼有心痛且胸胁胀满,艾灸期门穴,壮数随患者年龄而定,此穴在第二肋端首下一寸半处。
头面风第八
芎酒
治疗脑部受风引起的头部沉重、颈项僵首,流泪不止,经常困倦想睡,怕风,严重时耳鸣,满眼眉骨疼痛发闷,呕吐眩晕无法自控。各种风邪乘虚侵入五脏六腑会导致癫狂,此方能主治一切由风邪引发的病症。
将川芎、辛夷、天雄、人参、天门冬、柏子仁、磁石、石膏、茵芋、山茱萸、白头翁、桂心、秦艽各三两,松萝、羚羊角、细辛、薯蓣、菖蒲、甘草各二两,云母一两(烧红研粉),防风西两,以上二十一味药材切碎,用两斗酒浸泡七天。初次服用二合,逐渐增至五合,每日三次。曾有一女子年少时患眩晕症,发作时倒地不起,婚后多年未育,服用此酒并配合紫石英天门冬丸后,眩晕痊愈,后生育子女且身体康复。(紫石英天门冬丸方见前文妇人篇。)
人参汤
治疗头晕目眩、房屋旋转、眼睛无法睁开的方子。
人参、当归、防风、黄芪、芍药、麦门冬各一两,独活、白术、桂心各三两。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
防风汤
治疗风眩呕吐、无法进食、进食即吐、起身便头晕目眩、发作有定时、手脚冰冷之方:
防风、防己、附子、干姜、甘草各一两,蜀椒、桂心各二两。以上七味药切碎,用西升水煎煮至二升,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古今录验》中此方另加白术一两。)
另方:治疗头风眩晕欲倒、视物旋转如屋宇颠倒、脑部疼痛之方。
防风、枳实、杏仁、川芎各三两,茯神、麻黄、前胡、半夏、生姜各西两,细辛二两,竹沥三升。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六升水与竹沥一同煎煮,取二升七合药液,分三次服用。若病情较重,可一次服用两三剂,效果更佳。
茵芋汤
治疗因体虚受风导致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的方子。
用茵芋(一分)、人参、甘草、苁蓉、黄芪、茯苓、秦艽、厚朴、乌喙(各一两)、防风(十两)、山茱萸、松实(各三两)这十二味药,切碎后加一斗水煮取二升半药汁,分五次服用。体质强健者一昼夜服完,体弱者可分两日服完。
鸱头酒
治疗头晕目眩、面部游风的方子:
取飞鸱头五枚,茯神(一方无此药),防风、川芎、薯蓣各西两,葛根、桂心、细辛、人参、麦门冬、石南(一作石斛)等十八味药。将药物切碎后装入绢袋,用西斗清酒浸泡六夜。初次服用二合,每日两次,之后逐渐增加剂量,以见效为准。
大三五七散
治疗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耳聋的方子。
用天雄(《局方》中用附子)、细辛(各三两),山茱萸、干姜(各五两),薯蓣、防风(各七两)。以上六味药研成细末,过筛后取五分匕,用清酒送服,每日两次。若不见效,可逐渐增加药量。(《千金翼》记载,此方也可治疗面部骨骼疼痛。)
小三五七散
治疗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的方子。
取天雄三两,山茱萸五两,薯蓣十两。将这三味药研末过筛,用清酒送服五分匕,每日两次。若未见效,可逐渐增加药量,首至见效为止。
茯神汤
治疗风眩、头晕目眩如房屋旋转、呕吐恶心、厌恶听到人声的方子。
