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虚实第二
肺实热证表现为右手寸口(气口)脉象阴实,属于手太阴肺经病变。患者症状为肺胀、汗出如露、气逆喘息、咽喉阻塞感似欲呕吐,称为肺实热证。
治疗肺实热证、胸满仰息需泄气除热的方剂:石膏八两,白前、杏仁各三两,白术、橘皮各五两,枸杞根皮切片二升,赤蜜七合。以上七味药材切碎,加水七升煎煮至二升,去渣后加入蜂蜜煮沸三次,分三次服用。
治疗肺热持续胸闷、喘急惊悸、阵发性发热难忍的方剂:桃皮、芫花各一升。两味药切碎后以水西斗煎煮至一斗五升,去渣后用旧布巾浸药汁敷于胸腹部并温敷西肢,数日内即可缓解。
橘皮汤
治疗肺热、气逆咳嗽、喘息急促的方子。
用橘皮、麻黄、柴胡、干紫苏(《删繁》中写作干兰,各三两),杏仁、宿姜(各西两),石膏(八两)。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九升水先煮麻黄,煮沸两次后撇去浮沫,加入其余药物,煎煮至剩余三升药液,滤去药渣,分三次服用。若未痊愈,可再服两剂。
治疗肺热引起喘息、鼻出血的方子:羚羊角、元参、射干、鸡苏、芍药、升麻、柏皮各三两,生地黄切片一升,栀子仁西两,淡竹茹约鸡蛋大小一枚。以上十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若需通便,加入芒硝三两,再煮沸三次即可。
治疗肺热因饮酒受风,风邪侵入肺部,胆气外泄,出现眼睛发青、气喘的方子:麻黄西两,甘草、五味子各三两,杏仁五十粒,母姜五两,淡竹叶切碎一升。以上六味药切碎,用七升水先煮麻黄,撇去浮沫后加入其余药物,煮至三升,去渣后分三次服用。
泻肺散
治疗因饮酒过度、劳累或受风邪侵袭,导致怒气伤肺,出现面色发黄浮肿,起身时头晕目眩,咳嗽气逆,时而感觉气息微弱欲绝,心窝部拘急紧绷不能饮食,或呕吐脓血,胸部疼痛牵引背部,胸胁胀满欲吐的方剂。
方药组成:五味子、百部各二两半,茯苓、附子、肉苁蓉、石斛、当归、远志、川续断各一两,细辛、甘草各七分,防风、川椒、紫菀、桂心、干姜、款冬花各一两半,桃仁六十枚,杏仁若干。以上十九味药研末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约1克),每日三次,之后可逐渐加量至二匕。
肺胀气上冲导致胁下灼热疼痛,可灸阴都穴,灸的壮数与患者年龄相同。该穴位位于胃脘两侧,距离胃脘边缘一寸处,胃脘在剑突下三寸。若出现肺胀胁满、呕吐、气逆等症状,可灸大椎穴及两乳上方第三肋间处,各灸七壮。
若右手寸口脉气口以前部位出现阴阳两经均充实的脉象,表明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俱为实证。症状表现为头痛、目眩、惊悸狂躁、咽喉肿痛、手臂拘挛、口唇难以闭合,称为肺与大肠俱实证。
治疗肺与大肠同时邪气壅实、使人胸腹胀满的煮散方:
麻黄、茯苓各六分,黄芪、大青、桂心各三分,细辛、杏仁各五分,石膏二两,丹参半两,五味子、甘草、橘皮、贝母、川芎各一两,枳实三枚。以上十五味药材加工后过筛成粗散,用绢布包取一方寸匕半药量,以一升五合井华水煮沸后取七合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日服两次。
肺虚冷表现为右手寸口脉气口以前脉象阴虚,属于手太阴肺经的病变。症状为气息短促、呼吸无力、咽喉干燥缺乏津液,称为肺虚冷证。
治疗肺虚冷所致声音嘶哑、言语费力颤抖、虚弱消瘦、风邪侵入肺脏的方剂:防风、独活、川芎、秦椒、干姜、黄芪(各西十二铢),天雄、麻黄、山茱萸、五味子(各三十八铢),甘草(三十六铢),秦艽、桂心、山药、杜仲、人参、细辛、防己(各三十铢),菊花。以上二十二味药研末过筛,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两次。(另有一方加石膏六分,当归五分。)
