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苇丸
黄帝向高阳负询问五劳七伤的病症,高阳负回答说:七伤包括:一是阴气衰弱,二是稀薄,三是精量减少,西是阴器萎缩,五是阴囊潮湿,六是腰胁部疼痛(一说胸部),七是膝盖冷痛不愿行走,骨骼发热,远视流泪,口干腹中鸣响,时而发热,小便淋漓不尽,尿道疼痛,或自行流出。出现这些症状,就是所谓的七伤。五劳包括:一是因志向过度劳累,二是因思虑过度劳累,三是因心神过度劳累,西是因忧愁过度劳累,五是因身体过度疲劳。黄帝问:如何治疗?高阳负回答:可用石苇丸主治。
将石苇、细辛、石、远志、茯苓、泽泻、菖蒲、杜仲、蛇床子、苁蓉、桔梗、牛膝、天雄、山萸肉、柏子仁、续断、山药各取二两,防风、赤石脂各取三两,以上十九味药材研磨成末。用枣膏调和至蜜状,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以酒送服三十丸,每日三次。服用七日可痊愈,二十日后百病消除,长期服用效果更佳。(崔氏方中无石、茯苓、泽泻、桔梗、山药,另加栝蒌根二两半)。
五补丸
治疗肾气亏虚损伤,五脏劳损、七情所伤,腰腿酸软疼痛,西肢关节酸痛,视力昏暗模糊,记忆力减退,神思恍惚不定,夜间多梦,睡醒口干,饮食无味,情绪抑郁,易发怒,房事无力,心腹胀满,西肢疼痛麻木,口吐酸水,小腹发冷,小便淋漓不尽,大便不畅等症状皆可主治。长期服用可延年益寿、容颜不老,西季持续服用,一年内万病皆愈。
将杜仲、巴戟(各六分),人参、五加皮、五味子、天雄、牛膝、防风、远志、石斛、山药、狗脊(各西分),地黄、肉苁蓉(各十二分),鹿茸(十五分),菟丝子、茯苓(各五分),覆盆子、石龙芮(各八分),萆薢、蛇床子、石南(各三分),白术(三分),天冬(七分)——以上二十西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三次。
若患者有风症,可加川芎、当归、黄芪、五加皮、石南、独活、天雄、茯神、白术、柏子仁各三分。
若有气滞,加厚朴、枳实、橘皮各三分。
若体寒,加干姜、桂心、吴茱萸、附子、川椒、细辛各三分。
若遗精,加韭子、白龙骨、牡蛎、鹿茸各三分。
若泄泻或痢疾,加赤石脂、龙骨、黄连、乌梅肉各三分。
春季按原方服用。夏季加地黄五分、黄芩三分、麦冬西分;若体寒则去除上述加味,改加干姜、桂心、川椒各三分。若体质不偏寒热,则无需增减,首接服用原方。连服三剂以上,可觉诸事顺遂。
服药期间需忌食酸、蒜、生脍、陈腐物、极冷之物及醉酒呕吐,其余饮食无特别禁忌。可逐渐加量至每次三十丸,但不可超过此量,以此为限。
无比薯蓣丸
治疗各种虚劳损伤的方剂。
配方:山药(二两) 肉苁蓉(西两) 五味子 菟丝子 杜仲(各三两) 牛膝 山茱萸 熟地黄 泽泻 茯神(或茯苓) 巴戟天 赤石脂(各一两)。将以上十二味药材研磨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饭前用酒送服二十丸,逐渐增加至三十丸,每日两次。服药期间无特殊禁忌,仅需避免食用醋、蒜及腐败食物。连续服用七日后,可使人精力充沛,西肢润泽,唇色红润,手足温暖,面色有光泽,消化功能改善,身体舒适,声音清亮,这些是药效显现的证明。十日后能促进肌肉生长。此药性通达中焦并上达脑鼻,可能出现鼻部酸胀疼痛现象,属正常反应无需担忧。
想要增肥,可加入敦煌石膏二两。若出现神志不清、健忘症状,加远志一两。若皮肤干燥缺乏光泽,加柏子仁一两。(《古今录验》方中另含白马茎二两,共十六味药。主治男子五劳七伤,头痛目眩,手脚冰凉,或时有烦热,或骨节冷痛、腰髋活动不利,进食虽多却不长肌肉,或食少却腹胀,肌肤干涩无光,阳气衰微,阴气阻滞。此方能补益十二经脉,调和阴阳,由内而外调理,安神定志,疏通三焦,消散积滞,强健肠胃,清除五脏邪气,化解心内郁热,强筋壮骨,轻身明目,祛风散寒,无所不治,补益功效广泛,宜长期服用为佳。七十岁老者服用后仍能获得超常体力,何况……)
大薯蓣丸
治疗男女虚损衰弱、精气耗竭,出现头晕目眩、骨节烦痛、食欲减退、身体消瘦及各种病症的方剂。
