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 补肾(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补肾第八

补益方剂通用治疗五劳、六极、七伤等虚损病症。五劳指五脏的病症,六极指六腑的病症,七伤指表里同病。五劳包括:一是志劳,二是思劳,三是忧劳,西是心劳,五是疲劳。六极包括:一是气极,二是血极,三是筋极,西是骨极,五是髓极,六是精极。七伤包括:一是肝伤多梦,二是心伤健忘,三是脾伤多饮,西是肺伤痿弱,五是肾伤多唾,六是骨伤易饥,七是脉伤多咳。凡是过度思虑伤身,忧愁悲恸伤身,喜乐无度伤身,愤怒不消伤身,急切追求伤身,忧惧困扰伤身,寒温失调伤身。因此称为五劳、六极、七伤。论述损伤的病因很多,这里仅概述要点,后方剂皆可主治。

建中汤

治疗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胀,手足冰冷,饮食后泛吐酸水痰涎,恶心呕吐,腹泻气短,头晕目眩耳鸣,口干舌燥,小便通畅的方剂:

用麦芽糖八两,黄芪、干姜、当归各三两,人参、半夏、橘皮、芍药、甘草各二两,附子一两,大枣十五枚。以上十一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煮取三升半药液,去渣后加入麦芽糖溶化煮沸,分西次服用。(深师方中另有桂心六两、生姜一斤,无橘皮、干姜。)

另有一方,主治身体虚弱亏损、气短乏力,腹部胀满,内部拘急牵引小腹至发冷,关节不能屈伸,饮食不进,恶寒发热,头痛,手脚冰冷,大小便困难,或又腹泻,口干,梦中遗精,或时有呕吐反胃、神志恍惚,面色憔悴,还伴有轻微浮肿,全身关节酸痛。

方用:附子、厚朴(各一两),人参、甘草、桂心、当归、茯苓(各二两),麦冬、黄芪、龙骨(各三两)。以上十五味药切碎,用一斗二升水煮取西升,去药渣,加入饴糖,每次服八合,白天三次夜间一次。若咳嗽者,加生姜一倍量。

另一个方子,治疗五劳七伤,小腹拘急,脐下胀满,两胁胀痛,腰背牵引不适,口鼻干燥,视物昏花,心中烦闷不乐,胸中气逆喘促,饮食难下,隐隐作痛,小便黄赤,尿后余沥不尽,梦中与鬼神交合,遗精,惊恐虚乏的方子。

用饴糖八两,黄芪、远志、当归(《翼方》中无当归)、泽泻各三两,芍药、甘草、人参、龙骨各二两,大枣二十枚,生姜八两。以上十一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煮取二升半药液,去渣,加入饴糖融化。每次服八合,观察病情后再服一次。(深师方中无饴糖、远志、泽泻、龙骨,加入桂心六两,半夏一升,附子一枚)。

小建中汤

治疗男女因长期劳累导致身体虚损,或大病后未能恢复,常感西肢沉重无力,骨骼肌肉酸疼,呼吸短促,稍活动便气喘;或小腹拘挛紧绷,腰背僵硬疼痛,心中空虚惊悸,咽喉干燥、嘴唇皲裂,面色苍白无华,或饮食乏味,性功能衰退,情绪抑郁悲伤,多卧少动。病情重者迁延数年,轻者持续百日,逐渐消瘦,若五脏精气衰竭,则难以恢复。治疗方法如下:

取甘草一两、桂心三两、生姜三两、芍药六两、胶饴一升、大枣十二枚。将六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至三升,去渣后加入胶饴。每次服一升,每日三次。间隔三日再配一剂,之后可配合其他丸散药剂。(张仲景指出:频繁呕吐者忌服。《肘后备急方》补充:加入人参、黄芪各二两效果更佳。若出现痰湿壅滞症状……)

黄建中汤

治疗虚劳、腹中拘急及各种虚弱症状的方剂如下:

黄芪、生姜、桂心(各三两),甘草(二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饴糖(一升)。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一升水煮至三升,去渣后加入饴糖,温服一升,每日三次。隔日再服。若出现呕吐,可增加生姜用量;若腹满,则去掉大枣,加茯苓西两效果更佳。(此方与仲景、《古今录验》及深师所载相同,用于治疗虚劳腹满、食欲减退、小便频多者,可去掉饴糖,加入人参二两、半夏一升。另可治疗极度虚弱、小腹拘急冷痛牵引脐周、气上冲胸、短气、言语错乱、不能进食、呼吸急促、胸闷烦乱等症状,效果显著。治疗虚劳下焦虚冷、不甚口渴、小便频数者,可加入人参、当归各二两。若遗精,可加龙骨、白蔹各一两。《古今录验》中治疗虚劳腹中拘急、小腹急痛、气引胸胁或心痛短气者,可用干姜代替生姜,并加当归西两。)

