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五十度,连黑暗都会被冻裂。”—老铁锅生前最后一页笔记
死人沟·零点哨
柴油炉第三次熄火。火苗像被谁掐住喉咙,“噗”地一声缩成一条蓝线,随即灭得无影无踪。顾峥把最后一根固体酒精掰成三段,塞进炉膛。火又挣扎着亮了一寸,却只够映出七张蒙霜的脸。温度计:-50.7 ℃。全连口粮:7 日份。燃料:18 小时。电台:静默 11 天。
李拜天把耳机压在耳廓,频谱仪屏幕一片雪花。
“黑鹫把全频段压成一条首线,像把刀横在我们喉咙上。”他说话时,嘴里喷出的白雾在护目镜上结霜,像一层又一层的纱布。
白音半跪在地,把听诊器贴向冰面。“哒——哒——哒——”节奏和柴油炉火焰同步,却比心跳慢。
“冰下 1.2 米,有东西在走。不是人,是金属。”
顾峥抬头。极夜第 31 天,没有月亮,没有极光,只有雪本身在发光——铁锈色的雪粒像无数细小的火星,从天空缓缓沉降。
他伸手接一片,掌心立刻被烫出一道褐痕,仿佛雪里藏着滚烫的锈钉。
频谱仪发出短促蜂鸣:【143.990 MHz · 0.02 s 跳频】狐狸的心跳逼近极限,像要撕裂空气。
风停了,雪原安静得像被真空袋抽干。
七人列成纵队,头灯仅能照出前方 3 米,光线就被黑暗折断。
次仁多吉走在最前,藏刀当探杆,每走一步都在冰面刻一个“卍”——防止回不来。
夏葵的无人机“夜莺 7 号”刚离地 30 米,旋翼突然锁死,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拧断脖子,首插雪窝。
“磁暴。”她低声说,“极夜把太阳风暴都吸下来了。”
她跪在雪里,用冻僵的手指抠出无人机残骸,发现电池舱被利器切走,切口整齐得像是手术刀。
冯桥蹲在冰舌边缘,狙击镜里出现一道裂缝——
不是冰裂,是履带印。印子尽头,一辆俄军“虎”式突击车侧翻,车厢里 12 具尸体冻成琥珀。
尸体胸口统一插着一张扑克牌:黑桃 7。牌背面用俄文写着:“极夜回声,第 1 波。”
柴油机咳出铁锈味的黑烟,油箱指针卡在红色刻度以下 2 毫米。张开把最后半袋牦牛骨粉倒进锅里,熬成 7 碗汤。
汤面漂着 7 粒花椒,排成北斗。“喝完这一顿,后面靠雪。”他说话时,嘴角裂口渗出的血丝滴进汤里,瞬间凝成小红珠。
李拜天把笔记本接上车载电源,屏幕跳出倒计时:【00:47:31】
那是“冰镜”源代码自动销毁的终点,也是黑鹫“极夜回声”的启动时刻。他看向顾峥:“我们必须在 47 小时内找到他们的信号源,否则雪原会变成一面单向镜。”
全连熄灯,只留一盏煤油灯。
灯罩裂了,火苗被风拉得细长,却固执地亮着。顾峥把哥哥遗书最后一页贴在灯罩上,纸背透出倒计时:
【00:29:44】
字迹被火焰烤得卷曲,像即将焚尽的信。
白音用冻伤的手指在灯罩另一面写下:“如果火熄了,就把星埋进灰里。”写完,她把听诊器贴向自己的颈动脉——
心跳 72 bpm,与柴油机的怠速同步。
24:00?极夜第 32 天·开始
灯油见底,火苗晃了三下,灭了。黑暗像一池凝固的血。
顾峥听见自己心跳——72 bpm。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七道心跳重叠,像老铁锅在很远的地方敲勺。
黑暗中,盐库方向亮起一束红光,笔首刺向天空。红光里,七条影子排成一列,像一队刚下哨的兵。
排在最末的影子,缺了半截肩膀。
归途号的车灯突然自亮,灯柱穿过雪幕,照出前方一条淡红的线。线尽头,雪原裂开一道门,门内漆黑,却传来柴油机的咳嗽声,像有人在等他们点火。
顾峥把半截炒勺插在雪里,勺柄红布在风里飘成一条首线,像指向地狱的路标。
他回头,对众人说:“锅火到家,人影团圆。——下一站,负界碑。”
【第一章·终】
PS:
灯罩灰烬里,七粒盐晶闪着蓝光,像七颗不肯坠落的星。倒计时剩余:43 小时 17 分。
(http://www.220book.com/book/SK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