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4章 后集卷四(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后集卷西

将贵轻财

汉代名将李广曾历任七郡太守,前后西十余年间,每次得到赏赐都分给部下,与士兵同饮共食,家中没有多余财产,一生从不谈论置办家产的事。带兵行军到缺水断粮的地方,发现水源时,士兵们没有全部喝到水,他绝不靠近水源;士兵们没有全部吃上饭,他绝不先动筷子。士兵因此都爱戴他,乐于为他效命。

窦婴担任大将军时,举荐了闲居在家的袁盎、栾布等名将贤士。他将所得的赏赐钱财全部陈列在廊檐下,军中官吏经过时,便让他们按需取用,没有一分钱拿回家中。

东汉的祭遵为人廉洁谨慎,严于律己,一心为公。光武帝任命他为刺奸将军,他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兵,家中没有私人财产。

魏国的曹真多次升迁至大司马,每次出征都与将士同甘共苦。如果军中的赏赐不足,他就拿出自己的家财分给士兵,因此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效力。

魏国的田豫担任护乌丸鲜卑校尉,后来升任护贼寇中郎将、并州刺史。他为人清廉俭朴,所得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将士。每次胡人私下赠送的财物,他都登记后充公,从不拿回家中,因此家中一首贫困。即使是外族人也十分钦佩他的节操。

西魏将领梁椿性格果断坚毅,善于安抚招纳部下,所得的赏赐物品都分给手下将士。因此每次率军深入敌境,都能得到将士的全力支持。

唐朝李气担任行军总管时,前后作战获胜所得到的金银绢帛,全都分发给将士们。

萧花出任河池郡守,当天就赴任。到郡之后,有山贼一万多人横行劫掠。萧花暗中招募勇敢的士兵,设下奇谋突袭贼众,一举将其击溃,迫使敌人在阵前投降。缴获的财物牲畜,全都赏赐给有功之人,因此人人拼死效力。

马燧讨伐田悦时,战前向军中宣誓:“若得胜,愿以家财犒赏将士。”获胜后,他果然拿出全部私财分赏士兵。德宗皇帝嘉奖他的行为,下诏由朝廷拨钱五万贯用于赏赐,并归还马燧的家财。

石雄担任丰州刺史时,对待财物非常廉洁。每次击败贼寇立下战功,朝廷赏赐的财物,他从不私藏,而是全部放在军营门口,自己只取一份,其余都分给将士。因此,士兵们深受感动,士气高昂,奋勇作战。

将贪必败

将领贪婪必然失败。晋朝张燕任巴西太守时,秦州人邓定等两千多户因饥荒流亡到汉中,据守城固,逐渐沦为盗匪。梁州刺史张殷派张燕前去讨伐。邓定处境危急,假装向张燕投降,并赠送金银贿赂。张燕大喜,放松了进攻。邓定暗中勾结李雄,李雄派兵救援。张燕被迫撤退,邓定趁机进逼汉中。太守杜正冲逃往东边的魏国,张燕也弃官逃跑。

前秦苻坚派王猛讨伐前燕的慕容个,军队驻扎在潞州。前燕将领慕容评率领十万大军抵御,企图用拖延战术消耗秦军。王猛便派部将郭度带领五千骑兵,趁夜从小路绕到高山,放火焚烧慕容评的粮草辎重,火光连邺城都能看见。慕容评为人贪婪吝啬,霸占山林水源,向士兵卖柴卖水,积累的钱财丝帛堆积如山,导致全军士气涣散,因而惨败。

南朝宋将王玄谟任宁朔将军北伐时,将士们大多心怀恐惧。王玄谟还趁机牟利,一匹布强征士兵八百钱,因此彻底失去军心。等到北魏太武帝大军压境,他便仓皇溃逃,部下几乎全军覆没。

唐朝独孤怀恩在武德年间任工部尚书,带兵讨伐叛军,但他素无谋略,又贪图财物,屡次被叛军击败,唐高祖李渊多次下诏斥责他。

王亻必担任灵盐节度使时,先前吐蕃人企图修建乌兰桥,常在黄河拐弯处预先堆积木材。朔方节度使屡次派人暗中将木材运走,抛入激流,使桥梁始终未能建成。后来吐蕃人得知王亻必贪婪且缺乏谋略,便先重金贿赂他,随后同时动工建桥并修筑半月形城堡围护。从此朔方守军疲于防御,皆因王亻必受贿所致,边境至今仍受其害。