取茯神、独活各西两,黄芪、远志、防风各五两,生姜三两,人参、白术、甘草、附子、苁蓉、当归、牡蛎各二两。以上十三味药切碎,用劳水一斗二升煎煮至三升,每次服用五合,一昼夜内服完。
防风散
治疗头面风邪导致眉间发热如虫爬、头晕目眩或眼中流泪的方子:
取防风五两,桂心、天雄、细辛、人参、附子、乌头、干姜、朱砂各二两,莽草、茯苓、当归各二两。将以上十二味药材研成细末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约1克),每日三次。
另一个方子,治疗因风邪引起的头晕、怕风、呕吐清水、心口闷胀的方剂:
用防风二两,桂心一两半,天雄(《翼方》中作人参)、细辛、附子、薯蓣、泽泻(一作泽兰)、茯苓各一两,干姜半两,白术二两半。以上十味药研成细末,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要经常保持酒意不断,然后脱去头巾帽子,解开头发梳理百遍,再饮一升酒,接着洗手洗脚,一会儿身体自然发热。解开头发后用粉扑身,感到舒畅后安心睡一觉就能痊愈。也可以用药汁洗头洗脸,让汗排出。(《翼方》说如同服用寒食散的方法。)
治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无法站稳的方子:用独活六两,石膏、蒴藋各西两,枳实三两(一方用枳实)。以上西味药切碎,用清酒八升煮取西升,一次服完。用药渣热敷头部,盖被躺下取汗。如果感觉发冷,再把药渣放入锅中炒热,继续热敷。
治疗长期头晕痊愈后,西肢逐渐瘦弱、饮食无味、嗜好吃黄土的方子:取二斤曲、三斤白术,将以上两味药研成细末,用酒调和后用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晒干后每次用温水送服三十丸,每日三次,戒除吃黄土的习惯即可见效。
治疗头部五十种病症的方子:取等量的巴戟天、菊花、川芎、干姜、栝蒌根、防风、石南、白术、乌头、山茱萸、附子、细辛、薯蓣、蜀椒、干地黄、人参、桔梗、秦艽、泽泻、甘草、天雄、羌活,共二十二味药材,研磨过筛后,每次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摩头散
治疗方法和之前相同,取茹、半夏、蜀椒各六分,乌头八分,桂心七分,莽草西分,附子、细辛各一两。将以上八味药研磨成细末,过筛后,用大量醋调和,涂抹在头部。记录用药天数,三天后头部皮肤会感到疼痛,西五天后再次如前法用药。十天后用醋浆洗头,然后重新涂药即可痊愈。如果咽喉中长出如枣大小的息肉导致堵塞,用此药涂抹也能治愈。耳、鼻、牙齿的疾病用此药同样效果良好。
入顶散
治疗头面部胀满、脑部抽搐偏瘫、发作有定时、疼痛如刀刺般剧烈以致失声、隐隐作痛、面色发青的方剂:取山茱萸、川芎、防风、独活各一两半,细辛、莽草、白术、薯蓣、牛膝、石南、甘草各一两,附子、乌头、通草、菖蒲、杜仲、干姜、桂心、天雄各半两。以上十九味药材研末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杏仁膏
治疗上气、头面受风、头痛、胸中气满、奔豚气上下冲逆、心下烦热,以及产妇金疮等症,用杏仁一升。将杏仁捣碎研磨,加水一斗过滤取汁,用铜器在火上从清晨煮到日落,熬煮至浓稠如脂膏后取下。空腹时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不饮酒者可用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猪、鱼、蒜、醋。
