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声响**
小翠是被"咯吱咯吱"的摇橹声惊醒的。月光从窗纸的破洞漏进来,在地上画了个银色的圆圈。她数着房梁上的蛛网等睡意,却听见一种陌生的声音——像是针尖反复穿过厚布,带着紧绷的阻力。
娘背对着她坐在炕沿,肩膀的轮廓在月光下像座小山。小翠眯起眼睛,看见娘手里攥着的不是往常缝补的旧衣,而是一卷泛黄的粗布,随着针线的走动,渐渐显出长条的形状。
**血迹斑斑**
第二天鸡叫前,小翠假装起夜。娘匆匆把东西塞进炕洞的样子,像极了去年她偷藏麦芽糖时的慌张。等娘的脚步声消失在灶房,小翠立刻扒开炕洞的砖块。
三卷绷带整齐地码在陶罐里,最上面那卷还沾着新鲜的血迹,在晨光中呈现出诡异的褐色。小翠的手指触到罐底时,摸到了更吓人的东西——半把剪刀,断口处沾着碎肉和几根粗硬的毛发,不像是畜生的。
** 王婶的暗示**
"你娘最近眼皮老是跳吧?"河边洗衣时,王婶突然凑过来问。她的棒槌有节奏地敲打着石板,溅起的水花里带着淡淡的血腥味。
小翠盯着王婶盆里的衣服——那是件染血的男式汗衫,看尺寸绝不是虎子爹的。"娘说睡不好......"
"用这个。"王婶从怀里掏出个香包,塞进小翠的衣兜时明显重得不正常,"艾草拌朱砂,辟邪。"
回家的路上,小翠摸出香包里藏的东西:半片剃须刀,边缘磨得锋利如刃。
** 夜半来客**
那夜小翠假装熟睡,呼吸故意拉得绵长。三更时分,院墙传来石子落地的轻响。娘立刻放下针线,轻手轻脚地拨开门闩。
月光勾勒出两个黑影,一个被架着,左腿以诡异的角度弯曲着。他们经过小翠炕前时,血腥味混着硝烟味扑面而来。小翠从睫毛缝里看见,伤者脚上穿着草鞋——是山里游击队才打的特殊结法。
"按住他。"娘的声音冷静得可怕。接着是剪刀剪开皮肉的"咔嚓"声,伤者闷在喉咙里的惨叫,还有液体滴进铜盆的"叮咚"声。小翠数到第西十七滴时,闻到了烧红的烙铁灼烤皮肉的气味。
** 秘密地窖**
清晨,小翠在灶台后发现了几滴没擦净的血迹,一首延伸到柴堆后面。她挪开柴禾,露出块带着新鲜抓痕的青石板。石板下的地窖比想象中深,借着油灯能看到简易的木架,上面摆着十几个陶罐——和炕洞里的一模一样。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最新章节随便看!最骇人的是墙角那堆带血的棉花,像团被揉碎的红云。小翠正要上前,突然听见头顶传来娘的脚步声。慌乱中她踢倒了一个罐子,里面滚出些玻璃管和金属器械,在灯光下闪着冷冰冰的光。
**意外的老师**
"既然看见了,就帮忙。"娘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吓得小翠差点打翻油灯。她从未见过这样的娘亲:头发用麻绳紧紧束起,衣袖卷到手肘,露出的前臂上满是新旧疤痕。
接下来的夜晚,小翠成了娘的助手。她学会了用沸水煮绷带,认得哪种野草能止血,甚至亲眼看着娘用缝衣针给伤员缝合伤口。最让她震惊的是,娘认字——那些陶罐底部都刻着奇怪的符号,娘说那是"磺胺""奎宁"的药名。
* *危险的交易**
立冬那日,小翠跟着娘去镇上"买线"。杂货铺后院,掌柜的独眼一首盯着娘鼓胀的衣襟:"最近盘查严,价钱得翻倍。"
娘默默解下银簪子。独眼却摇头,突然拽过小翠的手:"小丫头手指长,适合缠线。"他粗糙的拇指着小翠的虎口,那里有练弹弓磨出的茧。
"休想!"娘一把拉回小翠。回家的路上,她破天荒地买了串糖葫芦塞给小翠,自己却一首在发抖。小翠舔着糖衣时,尝到了娘手心上残留的咸味——是汗,还是泪?
** 血色冬至**
冬至夜,小翠被剧烈的砸门声惊醒。院里火把通明,保长油光水滑的声音格外刺耳:"皇军查夜,开门!"
娘一把将她塞进炕洞。透过砖缝,小翠看见三个鬼子闯进来,刺刀挑开了所有箱笼。保长突然扑向炕洞,小翠的心跳停了——却见他只是抢走了装绷带的陶罐。
"太君,这婆娘肯定私通游击队!"保长献宝似的举起陶罐。领头的鬼子却突然抽刀,寒光闪过,保长的脑袋像西瓜般滚到娘脚边。
"你的,医术的有?"鬼子用生硬的中国话问。娘沉默着点头时,小翠看见她背在身后的手,正把半把剪刀往袖子里藏。
**新的使命**
黎明时分,小翠从地窖爬出来,发现娘在收拾包袱。"镇上野战医院缺护士。"娘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说明天吃什么,"你跟我去,记住三件事:多看,多记,别碰注射器。"
小翠突然明白,这才是娘真正的任务。她摸出贴身藏着的《三国演义》残页,上面被血染红的"火攻"二字格外刺眼。娘看了一眼,竟微微笑了:"刘先生教得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