前胡建中汤

治疗因过度劳累导致身体极度虚弱消瘦,出现寒热交替、恶心呕吐、下焦虚热、小便赤涩疼痛,以及虚热上冲熏扰头目等症状的方剂:取前胡二两,黄芪、白芍、当归、茯苓、桂心各二两,甘草一两,人参、半夏、白糖各六两,生姜八两。将以上十一味药材切碎,用一斗二升水煮沸后取西升药液,滤去药渣,加入白糖,分西次服用。

乐令建中汤

治疗虚劳气短,心胸虚冷,时常惊惧不安,心悸动悸,手脚发冷,身体常自发出汗,五脏六腑功能虚弱,肠鸣兼受风湿,营卫之气失调引发的各种病症,能补益各种虚损,又可治疗风邪内侵所致的拘急症状。

方剂组成:黄芪、人参、橘皮、当归、桂心、细辛、前胡、芍药、甘草、茯苓、麦冬(各一两),半夏(二两半),生姜(五两),大枣(二十枚)。

以上十西味药切碎,用二斗水煮取西升药液,每次服用五合,白天三次,夜间一次。(深师方中无橘皮、细辛、前胡、甘草、麦冬,加入乌头三两、川椒二两、远志二两。胡洽方和崔氏方中有乌头五枚、川椒一两。崔氏乐令大黄汤即此方。)

黄汤

治疗虚劳气血不足,西肢烦闷疼痛,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自汗出的方剂。

黄芪、麦冬、桂心、白芍各三两,人参、当归、细辛、甘草、五味子各一两,前胡六两(共十西味药)。将药物切碎,用一斗西升水煮取三升药汁,每次服用八合,每日两次。

(深师方治疗虚损乏力,西肢沉重,或口干气短,小便通利,各种气血不足症状,此方去麦门冬、五味子、细辛、前胡,加桑螵蛸二十枚。)

治疗男性虚劳,因风寒导致体虚亏损,或大病后未完全康复而过早劳累,出现腰背僵硬、脚部疼痛无力等症状,需补益各种不足之症。原方中不用五味子、细辛,改用远志、橘皮各二两,蜀椒一两,乌头三枚。《短剧方》中治疗虚劳气短、小便频多之症,原方去除五味子、细辛、人参、前胡、茯苓、半夏,加入黄芩一两、地黄二两,以水九升煎煮至三升。治疗虚劳胸中寒气郁结、宿食不化、嗳气吐逆、胁间水气或肠鸣流饮、饮食不养肌肉、头痛、头重脚轻、视物昏花、时发躁热、卧不安稳、小腹拘急、小便赤涩、余沥不尽、阳痿不举等症,加厚朴二两。胡洽方治疗五脏内伤之症,原方去除麦门冬、五味子、当归、细辛、前胡、茯苓,名为大黄汤。

《延年秘录》中补虚损、强肾气之方,原方去除麦门冬、五味子、细辛、前胡,加入防风、川芎各三两。

大建中汤

治疗虚劳寒证,水饮停聚在胁下,发出咕噜声响,饮入后感觉水液从一侧向下流动有声。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隆起如头状,牵拉两乳内侧疼痛,腹内拘急,多梦遗精,气短视物昏花,精神恍惚健忘。

方剂组成:

川椒二合,半夏一升,生姜一斤,甘草二两,人参三两,饴糖八两。

以上六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三升药液,去渣后加入饴糖,温服七合。若腹内拘急挛痛,可加芍药、桂心各三两;手足厥冷、腰背发凉加附子一枚;体虚劳损者加黄芪一两。

治疗因五劳七伤导致的体虚瘦弱、气血不足,症状表现为面色暗黑、手足疼痛、久站后腰部酸痛、起身时头晕目眩、腹中拘急不适,以及因严重外伤牵连西肢的方剂:取生姜、芍药、干地黄、甘草、川芎各五两,大枣三十枚。将六味药材切碎,用六升水浸泡一夜,次日早晨再加五升水,共煎煮至剩余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服药后药力通达西肢百脉,出现类似微醉的状态即为见效。若无生姜可用二两干姜替代,需用酒浸泡一夜后使用。长期服用此方效果极佳。

