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叙战上 叙战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前集卷三

叙战上

用兵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谋略,其次是破坏敌人的外交,再次才是与敌军交战。挫败谋略,是指攻击敌人的心理,使其无法谋划;破坏外交,是指切断敌人的外援,使其孤立无援;与敌交战,则是短兵相接的厮杀,是不得己而采取的手段。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必定先审视自身条件:一要占据有利地形,二要士兵训练有素,三要武器装备精良,然后再观察敌方的形势。不了解敌国的政治状况,不可轻易出兵;不清楚敌国的内情,不可贸然结盟;不掌握敌军将领的特点,不可先行进攻;不熟悉敌军士兵的素质,不可率先布阵。既了解敌方又清楚己方,才能在内制定策略,对外出兵作战,这就是以严整之师攻击混乱之敌,以训练有素的军队攻击乌合之众,没有不胜利的。所以兵法上说:善于用兵的人,修明政治并严守法制,注重五个方面:一是土地幅员,二是物资储备,三是兵力多寡,西是实力对比,五是胜负条件。地形决定战局的衡量标准,衡量标准决定兵力部署,兵力部署决定战术运用,战术运用决定胜负对比,胜负对比决定最终胜利。因此,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必胜条件再投入战斗,而失败的军队往往先贸然开战再企图侥幸取胜。若只知我军能进攻,却不知敌军不可攻,胜算只有一半;若只知敌军可攻,却不知我军不宜攻,胜算也只有一半;即使了解敌我双方均可攻,但不知地形不利作战,胜算仍是一半。用兵作战首先要凝聚军心,全军团结则千人如同一人;千人同心,就能发挥千人之力;万人离心,则连一个人的作用也发挥不出。心志统一则力量均衡,所以古人用"率然"比喻这种状态。"率然"是常山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中部,头尾会同时来救。有人问能否让军队像率然一样默契?答案是肯定的。吴国人与越国人原本互相仇视,但当他们同乘一船渡河时,遇险时却能像左右手般相互救援。军队如同人的身体,士兵如同衣服,队伍如同拇指。将领指挥士兵,士兵跟随将领,就像身体与西肢、拇指的关系一样协调。军队的编制以五为单位,相互配合,长的兵器保护短的兵器,短的兵器救援长的兵器。兵器不搭配使用,就无法发挥威力。长兵器用于防御,短兵器用于近战;兵器过长则难以操控,过短则无法触及敌人;兵器过轻则锋利但易折断,过重则笨拙难以奏效。因此配备兵器需有适当比例。用兵之道在于诡诈,根据利益行动,通过分散与集中来变化战术。行动迅速如疾风,缓慢时如森林般严整,进攻时如烈火般猛烈,隐蔽时如阴云般难以捉摸,出击时如雷电般迅猛。夺取敌乡要分兵行动,开拓疆土要分享利益,权衡形势而后行动。行动不可拖延,拖延则失去锐气;耗费兵力则会挫伤士气、消耗力量,纵容敌人会引发变故,错失良机导致被动。善于用兵者,发现敌人弱点便抓住不放,追击时不轻易放弃,逼迫时不轻易撤离。起初如般安静,使敌人放松戒备;随后如脱兔般迅捷,令敌人来不及抵抗。敌人一旦露出破绽,应立即乘虚而入。用兵的关键在于迅速,趁敌人措手不及。即便如此,仍要以严整应对混乱,以镇静应对喧哗,以安逸应对疲劳,以近便应对远道,以饱足应对饥饿。所以说:见到有利时机要迅速行动,没有利益就停止,抓住机会追求利益,片刻不容迟疑。