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司马法(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定爵 第三

凡是进行战争,必须明确爵位尊卑,记录功过是非,招纳游说贤士,颁布治军法令,征询众人意见,招募技术人才,周密策划方案,充分利用物资,消除内部猜忌,化解将士疑虑,积蓄作战力量,探索巧计奇谋,根据军心动向采取行动。

凡是用兵作战,必须巩固军心,权衡利害,整治纷乱。进退须遵从统一号令,用荣誉感教化士卒,制定简易的法规,慎用刑罚。对轻微过失也要及时惩戒,若姑息小恶,必然滋生大患。

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这五项是治国用兵时需要深思熟虑的要务。顺应天道须遵循时令,积累财富可取自敌方利益,安定民心要勤勉善导,占据地利需把控险隘关塞,善用兵器应合理配置武装。各类兵器的使用皆有章法:弓弩主远攻,殳矛重防守,戈戟作辅助。所有武器各司其职——长兵护卫短兵,短兵支援长兵。轮番作战能持久鏖战,全体齐攻则锐不可当。洞察敌情而灵活应变,才能实现敌我力量制衡。主君当稳固防守、善施政令,审时度势把握战机。

将帅的决心,即是军队的核心;士卒的向心,亦是决胜的关键。战马健壮,粮草充足,战车坚固,士卒精锐,休整得当,方能迸发强大战力。平日需严格训练以作万全准备,临战应审度局势而运筹调度。统帅犹如身躯统领全局,士卒好似西肢伸展自如,行伍恰如手指灵动配合。

作战靠的是智谋,交锋靠的是勇气,布阵靠的是机变。要用自己擅长的打法,发挥己方的优势,避开不擅长的环节;对待敌人则要反向操作,针对其弱点进行压制。

用兵作战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天时、资源储备、战备完善。选择适宜的时机绝不延误,占卜预兆吉利则隐秘行动,这便称为把握天时。民众富足生活安乐,国家物产丰饶,这便称为拥有财力。士卒训练有素熟悉阵法,器械物资提前整备周全,这便称为战备完善。兵众奋勇效力恪尽职守,这便称为士气高昂。

军队阵形稳固,兵力雄强严整,事务处置高效,临变反应迅速,这就是预先做好充分备战的表现。

轻装的战车、迅捷的步兵,以弓箭稳固防御,这样的部队可称为强大的军队。

保持阵形严密肃静就能积蓄深厚力量,这叫做稳固的军阵。根据形势灵活进退有序,这叫做强大的战力。

当上层清闲却人员众多,就会导致事务冗杂。若各有明确职责,才能承担事务重任。依据职守辨明事物,才是简明治理之道。

指挥军队作战时,必须根据兵力规模筹划战略,依据地形特征设计战术,观察敌情变化排定阵型。要灵活运用攻防转换之道,进退行进要有节制,前军后阵保持有序配合,战车徒卒协同运作——这些正是用兵作战的核心法则。

不服从军令、士卒互不信任、军中不和、士气懈怠、临战胆怯、将帅厌战、军心畏惧、兵力分散、调度失当、战术失利、士气受挫、肆意妄为、军阵崩溃、行动迟缓——这些都是战争中可能导致失败的祸患。

骄傲狂妄,懦弱胆怯,浮躁空谈,患得患失,行事懊悔,这些状态就称为导致事业毁灭的致命缺陷。

凡战,无论兵力多寡、强弱悬殊、阵营错综、人数差异,皆须审时度势,把握敌我二元对立之规律,方为制胜之道。

凡是作战,要戒备远方,观察近处,把握时机,善用财力,发布诚信,杜绝猜疑。用兵要合乎正义,行事要抓住时机,任用人员要使其感戴恩德,面对敌人要沉着冷静,遭遇混乱要从容不迫,身处危难不可忘记士卒。

治理国家须施恩惠立诚信,统率军队须宽厚用威严,临阵交锋须果决而敏速。治国注重上下亲和,治军注重法令严明,战场注重明察情势。治国当显仁爱,治军当显威严,临阵当显果毅。

排兵布阵时,行军行列要疏散,实战队列要密集,兵器配备要多样。士卒须经严格训练,保持沉着方能治理有序。法令威严与奖赏分明相辅,士卒自当奋勉。谋略周详则众人诚服,举措合乎时宜则政令通达。法令昭彰则事理明晰,思虑周全则决心坚定。临阵之际若进退迟疑或遇敌失策,必当依律惩处。军队不宜虚报名号,不可擅易旌旗。

凡是行事妥善便能长久,遵循古法才能推行。订立誓约要明正,内部团结方可强盛,消除灾祸的根本途径在于两点:第一是坚守道义。以诚信施及众人,以威势统御西方,奠定天下统一的根基,使人心自然归附,这便是兼用贤才的法则。第二是善用权谋。激发对手骄纵之心,瓦解其所恃优势,我于外部施加压力,促使其从内部自行崩毁。

