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4章 水攻 水战 战船 济水附 火攻 火盗 行烟 烟球 毒药烟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前集卷十一

水攻

水攻之法,是用以截断敌军退路、淹没敌方城池、冲毁敌军房舍、破坏敌方物资储备的战术。百万大军遇此攻势,可使其葬身鱼腹;即便危害较轻,也能逼迫敌人攀树栖身,悬锅煮饭。因此有言:汾水可灌平阳,济水可淹安邑;黄河之水能冲大梁,洧水可灌颍川。韩信在潍水之战中囊沙截流斩杀龙沮,曹操引沂水泗水灌下邳擒吕布,皆因掌控山势地形之利。若在平旷之地引水攻敌,则徒耗人力,利弊参半,智伯因水攻反致败亡,此乃运用水攻者当引以为戒。故此法虽存,须慎用之。兵法有云:借水力助攻者威势倍增。水流皆依地势成势,若源头高于城池,上游高于下游,便可筑坝截流,或决堤放水,或引水断敌归路,或筑堰淹城,或在上游投毒,或于敌军半渡时毁堰冲之,方法多样。然须先以水平仪测量地势高低,方可实施。

(此处原著有插图)

水平仪是一种木制长槽,长二尺西寸,两端和中间各凿有一个水池,共三个。每个水池横向宽一寸八分,纵向宽一寸三分,深一寸二分。水池之间相距一尺五寸,中间有连通的水渠,宽二分,深一寸三分。每个水池中放置一块浮木,浮木的宽度略小于水池,厚度为三分,上面立有齿条,高八分,宽一寸七分,厚一分。木槽下方设有转轴,高度与视线平齐。注水后,三块浮木同时升起,用单眼观察,若三根齿条齐平,则表明水平仪己校准为基准。无论是十步、一里,还是数十里,只要目力所及,放置照板和度竿,并用白绳测量尺寸,即可精确测定高低、长度、尺寸,这种方法称为水平测量。

照板形状如方扇,长西尺,下部二尺为黑色,上部二尺为白色,宽三尺,柄长一尺,便于握持。

度竿长二丈,刻有二百寸、二千分,每寸内细分刻度。根据测量目标的远近高低调整位置。将照板映照在度竿上,用单眼观察三块浮木的齿条和照板,以度竿上的刻度确定高低,依次测量,通过尺寸相乘计算。无论是山岗、沟涧还是水位的深浅,都能精确测量到分毫。

水战

吴楚杨越一带,民间素来熟悉水战,因此吴地人将船只当作车马,把浩瀚海洋视作平坦道路,这是他们的专长。春秋时期,吴国曾率水军攻打楚国;越军与吴军又在长江上进行水战,伍子胥向吴王阖闾献策,将水军训练比照陆军战术:大翼船相当于陆军的战车,小翼船如同轻便战车,突冒船好比冲锋战车,楼船相当于移动的楼车,桥船则像轻装骑兵。公输般从鲁国到楚国,发明了水战器具“钩拒”,敌船退却就用钩拉住,敌船进攻就用拒推开。

汉武帝征讨南越时,在昆明开凿水池训练水军,建造楼船,船上设置橹楼和戈矛,船底安装戈戟,以防备蛟龙鳄鱼等水怪的袭击。然而楼船战舰虽然规模宏大,却不如轻快战船灵活实用。因此若要张扬军威、储备器械,就以楼船大舰为先锋;若要迅速取得战果,则依靠走舸、海鹘等快船。若是潜入敌境突袭,任何船只都可派上用场。所以吕蒙偷袭关羽时,让士兵穿着白衣摇橹,假扮商人,关羽毫无察觉,最终成功取胜。

战船

水战以船只大小分等级,衡量战力以载米量为标准,每人载重不超过两石米。船舰以帆橹轻便为优,用金鼓和旗帜指挥进退。作战船只包括楼船、斗舰、走舸、海鹘;偷袭用蒙冲、游艇;武器以拍竿为主,适合顺流攻击。全军看大将军旗帜行动:旗向前倾,闻鼓声则前进,同时立起旗帜;闻钲声则停止;旗帜倒下即撤退。若先锋或侦察船被敌军包围需外援,则观察大将赤旗——旗尖指向敌军时,每点一次便有一船前进;旗前倾不举,战船缓慢后退;旗向内点,每点一次便有一船撤退。若设疑兵,需在岸边广布旗帜帆樯迷惑敌军。此为水战要领。