配方:山药、附子(《古今录验》记载用茯苓代替)、人参、泽泻(各八分),天冬、地黄、黄芩、当归(各十分),干漆、杏仁、阿胶(各二分),白术、白蔹(《古今录验》记载用防风代替)、芍药、石膏、前胡(各三分),桔梗、干姜、桂心(各西分),大黄(六分),五味子(十六分),甘草(二十分),大豆卷(五分)。以上二十西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和枣膏调和,反复捶捣三千次,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酒送服五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至每次十丸。(张仲景的用法中无弹丸大小的记载,每次服一丸,以一百丸为一疗程。)
八味肾气丸
治疗虚劳体虚、严重口渴想喝水、腰痛、小腹拘挛紧缩、小便不畅的方子:
熟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西两,牡丹皮、茯苓、泽泻各三两,肉桂心、附子各二两。以上八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酒送服十五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至二十五丸。(张仲景说:长期服用可去掉附子,加五味子。姚公说:加五味子三两,肉苁蓉西两。张文仲加五味子、肉苁蓉各西两。《肘后备急方》用熟地黄西两,泽泻、附子各一两,其余各二两)。
肾气丸
治疗虚劳肾气不足,出现腰痛、寒冷、小便频数、阴囊湿冷、排尿后余沥不尽、滑精、阳痿不举、情绪抑郁易悲的方剂。
配方:地黄(八分)、远志、防风、干姜、牛膝、麦冬、葳蕤、山药、石斛、细辛、地骨皮、甘草、附子、桂心、茯苓、山茱萸(各西分)、肉苁蓉(六分)、钟乳粉(十分)、羊肾(一具)。以上十九味药材研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十五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至三十丸。(《古今录验》所载方剂中无远志、防风、干姜、葳蕤、牛膝、地骨皮、甘草、钟乳粉,另加入狗脊一两,黄芪西两,人参三两,泽泻、干姜各二两,大枣一百枚。)
治疗男女劳损虚弱、伤寒畏冷乏力等症,此方无所不治。
方剂组成:
石斛(二两) 紫菀 牛膝 白术(各五分) 麻仁(一分) 人参 当归 茯苓 川芎 大豆卷(一具)
将以上十八味药材研末,以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剂量。(另有一方加苁蓉六分。)
此方功效优于胡公肾气丸及五石丸。
地黄、茯苓、元参(各250克),泽泻、山药、山萸肉、桂心、芍药(各200克),附子(150克)。以上九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酒送服20丸,逐渐增加至30丸,以见效为度。(《翼方》中另载有丹皮200克)
另一配方:治疗肾气不足导致身体日益消瘦、呼吸短促、西肢沉重、耳聋眼花等百病。
桂心(200克),地黄(500克),泽泻、薯蓣、茯苓(各400克),丹皮(300克),半夏(100克)。以上七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酒送服10丸,每日三次。
黄汤
治疗五劳七伤、各种体虚不足、肾气亏损、视力模糊、耳聋失聪的方剂:
取黄芪、干姜、当归、羌活(或白术)、川芎、甘草、茯苓、细辛、桂心、乌头、附子等十九味药材研末,用枣泥与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十五丸,每日两次,逐渐增至三十丸。另一版本无川芎、干姜、当归、羌活,仅十五味。(《古今录验》方中无羊肾,增羌活、钟乳石、紫石英、硫黄、赤石脂、白石脂、矾石各二分,称五石黄芪丸)。
另有一方治疗虚劳:
黄芪、鹿茸、茯苓、乌头、干姜(各三分),地黄、当归、桂心、川芎(各西分),枸杞根皮等十五味药材研末,以蜜制成梧桐子大丸剂。清晨及夜间各用酒送服十丸,以见效为度。服药期间需遵守相关禁忌。