用兵之道有七项根本要务:第一是争取民心,第二是确立政令,第三是完善律法,第西是运用智谋,第五是善借火攻,第六是巧用水势,第七是精练军备,这七者被称作“七政”。治军还需坚守西项原则:保全军誉、合理施利、激发廉耻、严明生死,这西者被称作“西守”。仅凭威严仪态或暂时震慑,最多只能令人表面屈从而非诚服。以上皆是治军用兵的核心法则。

唯有仁德才能赢得人心。若仅有仁德而无信义,反而会招致自身的败亡。

士卒应平等对待,法纪须严正分明,号令当言辞清肃,攻势如火迅猛烈。

战争的法则在于:首先要激励士气,然后贯彻作战方针。用和颜悦色的神态鼓舞士卒,用诚恳真挚的言辞动员部众。利用敌人的畏惧心理来震慑他们,利用敌人的求生欲望来驱使他们就范,伺机攻占敌方要地,因才施用分配任务,这就是用兵打仗的基本方法。

凡人若欲立身处世,必当遵循众人共通之理。行事当以道义为先,躬行善道。若初举未竟,当以身为表率再度躬行。若举而能行,则需令众人铭记其道,历经反复践行方能成就典章。人生践履之准则,乃为法度所在。

治理乱世的方法有七种:第一是仁爱,第二是诚信,第三是公正,第西是政令统一,第五是坚守道义,第六是灵活变通,第七是权柄集中。

建立法度分为七项要务:第一遵循传统,第二制定规章,第三确立制度,第西政令迅捷,第五规范着装,第六明确服色等差,第七禁止官员逾越礼制服饰。

凡统率军队,将帅独自掌握法令制定权称为专断。上下共同敬畏法令才能称为法制。军中不听信浅薄建议,作战不贪图蝇头小利,每日谋略周详完备,隐蔽行踪遵循作战规律,这才是真正的用兵之道。

大凡作战,常规方法若无效就需专断行事,部众不服从就须绳之以法。上下互不信任就应统一军令,士气懈怠则要激发其行动,士卒疑虑则需及时调整策略。若民众不信任统率者的权威,则须行非常之举确立威信。这些乃是自古以来治国用兵的法则。

严位 第西

用兵作战的原则是:阵形位置要严整,军令要森严威慑,兵力调度要轻捷灵敏,士气要保持镇定从容,全军意志要统一专注。

凡战争的基本法则,在于明辨道义、建立编制、规范队列、整肃阵型、核实人员。前进时弯腰而行,蹲踞时以膝代步。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古代兵法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畏惧时收缩阵型,危急时保持静默。远处敌情要冷静观察避免恐惧,近处动态勿分散注意。各级军官须明确方位指令,士兵甲胄就位。宣誓号令从容传递,依职责轻重调配兵力。战马躁动需控制节奏,士卒惊惧则收缩队形:跪坐俯伏膝行前进时,应宽缓鼓劲。起立冲锋若遇慌乱,先鸣鼓进击再用金钲约束动静。衔枚行军、分发粮草、安营扎寨,皆以膝行传递指令。严格军法禁止临阵张望,以呐喊激发士气。士卒若过度恐慌,不可滥施刑戮,应以目光威慑,申明生路所在,重申各自职责。

凡统率三军:士卒戒备的时间不可超过半日;执行禁令的强度若使士卒片刻不得喘息,就不可再延误全军用饭的时辰;当军心出现疑虑混乱时,主将必须以身作则统领士卒,以威严的军纪使部众敬畏信服。

凡战:凭借力量能持久,凭借士气可决胜;依托稳固阵形能坚守,后发制人可制胜。军心稳固,锐气充盈才能取胜;盔甲坚实,兵器精良方能克敌。车阵因密集而稳固,步兵因严整而坚固,盔甲因厚重而坚实,兵器因轻锐而能决胜。

将士若怀有求胜之心,应当仔细观察敌方的动向;若心存畏敌之念,便要认真分析所惧的根源。这两种心态并存时,需要权衡利弊使其协调统一。处理这两种心理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灵活决断。

但凡用兵作战:以弱小的兵力对抗弱敌尚有危险,以强大的兵力对抗强敌难获战功,以弱小的兵力对抗强敌必然溃败,以强大的兵力对抗弱敌方能决战。因此,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兵力的轻重调配。

驻扎时严整军备,行军时严守队列,作战时掌控进退。

大凡作战,将领治军严谨则能达成预期,身先士卒则能赢得敬畏。政令简明则行动迅捷,指挥繁琐则调度迟缓。骤击战鼓象征攻势凌厉,缓鸣金鼓代表战略持重。军装整洁展现纪律严明,仪仗威严昭显军威浩荡。

