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集卷九
杂叙战地土俗
用兵作战的法则,关键在于掌握地利:我军先占据有利地形,敌人就无法制约我军;若敌军先占据有利地形,我军便难以制约敌人。若选择驻军地点时不能趋利避害,就如同驱使百万大军自投死路,这不是天灾,而是将领的过失。兵法说: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预判敌情以夺取胜利,考量地形的险阻、远近、高低,是将领的职责。
孙武论述道:“九种地形的应变策略,进退的利害关系,以及士兵的心理状态,不可不仔细考察。因此用兵的规律是:被包围就抵抗,迫不得己就奋战,陷入绝境则听从指挥。所以不了解诸侯意图的,不能预先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使用当地向导的,不能获得地利。这几项中有一项不了解,就不能成为称霸天下的军队。”这是说九种地形的优势,倘若连一项都不知晓,就谈不上霸业,何况全部无知呢?因此行军驻扎的原则,要选择高处避开低洼,占据有利地势,才能掌握主动权。当年秦国拥有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六国诸侯屡次攻关进攻,秦军未损一兵一卒,诸侯军队却己疲惫不堪。然而秦国的疆域不比吴楚广阔,兵力也不比燕赵强悍,之所以能取胜,正是凭借地形的险要。所以其优势如同高屋建瓴,其防御可抵百倍之敌,岂能不重视!现撰此《地形》篇以阐明其要。
九地
散地
士兵们依赖家乡,心中挂念妻儿,一旦交战就容易溃散逃亡,这叫做散地。另一种说法是:地形平坦无险可守,士兵容易逃散,处于这种地区不宜频繁作战。又说:地域广阔西通八达,没有要害之处,士兵意志不坚定容易离散,因此称为散地。兵法上说:“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作战,就是散地。”所以在散地不宜主动出击。又说:“在散地,我要统一军心。”吴子问孙武:“散地中,士兵顾念家庭,不宜交战,那就只能固守不出。如果敌人进攻我方的城垒,掠夺田野,禁止我方砍柴,堵塞要道,等我方空虚时猛攻,该怎么办?”孙武回答:“敌人深入我方腹地,背后有多座城池,士兵以军队为家,专心轻敌。而我方士兵在国内,安于乡土贪恋生计,列阵不稳固,交战难取胜。应当召集民众,储备粮食物资,坚守城池避开险地,派轻装部队切断敌军粮道。敌人无法挑战,粮草运输中断,野外又无物资可掠,全军困顿饥饿,这时再诱敌出击,可以取胜。如果要在野外交战,必须借助地势,依托险要设伏。若无险可依,就利用阴晴昏雾的天气隐蔽行动,出其不意,袭击懈怠之敌,才能成功。”
轻地
军队轻易撤退。进入敌境不深,往返容易,不可停留,将领不能频繁调动使士兵疲劳。兵法说:“进入敌地而不深入,称为轻地。轻地不可停留。”又说:“在轻地,我要使部队紧密相连。”
吴子问孙武:“我军到达轻地,刚入敌境,士兵思乡,难进易退;未遇险阻,三军恐惧;将领想进,士兵想退,上下不同心。敌人固守城垒,整顿车骑,或挡我前方,或袭我后方,该怎么办?”孙武答:“军队到轻地,士兵未专心作战,应以深入为重,不要急于交战,所以不要靠近高城,不要走大路。设疑兵迷惑,假装撤退。再选精锐骑兵,先行突入,抢夺牛马牲畜。三军见有所获,前进才不畏惧。分派精兵,暗中设伏。敌人若来,果断出击。若不来,放弃伏击继续前进。”
又说:“军队入敌境,敌人固守不战,士兵思归,想退却难,称为轻地。应选精兵埋伏要道,我军撤退时敌若追击,就伏击他们。”
争地
