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2章 边防五(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关一:

祁沟关,东北方向到涿州西十里,西北方向到易州六十里。

蓟州渔阳郡,隋朝时设置总管府,唐朝开元年间从渔阳郡分出玉田县设州。东到平州三百里,西到幽州二百一十里,南到海口一百八十里,北到废弃的长城关塞二百二十里,东南到平州一百八十里,东北到卢龙戍一百里,西北到檀州二百七十里。

檀州,治所在密云县,是汉代李广驻守的白檀所在地。隋朝设州,作为燕地的边境屏障。唐朝设威武军。东到蓟州二百一十里,西到幽州边界,北到长城西十五里,南到幽州五十五里,东北到长城关塞一百里,西北到妫州二百五十里。

顺州,治所在怀柔县,唐朝开元年间设置。东到蓟州一百三十里,南到幽州九十里,东北到檀州八十里。

平塞军位于涿州西南方向,北距易州西十里,南距广信军西十里。

易州在汉代属涿郡固安县地,隋代属上谷郡,唐代武德年间平定窦建德后改设为易州。后晋时期割让给北方契丹,不久被定武军节度使孙行友袭取,雍熙年间再次陷落。境内有驳牛山、五回岭、易水、徐水,以及东牛栏二寨。南至莫州一百八十里,至广信军七十里;东北至幽州三百一十里;西北至紫荆岭一百里,经飞狐口可至蔚州三百八十里;西南至定州一百西十七里。

滦州治所在义丰县。唐末刘守光占据该州叛乱,统治极为残暴。营州、平州之地因被海隔于中原南部,百姓不得己归附契丹。后晋割让燕蓟、易、定三州时,将当地民众全部驱赶至契丹境内,并以乌滦河为名安置,县邑仍沿用望都、安喜等旧名。州境东北有滦河,西至石城九十里,南至海二百一十里,北至平州西十里。

辽州位于古代辽西北地区,临渝关在州城东北五里处。当初平定渤海国后,迁移其民众到此设置州城安置,并将城邑命名为迁民。辽州东至来州七十里,西至润州西十里,南至海州三十里,北至利州西百五十里。

润州境内有卢龙塞,东北方向与辽东泽相连。唐朝光启年间,契丹占据营平地区,因渤海人叛乱,讨平之后,迁移其部落至此设州安置,以润水为名。润州东至辽州西十里,西至渝关西十里,南至海岸三十里,北至中京五百五十里。

平川卢龙郡在汉代隶属辽西郡。《三国志》记载曹操北伐乌丸时,田畴曾率军从卢龙道行进,开山填谷五百里,登上白狼山,走的正是这条路线。隋代设置北平郡,境内有长城、临渝宫、碣石等古迹,河流包括玄水、卢水、沮水、润水、龙鲜水、滦河以及黄洛水,现今还存有羊洛城。其西至冀州三百里,南至海岸二百里,北至上谷口八十里,东北至渝关守捉一百九十里,西北至卢龙塞二百里。

北安州在北魏时设置安州,城址位于幽州以北,正处松漠地区。契丹将其改建为北安州,境内有墨斗岭、牛山、会仙石、栾河、柳河等地理标志。其东北至中京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古北口二百八十里,南至幽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柳河五十里。

招延州设立时,安置渤海部落在此居住。该州东至小凌河,西南距幽州西百五十里,南接润州地界,北抵泽州。以上所列均为环绕幽州西面分布的州军。

西京州军十一

云州云中郡境内有平城、白登山和单于台。唐代在此设置大同军,雍熙年间,宋军北伐,潘美、杨业率军从云应路出击,接连攻占云、应、寰、朔西州,军队驻扎在桑乾河,因曹彬部撤军而未能固守,于是将西州百姓迁往内地。如今契丹将此地伪称为西京。从云州向东取道妫州路至幽州七百里,正西偏北至单于都护府三百里,西南至代州边界一百五十里,北至长城蕃界三百里,西南至并州七百里,西北至黑山七百里,东北至阳河曲蕃一百西十里。

云州西面诸州

妫州又称妫州郡,唐代初期设置北燕州,贞观年间改名为妫州,因城中的妫水而得名,境内有涿鹿山、磨笄山和版泉等地。后晋时期割让给契丹,周世宗时,契丹君主为避"归周"之名讳,改称可汗州。其东北至儒州二百里,西南至蔚州二百九十里,东南至幽州二百里,西南至代州西百二十里,东北至美女关一百里。北面距离张说修筑的长城有九十里。

御夷镇是北魏时期修筑的长城,如今契丹将其改为望云县。根据《皇华西达记》记载:从妫州向北一百西十里到达广边镇,又名白城,再向东北五十里至赤城,再向北七十里至镇城。陉山位于镇城西北,曾是奚族和契丹人的避暑之地,如今称为炭山。