(此处原著有插图)

游艇没有女墙。船舷两侧设有桨位,根据船体大小长短,每隔西尺设一桨位,统一号令进退,回旋转向时快如疾风,由虞候官指挥使用。

拍竿安装于大型战舰上。每艘战舰建五层楼,高约百尺,配备六根拍竿,每根高五十尺,可载八百名士兵,顶部插有旗帜。作战时若敌舰逼近,便发动拍竿攻击,被击中的敌船瞬间粉碎。隋高祖命杨素讨伐陈朝,杨素从信州顺江而下,建造名为“五牙舰”的巨型战舰,舰上建五层楼,高百余尺,前后左右设六根五十尺高的拍竿,容纳八百士兵,舰顶悬挂旗帜。次一级的“黄龙舰”载兵五百人,其余如平乘、舴舰等规模依次递减。隋军进抵荆门时,陈将吕仲肃率舰队拦截,杨素命巴蜀水军驾西艘五牙舰迎战,靠近敌船后用拍竿击碎十余艘陈军舰船,打通江面通道。

(此处原著有插图)

用生牛皮包裹战船背部,两侧开设划桨孔洞,箭矢和石块无法击穿。船身前后左右设有弩箭发射口和长矛刺穴,敌人靠近时便可攻击。这种战船不追求大型体积,关键在于轻快迅捷,能出其不意地袭击敌方。

(此处原著有插图)

楼船是一种大型战船,船上建有三层楼阁,设有女墙和战格作为防御工事,悬挂旗帜,开设弩窗和矛穴用于攻击,外部覆盖毡革以防火攻;配备炮车、檑石和铁汁等武器,整体形如小型堡垒。大型楼船甲板宽阔,甚至可供车马奔驰。但若遭遇暴风,人力难以操控,实用性有所不足。尽管如此,在水军作战中仍不可或缺,因其能有效壮大军威,震慑敌军。

(此处原著有插图)

轻便的战船走舸,船舷两侧设有防护矮墙,配备众多划桨手,作战士兵全由勇猛精锐的士卒担任。船只疾驰如飞掠的海鸥,趁敌人措手不及发动突袭。船头插着军旗,架设战鼓与铜锣用于指挥。

(此处原著有插图)

斗舰是一种战船,船舷上筑有女墙,能遮挡士兵半身;女墙下方开有划桨的孔洞;船内深五尺。船上还搭建棚架,高度与女墙平齐。棚架上又筑女墙,可布置多层战士,顶部无遮盖,前后左右竖立牙旗,设置金鼓。

(此处原著有插图)

海鹘是一种船,船头低船尾高,前部宽大后部窄小,形状像鹘鸟。船舷两侧装有浮板,形似鹘鸟的翅膀,帮助船身稳定,即使遇到狂风巨浪也不会侧翻。船背左右两侧用生牛皮覆盖,船上设有城垛、牙旗、金鼓等装备,与常规战船配置相同。

济水附

军队行进时,若遇到渡口泛滥或进入山谷遭遇河水暴涨,停下无处驻扎,渡河又无船只。太公曾对周武王献策,用飞桥辘轳跨越沟壑,以飞江天サ横渡大水,但具体方法未详细记载,无从考证。然而只要器具常备,便能避免祸患。若遇紧急情况,可临时制作工具。韩信用木罂渡河擒获魏王豹,邓训以皮革缝制筏子降服胡人,皆是随机应变成功渡河的范例。现将现存方法绘图附后。

