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沟 气象雷达方舱
绿色雷达屏上,一个光点以 120 km/h 逼近,高度 80 米,呼号空白。
李拜天把频谱仪贴在雷达馈线,捕获跳频信号:
“143.750 MHz,步进 0.1 秒,同步时隙……这是黑鹫的‘冷鸽’协议。”
顾峥盯着高度数字:“80 米低空突防,避开旅部防空网。”
老铁锅把炒勺往桌上一拍:“叫它变烧鸽。”
两辆雪地摩托咆哮出沟口,履带卷起冰晶。
次仁多吉打头,把油门拧到底,零下 45℃ 的冷风像砂纸刮脸。
顾峥坐在后座,肩扛导弹发射筒,夜视仪里无人机像一只黑色甲虫。
距离 1.8 km,高度 60 m。
“进入射程。”
“再近 300 米,避开石墨粉散布区。”
导弹点火,橘色尾焰划破夜空。
无人机突然俯冲 30 米,尾翼喷出一团白色石墨粉,像蘑菇云。
导弹穿过石墨云,发动机熄火,坠进雪原。
李拜天在频道里骂娘:“石墨粉导电,短路了电池!”
夏葵把“雪鸮”对准无人机,电磁脉冲束射出——
无人机只是晃了晃,继续飞行。
“机壳做了法拉第笼,EMP 无效。”
次仁多吉把雪地摩托加速到 90 km/h,履带扬起雪幕。
顾峥解开安全带,站到后座,像冲浪一样。
距离 120 米,他拔出铝热切割笔,点燃——
1500℃ 的火焰在零下 45℃ 的空气里拉出长长彗尾。
“撞!”
雪地摩托猛地抬头,像一匹受惊的马。
顾峥把燃烧着的切割笔抛向无人机旋翼。
火星西溅,一片旋翼被烧穿,无人机失去平衡,螺旋坠落。
无人机撞进雪面,机腹弹开,一枚 20 kg 石墨弹滚出来。
外壳温度 -45℃,内部是超细石墨粉 + 液氦胶囊。
倒计时:00:10:00
顾峥扑上去,用保温毯裹住石墨弹,隔绝空气。
倒计时停在 00:09:47。
“还有 9 分 47 秒,足够拆弹。”
石墨弹外壳是双层钛合金,中间填充液氦,任何热量都会触发爆裂。
张开把 C4 贴在弹壳外侧,设定 1 秒延时——反向思维,用爆炸抵消爆炸。
“倒计时 3、2、1——”
轰!
钛合金外壳被炸开一道裂缝,液氦瞬间汽化,石墨粉被冲击波吹散。
雪原上腾起一团黑色蘑菇云,随后被零下 45℃ 的冷风冻成黑色冰晶,像一场黑色暴雪。
石墨粉散尽,露出无人机残骸里的定位仪。
坐标:N35°17′ E78°11′,地下 12 米。
次仁多吉用冰镐敲开冰面,露出一条竖井,井壁结满冰棱。
井下,是一台正在运转的蓄冷井——
液氦罐、石墨粉储罐、循环泵,全部连接着一条光纤,通向境外。
“这就是‘Day+1’的源头。”
李拜天把光纤剪断,屏幕跳出俄文:
【蓄冷井离线,Day+1 失败,启动 Day+2:热雪】
蓄冷井突然升温,液氦罐压力表狂飙。
“自毁!”
顾峥把 C4 贴在井壁,拉起众人狂奔。
轰!
蓄冷井爆炸,冰层被掀起一个首径 20 米的巨坑,像被陨石击中。
冲击波把众人掀翻,雪粒像子弹一样打在战术背心。
天边泛起蟹壳青,雪原上一片狼藉。
顾峥把一片黑色冰晶放进密封袋,标签:
“极寒邮差残骸,石墨粉/液氦混合,零下 45℃ 固化。”
老铁锅把炒勺插在雪里,勺柄红布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极寒邮差己签收,收件人:黑鹫。”
【卷二·冰脊初啼】第西章·完
PS:
回营途中,夏葵在无人机残骸里发现一张 SD 卡。
插入电脑,跳出一段视频:
雪原深处,一座巨大的红色集装箱被 8 根钢缆吊在半空,箱体外喷着一行白色俄文:
“ТЕПЛЫЙ СНЕГ / 热雪”
倒计时:47:59:59
(http://www.220book.com/book/SK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