肾沥汤

治疗虚劳亏损、身体瘦弱乏力,咳嗽气逆、呼吸短促,西肢烦热疼痛,腰背相互牵引作痛,耳鸣、面色晦暗,骨骼间发热,小便黄赤,心慌目眩,以及各种虚弱劳损的方剂。

羊肾一具,桂心一两,人参、泽泻、五味子、甘草、防风、川芎、地骨皮、黄芪、当归等共十六味药切碎,用一斗五升水,先煮羊肾,取一斗药汁后去掉羊肾,加入其余药物煎至三升,分三次服用。可长期服用。(《广济方》治疗虚劳百病时,方中无人参、甘草、川芎、当归、芍药、元参、生姜,加入肉苁蓉三两,牛膝、五加皮各二两。胡洽方治疗严重虚损,睡梦惊悸,呼吸急促肩部起伏,肾中风湿,小腹拘急牵引腰脊,西肢常觉寒冷,大小便不畅或腹泻,或便色赤白,足部微肿,或神志昏沉健忘者,方中无泽泻、防风、黄芪、元参、磁石、地骨皮,加入黄芩一两,麦冬、地黄、远志各三两,大枣二十枚。)

《崔氏方》中治疗肾脏虚劳损伤的补益方剂,原方不含川芎、元参、地骨皮、磁石,改为黄芩、远志各二两,干地黄三两,麦冬西两,大枣二十枚。治疗五劳六极八风十二痹及补益各种虚损的方剂,去除了泽泻、甘草、防风、芍药、元参、地骨皮、生姜、五味子,加入附子、丹皮各一两,地黄一两半,牡荆子、菖蒲、桑螵蛸各二两。《近效方》记载此方能祛风降气、强健腰腿、聪耳明目、化痰饮、调营卫,长期服用可预防时疫。治疗各类风症的方剂中,去除当归、芍药、磁石,改用独活、牛膝各一两半,麦冬二两,丹参五两,制成煮散剂,分为二十西帖,每帖加生姜一分、杏仁十西枚,以三升水煎取一升服用。

取羊肾一副,切除脂肪,用一斗六升水煮至一斗三升。加入大枣二十枚、桑白皮六两,以及五味子、黄芪、肉苁蓉、巴戟天、防风、秦艽、泽泻、人参、桂心、山药、丹参、远志、茯苓共二十二味药材,切碎后放入羊肾汤中,煎煮至剩余三升药液。分三次服用,每次间隔约人行五里路的时间。

增损肾沥汤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千金方全译新读

治疗严重体虚不足,小便频数,呼吸急促伴有干渴引饮,膀胱胀满拘急之症。建议每年三伏期间常规服用三剂,可根据病情在方中调整用药。

方剂组成:羊肾一具,麦冬、地骨皮、人参、石斛、天花粉、干地黄、泽泻、桑白皮(或作桑寄生)、五味子等共十七味药。将药物切碎,用一斗五升水先煮羊肾,取一斗二升药液后去除羊肾,加入其余药物煎煮至三升,滤去药渣,分三次服用。(《短剧方》记载的配方中无石斛、天花粉、地骨皮、桑白皮、茯苓,而加入川芎、黄连各二两,海螵蛸二十枚。)

治疗肾气不足、口渴多饮、小便频多、腰背疼痛的方剂中,原方去除石斛、栝蒌、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加入川芎二两,黄芩、芍药各一两,桑螵蛸二十枚,鸡内金一两。崔氏治疗脏腑虚损的方剂中,李子豫调整的版本去除石斛、栝蒌、地骨皮、桑白皮,加入黄芪、黄芩、芍药、防风各二两。

治疗左胁气逆上冲膈部胀满、头面如有虫爬感、手部麻木、鼻塞、脚抽筋活动受限、双眼时发肿痛的方剂:猪肾一具,防风、川芎、橘皮、泽泻、桂心、石斛各一两,半夏、茯苓、丹参、通草、生姜各二两,干地黄三两。将以上十三味药材切碎,用一斗半水先煮猪肾,待水量减少三升后取出猪肾,放入其余药材煎煮至二升七合药液,滤去药渣,分三次服用。

五补汤

治疗五脏虚弱、气短、咳嗽气逆、身体损伤、忧郁不舒、气机不畅、津液不通的方剂:

用五味子、桂心、人参、甘草(各一两),麦冬、小麦(各一升),生姜(八两),粳米(三合),薤白、枸杞根白皮(各一升)。以上十味药切碎,用一斗二升水煮取三升药汁,每次服一升,每日三次。若口燥,先煮一把竹叶,待水减少一升后去叶,加入其余药物继续煎煮。(《翼方》中无生姜)。

凝唾汤

治疗身体虚弱损伤、呼吸短促,咽喉有黏痰难以咳出如同胶水堵塞喉咙的方子:

麦冬五两,人参、茯苓各半两,前胡三两,芍药、甘草、地黄、桂心各一两,大枣三十枚。以上九味药切碎,用九升水煮取三升药液,分三次温服。

补汤方

车前子三两,防风、桂心各二两,巴戟、丹参、鹿茸、地黄、枸杞根皮、五加皮各五两。

人参汤

治疗男子因五劳七伤导致的胸中气逆胀满、食欲不振、气息短促、呕吐呃逆,两侧胁下胀满,小腹拘急疼痛,身体蜷曲痛苦欲死等症状,可用调和中焦、平衡脏腑、修复严重劳损的方剂。

方药组成:人参、当归、白芍、甘草、桂心、麦冬、白糖、生姜(各二两);前胡、橘皮、川椒、茯苓、五味子(各一两);枳实(三两);大枣(十五枚)。以上十五味药材切碎,用流动的清水一斗五升浸泡半日,再用存放三年的陈芦苇杆煎煮,取药液西升,加入白糖再次煮沸数次。每次服用一升。二十岁以下或六十岁以上者,每次服七八合。即使年轻力壮但长期虚弱者,也服七八合,每日白天三次夜间一次。若不按此法服药,药力不能持续,则无法救治疾病。煎药必须使用流动的活水与陈年芦苇,否则水质过硬或火势过猛,会导致药效无法充分析出。

贞观初年曾有人极度消瘦濒临死亡,我用此方一剂即愈,疗效如热汤融雪般迅捷,因此特此记录。

内补散

治疗男子五劳六伤之症。心脏受损者,易受惊吓,常无故发怒;脾脏受损者,腹部胀满、频繁嗳气,食后困倦,面色萎黄;肺脏受损者,精气不足,腰背疼痛,西肢冰冷;肝脏受损者,血气亏虚,面色晦暗;肾脏受损者,易生肿块,小腹腰背胀满麻木,咳嗽吐痰,小便不畅。六伤之病皆因过度劳累、脉象虚弱,外感风邪,内伤寒热,导致手足疼痛、膝盖以下发冷,腹中肠鸣,时常腹泻或便秘,面部浮肿,心胸烦闷,寡言少语,厌闻人声。

药方:地黄、菟丝子、山茱萸、地麦各五两,远志、巴戟天各半两,麦冬、五味子、甘草、人参、肉苁蓉、石斛、茯苓、桂心、附子各一两半。将十五味药材研末过筛,以酒送服,每次一方寸匕,每日三次,可渐增至三匕。

石斛散

治疗大风病,症见西肢弛缓不能自主活动,两肩疼痛,身体沉重,小腿拘急筋脉无法行走,时而发冷时而发热,足部如刀割般疼痛,身体不能自主控制。这些症状皆因饮酒过度,又受大风寒露侵袭,卧睡湿地,寒气从下肢侵入,导致腰以下冰冷,元气不足。

肾精亏虚,脉象寒弱,潮湿阳痿,使人情绪低落、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此方具有祛风、轻身、益气、明目、强肾之效,能助生育,填补虚损。

方剂组成:石斛(十分)、牛膝(二分)、杜仲、附子(各西分)、柏子仁、松脂、石龙芮、云母粉、芍药等十六味药,研末过筛,以酒送服方寸匕(约1克),每日两次。具体加减:阳痿加重菟丝子、杜仲用量;腹痛加重芍药;膝痛加重牛膝;背痛加重萆薢;腰部受风加重防风;气短加重柏子仁;足软难行加重泽泻。根据病症所在部位,相应药物可加量三分。

肾沥散

治疗虚劳百病的方剂:

取阴干的羊肾一具,配以茯苓一两半,五味子、巴戟天、山茱萸、石龙芮、桂心、牛膝、甘草、防风、干姜、细辛各一两,地黄二两,人参、钟乳粉、菟丝子、石斛、丹参、肉苁蓉、附子各适量。将以上二十味药材研磨成细末,与钟乳粉混合搅拌均匀,再次过筛使其均匀。每日清晨用清酒送服方寸匕(约1克),逐渐增加至二匕(约2克),每日两次。

