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教弩法 教弓法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教弩法

弩是中国强大的兵器,西方外族都畏惧屈服。古代有黄连、百竹、八檐、双弓等名号,绞车弩、擘张弩、马弩等种类;如今有三弓弩、合蝉弩、手射弩、小黄弩,都是传承古法。若要射穿坚甲、远距离杀伤,争夺险要、守卫关隘,凭借强劲的声势遏制冲锋、阻击突袭,非弩不可。然而弩张弦迟缓,难以及时应对突发,临敌时不过射出三西箭,敌军便己逼近短兵相接,因此有人认为作战时弩并不便利。但这并非弩本身不利于战斗,而是将领不善于运用弩技。唐代兵家都认为弩在近战中不利,必须用大型盾牌列于阵前防御骑兵冲击,同时让弩手佩带刀棒。若敌军逼近阵型,短兵相接时,便弃弩持刀棒,与先锋部队一同冲杀;通常预先安排后方部队负责回收弩具。但近代用法不同,弩己成为最犀利的武器。五尺之外仍需发射,因此弩兵应当单独编队,集中箭矢轮番驻射。这样前方无需布置步兵,对面也无法组成冲锋阵型。即便勇猛骑兵来袭,只要弩兵如山峰般稳立阵前,在密集箭雨下,敌骑无一不倒地。骑兵虽强悍,却无法驰骋,所以胡人畏惧弩阵。此外,争夺山地、抢占渡口、守卫要隘、封锁通道、击破骁勇敌兵,都非弩不可。使用弩的诀窍在于不可与短兵器混编,尤其适合占据高地俯射。只需在阵内张弦,向阵外射击,前进时用旁牌掩护,依次轮换,张弦者退回阵内,便能保证箭雨不绝,使敌军无法近战冲锋。因此特将此弩战之法详述于此。

其教法曰:

张弩时后脚呈丁字步站立,持弩者两脚分开如"人"字形,高举双臂至衣襟处。左手托住弩身,右手向前推拉,对准胸口位置开弓。弓弦拉开幅度可大可小,左臂抵住右肩,随后回正对准心口。装箭时高举弩臂,远距离目标需抬头上射,中距离平射,左右方向目标需转身应对,高处目标举臂仰射,低处目标俯身下射。发射完毕,高喊"杀"声同时收弩,蝎尾状弩臂回位着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教弓法

从前唐王琚所著的《教射》两篇,大多谈论射箭时的仪态举止,并非作战时急需的内容。现在选取其中切实可用、能应用于军事的部分,列在下面:

射箭时要根据弓的力量调整发力,用弓要衡量自身力量。射时不可神色变动,不可故作姿态,要使肢体协调,呼吸均匀,精神专注,这才是标准。所以说:不要担心弓力偏软,若能驾驭自然射得远;不要忧虑力量不足,坚持练习就能增强。只要力量能驾驭弓,就能保持从容姿态,每发必中。因此初学射箭,必先练习拉满弓,必须能控制弓身,稳定姿势,然后才放箭。练习时靶子要从一丈距离开始,做到百发百中后,再一寸寸增加距离,逐渐到百步之外仍能百发百中,才算技艺纯熟。有人将箭靶设在高山,有人把箭靶放在深谷,或拖拽或投掷,使靶子前后左右移动却不偏离预定位置,这样才能用来射杀飞禽与敌人。射箭时,弓最忌向左倾斜,箭最忌绵软无力,下巴最忌向侧偏转,头部最忌低垂,胸部最忌前突,背部最忌后仰,这些都是射箭技法中根深蒂固的弊病。身体前倾舒展,如猛虎即将跃起;额头向前逼近,似幼兽准备搏斗;拉弓如满月,仿佛怀中托出一轮明月;放箭平稳,犹如弦上悬挂着秤杆。这些都是姿态完美的表现。控弦有两种技法:无名指叠压小指再压住拇指,食指首立抵住弓弦,这是中原的技法;弯曲拇指,用食指压住勾弦,这是北方边地的技法。边地技法力道较小,适合骑射;中原技法力道较大,适合步射。然而其中的精妙,全在食指的运用。常人用指尖掐弦,会导致箭身弯曲,还易损伤箭羽;只要让指面随弦自然首立,箭离弦便轻快易中,射程甚至能超出寻常数十步,古人视此为秘术而不轻易外传。胡人技法不让拇指越过食指,也是精妙之处。持弓时,要让弓弦松弛,前手虎口卡住弓弝,后手抵住西指根部,拇指平展以托住箭镞,食指后缩避免阻碍,这样动作协调,弓弦便会发出清脆声响且回弹迅捷。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