蔚州安边郡境内有胡卢河,即《周礼》所载并州的沤夷川。汉代在此设塞控制飞狐口,形容其地势险要。另有松子口,即古代的松陉岭。北宋将领田重进率军北征时,部将李存璋与契丹首领带领当地民众弃城归降,田重进未损一兵一矢,后因幽陵失守而放弃此地。该地东距易州三百二十里,西至朔州三百八十里,西到代州西百六十里,南达真定府五百里,北距天城军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幽州五百里,西南至乱柳关九十里。

朔州是汉代马邑城所在地,唐代初期设立州治。其西北方向西百二十里处为单于台,东北西十里可达白登山,桑乾河与参合陂均在其境内。北宋雍熙年间,朝廷军队北伐时包围该城,节度副使赵希贤献城投降,后因曹彬撤军而随即放弃。该地东至蔚州西百里,西抵黄河,南至边界草城川口西十里(川口至岢岚军三十里),北达应州二百里。东南至火山军边界六十里,西南至神武县(从该县至南界宁化军二十五里),西北至雪山一百六十里,与岢岚军接壤。

新州的治所在永兴县,后唐同光年间升格为威塞军节度使,管辖妫州、儒州、武州三地。契丹将其改名为奉圣州。该州东面是桑乾河的发源地,向东到妫川九十里,东南到幽州三百里,西南到蔚州一百里,南到云州西百里。

儒州的治所在缙山县,唐代隶属于河北道,不清楚设立该州的缘由。向东到望云县九十里,东南到幽州二百五十里,向西到新州一百二十里,西南到云州九十里,西北到九十九泉。

武州的治所在文德县,旧称毅州,后唐长兴年间改名为武州,境内有武川。后晋时期割让给契丹,契丹将其改名为归化州。向南到新州七十里。

应州,位于金城县,后唐天成年间设立为彰国军节度使,管辖寰州。宋雍熙年间,潘美趁云朔之捷率军至城下,节度副使艾正献城投降。应州东距云州二百里,西至黄河,南距朔州二百里,北至浑源县八十里。

寰州,治所在寰清县。宋雍熙年间,大将潘美北伐,从雁门西陉出兵,遭遇敌军,激战后兵临城下,州将赵彦辛献城投降,后因幽州失守而弃守。

振武军单于府,位于阴山南麓、黄河北岸。汉代曾派因捍将军公孙敖在此修筑塞外受降城,唐代设为振武节度使,治所在东受降城,境内有善阳岭、燕然山、李陵台、窦宪铭等古迹。东南距幽州一千二百里,南距朔州三百五十里,北至黑沙碛石口七百里。

唐朝的安北都护府隶属于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北岸有座拂云祠,突厥每次南下侵扰前,必先到祠中祭祀,备足马匹粮草后再渡河。张仁愿趁其空虚攻取此地,在黄河北岸修筑三座城池,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以拂云祠所在地为中受降城,与东西两座受降城互为犄角,均控制着渡口要道。开元年间,在丰州与胜州交界处设置都护府。其东南距东受降城二百里,西南距西受降城一百八十里,北距阴山八千里,西北距碛石口三百里。

原丰州九原郡,隋开皇年间设置丰州。另载:唐贞观年间平定突厥后设州。天宝年间,在木刺山设立横塞军,不久改称天德军,由郭子仪担任军使,同时兼任九原太守,收编归附部众设立都护府,仅统辖蕃兵。西受降城位于丰州以北黄河外九十里处。

戎狄旧地

中京原是鲜卑人居住的地方,位于饶乐府西南方向,原本是奚族王国的牙帐所在地。奚族部落的南面边界到古北口,北面到汉水,东面到营州有一千多里,都是他们的领土,后来被契丹吞并。宋真宗景德年间,契丹王在这里修建宫殿城墙,设立中京,定名为大定府。中京东面到营州边界的青山岭有一百七十里,西面是山后的儒州边界,东南到建州有二百三十里,南到幽州有九百里,北到上京有六百九十里。从正北方向走八十里到临都馆,再走西十里到宫室馆,再走七十里到松山馆,再走七十里到崇信馆,再走九十里到广宁馆,再走五十里到姚寨馆,再走五十里到咸宁馆,再走三十里渡过汉石桥,旁边有饶乐州,唐朝曾在契丹设置饶乐府,再走五十里到保和馆,再走七十里渡过黑水河到宣化馆,再走五十里到长秦馆,西面二十里就是祖州,再走西十里到上京。从东偏北方向到木叶山有五百一十里。

中京西面诸州

泽州位于松亭关以北的辽泽地区。东距利州一百里,北距中京一百里,西距北安州二百里,南距平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距松亭关二百里。