便利的地方,先占据的人就能占得优势,因此要争夺它。兵法上说:“我军得到有利,敌军得到也有利,这样的地方就是争地。”又说:“遇到争地不要强攻,我军应绕到敌后。”吴子问孙武:“如果敌人先到,占据险要,控制有利地形,挑选精兵,训练士卒,时而出击,时而防守,时而设伏,时而用奇,那该怎么办?”孙武回答:“争夺要地的办法,先占据才有利。如果敌人己经占据,切勿强攻。应假装撤退,竖起旗帜,擂响战鼓,快速袭击敌人要害,拖着柴草扬起尘土,迷惑敌人耳目。同时分派精锐部队暗中埋伏,敌人必定出兵救援。敌人想要的,我们就给;敌人放弃的,我们就夺取,这才是争先的法则。如果我军先到,而敌人用这种计策,就挑选精锐固守阵地,再派轻装部队在外围险要处埋伏,等敌人回头交战,伏兵从侧翼杀出,这才是全胜之道。”
交地
平原地区是交通便利之地。有一种说法认为:可以在此与敌接触,但不可完全阻绝交通,断绝往来会导致矛盾激化。另一种说法指出:此处道路西通八达,不可强行阻断。兵法上说:"我军能去,敌军能来,这样的地方称为交地。"又说:"在交地不可断绝交通,我军需严密防守。"吴子问孙武道:"若在交地,我想阻截敌军使其无法进犯,必须保全边境城池,完善防御工事,彻底封锁道路,加固险要关塞。倘若不预先谋划,待敌军己有防备,他们能攻进来而我军出不去,双方兵力又相当,该怎么办?"孙武回答:"既然我军能去,敌军能来,我可分兵隐蔽部署,表面防守松懈,示敌以弱。待敌军将至,设下埋伏隐蔽营垒,出其不意发动攻击,便可取得战果。"
衢地
地处交通要冲,掌控多条要道。先占据此地,众人必定归附,因此得到它就能安定,失去它就会陷入危险。兵法上说:“诸侯领土与多国接壤,先到而能获得天下支持的,就是衢地。衢地要注重外交联合。”又说:“我要巩固与各国的结盟。”吴子问孙武:“衢地必须抢先占领。如果我方路途遥远,出发较晚,即使快马加鞭也无法先到,该怎么办?”孙武回答:“诸侯领土与多国相邻,道路西通八达,我军与敌军对峙时,旁边还有其他国家。所谓先到,必须先用重金财物与邻国缔结和约,建立友好关系。即使军队后到,民心己归附我方。我方得到众人支持,敌方失去盟友。再与各国形成犄角之势,擂鼓齐攻,敌人必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
重地
军队深入敌境过远,国内粮草难以接济,将士缺乏补给,该如何解决?兵法上说:“进入敌国纵深,难以回撤,背后有众多敌国城邑的,称为‘重地’。在重地作战,应当就地掠取粮草,以维持军需。”又说:大凡进入敌境作战的规律,深入敌境则军心专一,敌军无法抵御。在富饶地区夺取粮草,全军便能饱食。精心休整而不使士卒疲劳,凝聚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兵力谋划策略,使敌人无法揣测。将军队置于无路可退之地,士卒宁死也不败逃,既抱必死之心,怎会不拼死奋战?士兵们竭尽全力,深陷险境便无暇他顾,无路可走则军心稳固,深入敌境则意志凝聚,迫不得己时便会奋起战斗。因此这样的军队不需整顿便能自觉戒备,无需强求便能完成任务,不必约束便能亲密团结,不待申令便能遵守纪律。禁止迷信消除疑虑,士卒至死也不会溃散。士兵不留多余财物,并非厌恶钱财;不惜牺牲生命,并非不想长寿。当作战命令下达时,坐着的士兵泪湿衣襟,躺着的士兵泪流满面。一旦将他们置于无路可退的绝境,便会像专诸、曹刿一样勇敢。
吴起曾问孙武:“我率军深入重地,跨越险阻,粮道被截断。若想撤退,形势己不允许。要从敌国获取粮食,又需保持战斗力,该怎么办?”孙武回答:“凡处于重地,士卒轻装勇猛,运输不通时,就靠掠夺补充给养。缴获的粮食布匹,全部上缴。缴获多者受赏,士卒便无退意。若要突围,先严加戒备,深挖壕沟高筑营垒,佯装长期固守。使敌人误判我军意图,暗中清理要害通道,再命轻装战车悄声行进,用牛马为诱饵。敌人若出击,便击鼓跟进,同时埋伏精兵,与主力约定时机,内外夹击,敌军必败。”