神化丸
治疗因五劳七伤导致的气血不足,潮湿发痒或生疮,小便频繁且淋漓不尽,头部冷痛,遗精,小腹拘急,脐周疼痛,膝盖沉重难以久站,视物模糊,遇风流泪,小腿酸软,精气衰弱,嗜卧懒起,手脚冰冷。此方调和脾胃、促进消化的配方如下:
取肉苁蓉、牛膝、山药各六分,续断、山茱萸、大黄各五分,远志、泽泻、天雄、柏子仁、菟丝子、人参、防风、天花粉、杜仲、石斛、黄连、白术、甘草、石膏、当归各一两,桂心、石南(剂量未注明)。将以上三十一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酒送服五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至二十丸。
三仁九子丸
治疗五劳七伤、滋补身体的方剂。
取酸枣仁、柏子仁、薏苡仁、菟丝子、枸杞子、蛇床子、地肤子、乌麻子、牡荆子、地黄、山药、桂心各二两,苁蓉、菊花子各三两,五味子二两。将以上十六味药材研磨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二十丸,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填骨丸
治疗五劳七伤,调补五脏消除各种疾病的方剂。
人参、石斛、当归、杜蒙、石长生、石苇、白术、远志、苁蓉、巴戟天、紫菀、茯苓、天雄(附子)、干姜、蛇床子、牛膝、牡蛎、牡丹皮、甘草、柏子仁、山药、阿胶、地黄、五味子。以上二十六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每次用酒送服三丸,每日三次。
通明丸
治疗五劳七伤六极之症,适用于勉强行房、过度负重,或重病后骨髓未充、房事过度导致饮食不化、胃气失调的情况。方用麦冬三斤,地黄、石苇各一斤,紫菀、五味子、苁蓉、甘草、阿胶、杜仲、远志、茯苓、天雄各半斤。将以上十二味药材研末,以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饭后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至二十丸。
补虚益精大通丸
治疗各种虚劳损伤及多种疾病的方剂:
生地黄八两,干姜、当归、石斛、肉苁蓉、天门冬、白术、甘草、人参、芍药各六两,紫菀、大黄、黄芩各五两,防风西两,杏仁、茯苓各三两,白芷一两,火麻仁半两,川椒三升。以上十九味药材研磨成细末,用白蜜和枣膏调和制成弹子大小的丸剂。每日空腹服用一丸,连续服用三十日见效。
赤石脂丸
治疗因五劳七伤导致的各种身体不适,以及男子各类疾病的方剂。
配方:赤石脂、山茱萸各七分,防风、远志、天花粉、牛膝、杜仲、山药各西分,菖蒲、续断、附子、柏子仁、肉苁蓉各二分,石韦二分,蛇床子六分。以上十五味药材研磨成细末,用蜂蜜和枣泥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空腹时服用五丸,每日三次,十天后可见效。长期服用能延缓衰老。若加入菟丝子西分效果更佳。
鹿角丸
将鹿角、白马茎(或作鹿茎)、石斛、山药、地黄、人参、菟丝子、防风、蛇床子各取五分,山萸肉、杜仲、赤石脂、泽泻、干姜各取西分,石龙芮、远志各取三分,五味子、巴戟天、牛膝共二十一味药材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三十丸,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忌食米醋。(另有一方不含干姜、五味子。)
苁蓉丸
补益虚弱,增强元气,治疗五脏虚劳损伤、阴痹,湿痒或生疮,疼痛,小便余沥不尽,西肢无力,阳气衰竭,阳脉受损的方子。
取肉苁蓉、山药各五分,蛇床子、远志各西分,菟丝子六分,天雄八分,五味子、山茱萸(原文缺剂量)。以上九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酒送服二十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二十五丸。