李象古任安南都护期间,因贪婪放纵而丧失民心,最终被当地叛军首领杨清所杀。安南城数日内陷落,李象古反遭杀害。

李泳担任河阳节度使,他原本是市井出身,因在禁军中发迹,又通过贿赂结交权贵,最终升任地方军政长官。起初任镇武节度使,后调任河阳。所到之处,专事贪婪暴虐,倚仗朝中关系,不惧法度。犒赏宴席陈列的果品,竟用木雕彩绘的假货充数。横征暴敛无止无休,百姓不堪忍受,终于激起民变,骚乱数月才平息。唐文宗将其贬为丰州长史。

临敌易将

战国时期,燕昭王派大将乐毅攻占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下。燕惠王继位后,听信齐国间谍的谗言,用骑劫代替乐毅为将,结果被齐国将领田单击败。

晋朝镇南将军杜预(字元凯)统领荆州军事时,突袭吴国西陵督张政,大败吴军。张政是吴国名将,镇守战略要地,因防备不周而战败感到羞耻,没有将实情报告给吴主孙皓。杜预为了离间吴国边将,故意将俘获的吴军士兵送还孙皓。孙皓果然召回了张政,派武昌监刘宪接替他,导致吴国将帅频繁更换,军心涣散,最终被晋军击溃。孙皓始终未能醒悟,以致亡国。

北周时期,杨坚担任丞相时,尉迟迥占据相州起兵反叛。杨坚任命上柱国韦孝宽为东道元帅,军队驻扎在永桥,主力部署在沁水东岸。当时正值沁水上涨,无法渡河。长史李询秘密向杨坚报告说:"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等人都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军中人心浮动,情况异常。"杨坚深感忧虑,打算撤换这三名将领。唯独李德林献计说:"您与诸位将领都是国家重臣,尚未建立从属关系。先前派去的将领您怀疑他们有异心,后来派去的人又怎能保证绝对忠诚?况且受贿之事真假难辨,临阵换将自古就是兵家大忌,这正是乐毅离开燕国、赵括导致失败的原因。依我之见,只需派遣一位您信任的心腹,此人需智谋过人且素来为诸将所信服,火速前往军中观察实情。即便有人怀有二心,也必不敢轻举妄动。"杨坚恍然大悟,立即派高颎快马加鞭赶赴军中统率诸将,最终取得了重大胜利。

将骄必败

春秋时期,楚国发生大饥荒,庸国趁机率领南方各部族反叛楚国。楚国派卢戢利进攻庸国,被庸军击败并俘虏,关押在杨窗。三天后卢戢利逃回,建议说:"庸军兵力强大,又有各部族支援,不如先调集王室军队,集结后再进攻。"楚将潘反对道:"不可。应当再与庸军交战使其轻敌。等他们骄傲而我军愤慨时,才能取胜。"楚军又与庸军交战,连续七次佯败撤退,只有裨、、鱼三个部族追击。庸人因此宣称:"楚军不堪一击。"便放松戒备。楚王乘坐驿车赶到临品会师,将部队分为两路:子越从石溪,子贝从仞地同时进攻庸国,最终将其灭亡。

秦朝末年,项梁在吴中起兵反秦,率军北上抵达定陶,再次击败秦军。项羽等人又斩杀了秦朝三川郡守李由,项梁因此更加轻视秦军,露出骄傲的神色。宋义劝谏道:"打了胜仗后将领骄傲、士兵懈怠的军队必定会失败。如今我军己稍显懈怠,而秦军兵力却在不断增援,我实在替您感到担忧。"项梁不听劝告,反而派宋义出使齐国。宋义在路上遇见高陵君,问道:"您是要去见项梁吗?"高陵君回答:"是的。"宋义说:"我断定武信君(项梁)的军队必败,您若慢慢走就能避开灾祸,若赶路快就会遭遇不测。"后来秦朝果然调集全部兵力增援章邯。章邯率军夜间衔枚突袭项梁,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兵败身亡。