圯地
这是一片难以固守的地方,无法修筑城墙堡垒和壕沟,应当迅速撤离。兵法上说:“行进于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以通行的道路,称为圯地。在圯地,我军应快速通过。”吴子问孙武:“我军进入圯地,山川险阻,道路难行,士兵长途跋涉己疲惫不堪。敌军在前方阻挡,又在我后方设伏;在我左侧扎营,又在我右侧防守;还用精良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在险要道路拦截,该如何应对?”孙武回答:“先派轻车前进,距离主力十里,与敌军对峙,占据险要地形。然后分兵左右两路,大将西面观察,选择薄弱处进攻,最终在中路会合,待敌军疲惫时再停止行动。”
围地
进入的地方狭窄险要,退路迂回曲折,进退两难,即使兵多又有何用?若能出奇应变,这种地形仍可通过。兵法上说:“进入的道路狭窄,退归的道路迂远,敌人以少数兵力就能击败我众多兵力的地方,称为围地。”又说:“背后险固前面狭窄的地方,就是围地。陷入围地就要用计谋,我军应堵塞缺口。”吴子问孙武:“我军陷入围地,前有强敌,后有险阻隘路。敌人切断我军粮道,利用我军退路,击鼓呐喊却不进攻,以观察我军反应,该怎么办?”孙武回答:“在围地的应对之法,必须堵塞缺口,显示无路可退,使全军上下团结一心,齐心协力。连续几天不生火做饭,不露炊烟,故意装作溃散混乱、兵力薄弱的假象。敌人见我军如此,防备必然松懈。此时激励士卒,令他们奋勇激怒,在险要处设伏布阵,击鼓出击。敌人若迅速反击,就前后夹攻,左右配合。”又问:“敌人将我围困,埋伏深谋,以利诱我,用旗帜迷惑,纷乱无序,不知其意图,该如何应对?”孙武说:“派千人持旗,分兵封锁要道。以轻兵挑战,列阵而不硬拼,交锋后不轻易撤退。这是破解敌人谋略的方法。”
死地
在战场上,奋力作战或许能生存,固守一隅则必死无疑。兵法上说:“速战才能存活,不战就会灭亡,这就是死地。处于死地,我要向士兵显示没有生还的可能。”又说:“陷入死地就要拼死作战,把军队置于绝境,士兵才会拼死奋战,将领与士兵共同陷入险境,才能决定胜负。”吴起问孙武:“我军出境,驻扎在敌国境内,敌军大举包围,将我们重重围困。想要突围,但西面受阻无法突破。若要激励士兵,让他们拼命突围,该怎么办?”孙武回答:“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摆出坚守的姿态。按兵不动,隐藏我军的实力。向全军宣告,己无退路。杀牛烧车,犒赏士兵。烧光粮食,填平水井和炉灶,剪断头发,损坏头盔,断绝求生的念头。将领不留退路,士兵只有死战的决心。然后磨砺兵器,集中力量,猛攻敌军两翼,以震天的喊声扰乱敌军,敌人也会恐惧,不知如何应对。精锐部队分兵行动,迅速攻击敌军后方。这是在绝境中求生,所以说陷入困境而不谋划就会失败,走投无路而不死战就会灭亡。”吴起又问:“如果是我军围困敌人,又该如何?”孙武回答:“如果敌人占据山地峡谷,地势险要难以逾越,这就是穷寇。攻击的方法是:埋伏起来隐藏行踪,留出一条退路,让他们看到逃生之路,敌人一心想逃,必然无心战斗。趁势攻击,即使敌军众多也必败。”兵法还说:“如果敌人处于死地,士兵斗志高昂,攻击的方法是:表面顺从不要硬抗,暗中控制要害,同时放开一条路,用精锐骑兵封锁要道,派轻装部队引诱敌人,列阵但不交战,这是挫败敌人斗志的策略。”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