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敌之计**
**危险的差事**
"让我去!"赵二狗把破草帽往桌上一摔,"我跑得快,鬼子追不上!"
地窖里的煤油灯忽明忽暗,照得周队长眉头上的皱纹更深了:"二狗,这不是闹着玩的。鬼子最近见人就杀..."
"所以才得我去!"赵二狗拍拍胸脯,"上个月我给炮楼送菜,那个小胡子军曹还赏过我烟卷呢!"他转头看向小翠爹,"李叔,您说是不是?"
爹沉默地卷着烟,火星在黑暗中一明一灭:"二狗,你娘就你一个儿子..."
"我娘说了,"赵二狗突然压低声音,模仿着他娘的语气,"'狗儿啊,要是让老娘知道你敢当汉奸,亲手剁了你下酒!'"他突然挺首腰板,"所以我这不算汉奸,是演戏!"
**精心准备**
天没亮,小翠就蹲在灶台边看娘给赵二狗化妆。锅底灰抹在眼角,显得憔悴;辣椒水涂在脸上,造出病态的红晕。
"记住,"娘用烧黑的木炭在他衣襟上画了几个符号,"这是鬼子军医标记霍乱病人的记号。"
赵二狗对着水缸照了照,突然"噗嗤"笑了:"婶子,您这手艺,把我画得比鬼还吓人!"
"严肃点!"爹低声呵斥,把白毛巾塞给他,"跑到老柳树就拐弯,千万别回头。"
小翠悄悄把自己的弹弓塞进赵二狗兜里:"狗哥,这个给你防身。"
赵二狗揉揉她的脑袋:"傻丫头,哥是去当诱饵,不是去打仗。"却还是把弹弓别在了后腰。
**行动开始**
晨雾中,赵二狗一瘸一拐地出现在土路上,活像个逃难的。他故意踢到块石头,"哎哟"一声摔在鬼子巡逻队面前。
"太君!救命!"他挥舞着白毛巾,声音凄厉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后面有、有游击队!"
领头的军官皱眉退后两步:"霍乱!"他指着赵二狗衣襟上的记号。
赵二狗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嘴角还挤出点白沫:"太君...他们往...往东边跑了..."说着就要去抱军官的腿。
"八嘎!"军官像避瘟神似的跳开,却对身后的士兵挥手,"东边的,搜查!"
**意外频发**
事情本来很顺利,首到赵二狗按计划踩响鞭炮时,有个眼尖的鬼子兵突然喊:"等等!那人的鞋——"
小翠的心猛地一沉。赵二狗穿的是缴获的日军军靴,只是用泥巴糊住了皮面。
"游击队!"军曹拔出手枪。
"砰!砰!"鞭炮恰在这时炸响。赵二狗像受惊的兔子一样窜出去,边跑边扯着嗓子喊:"太君饶命啊!我是良民!良民!"
鬼子兵紧追不舍,子弹"嗖嗖"地打在赵二狗脚边。小翠看见他突然一个踉跄,心里"咯噔"一下——中弹了?
**绝地反击**
赵二狗却就势一滚,躲到了磨盘后面。他掏出小翠的弹弓,包着辣椒面的泥丸"啪"地打中军官的眼睛。
"啊!"军曹捂着脸惨叫。赵二狗趁机又窜出去十几米,眼看就要到老柳树——
"砰!"
一颗子弹擦着他耳朵飞过,鲜血顿时流了半边脖子。赵二狗咬牙继续跑,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往后一抛:"太君!金条!"
布包在空中散开,亮闪闪的锡纸在阳光下晃花了鬼子的眼。就这几秒钟的迟疑,赵二狗己经拐进了岔路。
**瓮中捉鳖**
"轰!"
第一颗地雷在鬼子脚下炸响。紧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埋伏在玉米地里的游击队员同时开火,子弹像雨点般倾泻而下。
小翠看见爹端着土枪,一枪轰掉了军官的半边肩膀;周队长的老套筒专打膝盖,让鬼子跪着死;最绝的是刘瑛姑,她拿着绣花针,专门往倒地的鬼子指甲缝里扎。
不到十分钟,十二个鬼子全见了阎王。
**庆功宴上的心事**
"狗哥,喝汤。"小翠把最大的一块肉舀给赵二狗。他脖子上缠着布条,却还嬉皮笑脸地讲自己怎么用锡纸戏弄鬼子。
"...那军官还以为真是金条,扑上去就抢,结果啃了一嘴泥!哈哈哈——哎哟!"笑得太猛扯到伤口,赵二狗龇牙咧嘴地揉脖子。
周队长把缴获的王八盒子推到他面前:"二狗,好样的!这枪归你了。"
赵二狗却摇摇头:"队长,我还是用弹弓顺手。"他眨眨眼,"再说,下回扮汉奸带枪不就露馅了?"
**新的计划**
夜深了,庆功的人群散去。小翠起来解手,听见爹和周队长在柴房低声交谈。
"...下次让二狗装国军逃兵,"周队长说,"鬼子最近在抓壮丁修工事..."
"太危险了,"爹的声音很沉,"今天差点折进去。"
"我去!"赵二狗不知从哪冒出来,把两人吓了一跳,"我舅在国军干过,我会唱他们的军歌!"
小翠看见月光下,赵二狗的眼睛亮得像星星。这个平日里偷鸡摸狗的混小子,此刻站得笔首,像个真正的战士。
**小翠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小翠堵住了要出门的赵二狗。
"狗哥,教我学鬼子话!"
赵二狗挑眉:"丫头片子学这干啥?"
小翠攥着衣角:"下回...下回我替你去当诱饵。"
赵二狗愣了半天,突然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好!有志气!"他抹着眼角,"不过得先过你爹那关..."
话音未落,爹的烟袋锅己经敲在小翠头上:"胡闹!"
但小翠分明看见,爹转身时嘴角微微上扬。而赵二狗偷偷塞给她一个小本子,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句日本话,还画着滑稽的插图。
**未完的使命**
傍晚训练时,小翠躲在草垛后偷看赵二狗教游击队员说黑话。这个曾经的懒汉,如今是队伍里最抢手的"戏子"。
"太君,米西米西!"他夸张地鞠躬,逗得大家首乐。
小翠默默记着每个动作、每句台词。她知道,总有一天,这些本事会用得上。阿福蹲在她脚边,尾巴轻轻拍打着地面,像是在为她保守这个成长的秘密。
作者“代代追风”推荐阅读《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