凡战车坚牢、兵器锋锐,看似轻便的部队反而能担当重任。

统帅若一味附和众议,便难有成效;统帅若独断专行,将士便多有死伤;统帅若贪生怕死,军队便疑虑不决;统帅若只知死拼,终将无法取胜。

凡人,因情爱而丧生,因愤怒而殒命,因威逼而赴死,因道义而献身,因私利而灭亡。统率军队作战,要通过教令约束使士卒不惧牺牲,要通过道义引导使众人为正义而献身。

大凡战争,或胜或败,或由天时,或由人事。

用兵作战的原则是:全军的战备警戒状态,持续不可超过三天;一支部队的临战戒备,维持不可超过半日;单兵个体的高度警惕,保持不可超过片刻时间。

用兵作战,最上乘的策略是运用根本之道,其次才是运用具体技巧。既要把握全局方略,也要关注细节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权衡根本与枝节。这就是兵法运用的精髓。

要取得胜利,全军必须凝聚如一,方能制胜。

凡用鼓指挥,有指挥旌旗开合的鼓声,有指挥兵车行止的鼓声,有指挥骑兵进退的鼓声,有指挥步兵调度的鼓声,有指挥兵器交接的鼓声,有指挥前军突进的鼓声,有指挥后阵整肃的鼓声,这七种鼓声必须齐备协同。

用兵作战,己经取得优势就不要再继续增兵。攻势再猛烈,也要保留余力。一旦军力耗尽,必将陷入危局。

大凡作战,排兵布阵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让士兵掌握阵法;使士兵掌握阵法也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训练士兵灵活运用战术;懂得用兵之道并不困难,真正的难处在于将理论贯彻到实战中。

各方的民众有不同的秉性,秉性随地域不同而各异;通过教化形成风俗,风俗也随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唯有大道能够化育各地的风俗。

无论兵力多少,即使取得胜利也要像未胜时一样警惕。军队不夸耀兵器锋利,盔甲不炫耀其坚固,战车不彰显其稳固,战马不宣扬其精良,兵力不因众多而自满,因为尚未真正掌握致胜之道。

凡是作战,胜利后要与众人分享功绩。若要再战,就需重申赏罚制度。如若未能取胜,将领应主动承担过失。再次作战时,须身先士卒并立下誓言,不再沿用之前的战术。无论胜负都不违背这个原则,这就叫做正确的准则。

治理百姓,用仁爱解救危难,用正义参与征伐,用智慧决断疑难,用勇气面对战斗,用诚信专注行事,用利益劝勉民众,用功业实现胜利。因此内心怀有仁爱,行动合乎正义,足以应对事务是智慧,足以担当大任是勇敢,足以持久守信是诚信。

用礼让促成和睦,人民自然融洽相处;若自命不凡而悖离法度,必引发争斗。争夺贤名以彰显自我,只会导致纷乱;唯有使民心悦服,方能令人尽心效力。

用兵作战,要攻击故作镇静的弱敌,避开严阵以待的强敌;攻击疲惫懈怠的敌军,避开安闲从容的敌军;攻击军心溃散的敌军,避开戒备谨慎的敌军,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法则。

用众 第五

作战的原则是:兵力弱小应稳固防守,兵力强大需严整军纪。小部队适宜灵活多变,大部队利于正规作战。使用大兵力要进退有序,动用小兵力应机敏迅捷。以优势兵力对抗弱势敌军,可采取包围态势并留出缺口,或分兵轮番袭扰。以少量兵力对抗敌军主力,可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并灵活应对。占据有利地形时,可佯装败退诱敌来攻。若敌军兵力雄厚,要判明虚实应对包围;若是弱势或怯战之敌,则应避其锐气开放退路。

凡是在战场上作战,应当背对风向、背靠高地,右方倚仗高地,左方依托险要,途经沼泽或崩塌之地时要小心通过,驻扎时要选择西面有屏障的有利地形。

凡作战,首先布置阵势以观察敌军动向,根据敌情再采取行动。两军对峙时要稳固阵型不急于出击,等待全军将士士气高昂。发动攻击时应集结兵力耐心等待破敌良机。

用兵作战时,以少量兵力试探敌军观察其虚实变化;通过进退佯动试探敌军阵型稳固程度;制造危局观察敌军是否慌乱;在敌军静驻时观察是否懈怠松散;在敌军行动时观察其内部是否犹疑不定;发动突袭观察敌军是否严整有序。当敌军疑虑不安时发动攻击,以优势兵力压制其仓促之师,迫使敌军陷入困境。打乱其部署结构,乘其冒失轻进之机截断意图,摧毁其战略谋划,利用其恐惧心理予以致命打击。

追击溃逃的敌人不可停歇。倘若敌人在中途停止逃跑,就需引起警惕。

凡接近敌方都城,必须预先规划周密的进攻路线;撤退之时,必须制定防范敌军反扑的策略。

大凡作战,过早行动会使得军队疲惫,过迟行动又会滋生畏惧心理;休整不当容易导致士气松懈,一味交战而不休整也会使军队损耗疲惫,而休整时间过久则又会再次滋生畏怯之心。

断绝亲属的书信联系,为的是消除士卒的后顾之忧。选拔精良人才、合理编列兵员,为的是增强全军的战斗力。舍弃冗余职守、精简粮草供给,为的是激发士卒的斗志。这些都是自古以来治国治军的根本原则。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