行动早一刻则过度,晚一刻则错失良机。善于作战的人,能化少为多,化多为少。为何如此?常出其不意,攻击敌人空虚之处,使敌人暴露而自己隐蔽。让我方兵力集中,使敌方兵力分散;我方集中为一,敌方分散为十,这样就能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与我交战的敌人就少了。我方的作战地点常让敌人无法知晓,敌人防备的地方就多;敌人防备的地方多,那么与我交战的兵力就又少了。所以说:心存疑虑的军队必败,力量分散的军队必弱。能分散敌人的兵力,动摇敌人的军心,即使兵力极少也绰绰有余;不能分散敌人的兵力,动摇敌人的军心,即使兵力数倍也不足。作战时,有应当攻击、应当回避、应当放纵的情况:攻击松懈安静的敌人,避开强大镇定的敌人;攻击疲惫劳累的敌人,避开悠闲轻快的敌人。不要攻击阵容严整的敌军,不要迎击士气高昂的部队。至于早晨士气旺盛,白天士气低落,傍晚士气衰竭,必须避开其锐气,在其低落衰竭时攻击。又说:撤退的军队不要阻拦,包围敌军要留缺口,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逼迫。当敌人乘着旺盛的锐气全力进攻时,不可立即与之硬拼,应当避其锋芒,诱其深入使其溃散。有人问:如果敌军人数众多且阵型严整,即将来袭,该如何应对?回答是:先夺取敌人最重视的东西,就能使其陷入被动。敌人所依赖和珍视的,无非是险要地形、富饶之地和粮道补给。抢先控制这些,就能瓦解敌军的斗志。作战关键在于造势,有了优势就能先发制人震慑敌军,趁其有利时机迅猛出击,使敌人来不及应对,就像劈竹子一样,破开几节后,剩下的便迎刃而解,无需费力。军队能形成优势的因素有三:一是气势,二是地势,三是因势。将领勇猛轻敌,士兵斗志昂扬,全军士气如狂风般强劲,这就是气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关隘险路、高山深涧、曲折盘绕的狭窄地形,一人据守,千人难攻,这就是地势。利用敌军懈怠、疲惫、饥渴,或前锋未扎营、后军未渡河等时机,这就是因势。即便具备这三者,若军队缺乏统一意志、果敢决心、死战勇气或高昂士气,也无法形成真正的优势。善于作战的人,动作节奏短促有力,进攻态势迅猛险峻。蓄势如同拉满的弓弩,发动如同扣动扳机。又说:指挥军队的态势,如同从万丈高山滚落圆石,如同决开千仞深溪的积水。至于能冲走巨石的威力,都是势能积蓄的结果,怎能不重视呢?用兵作战,必须始终保持充足力量以应对突发不足,因此不可违背行军驻止的节制,不可耽误饮食的适时供给,不可耗尽人马的力量。若行进停止没有法度,饮食供应中断,战马生病士兵疲惫,却不得休整,军队就会不堪重负,不堪重负便无法执行上级命令。上级命令一旦失效,驻扎时必然混乱,交战时必然溃败。关键在于轮番作战与休整,使兵力永不枯竭。军队必须每日保持戒备。以优势兵力攻击少数敌人时,可采取分兵包抄或三面夹击;若敌军人多势众,则应以方阵应对。兵书上说:当敌军数量庞大形成包围,士兵陷入绝境时,我军反而要镇定自若。懂得巩固防御才能取胜。又说:让士兵如同坐在漏水的船上,躲在燃烧的房屋下,即使智者也必须立即谋划,勇者也必须果断行动。穷兵黩武的国家看似强大,轻率用兵实则虚弱,这种做法绝不可取。靠持续战争获利却不让国家陷入危机,自古未有。善于用兵者,不重复征兵,不频繁运粮,而是夺取敌军粮草补充军需。用兵讲究实效迅速,从未见过精巧却持久的战法。兵法指出:频繁发动战争的国家,取胜五次会灭亡,西次招致灾祸,三次可称霸,两次能称王,一次胜利便可成就帝业。这说明长期战争消耗人力财力之严重。因此古代明君良将都明白:谈论战争,谁都不敢轻率对待。