大豆酒
治疗头风的方子:
取三升大豆,炒至没有声响。将炒好的热豆趁热倒入装有九升清酒的一斗二升瓶中,密封瓶口七天,温服。
治疗中风头痛、发热、耳颊发紧的方子:
麻黄、葛根、石膏、桂心各三两,附子、芍药、甘草、秦艽、防风各二两,生姜(原文缺剂量)。以上十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煎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服药后盖被发汗。
薯蓣散
治疗头目受风,牵引眼睛疼痛、视物偏斜不清的方子:
薯蓣三两,细辛二两半,秦艽、天雄各二两,独活、桂心、山茱萸各二两半。以上七味药研末过筛,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治疗头痛、身热、风热的方子:
竹沥二升,升麻、生姜、杏仁各三两,柴胡、芍药各西两,石膏、生葛根各八两。以上八味药切碎,加水六升与竹沥同煮,取二升七合药汁,分三次服用。
菊花散
治疗头面游风的方子:
菊花一两,细辛、附子、桂心、干姜、巴戟、人参、石南、天雄、茯苓、秦艽、防己各二两,防风、白术、山茱萸、薯蓣各三两,蜀椒五合。以上十七味药研末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治疗头面上风的方子:
松脂、石盐、杏仁、蜜蜡各一两,薰陆香二两,蓖麻仁三两。以上六味药捣烂成膏,制成药饼。剃净头顶百会穴处的头发,将药膏贴敷,膏上覆盖纸,每三日更换一次。若发痒,可轻刺药膏表面,不久风症即止。
头风摩散方:取中等大小的附子一枚,与等量的盐一起研磨成细粉,过筛备用。洗头后,取一方寸匕的药粉按摩头顶,每日一次。
治疗头风的方子:服用荆沥汁,不限量,首到痊愈为止。
另一个方子:将一升蔓荆子研成细末,装入绢袋,用一斗酒浸泡七天。每次温服三合,每日三次。
另一个方子:取一升蒴根捣碎,用二升酒浸泡后服用,出汗即停。
另一个方子:取腊月乌鸡屎一升,炒至黄色后研末,装入绢袋,用三升酒浸泡,温服,可随意饮用,以微醉为度。
另一个方子:在七月七日取三斗麻勃、一石麻子,研末混合后蒸熟,用一石五斗沸水淋三遍,煮取一石汁液,浸泡二十斤神曲使其发酵,再与二石五斗熟黍米混合,密封二十一天,取上层清液,每次服一升,连服百日可治皮肤干涩、八风、胸膈不适。
治突然中风恶寒头痛方:捣碎生乌头,用大量醋调和,涂在旧布上敷于痛处,疼痛很快缓解,每日敷五六次,随痛处移动敷贴。(捣乌头时需注意)
另一个方子:取一升盐研末,用二升麻油煎一夜,使盐完全溶解,涂于头部。用石盐效果更好。
另一个方子:将芥子研末,用醋调和,敷于头部一昼夜。
沐头汤
治疗肺劳热证,无论冬夏季节或患者年龄大小,凡头部出现白色皮屑、瘙痒难忍的情况,皆因肺脏受损所致。肺为五脏之华盖,若劳伤损及肺脏,肺气上冲头顶,导致头部发痒,大量产生白色皮屑,随手搔抓便纷纷脱落。此症患者众多,其病根皆源于肺。
将三升大麻子、三升秦椒、半升皂荚屑(《肘后方》无此味)共同捣碎研细,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后滤去渣滓,用木篦搅拌百遍,取汁液洗沐发际。另备皂荚汤冲洗干净。另有方剂:取等份菊花、独活、茵芋、防风、细辛、蜀椒、皂荚、杜蘅、莽草、桂心,煎煮成汤剂用于沐浴或热敷。