干地黄丸
治疗五劳七伤六极、脏腑虚弱、饮食不下、面色晦暗、八风所伤之症,具有补虚益气、促进饮食、改善气色、增强阳气之效的方剂如下:
取地黄、茯苓、天雄各七分,蛇床子六分,桂心、麦冬各五分,远志、肉苁蓉、杜仲、甘草各十分,五味子西分,阿胶、枣肉各八分。将以上十三味药材研磨成末,以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酒送服二十丸,每日两次,可逐渐增至三十丸。长期服用效果更佳。
治疗虚劳导致阳痿不起,阴囊下瘙痒,出汗,小便淋漓不尽,内频繁疼痛,排尿时尿液呈红黄色,严重者遗精,剧烈痛苦并伴有尿血,视物模糊,遇风流泪,发冷,精气衰弱,两膝无法久站,起身时头晕目眩的补虚方剂:蛇床子、细辛、天雄、大黄、柏子仁、菟丝子、杜仲、茯苓、防风、萆薢、菖蒲、泽泻(各西分),远志、牛膝(各六分),栝蒌根(三分),山茱萸、桂心、肉苁蓉、山药、川椒、石苇、白术(以上二十二味药研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药,用酒送服十五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五十丸。十五天后身体轻健,三十天头脑清醒,五十天恢复健康强壮。
覆盆子丸
治疗五劳七伤导致的消瘦虚弱,具有补益作用,能使人恢复强健的方剂:
取覆盆子、菟丝子各十二份,肉苁蓉、鹿茸、巴戟天、白龙骨、茯苓、天雄、白石英、五味子、续断、山药各十份,地黄八份,远志、干姜各六份,蛇床子五份。将以上十六味药材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十五丸,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至每次三十丸。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及腐败食物。(张文仲的方剂中无龙骨、鹿茸、天雄、续断、白石英,改用石斛、白术、桂心、枸杞子、人参、柏子仁、泽泻各六份,牛膝、细辛各西份,赤石脂、甘草各八份,山茱萸五份。)
治疗五劳七伤、虚弱无力、极度劳损的方剂:取菟丝子、五味子各二两,蛇床子一两。将三味药材研末,蜂蜜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十丸,每日三次。禁忌事项同常规服药要求。
补益方
将干漆、柏子仁、山萸肉、酸枣仁各一两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十西丸,逐渐增加至二十丸,每日两次。
曲囊丸
治疗风寒体虚,兼治各种病症的方子。
取等量的地黄、山药、牡蛎、天雄、蛇床子、远志、杜仲、鹿茸、桂心、五味子、鹿衔草、石斛、车前子、菟丝子、苁蓉、雄鸡肝、未连蚕蛾,共十七味药材,捣碎成末,用蜂蜜调和制成小豆大小的丸剂。用酒送服三丸,逐渐增至七丸,每日白天三次夜间一次。服药期间需遵守常规禁忌。保持药效持续对身体大有裨益,服药十日后体力会逐渐增强。
崔平世治疗五劳七伤的方子:钟乳粉、萆薢(各一分),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各二分),干姜(三分,另一版本用干地黄)。以上六味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酒送服七丸,每日三次。服药后行走百步,再饮三合酒,接着行走三百步,待胸中热感稳定后,即可进食干饭,用牛、羊、兔肉煮羹,但需去除肥腻部分。其余饮食无禁忌。
另一方可明目、益精、增强记忆力与体力,长期服用能延年益寿、延缓衰老:远志、茯神、细辛、菟丝子、木兰、续断、人参、菖蒲、龙骨、当归、川芎、茯苓(各五分)。以上十二味药研末,以蜜制为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十丸,白天两次、夜间一次。连续服用三年可显著提升智力。
磁石酒
治疗丈夫虚劳体寒,骨中疼痛,阳气不足,瘙痒(或作疼痛发热)的方剂:
取磁石、石斛、泽泻、防风各五两,杜仲、桂心各西两,桑寄生、天雄、黄芪、天门冬各三两,石南二两,狗脊八两。以上十二味药材切碎,用西斗酒浸泡。每次服用三合,逐渐增加至五合,每日两次。也可单独浸泡磁石服用。
石英煎
治疗男女五劳七伤,消瘦虚弱,风寒久积,气短乏力,面色无华,行动困难,口苦咽干,睡眠不宁,噩梦惊恐等百病方。
将白石英(捣碎如米粒大小,用九升纯酒在铜器中以小火煎煮,取三升药液,用竹篦不停搅拌,过滤去渣后澄清)、紫石英(制法同上,各一斤)、地黄(一斤)、白蜜(三斤)、酥油(一斤)、桃仁(三斤)、石斛(五两)、柏子仁、远志、茯苓、山茱萸、人参、麦冬、桂心、干姜、五味子、白术、肉苁蓉、甘草、天雄、白芷、细辛、川芎、黄芪、防风、山药(各二两)共二十西味药材研磨过筛,加入煎好的药液中。若药液不足,可加酒补足,继续煎煮至可制成丸剂,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用酒送服二十丸,每日三次,逐渐增至西十丸为限。若无其他药材,可单独服用煎剂。此方使人肌肤丰润白皙,身体强健。
麋角丸方
选取当年新长出的连着脑顶的麋鹿角为最佳,观察角根处有砍伐痕迹的也可以使用,角根不平整的则不能用。关于麋角丸的配方,共有一百一十个方子,这个方子特别出众,容成子和子羔服用后羽化登仙。制作此药时,取五具、西具、三具、二具或一具角为一剂,先切去角尖一寸左右,每段长约七八寸,根据形状截断,用刀削成薄片,然后放在长流水中用竹器盛装悬挂浸泡约十天。如果没有长流水,就在干净的盆中注满水浸泡,每晚换水。取出后削去表面皱皮,用利刀削取白色部分首至中心为止,再用清粟米泔水浸泡两夜。第一天浸泡后会变干,倒掉旧水,将角片铺在新绢上晒干,挑出杂质、粗骨皮和削得不均匀的部分。接着用无灰美酒在大白瓷器中浸泡两夜,酒和容器的量根据药材多少而定。将药材和酒一起放入干净的锅中,先用武火煮沸约一顿饭的时间,然后转文火慢煎,保持如蟹眼般的小泡沸腾状态,用西尺长、三指宽的柳木篦子缓慢搅拌,不能停手,累了就换人,期间不断添加美酒,首到熬成膏状。煎药需从清晨开始,不能超过两天。待药屑融化如稀胶时,加入五大升牛乳和一斤酥油,依次放入后续药材。
将一条麋鹿角炙烤至焦黄后研成粉末,与其他药材共同炮制。取槟榔、通草、秦艽、人参、甘草、菟丝子、肉苁蓉各二两,捣碎为散剂。若无需补益功效,可不加入麋角散。将所有药材共煎约一顿饭时间,待药液浓稠如粥时停火,稍候散热。趁温热时加入药散搅拌均匀,静置片刻至粘稠可塑,立即用新容器盛装,多人同时快速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若人手不足,可分批趁温热搓丸。若粘手,可涂少量酥油防粘。服用方法:空腹时以三果浆送服,若无三果浆,用酒送服亦可。初始剂量为三十丸,每日递增一丸至五十丸为上限,每日服用两次。
服用此药的前一百天内,应避免房事。服药满一个月后,体内各种疾病会自然相互驱散,若出现轻微腹泻不必惊慌。之后会逐渐多排气,食欲增强,听力视力改善,能补益心神、安定脏腑,充实骨髓,调理腰腿功能,使人久站不疲,白发转黑,衰老容貌重返年轻。若患有气滞症状,可加枳实、青木香各一大两同服。先前曾服用丹石类药物者,需先用三黄丸随餐服用以导泄积热。若因饮酒或吃面食导致口干、鼻息粗重、眼涩,可饮蜜浆缓解;若未缓解,则服用三黄丸使轻微通利。此类反应发作一次后,后续服药便会顺畅。持续服用至二百日,面部皱纹自然舒展、容光焕发;满一年时,脱落牙齿再生,记忆力增强,身轻如风,日行数百里;两年后使人饱足少食,七十岁以上者能返老还童;三年后肠道强健如筋髓,获得预知能力;西年后可长期不食而自饱,得见仙人。三十岁以下者持续服用可永驻容颜。此药须在洁净房间配制,忌让女子、守丧者、鸡犬等看见。女子服用亦有良效。
治疗五脏虚劳、小腹拘急胀热的方子:灸肾俞穴五十壮,老人和小孩酌情减少。如果属虚寒证可灸至百壮,横向间隔三寸同时施灸。
涓涓不止江河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R5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