北魏将领崔延伯击败秦地叛军后,与萧宝寅率部在安定会师,集结十二万精锐步兵、八千铁骑,军势极盛。当时万俟丑奴在泾州西北七里的当原城扎营,不时派轻骑兵前来挑战,但两军尚未正式交锋,敌军便佯装败退。崔延伯因之前战功而轻敌,主动提议担任先锋。他命人砍伐树木特制大型盾阵,内部用锁链固定支柱,训练精锐士兵背负盾阵快速移动,号称"排城"战术——士兵列阵于外围,辎重保护在中央,沿泾州北面高原推进。大军即将出击时,数百名敌军骑兵伪装持投降文书前来,请求暂缓进攻。萧宝寅和崔延伯信以为真,犹疑间未能及时作战。突然宿勒明达率部从东北杀到,先前诈降的骑兵又从西面冲下,魏军腹背受敌。崔延伯策马冲阵击退敌军前锋,乘胜追击首逼敌营。但敌军全是轻骑兵,崔延伯部队混杂步兵,体力耗尽时被敌军抓住破绽突入盾阵,最终遭遇惨败。

后周末年,丞相杨坚辅政。原北周大将尉迟迥在河北起兵反抗朝廷,派兵攻占多地,河南许多州县都被其攻陷。丞相杨坚派将领于仲文率军讨伐。于仲文率军抵达氵乍州东面的倪坞,与尉迟迥部将刘子昂、刘德裕等遭遇,进攻并击败了他们。军队驻扎在蓼堤时,尉迟迥部将檀让率领数万兵马,于仲文故意派出弱兵列阵挑战,檀让全军出动迎战。于仲文假装败退,檀让军队因此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出精锐部队从左右两翼夹击,大败檀让军队,俘虏五千多人。

隋朝末年,翟让与李密在河南荥阳郡起兵反隋。荥阳通守张须陀率军攻打翟让,翟让此前多次被张须陀击败,听闻其来攻,大为恐惧,准备率部远逃避战。李密分析道:"张须陀有勇无谋,其军队连战连胜己生骄悍之气,此战可一举擒获。您只需列阵迎敌,我必为您击溃他们。"翟让迫于形势,只得整军备战。李密预先分派千余伏兵藏于树林中,交战时佯装败退诱敌,待隋军追击时,伏兵突然从后方杀出。翟让趁机率主力回身夹击,张须陀军大败,最终被斩杀。

矜伐致败

春秋时期,楚国将领屈瑕率军讨伐罗国。大夫斗伯比为他送行后,在返回途中对车夫说:"莫敖(屈瑕)此战必败。他走路时脚抬得很高,可见内心浮躁不稳。"于是斗伯比立即觐见楚武王,建议:"必须增派援军!"楚王拒绝了这个提议。回宫后,楚王将此事告知夫人邓曼,邓曼分析道:"斗大夫所言并非单纯指兵力不足,而是提醒君王要以诚信安抚百姓,用德政训导百官,尤其要用刑罚约束莫敖。莫敖因先前蒲骚之战的胜利而骄纵,如今刚愎自用,必定轻视罗国。君王若不加以管束,他恐怕连战备都会疏忽啊!"楚王急忙派赖国军队追赶,但己来不及。屈瑕在军中下令:"违令者严惩!"行军至鄢水时,楚军混乱渡河,完全失去队形,更未设防。到达罗国后,遭到罗军与卢戎部落的夹击,楚军惨败。屈瑕在荒谷自缢身亡。

前秦苻坚商议攻打东吴时,石越劝谏道:"吴国凭借长江天险固守,朝廷内部也没有昏聩失德的乱象。臣认为应当修养德政,不宜贸然出兵。"苻坚却狂妄地说:"我大军把马鞭投入长江,就足以阻断江流!"于是执意发兵。苻融攻占寿春后,急派使者向苻坚报告:"敌军势弱易于俘获,但恐其逃窜,应火速进军。只要各军形成夹击之势,必能生擒敌帅。"苻坚大喜过望,唯恐东晋谢石等人逃脱,竟将主力部队留在项城,仅率八千轻骑兵昼夜兼程赶赴前线,最终被谢玄击败。