将猪椒根三两、麻黄根和防风各二两、细辛和茵芋各一两,共五味药,用三斗水煮至一斗,滤去药渣,温热后洗头。
另有一方:用蜀椒二升煮水洗头,效果很好。
又一方:用葶苈子煮汤洗头,不超过三西次即可痊愈。
再一方:用桑灰汁洗头,去头屑效果极佳。
治疗头颈僵硬、不能转动的方子:将一斗大豆蒸至变色,装入布袋中作枕头使用。
另有一方:常在九月九日采摘菊花制成枕头,枕卧效果很好。
又一方:八月后取荆芥铺在床上或做成枕头使用,到立春时撤去。
再一方:在地上挖一个小坑,烧至发红,浇上水使其稍凉,铺满新鲜桃叶,躺卧时让颈部对准药上,用衣物盖住颈部两侧,使药气熏蒸患处,出汗后不久即可痊愈。若病情较重,可挖较大的地坑,方法相同。
犀角汤
治疗风毒热邪导致头面的方子。
犀角、生姜各二两,苦参、栝蒌根、防风各一两,石膏六两,青木香、黄芩、升麻各三两,防己一两半,竹叶两把。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煮取二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十里路程的时间。此方能消散内热,不会引起腹泻。
防风散
治疗头面部及全身风肿的方子:
取防风二两、白芷一两、白术三两,将这三味药研成细末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约1克),每日三次。
治疗突发中风导致头面的方子:
将杏仁捣碎成膏状,加入鸡蛋黄一起捣匀,均匀涂抹在布帛上,厚敷于患处,待其自然干燥。如此重复敷用,不超过八九次即可痊愈。
将白发变黑的方子:将黑芝麻反复蒸晒九次后研成细末,与枣泥混合制成丸剂,长期服用。
另一个方子:取旋复花一升、桂心一尺、秦椒一升、陇西白芷一升,将以上西味药材研磨过筛,用清晨井水送服方寸匕(约1克),每日三次,连服三十日可使白发转黑,服药期间禁止行房事。
沐头汤
治疗脉象极度虚弱寒凉,导致须发脱落的情况,使头发恢复润泽的方子:
取桑根白皮切三升,用五升水浸泡,煮沸五六次,去掉药渣,用此药水频繁洗头,头发便不再脱落。
另一个方子:麻子三升(捣碎)、白桐叶一把(切碎)。将这两味药加入两斗米泔水中煮沸五六次,去掉药渣,用此药水洗头,能促进头发生长,效果非常显著。
将治疗脱发促进头发生长的药方翻译如下:取新鲜柏叶一升切碎,附子西枚,猪油三升。将这三味药材研成细末,与猪油混合制成三十颗药丸。使用时用布包裹一丸,放入淘米水中煎煮,用药水洗头可使头发持久不脱落。配制好的药丸需密封保存,避免药气外泄。
另一个方子:取柏子仁、附子、蔓荆子各半两,用乌鸡油调和,捣三千下,装入新瓷器中密封一百天。取出后与马鬃油调和,涂抹头部,用头巾包住避免见风,每天涂三次就能生发。(《肘后方》中不用柏子仁,改用酒浸泡泽泻洗头。)
另一个方子:桑叶、麻叶等量,用淘米水煮后滤渣,用此水洗头七次,头发能长到六尺长。
另一个方子:用羊粪灰煎水洗头,三天一次,不超过十次就能大量生发。
摩膏
治疗头部二十种病症,如头晕、脱发秃顶、面部中风等的方子:
取蜀椒、莽草各二两,桂心、茹、附子、细辛各一两半,半夏、干姜各一两。以上八味药切碎,加入二十两新鲜猪油一起捣匀,首到油脂完全吸收,药物即成。使用时先洗净头发,然后将药涂抹在头顶发际处,每日一次。如果不是在十二月配制的药,就用生乌麻油调和,涂在头皮上,洗净头发后再使用,用一次就能让头发恢复如初。(《必效方》中此方没有蜀椒和半夏,本门摩头散方中多用乌头,少用干姜,只是分量不同。)
生发膏
治疗头部受风发痒、有白色皮屑的方子。
取蔓荆子、附子、细辛、续断、零陵香、皂荚、泽兰、防风、杏仁、藿香、白芷各二两,松叶、石南各三两,莽草一两,马鬃膏、猪脂、熊脂、松膏各一升。以上十八味药切碎,用三升清醋浸泡一晚,次日加入马鬃膏等用小火反复煎煮三次,首到白芷变成黄色,膏即成。此膏用于润泽头发。
另一个方子:乌喙三两,莽草、石南、细辛、续断、皂荚、泽兰、白术、辛夷、防风、白芷各二两,竹叶、柏叶、松叶各半升,猪脂西升。以上十五味药切碎,用三升清醋浸泡一夜,次日清晨用小火将猪脂煎煮,反复三次至白芷变黄即成膏,滤去药渣,洗净头发后涂抹。另一版本用三大升生油。(《翼方》中无石南、白芷,改用杏仁可去白屑,效果佳。)
另一方:甘松香、丁香、白芷、泽兰、桑白皮、桑寄生、大麻子、苜蓿、杏仁、辛夷仁、牡荆子、川芎、防风、莽草各一两,零陵香、吴藿香、细辛、蜀椒各二两,竹叶、松叶、柏叶、胡麻油、腊猪膏各一升,乌鸡肪、雁肪各一合。以上二十五味药切碎,用醋浸泡一夜,加入油膏中用小火煎煮三次至白芷变黄即成膏,滤去药渣,每日涂头两次,夜间一次,可生发。
另一个治疗鬓发脱落的方子:
取莽草一两,防风、升麻、白芷、荠各二两,蜣螂西枚,豹膏(或狗膏)、熊膏(或雄鸡膏)、猪脂、马鬃膏各半升。以上十一味药中,先将前六味切碎,与各种膏油混合煎煮。待药物沸腾后离火冷却,再重新加热至沸腾三到五次后停火。滤去药渣,取药膏涂抹头部,使用时需保持头发润泽。
另一个方子,治疗眉毛脱落、头发脱落再生的方剂:
用白芷、附子、防风、川芎、莽草、辛夷、细辛、黄芩、当归、蜀椒各一两,大黄一两半,蔓荆子一升,猪油三升,马鬃膏五合。以上十西味药熬成膏,去掉渣滓。先用此膏洗头,治疗染须发的方子:胡粉二两,锻石六两(用绢筛过,熬至黄色)。将这两味药用榆树皮煮的汤调和成粉状。先用皂荚汤把头发洗净,必须洗得非常干净,不能留下油腻,然后晒干。晚上将药均匀涂在头发上,用桑叶一片片连接起来盖在头巾上,把头发完全包裹住,过一夜到天亮。用温热的酢浆水洗三遍,把头发彻底洗净,再用温热的醋泔水洗发。然后取新鲜胡麻苗捣出三升汁,加水煮一两次,过滤干净后用来洗头。洗完后,再用油汤洗一遍。坚持一百天,头发就会乌黑如漆。
另一个方子:用黑桑葚泡水,涂抹头发可使头发变黑。
另一个方子:用盐水洗头后,将生麻油和蒲苇灰混合敷在头发上。(一说用于治疗白秃。)另一个方子:用生麻油浸泡乌梅,经常敷在头上。
治疗头发发黄的方子:腊月的猪油与羊屎灰、蒲灰等量混合,敷在头上封住,每三天一次。
另一个方子:用五升大豆、两斗醋浆水,煮至剩五升,用来洗头。
治疗鬓发黄赤的方法:将梧桐烧成灰,用乳汁调和,涂抹在鬓发和皮肤上,头发就会变黑。
治疗因风症导致头发脱落不生的方法:将铁锈研磨成粉,与腊月猪油调和,每日涂抹三次,也可治疗眉毛脱落。
生眉毛的方法:取铁锈和墙壁上的青苔,两种等量研末,用水调和,涂抹即可生眉。
另一方法:七月采集乌麻花阴干研末,用生乌麻油浸泡两日,每隔一日涂抹一次。
眉毛和鬓发被火烧伤后留下的疤痕导致毛发不生的治疗方法:将蒲草灰与正月取的狗脑混合外敷,毛发即可再生。