叙战中

用兵之法讲:凡作战时,白天用旌旗旄幡指挥,夜间用金铎鼓角节制。旗向左则左进,旗向右则右进;击鼓则进军,鸣金则停止;第一次吹号行进,第二次吹号集结。全军能如此服从威严的号令,便所向无敌。若击鼓不前进,鸣金不停止,纵有百万大军,又有何用?所以作战的原则是:统一技艺标准,编定队伍序列,保持阵型严整,从容稳固,名实相符;职位要严明,军令要肃杀,行动要敏捷,士气要沉着,军心要一致;布阵时行列宜疏,交战时间距宜密。对远敌展示威势使其不敢妄动,对近敌隐蔽意图使其难以窥探。用神色传递信号,以号令明确行动准则。两军对峙时,若将领尚未摸清敌情,便以少量兵力试探其变化:佯退观察其阵型是否稳固,施压观察其是否恐慌,静待观察其是否懈怠,调动观察其是否犹疑,突袭观察其是否严整,设伏观察其是否中计。总要等待敌军先动,待其露出破绽,我方抓住战机后,再以相应策略应对。始终攻击混乱之敌,绝不硬碰严整之师。善于作战的人,总能根据形势变化无穷,其中的奥妙难以窥见。若以常规兵力对峙,敌人若拘泥于常规,我方先动反而会陷入被动,以空虚应对其实力,必被敌人所制。就像虎豹若不轻举妄动,便不会落入陷阱;麋鹿若不乱跑,便不会被罗网捕获。世间万物,没有不因贸然先动而受制于人的。有时需等待敌军行动,再悄然撤退而不击鼓暴露。所以说:衡量兵力要依据地形,根据敌阵调整战术。然而,若后动者不能洞察敌情而制定对策,则比先动者更危险。因此说:先动易疲惫,后动易畏惧。又言:先发制人可挫敌锐气,后发制人可待敌力竭。若敌人进攻,则固守阵地静观其变;若敌人企图拖垮我军,坚守阵型按兵不动,便以声势扰乱其心。趁其犹豫时出击,在其慌乱时进逼;迫其屈服,破其部署。全军上下同心,敌人便无法抵挡。战胜后,要与众人分享功劳。若准备再战,就加重赏罚,誓师激励将士冲锋在前,不再沿用旧法。先占据战场等待敌人的一方安逸从容,后赶到战场仓促应战的一方疲惫被动。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能让敌人自动前来,是用利益引诱;能让敌人无法到达,是设置障碍阻挠。若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就佯装撤退诱其出击。作战时,犹豫不决最危险,隐蔽行动易取胜。行事最关键在于果断,成功最根本在于勇决。好比一个盗贼持刀在街市发难,万人都会躲避——并非盗贼特别勇敢而众人全都怯懦,而是拼死之心与求生之念本不对等。所以说:治国要以诚信施恩惠,治军要靠武德树威望,临阵杀敌须果断敏捷。用兵之道,兵力寡少则需稳固阵脚,兵力众多则需严整有序;小股部队宜出奇制胜,大军作战当正面交锋。以轻装部队实施轻袭易陷危境,以重装部队强攻硬打难建战功,进退之间须权衡兵力配置。必胜之师必先藏锋,即先示弱于敌而后决战。犹如猛兽猎食时,虽凭借利齿尖爪,却总依托隐蔽处发起袭击,方能逞其凶暴。因此说:混乱源自严整,怯懦源自勇猛,虚弱源自强大。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会制造假象,假象既成,敌人必被牵制;抛出诱饵,敌人必来争夺。以利益引诱其行动,以主力严阵以待,如此便能事半功倍。所以对佯装败退之敌不可追击,对诱敌之兵不可贪食,道理皆在于此。更要善借敌方险阻巩固自身,利用敌方计谋达成己方目的,明察形势以求胜机,用兵之道变化无穷。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