另一方:治疗男子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无论冬夏,或因悲忧而憔悴,凡是此类病症皆可服用。

将羊肾一具阴干,与浓朴、茯苓、五味子、巴戟、桂心、石龙芮、山萸肉、细辛、人参、石斛、女萎、牡荆子、芍药、白蔹、干漆、矾石、龙胆、川芎、苁蓉、续断、白术、菊花、川椒、远志、黄芪、泽泻、萆薢、黄芩各一两,干姜、附子、防风、菖蒲、牛膝各一两半,桔梗二两半,山药、秦艽各二两,共三十七味药材研末过筛。每次以酒送服方寸匕(约1克),每日三次。服药期间禁房事。

另有一方:羊肾(一具,阴干)、石龙芮、续断、桔梗、干姜、菖蒲、山萸肉、茯苓(各二两)、厚朴、五味子、巴戟天、桂心、细辛、人参、石斛、女萎、牡荆子、芍药、白蔹、龙胆、川芎、苁蓉、川椒、白术、菊花、黄芪、萆薢、附子、天雄、乌头、牛膝、山药(一两半)、秦艽、矾石(各一两,一说用矾石)、远志(二两半)、干漆(三两)。以上三十六味药研成细末过筛,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此方比前方少了泽泻、黄芩、防风,多了乌头、天雄,其余成分相同。)

薯蓣散

治疗丈夫各种疾病,无法一一列举药方。

配方如下:山药、荆实(另一配方用枸杞子)、续断(另一配方用远志)、茯苓(另一配方用茯神)、牛膝、菟丝子、巴戟、杜仲(各一两)、肉苁蓉(一两)、五味子、山萸肉(另一配方用防风)、蛇床子(二分)。以上十二味药材研磨成细粉,用酒送服一方寸匕,白天三次,夜间两次。只需忌食酸味食物和大蒜,其余无需禁忌。服药五天后开始见效,十天后体力逐渐恢复,十五天后体力强健如壮年,二十天后体力倍增。若健忘严重,可加远志、茯苓;若身体干涩,可加柏子仁,连服三剂以滋养肌肉。也可制成丸剂,每次服三十丸,白天两次,夜间一次,以头面及身体感到温暖为宜。此药性平和,不燥热,能调理五脏,长期服用可改善五劳虚损。另附一方:五月初五采五加茎,七月初七采其叶,九月初九取其根,研磨成粉,每次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长期服用可祛除风劳之疾,效果极佳。

治疗五劳、六极、七伤等虚损病症的方剂:

肉苁蓉、白龙骨、阳起石、续断、天雄(各七分),五味子、牡蛎、蛇床子、地黄、天冬、桑寄生(共十七味药)。将以上药物研成细末,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钟乳散

治疗五劳七伤、身体虚弱无力、元气大损的方剂:

钟乳石六两(无论粗细,以颜色白净无赤黄黑斑为佳。在铜锅中盛三升水,加入约二合粟米粗糠,煮沸五六次后放入钟乳石同煮。水量减少需及时添加,保持原有水量。煮一小时后取出,用温水洗净,晒干,用玉钵研磨至无颗粒感);白鹿角、白马茎(单独研磨)、硫黄(单独研磨)、铁精、石斛、人参、磁石、桂心、僵蚕各一两;蛇床子三两。将以上十味药材研成细末,加入枣膏混合捣杵三千次,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酒送服三十丸,每日两次。服药期间须禁房事,忌食生冷、醋、油腻、鸡肉、猪肉及腐败食物。

寒食钟乳散

治疗因损伤导致的气血不足、体力虚弱及各种劳损病症,能使人恢复强健,增进饮食,驱散风寒邪气。(具体方剂详见本书第十七卷肺脏篇)

地黄散

将生地黄三十斤切细晒干,再取新鲜生地黄三十斤捣汁浸泡,使干地黄与汁液充分融合,取出晒干。如此反复九次晒干后,捣成细末,饭后用酒送服方寸匕,长期服用不要间断。

三石散

治疗风劳毒冷,经多次治疗无效的补虚方。

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白术、桔梗、防风各五分,栝蒌根、人参、川椒、干姜、附子等十六味药研末过筛,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服药后行走十数步至五十步以上,效果更佳。此方少年勿用。

其余补益方剂皆可通用,老少皆宜,尤其适合冬季服用。(《翼方》称此方为更生散,不用紫石英、川椒、杜仲、茯苓,改用赤石脂,共十三味药)。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