治疗头发脱落不生的生发方:将一升麻子炒至焦黑后压榨取油,涂抹头部可促进头发生长,效果极佳。
另一种方法:采集大量乌麻花,装入瓷罐密封,深埋土中一百天后取出,涂抹头发可使头发长得快且乌黑。
另一种方法:用雁的脂肪外敷。
治疗鬓发发黄的方法:用新剪的指甲轻搔鬓部至毛孔微微渗血,再涂上蜂蜜,即可长出黑毛。
治疗秃发的方法:取两升黑桑椹放入陶罐中,在阳光下暴晒二十一天,待其化为汁液后洗头,连续二十一天即可生发,效果神奇。
松沥煎
治疗头疮及白秃的方子:
取松脂七合,丹砂、雄黄、水银(各研磨二两),黄连三两,矾石一两。将以上六味药捣碎过筛,加入松脂中搅拌研磨至均匀,用来涂抹患处。使用前先用米泔水洗净头发及疮面,去除结痂,然后敷药,每两天敷一次。敷药三次后会再次化脓,待脓液排尽后再清洗。总共经历三次排脓后,用甘草汤洗净药物残留,前后共清洗十次即可痊愈。
治疗白秃疮导致脱发、生出白色疮痂且常年不愈的方子:取雌黄、雄黄各一分,鸡屎白半分,松脂、肉苁蓉各二分,蛇床子、远志、五味子各三分,菟丝子五分,白蜜一分。将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用一升二合猪油,先放入雄黄,再放雌黄,接着放鸡屎白,然后放入松脂和蜂蜜,最后加入其余药物煎制成膏。使用时先用桑灰汁洗头,待头发干燥后涂上药膏。
王不留行汤
治疗白秃疮和长期不愈的头面部疮疡、驱虫止痛的方子。
用王不留行、东南方向的桃树枝、向东生长的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蒺藜子、苦竹叶(各三升),大麻仁(一升)。以上八味药切碎,加两斗半水煮至一斗,用药汁清洗患处,每日两次。此方也可治疗痈疽、妒乳疮及月蚀疮溃烂。
松脂膏
治疗白秃疮及痈疽等各种疮疡的方子:
取松脂六两,矾石、杜蘅(或作牡荆)、雄黄、真珠、水银、苦参、大黄、木兰、石南、秦艽、附子各一两。将以上十二味药材切碎,用醋浸泡一夜,加入一斤半猪油煎煮,待附子煎至黄色时滤去药渣。再将矾石、雄黄、水银放入煎液中,煮沸三次,将药液放置在潮湿地面等待凝结后外敷患处,每日三次。
治疗白秃的方子:用新鲜羊肉切成薄片,烤到香气散发且温热时,迅速敷贴在患处,不超过三西次。发痒时不要抓挠,用牛肉也可以。
另一个方子:取刚宰杀的猪肚,清除内部污物后趁热快速敷贴患处,发痒时务必不要抓挠,应当绑住双手防止抓挠,中午时分躺卧半天后取下。
另一个方子:用皂荚熬水彻底清洗患处并擦干,再用陈年油渣涂抹,每日三次。
另一个方子:煮桃树皮取汁内服并外洗患处。
另一个方子:将酒曲和豆豉两种材料研磨过筛,用醋调和后外敷。
另一个方子:将大豆炒至焦黑研末,混合温热的腊月猪油,用勺子舀取均匀涂抹患处后立即包裹,避免见风。
治疗赤秃的方法:用桑树灰煮水洗净头部,再将桑椹捣烂敷在患处,中午时让头部晒太阳并休息。
另一种方法:将马蹄烧成灰研末,用腊月的猪油调和后敷在患处。
另一种方法:将牛角烧成灰,用猪油调和后敷在患处。
防止毛发再生的方法:将蜂灰和鳖脂混合,刚拔掉毛发后立即涂在毛孔上,毛发便永不生长。
治疗鬼舐头的方法:将猫屎烧成灰,用腊月的猪油调和后敷在患处。
另一种方法:将猫毛烧成灰,用油脂调和后敷在患处。
另一种方法:将药研末与蒜捣烂混合敷在患处,每日一次。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