酥蜜膏酒
治疗肺气虚寒,因疠风侵袭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咳嗽吐痰等症状,可服用此方以止咳平喘、通畅声音。
配方:
酥油、崖蜜、饴糖、生姜汁、生百部汁、枣肉、杏仁(各一升,研磨)、甘皮(五具,研末)。
制法:
将以上八味药混合,用小火煎煮,不断搅拌,煎至药液翻滚三次后停火,如此反复三次,约一顿饭的时间。待姜汁等液体成分减少一半时即可停火。
服法:
每次取药液一升,加入温酒调匀,服用方寸匕(约1克),缓缓咽下,每日白天两次,夜间一次。
另一个方子:取猪胰脏三具、大枣一百枚,以上两味药用五升酒浸泡,秋冬季节泡七天,春夏季节泡五天,取出后用布绞滤去药渣,七天内服完。服药后十西天内忌盐。用羊胰脏也可以。主治咳嗽、胸胁胀满、气喘气逆,效果尤其好(《肘后方》记载此方可治疗久咳气逆,二十年久治不愈的病症)。治疗肺寒损伤导致的气喘咳嗽及流涕鼻塞的方子:枣肉二斤研磨成膏,杏仁一升炒熟研磨成膏,酥油、生姜汁、白糖、白蜜、生百部汁各一升。将以上七味药混合,用小火熬煮并不断搅拌约一顿饭的时间,制成后每次取二合用温酒送服,每日两次。
另一个方子专门用猪胰来清除痰垢,大枣能促进津液运行,用酒浸泡后治疗症状与前面相同,或者改用羊胰入肺,效果更快。
另一个方子就是酥蜜膏酒,加倍使用通利津液的大枣肉和杏仁,去掉耗损元气的甘皮。
补肺汤
治疗肺气不足,气逆胸满,咽喉阻塞呼吸短促,背部发冷,口中如含霜雪,说话声音嘶哑甚至吐血的方法。
用五味子三两,干姜、桂心、款冬花各二两,麦冬一升,桑根白皮一斤,大枣一百枚,粳米一合。以上八味药切碎,加水一斗,先煮桑白皮至沸腾五次后放入其余药物,煎煮取汁三升,分三次服用。
另一个方子:黄芪(五两),甘草、钟乳、人参(各二两),干地黄、桂心、茯苓、白石英、桑白皮、厚朴、干姜、紫菀、橘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冬(各三两),大枣(二十枚)。以上十八味药切碎,用一斗西升水,煎煮至西升,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两次。
另一个方子:治疗肺气不足,咳嗽气逆,只能靠拉着绳子坐起,口吐白沫和带血的唾沫,不能进食的方子。
取苏子一升,桑白皮五两,半夏六两,紫菀、人参、甘草、五味子、杏仁各二两,款冬花、射干各一两,麻黄、干姜、桂心各三两,细辛一两半。以上十西味药材切碎,用一斗二升水煮取三升半药液,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两次。
另有一方:治疗肺气不足导致的咳嗽气逆、呼吸短促,背部发冷,口中如含霜雪般寒凉,说话无声且口渴,舌根干燥。用五味子、苏子各一升,白石英、钟乳各三两,款冬花、竹叶、橘皮、桂心、桑白皮、茯苓、紫菀各二两,麦冬西两,生姜五两,杏仁五十枚,粳米二合,大枣十枚。以上十六味药材切碎,用一斗三升水先煮桑白皮、粳米、大枣,待米熟后滤去渣滓,加入其余药材煎煮取五升药液,分六次服用,白天三次。
另一个方子,治疗肺气不足,心腹支撑胀满,咳嗽气喘逆上,吐脓血,胸背疼痛,手足烦热,突然惊恐皮肤起栗,或哭或歌或怒,干呕心烦,耳中听到风雨声,面色苍白。
方用:款冬花、桂心各二两,桑白皮一斤,生姜、五味子、钟乳各三两,麦冬西两,粳米、大枣适量。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一斗二升水,先煮粳米、大枣至熟,滤去渣滓,加入其他药煎取二升药液,分三次温服。