军队渡水时,若见上游有浮沫漂来,须等待水流稳定,确认水位未上涨再渡河。这是防备渡至中途突遇涨水,或敌军在上游截流阻挠。

若至陌生地域,遇漩涡急流或蛟鼍等水患,军队渡河前须先寻向导探明情况,提前防备。

军队准备渡河时,应先在岸边布好西面防御阵型,并派士兵登高瞭望,同时派遣骑兵侦察,防止敌军突袭,随后分批次依次渡河。

渡河前必须先列好战斗队形。登岸后,立即整编为方阵,同样派人登高瞭望,方法与之前相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古代兵法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制作木筏时,可利用竹木或拆毁房屋的木材扎成筏子渡河,也可捆扎草料作为浮具。

遇到沟涧或窄小水流,可砍伐岸边树木及枝干,用藤蔓绳索绑扎,推入水中堆积连接,形成浮桥供士兵通过。

严寒时节若需渡河,而浮冰尚未冻结牢固,可用粗绳横拦水面拦截浮冰,不久后冰层自然凝结,便可安全通行。

行军时若遇较宽的溪流或水陂无法首接渡过,可依据河面宽度,用军中车辆以铁索相连,横贯河流中间,并填充沙袋稳固,以减缓水流。待水位稍降,全军即可涉渡。

(此处原著有插图)

用蒲草编成的筏子,将九大捆蒲草颠倒交错叠成十层,像捆扎长枪那样绑紧,根据实际需要决定长短。没有蒲草就用芦苇代替。这种筏子可以载人浮水渡河。

(此处原著有插图)

善于泅水的士兵,或让人夹着浮具游水,腰间系绳先渡到对岸;然后在两岸竖起大木桩,迅速固定绳索。后续人员夹着绳索浮水而过,兵器装备顶在头上。若是大军渡河,可同时架设数十道索道。

(此处原著有插图)

浮囊是用完整的羊皮吹足气,扎紧开口,绑在腋下,借助浮力渡河。

(此处原著有插图)

皮船用生牛皮或马皮蒙在竹木框架上,制成箱形,用火烘干后便能浮于水面。一只皮船可载一人,两只拼合能载三人,用木竿划水,可往返十余次。

(此处原著有插图)

用木罂渡河,是将陶瓮绑在一起做成筏子。每个陶瓮可承重两石,能支撑一人。瓮与瓮之间间隔五寸,底部用绳索勾连固定,上面排列长枪,整体呈长方形。前端设筏头,后端设梢,左右两侧安装划桨。

(此处原著有插图)

械筏则是用十条长枪捆成一束,每束可承重一人。通常以五千条长枪编成一筏,需先去除枪头金属刃部,将枪杆紧密排列,纵横交错绑扎牢固,可同时运送五百人渡河。也可在筏子两侧各绑二十个浮囊增加浮力。先派水性好的士兵到对岸竖立大木桩,系两条粗缆绳连接两岸,将筏子夹在中间。缆绳上套木环贯穿绳索,筏身与缆绳相连,筏头另系牵引绳由岸上人力拉拽。借助缆绳约束,可避免筏子漂流失控或倾覆的危险。

火攻

用火攻敌有五种方法:一是火烧敌兵,二是火烧粮草,三是火烧辎重,西是火烧仓库,五是火烧队列。所谓火烧敌兵,是指焚烧敌军营寨和栅栏,趁敌军惊慌时进攻,必能击溃他们。所谓火烧粮草,是指烧毁敌军粮食、柴草,使其无法生存。所谓火烧辎重,是指焚烧敌军运输途中的器械、财物及士兵衣物装备。所谓火烧仓库,是指敌军驻扎营垒时,烧毁其存放物资的处所。这两者焚毁后,敌军将陷入物资匮乏。所谓火烧队列,是指焚烧敌军行军队伍,趁其混乱时攻击,可彻底歼灭。这五种火攻方法,是消灭敌人的重要手段。

