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的生活中,自然是有过母亲的。父亲年轻时,对母亲的爱,恰似人们对一本引人入胜之书的浓烈兴趣。起初,他如痴如醉,如饥似渴地探寻着母亲的点点滴滴,仿佛要将她的每一个细节都铭刻于心。然而,一旦他自认为己洞悉她的全部,便如同读完一本书后,随手将其搁置在布满灰尘的书架上,弃之不理。
父亲的这种遗弃,在艾琳的世界里留下了一道难以填补的空洞。而她又觉得自己生来就不讨人喜欢,这空洞便愈发深邃。艾琳找不到可以倾注爱意之人。在这个似乎处处排斥她的世界里,她既羞涩又拙于社交,于是,收藏成了她心灵的慰藉。
起初,她的收藏杂乱无章。这儿捡个破纽扣,那儿拾个弯回形针,尽是些看似毫无价值的零碎玩意儿。但随着年龄渐长,她的品味发生了变化。她开始专注于特定的物件。古老的织物,带着丰富的质感与褪色的色泽,成了她的心头好。早期的利伯蒂丝巾,其精美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是她最为珍视的藏品之一。年代久远的丝带,曾用来点缀女子的秀发或裙衫,如今被她悉心收藏,那柔软的质地与淡雅的色调,始终令她着迷。搭扣与蝴蝶结,每一个都独具设计,与精致的蕾丝碎片一同被纳入收藏。有些蕾丝纤细如仙子的梦境织就,美轮美奂。
她偏爱小巧物件,那些能稳稳置于掌心的东西。小巧的银质水罐,表面被出柔和的光泽,是她的心头最爱。顶针,有的朴实无华,有的装饰精美,被她小心积攒。针线盒小巧玲珑,实用价值几乎殆尽,却因那份古朴而备受珍视。大理石与木质的手持冷却器,光滑的表面在炎热天气里能带来丝丝凉意,也被她收入囊中。刺绣钱包,凝聚着制作者无数小时的心血,或许还累坏了他们的双眼,也成了她不断扩充的藏品中的一部分。细麻手帕,绣工精致;小型刺绣样本,传承着世代相传的家政技艺;蛋匙与水果刀,造型各异;还有手镜,镜架常饰以精美雕刻;梳子与刷子,部分手柄由珍贵材料制成;调味瓶,这些盛放调味品的小容器,也都被她收入收藏。甚至连微缩的娃娃屋家具,制作精细,仿若现实居所的微缩版,也在她的藏品之列。似乎她的兴趣都集中在这些小巧、可触且易于掌控的物件上。它们宛如她能握在手中的小小世界,既能轻易组合在一起,又能在外界纷扰过多时轻松藏起。
随后,浮雕宝石与微缩模型也加入了她的收藏。浮雕宝石上精美的人面与场景雕刻,仿佛藏着往昔的秘密。微缩模型,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风景,都如通往其他世界的窗口。接着,硬币也被纳入其中,每一枚都承载着自身的历史与价值,既有货币价值,也饱含情感意义。圣像,兼具宗教意义与精湛工艺;各种形状、大小与颜色的珠子;能为衣物增添优雅气质的胸针;装有发丝与严肃肖像的小盒,仿佛捕捉到了逝者的神韵;小巧的玉雕人像,其光滑与美丽彰显着工匠的技艺;还有戒指,有的简约,有的镶嵌着宝石,都成了她收藏的一部分。她的藏品无一闪耀着刺眼光芒,没有粗鄙之物,亦无俗气的华丽。这是一个低调优雅的收藏,始于孩童时期的几分便士,随着她长大,靠微薄积蓄延续,在塑料被认为比橡木更便捷、玻璃比黑玉更时尚、旧货店成为隐藏珍宝宝库的那些年里蓬勃发展。
她的房间长久以来都装饰着大量蕾丝,常常如此。起初只是些小块蕾丝,从旧货甩卖的衬衫上小心拆下。后来,她越发痴迷于收藏,开始收集成码的蕾丝。从破旧床单与丝绸衬裙上拆下的蕾丝边,在伦敦东区标价2先令6便士的盒子里找到的,都成了她收藏的一部分。她讨价还价时十分精明,为了半个便士都能据理力争。日后她做买卖时,也会运用同样的说服技巧。然而,在父亲去世前,她很少有机会卖东西,因为父亲鄙视商业活动,认为那很粗俗。他对买卖之事的不屑,对艾琳影响深远,限制了她参与商业交易的能力。
但她的收藏最非凡之处,在于赋予了她一种优雅、尊严与使命感。父亲所有的朋友,那些乏味无趣、仿佛活力与热情都被抽离的男人,都觉得她古怪。然而,他们却觉得她的收藏很迷人。正是这些收藏,让她在他们眼中有了一定地位。艾琳小时候开始收藏,仅仅是渴望拥有一些能称之为自己的漂亮物件。在这个让她备感孤独与被拒的世界里,这些物件成了她的伙伴。成年后,她意识到收藏是她与外界联系的生命线,是世人关注她的唯一途径。曾经那个古怪的少女,己长成一位容颜丑陋的女子,她那颗渴望爱的心,在冷漠的父亲和那些美丽藏品之间徘徊。她对两者怀有同样的热忱,然而,只有父亲,总是让她失望。
首到第一次死亡降临,一切开始改变。这一事件将改变她的人生轨迹,只是她当时还毫无察觉。这是潜伏在她生活阴影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伺机而动,随时准备打破她苦心维持的微妙平衡。
艾琳沉睡着,梦中满是杂乱的回忆与模糊的思绪。外面的街道上,一个魁梧的身影在黑暗中徘徊。他费力地朝她窗户透出的光亮望去,端详片刻后,认定她不在家。他叹了口气,决定稍后再来。他不知,艾琳宁愿他此刻来访,也不愿沉浸在这不由自主、如狂欢般的怀旧思绪中。倘若她知晓他在外面,定会不顾寒冷猛地推开窗户,对着他大声呼喊,全然不顾寒意涌入。她会声嘶力竭地尖叫:“回来!回来!现在别离开我!” 然而,她对此一无所知,仍沉浸在梦乡深处。
后来,在一个平常的清晨,人们发现父亲死在了床上。他面色微红,身体扭曲,死因看似自然,却又有些令人费解。死亡带来了一种终结感,以及坟墓特有的庄严肃穆。弗朗西斯·卡特赖特,父亲的老同事,主持了父亲生前要求的那场毫无温情的火葬。艾琳在一阵自己都不太理解的情绪驱使下,挑选出她最珍贵的藏品,随父亲一同付之一炬。这是一个戏剧性的举动,事后回想,她满心困惑。看着火焰吞噬那些宝贝,她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失落,又有解脱之感。弗朗西斯站在她身旁,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她觉得自己看到他落泪了,但由于视力不佳,也可能是看错了。“可怜的孩子,” 弗朗西斯怜悯地说道,“在这世上孤身一人了。” 他看着艾琳,目光又移向她那些精美的藏品。艾琳回望着他,眼中带着一丝倔强。“我不孤单,” 她坚定地反驳,“我甚至不觉得孤独。” 如果她能无视周围人投来的怜悯目光和低声议论,或许真能说服自己。但在内心深处,她明白,父亲的离世,标志着她人生一个篇章的终结。如今,她站在了未知未来的边缘,满心疑惑与不安。现在的她会怎样?没了父亲,那个既是痛苦根源又是生活中长久存在的人,她该如何在这个世界前行?她珍贵的收藏在这新篇章中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血案疑云?(http://www.220book.com/book/RJE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