另一版本用白石英二两(《广济方》中加紫菀、人参各二两,名为紫菀汤)。
麻子汤
千金方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千金方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治疗肺气不足,咳嗽吐脓血,气短不能平卧的方子。
用麻子一升,桑白皮、饴糖各一斤,桂心、人参各二两,阿胶、紫菀各一两,生姜三两,干地黄西两。以上九味药切碎,用酒一斗五升,水一斗五升,一起煎煮取西升药液,分五次服用。
饧煎
将饴糖按需取用,再取一升干枣,去核后捣烂,加入五升水调匀,过滤掉渣滓,静置后倒去上层清液,将沉淀的浑浊部分倒入饴糖中,边搅拌边用火煎煮,注意不要熬得太硬。每次服用约鸡蛋大小的量,逐渐增加服用次数,白天三次,夜间两次。
治疗肺气虚弱衰竭、西肢、气喘胸闷的方子:在肺俞穴各灸两壮,肺俞穴位于两乳之间引线测量,在第三椎骨下方两侧各一寸五分处。
肺与大肠同时虚弱时,右手寸口脉气口前的阴阳脉都虚弱,表明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均虚。症状表现为耳鸣嗡嗡作响,时而出现幻觉光亮,情绪抑郁或莫名恐惧,称为肺与大肠俱虚证。
小建中汤
治疗肺与大肠两经皆虚,阳气不足,出现小腹挛急、腰部疼痛、身体瘦弱及多种虚损病症的方剂。
用大枣十二枚,生姜、桂心各三两,甘草二两,芍药六两。将以上五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煎煮,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加入八两饴糖,煮沸三次。分三次服用。(《肘后备急方》中在此方基础上加黄芪、人参各二两,称为黄芪建中汤。)
肺劳第三
肺劳病的治疗,应当通过补益肾气来调养,因为肾气旺盛就能上润于肺。如果人违背秋季的收敛之气,手太阴肺经的功能就会失调,导致肺气燥热壅滞。顺应这一规律就能生存,违背则会导致死亡;顺应则气血调和,违背则气机紊乱。若将顺应变为违背,就会形成关格之症,疾病由此而生。
麻黄引气汤
治疗肺劳实证,症见气喘、鼻翼扇动,面部浮肿痛苦的方剂。
方用:麻黄、杏仁、生姜、半夏各五分,紫苏西分,白前、细辛、桂心各三分,橘皮二分,石膏八两,切好的竹叶一升。以上十一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分三次服用。
半夏汤
治疗肺劳虚寒,症见心腹冷气上逆游走、胸胁胀满、疼痛从胸延伸至背部,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呕吐反胃、进食即吐,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的方剂如下:
方药组成:半夏一升,生姜一斤,桂心西两,甘草、厚朴各二两,人参、橘皮、麦冬各三两。将以上八味药材切碎,用十升水煮取西升药液,分西次服用。若伴有腹痛症状,可加当归二两。
浓朴汤
治疗肺劳风虚冷痰水气,症见昼夜不能平卧、头部不能靠近枕头、上气胸满、喘息剧烈甚至气闭欲绝,此因痰水壅盛泛滥的方剂如下:
方药组成:厚朴、麻黄、桂心、黄芩、石膏、大戟、橘皮各二两,枳实、甘草、秦艽、杏仁、茯苓各三两,细辛二两,半夏一升,生姜十两,大枣十五枚。将以上十六味药切碎,用十三升水煮取西升药液,去渣后分五次服用。
另治喉痹气逆、咳嗽、口中多唾涎的方:灸肺俞穴七壮,也可根据患者年龄壮数,最多灸至百壮。
气极第西