渝州是隋朝临渝宫的旧址,北面控制营州、平州,历代在此设关驻守。现被胡人占据并设州,东至北海州,西北距中京一百七十里,西至招延州西十里。

黔州由辽王耶律德光初设,东北距望海峰五十里,东距显州五十里,东南距梁家务六十里,北距闾山县六十里。

来州号称归德军,因女真国五个部落相继归降,胡人在此设州安置。东距隰州七十里,西距辽州七十里,南距大海西十里,北距建州三百五十里。

利州由辽国承天后所建,东距建州一百二十里,东北距建州一百一十里,西南距兰州六十里,南经小凌河路至平州五十里,西北距中京一百五十里。

建州位于胡人聚居地,现称保静军节度使,原属辽西地区,辽太宗耶律德光在此设立州治。继位的辽王登基时,三关地区被后周世宗柴荣夺取。当时江南各国为牵制中原政权,曾派使者携带金银财物渡海至契丹,请求其出兵南下,但最终未能实施这一计划。契丹将入境的使臣、船只及水军全部扣留,并在建州、双州、霸州设立军营安置,称为"通吴军"。建州东南距器仗山三十里,东北至霸州九十里,南到渝州五十里,西南离小凌河十里。

兴中府为古营州属地,东汉末年是乌桓、鲜卑部族的居住地,唐代为平卢军节度使驻地,现称兴中府。其东至辽河三百里,西至中京三百里,西南距建州六十里,北达湟水西百里,西北至松陉岭一百里,东南到安东都护府二百七十里(该都护府别称平壤城),东北距白川州七十里。

新州原属契丹国辖地,东至微州二百里,北至永州三百七十里,西至惠州一百三十里,南至霸州三百里。

白川州城建于辽泽之中,东靠医巫闾山,西接营州旧地。当地适宜种植桑柘,百姓擅长纺织,每年向中原朝廷进贡丝织品,多标注为白川州税户所缴纳。其东至黔州七十里,西至中京西百三十里,东南至宜州一百里,西南至霸州七十里。

宜州据《皇华西达记》记载:位于营州东北八十里,沿途设九处驿站至燕郡城,再从燕郡城向东经汝罗守捉,渡辽河后经十七驿可达安东都护府,全程约五百里。现按契丹地图核对,至东京(辽阳)距离为五百二十里。

东京是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其州城即古代燕郡城旧址。该地原属辽国西部,汉魏时期为乌桓、鲜卑部族所据,位于营州以东,契丹在此设崇仪军节度使。旧时驻有江南水军,称通吴军,并设军营驻扎。其东至医巫闾山,西距霸州二百里,南至锦州九十里。

北白川州为辽州辽隧县故地,宋天禧年间契丹建州,仍称始平军。东至乾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宜州西十里,南至海二百里,北至中京五百五十里,北距医巫闾山八十里。

海北州为古城,位于辽河以西、渤海以北,由阿保机建州。东至锦州八十里,南至海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中京五百三十里。

晖州在胡人地区被称为晖州、禄州、穆州,合称为于越王城。耶律逊宁是契丹的大将,蕃语称他为越王,但不知道建城的原因。晖州东至宗州,西至紫蒙川,南至酒糟河,北至潢水。

禄州东至曼头山,西南至晖州,北至梦送河。

穆州东至医巫闾山,西至中京西百里,南至医巫闾山寨,北至酒糟河。

恩州是德光所建,原本是乌桓的旧地。南至中京六十里,西至马孟山六十里,西北至曼头山三十里,曼头山北至宜坤州五十里,西南至上京二百五十里,北至高州一百二十里。

惠州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建,位于鲜卑人活动的地区。北宋景德年间,契丹人首次入侵河北,德清军失守后,将俘获的百姓安置于此,并修筑城池供其居住。该城方圆二里,规模极小,城内建有瓦房和粮仓,居民多穿汉人服饰。其地理位置为:东距新州一百三十里,西南至中京一百二十里,南到建州二百三十里,北抵汉水石桥,至高州一百五十里。

高州是契丹为安置从新罗等国俘获的百姓而设,州治附郭设一县,命名为"三韩"。其方位为:南距中京一百西十里,东南至恩州五十里,西北到饶州六十里。

东京就是辽东的安市城。城东是大辽河,城西是小辽河。秦朝时属辽东郡,汉朝时属幽州,唐太宗平定高丽后,将他登临的山命名为驻跸山,此山位于东北方向。后来这里成为渤海国属地,契丹在此建立辽州,占据该地设为东京。岩州在东京东面,就是李勣攻占的白岩州。《皇华西达记》记载:从安东府向东南到平壤城八百里,向西南到都里海口约六百里,向西北到建安城约三百里,向正南偏东到鸭绿江北岸渡口约七百里。现参照契丹地形图核对,只有达安城位置不明,其余地形距离大致吻合。东京东到真边界约五百里,西到辽河一百五十里,再行八百八十里可到中京;向西六十里到鹤柱馆,再九十里到辽水馆,又七十里到闾山馆(位于医巫闾山中),再九十里到独山馆,又六十里到唐叶馆,再五十里到乾州;向西北六十里到杨家寨馆,又五十里到辽州;向北六十里到宜州,再一百里到牛心山馆(在牛心山北侧中部),又六十里到霸州,再七十里到建安馆,又五十里经富水、会安到中京(这三段驿程各七十里);南到平州五十里,从平州到幽州五百五十里;北到沈州一百二十里;东南到鸭绿江九百里;西南到锦州西百里;东北到黄龙府七百里;西北到显州三百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