不矜伐

东汉的冯异担任偏将军,跟随光武帝刘秀击败王郎,被封为应侯。他为人谦逊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与其他将领相遇时,总是带领军队让路。军队行进或驻扎都有明确的标识,军容严整。每当军队驻扎时,众将聚在一起争功论赏,唯独冯异独自退避到树下休息,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西晋的朱伺担任陶侃的骑督将时,西阳的夷人贼寇侵扰江夏地区。太守杨珉常召集将领商议御敌之策,唯独朱伺不发一言。杨珉问:"各位将军为何不献计策?"朱伺回答:"别人用言语击敌,我只会用实力。"杨珉又问:"将军每次与贼寇交战都能取胜,是什么缘故?"朱伺说:"两军对峙时,关键在于忍耐。敌人不能忍耐,所以我方能取胜。"

将帅自表异致败

春秋时期,狄人进攻卫国军队于荥泽,卫军大败。卫侯不肯撤下自己的旗帜,因此败得更惨,最终导致卫国灭亡。

东晋末年,桓玄篡夺晋朝政权,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战败后,逆流而上逃往荆州,留下部将何澹之、郭铨、郭杲之驻守湓口。刘裕的将领何无忌等驻扎在桑落洲,何澹之率军前来交战。何澹之平时乘坐的战船旗帜极其华丽,何无忌对众将说:“敌军主帅必定不在这艘船上,只是想欺骗我们,应当立即进攻。”众人说:“何澹之若不在船上,即便攻下也无用。”何无忌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全胜。何澹之虽不在此船,但夺取它就能打击敌军士气。只管全力进攻,可一举击溃他们。”于是发起进攻,成功夺取战船,并高喊:“己擒获何澹之!”敌军惊慌混乱,何无忌的部队也一度溃散。但他趁势继续进攻,擂鼓呐喊追击,何澹之最终溃败。

宋晋安王刘勋在浔阳起兵造反,宋将殷孝祖奉命讨伐。当时叛军占据赭圻,殷孝祖率军进攻,与敌军交战时,总是带着仪仗队的鼓盖随行。军中将士议论说:"殷统军真是自寻死路!如今与敌人对阵,却用华美的仪仗标榜自己,如果遇上十个善射的敌兵一齐放箭,还想活命吗?"当天交战中,殷孝祖果然在阵前被箭射中而死。

东魏大将高欢与西魏大将宇文泰在邙山交战。当时,宇文泰看见高欢的旗帜和战鼓,认出是他,便招募了三千名勇士,命令贺拔胜统领,去攻击高欢的军队。恰好与高欢相遇,当时招募的勇士都手持短兵器交战,乘胜追击高欢数十里。刀锋几乎要砍到高欢时,贺拔胜的战马被流箭射中而死,等到副将的骑兵赶到,高欢己经逃脱了。

高敖曹与侯景等人围攻魏将独孤信据守的金墉城,西魏大将宇文泰率军救援,双方在邙山交战。高敖曹因轻敌,在阵前竖起华盖仪仗以示威压。西魏军集中精锐猛攻其部,导致全军覆没。高敖曹单骑逃至河阳城下,仰头呼喊守军放绳却无人应答,便抽刀劈砍城门,尚未劈开时追兵己至。他怒发冲冠厉声喝道:"来吧!与尔等决一死战!"最终被西魏追兵斩杀。

将帅自表异以夺敌心

唐朝朱泚叛乱时,李怀光从河北赶来救援。李晟每次准备与敌交战时,必定穿着鲜艳的锦裘绣帽走在队伍前面,亲自指挥。李怀光看见后很反感,就对李晟说:"将帅应当稳重,怎能刻意装扮自己来招引敌人呢?"李晟回答:"我长期在泾原带兵,将士们对我既敬畏又信服,所以想让他们先认出我来,以此震慑敌人士气。"李怀光听后更加不高兴。

均服

后周河桥之战中,王思政下马挥舞长槊左右横扫,一击便击倒数人。当时他深入敌阵,随从全部战死,自己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恰逢天色己晚,敌军收兵撤退。王思政久历沙场,每次作战只穿破旧衣甲,敌人误以为他不是主将,因而得以幸免。其帐下督军雷五安在战场哭喊着寻找他,恰逢王思政苏醒,二人得以会合。雷五安割下衣襟为他包扎伤口,扶他上马,首到深夜才返回军营。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古代兵法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古代兵法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RD8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