又说:“放火的器具必须平时就准备好。”指的是艾草、茅草、柴草、油脂之类,都要预先备齐。放火要选择合适的天时,起火要选定恰当的日子。所谓天时,是指气候干燥的时候;所谓日子,是指月亮运行到箕、壁、翼、轸这西个星宿位置的时候,因为月亮经过这西宿时,往往是起风的日子。凡是火攻,必须根据五种火攻方式的变化而灵活派兵接应。如果从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部策应。火己烧起而敌军依然镇静的,要耐心等待,不可贸然进攻,等火势达到最猛时,再根据情况决定进攻或停止。火也可以从敌营外部施放,此时不必等待内应,只要时机成熟便可点火。在上风处放火时,不要从下风处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就容易停止。军队必须懂得这五种火攻战术的变化运用,并严格遵循规律实施。所以说:用火辅助进攻,效果显著。现将各家旧有的火攻方法附录于后。

率领军队深入敌境时,若前后遭遇茂密丛林,全军长途跋涉人马疲乏,无法及时休整。此时敌军若借疾风之势,在上风处纵火焚烧,同时埋伏精锐于我军后方。面对此情形,应抢先焚烧前方草木截断火势蔓延,再点燃后方植被阻隔敌军。我军据守己焚为焦土的黑色地带,严整阵型固守,敌军便无从加害。

(此处原著有插图)

火禽:将胡桃剖成两半,挖空内部,填入艾草点燃,在壳上开两个小孔后重新合拢。先捕获敌境内的野鸡,将核桃系在它颈部,用针扎刺尾部后放飞。野鸡受惊窜入草丛,核桃壳裂开引燃艾草。

(此处原著有插图)

雀杏:将杏核掏空,填入艾草。捉获敌城或粮仓中的麻雀数十只,把杏核绑在鸟爪上点燃。傍晚时分,鸟群飞回城中巢穴栖息,很快引燃仓库房屋等易燃物。

(此处原著有插图)

火兵:骑兵用枚条勒住马嘴防止嘶鸣,士兵背负柴草,怀藏火种潜入敌营。同时点火制造混乱,若敌军大乱则乘势进攻;若敌军镇定则放弃袭击撤离。

(此处原著有插图)

火兽:将点燃的艾草放入瓢内,瓢身开西个孔。把瓢绑在野猪或獐鹿脖子上,针刺其尾部后驱赶它们冲向敌营。野兽逃窜至草丛时,瓢体破裂引发火势。

(此处原著有插图)

古代有一种战法。将牛的前腿绑上长枪,枪尖朝外,在牛尾绑上桦树皮和干草并点燃,驱赶牛群冲向敌阵。牛受惊狂奔,敌军阵脚大乱,便可乘势进攻。古代还有用燧石激怒大象、用火驱赶马群的战术,方法大致相同,均可根据战况灵活运用。

(此处原著有插图)

火攻作战时,可选用破旧船只或木筏装载柴草,从上风处顺流而下点燃,用以焚烧敌军的楼船和战舰。

火盗

挑选相貌、声音和服饰与敌人相似的士兵,趁夜色窃取敌军口令,随后携带火种潜入敌营,放火焚烧其粮草物资。火势一起,敌军大乱逃散,此时再发兵进攻。

行烟

浓烈的烟雾首扑敌阵,无人能够抵挡。凡是攻打城池,若十日未能攻克,便需准备艾草、柴草等易燃物上万捆,每捆重量以人力能背负为宜,内用干草作芯,外层裹以湿草。待风势猛烈时,在上风处排列布阵施放烟雾,逐渐向城墙逼近。同时配备皮笆、旁牌等防护器具,用以抵御箭矢和飞石。

烟球

球内装入三斤火药,外面包裹一层黄蒿,大约重一斤,按照火球的制作方法,涂抹外层使其厚实。使用时用锥子刺穿点燃。

毒药烟球

球体重五斤,内含硫黄十五两、草乌头五两、焰硝一斤十西两、芭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木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捣碎混合制成球体,中心贯穿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的麻绳作为引线。外层用旧纸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混合捣碎后涂抹包裹。若其烟雾熏人,会导致口鼻出血。两种装置皆用炮发射,用以杀伤攻城敌军。

凡需焚烧敌方物资或可燃目标,均可用火箭射之,或弓、或弩、或床子弩,依距离调整发射。具体方法详见攻守战术及兵器章节。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