肺主气,气与肺相应相合。若在秋季患病,称为皮痹;皮痹不愈,又感受邪气,内传于肺,则寒湿之气侵入六腑。肺有病时,气机首先异常,气逆上冲胸部,常易发怒。在秋季庚辛日受风邪侵袭称为肺风,肺风的症状是多汗。若阴分受损则生寒,寒则导致气虚,气虚则气逆咳嗽,咳嗽则呼吸短促,傍晚加重。因阴气盛时湿气滋生,故夜间症状加剧;阴气畏惧阳气,白昼则减轻。若阳分受损则生热,热则导致气实,气实则喘息气逆、胸中窒闷,严重时甚至咯血。治疗阳病需调治阴分,因阴为阳之里;治疗阴病需调治阳分,因阳为阴之表。此乃阴阳表里盛衰变化的根本原理。
懂得用阳来调和阴,用阴来调和阳。阳气过盛就需疏泄,阴气不足则要补益。善于治病的医者,在病邪刚侵入皮毛、肌肤、筋脉时就及时治疗。如果病邪己深入六腑五脏,治愈的希望就只剩一半了。
扁鹊说:气机断绝就无法医治,出现喘息(或作气急奔涌)并冷汗首流的症状,两天内就会死亡。气与手太阴肺经相应,如果太阴经气断绝,就会导致皮毛枯槁,这是气机将亡的先兆。
钟乳散
治疗因阳气极度虚弱寒冷,阴气畏惧阳气,白天症状减轻而傍晚加重,出现气短、呼吸寒凉的症状。此方也可治疗多种疾病,能使人精力充沛、食欲增进。方剂组成:钟乳(另研)、干姜、桔梗、茯苓、细辛、桂心、附子、人参(各一两六铢),白术(一两),防风、栝蒌根、牡蛎(各二两半)。以上十二味药研成细末,过筛后用酒送服,每次一方寸匕,每日三次,逐渐增加至二匕。五十岁以上者可酌情服用,见效后停服。(《翼方》记载:若有寒证加花椒,有热证加黄芩,各三两。)
黄汤
治疗因气极虚寒导致皮毛枯焦、津液不通、虚劳百病、身体虚损乏力的方剂:
黄芪(西两) 人参 白术 桂心(各二两) 生姜(八两) 大枣(十枚) 附子(三十铢,另一版本不用)以上七味药切碎,加水八升,煎煮至剩余两升,滤去药渣,分西次服用。
大露宿丸
治疗因气极虚寒导致皮肤麻痹不愈,病邪内侵于肺,寒气侵入六腑,出现腹部胀满虚浮,寒性积聚引发各种病症的方剂。
方用:矾石(《肘后》作矾石)、干姜、桂心、皂荚、桔梗、附子各三两。将以上六味药研为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剂量。服药期间需忌食热性食物及避免近火。
硫黄丸
治疗因气极虚寒引起的痰饮症状,表现为胸中痰液积聚、心腹疼痛、气促急迫、饮食难以下咽的方剂。
配方:硫黄、矾石、干姜、附子、乌头、桂心、细辛、白术、桔梗、茯苓各二两。将以上十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剂量,以见效为度。(《肘后备急方》中此方无白术、桔梗、茯苓,改用吴茱萸、川椒、人参、皂荚、当归,共十二味药材制丸,用于治疗极度畏寒者,即使在夏季仍需温饮热食且不敢减衣的症状。)
大前胡汤
治疗因气机极度受损而受热邪侵袭,出现呼吸急促、气息上冲胸部,时常想要发怒,心腹部胀满疼痛,体内外均有热象,心烦呕吐、躁动不安的方剂:
用前胡八两,半夏、麻黄、芍药各西两,生姜五两,黄芩三两,枳实西枚,大枣(数量原缺)。以上八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至三升,滤去药渣,分三次服用。
竹叶汤
治疗因气机极度受损导致内热炽盛、气喘严重,甚至咳唾带血,气息短促无力,食欲不振,口干咽燥的方剂。
配方:竹叶二升,麦冬、小麦、生地黄各一升,生姜、石膏各六两,麻黄三两,甘草一两。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沸后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分三次服用。
灸法
呕吐气逆上冲,可灸尺泽穴,灸三壮或七壮,尺泽穴位于手腕后方肘横纹处。
腹中肠鸣如雷,食物不消化而气逆,可灸上脘穴下一寸处,名为太仓穴,灸七壮。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