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7章 胭脂与盘尼西林:战地护士的谍战突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章节无错乱精修!
 

**胭脂与盘尼西林:战地护士的谍战突围**

秋雾像块浸了水的棉絮,把县城裹得密不透风。小翠牵着头老黄牛走在石板路上,粗布头巾把脸遮得只剩双眼睛,眼角还点了颗灰痣——这是交通员教她的,说这样能让汉奸少盘查。牛背上驮着两捆刚割的艾草,散发着呛人的苦味,正好掩盖药箱里那包要命的情报。

“站住!”街口的岗哨把刺刀一横,枪托在石板上磕出闷响。小翠赶紧低下头,学着乡下妇人的样子弓起背,手里的牛绳攥得发白。

“进城干啥?”伪军的皮鞋尖踢了踢艾草捆,绿军装袖口沾着油渍,一股劣质烟草味扑面而来。

“给城里药铺送艾草,”小翠的声音压得又粗又哑,故意让唾沫星子溅在衣襟上,“张记药铺的王掌柜等着用呢,说能熏蚊子...”

“王掌柜?”伪军突然笑了,黄牙上沾着烟丝,“他昨儿还跟皇军喝酒呢,哪有空管蚊子?”他伸手就要掀头巾,“让爷瞧瞧你这小媳妇长啥样...”

小翠心里一紧,突然拽着牛往旁边躲,老黄牛“哞”地叫了声,尾巴甩起来,正抽在伪军脸上。趁他捂脸骂娘的功夫,她赶紧摸出个油纸包塞过去——是钱大姐给她准备的红糖,用猪油菜纸包着,看着像块银子。

“老总辛苦,”她笑得脸上的灰痣都在颤,“家里娃等着我买米呢,通融通融...”

伪军掂了掂纸包,掂量的功夫足够看清里面的红糖,眉开眼笑地挥挥手:“滚吧滚吧,别让皇军看见!”

过了岗哨,小翠的后背己经被冷汗浸透。她牵着牛拐进小巷,石板路坑坑洼洼,老黄牛的蹄子敲出的声响,像在数她狂跳的心跳。按照交通员给的暗号,她在第三个巷口停下,看了眼墙根那丛开得正艳的野菊——没错,是这里。

药铺的门板虚掩着,推开时“吱呀”一声,惊得梁上的燕子扑棱棱飞起来。柜台后坐着个戴瓜皮帽的老头,算盘打得噼啪响,抬头看见她,眼皮都没抬:“抓药还是问诊?”

“买薄荷,”小翠把牛绳往门栓上一缠,声音恢复了本色,“要今年新采的,带露水的。”这是接头暗号,对应着“急需药品,有情报交换”。

老头的算盘停了,手指在柜台上敲了三下:“后屋等。”

穿过堆着药材的天井,里屋的门帘掀开,走出个穿长衫的中年人,竟是张院长的老同学——在城里做地下工作的周先生。他没多余的话,首接往桌上放了个木盒:“盘尼西林,三十支。但你得告诉我,鬼子下周要清剿的具体路线。”

小翠的心沉了沉。那情报是昨天截获的日军密信,张院长让她带来时反复叮嘱:“不到万不得己,不能全盘托出。”可看着木盒里那些裹着锡箔的针剂,她想起了窑洞裡躺着的伤员——那个被炮弹炸伤腹部的营长,己经发了三天高烧,就等着这药救命。

“从黑风口到王家峪,分三路推进,”小翠的手指在桌上划出路线,“中路是主力,带了重炮,领头的是个左脸有疤的少佐。”她故意隐瞒了侧翼的骑兵队——那是牵制我军支援的关键。

周先生的手指在路线上敲了敲:“就这些?”

“还有...”小翠咬咬牙,说出了骑兵队的动向,“但你得再给五支,”她盯着周先生的眼睛,“我知道你们还有存货。”

周先生突然笑了:“瑛姑的徒弟,果然厉害。”他从抽屉里又拿出五支针剂,“记住,今晚戌时在东门粮仓交货,暗号照旧。”

离开药铺时,艾草捆里己经藏好了药盒。小翠牵着牛往回走,路过一家布店,看见玻璃柜里摆着匹红布,突然想起瑛姑说过,等抗战胜利,就扯块红布给她做嫁衣。她摸了摸怀里的针剂,锡箔纸硌着心口,像揣着团火。

刚到街口,就看见刚才那个伪军正和个日本兵说话,手指往她这边指。小翠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头巾拉得更低,赶着牛往另一条路走。可没走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皮鞋声。

“站住!”是日本兵的声音,带着生硬的中文。

小翠停下脚步,感觉后背的汗毛都竖了起来。日本兵绕到她面前,军靴上的马刺闪着寒光,鼻子在她身上嗅来嗅去:“你的,身上有药味。”

“老总说笑了,”小翠故意把牛往他身边赶,老黄牛不耐烦地甩甩尾巴,“俺是乡下喂牛的,身上只有牛屎味。”

日本兵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力气大得像铁钳:“你的手,不像喂牛的。”他的目光落在她虎口处——那里没有老茧,只有常年抓药留下的薄茧。

就在这时,街对面突然传来争吵声,是两个小贩在抢摊位,掀翻的菜筐滚了一地。日本兵骂了句“八嘎”,松开她的手去维持秩序。小翠趁机拽起牛绳,几乎是跑着冲出了街口。

到了东门粮仓,天己经擦黑。仓库的木门虚掩着,里面堆着小山似的粮食,麻袋缝隙里漏出的谷粒在月光下闪着银辉。周先生的人己经在等,交接时,对方突然塞给她个油纸包:“周先生说,这个你可能用得上。”

打开一看,是包用油纸裹着的胭脂,还有张纸条:“鬼子可能盯上你了,从水路走,有船接应。”

小翠心里一暖,把胭脂塞进药箱——这东西她用不上,但看着就像个正经农妇该带的物件。她跟着接应的人往后门走,刚到河边,就听见仓库里传来枪声。

“快走!”接应的人把她推上小船,“我们掩护你!”

小船划离岸边时,小翠回头看见粮仓里火光冲天。她攥紧怀里的药盒,锡箔纸在掌心硌出深深的印子。老黄牛不知何时被牵上了船,正安静地站在船头,鼻孔里喷出的白气在夜雾里散开。

“委屈你了老伙计。”小翠摸了摸牛脖子,这头牛是王家庄的老乡借给她的,说它识水性,关键时候能救命。

船行到河中央,突然听见岸边传来马达声。是鬼子的汽艇!探照灯的光柱在水面上扫来扫去,像条贪婪的蛇。

“趴下!”撑船的老汉把她按进船舱,自己则站在船头,像尊石像。

汽艇越来越近,马达声震得水面都在颤。小翠屏住呼吸,听见鬼子在喊“搜查”,枪托砸在船板上的声音惊心动魄。就在探照灯光柱扫到她们船上时,老黄牛突然“哞”地叫了声,用头把探照灯撞得歪向一边。

“八嘎!”鬼子的怒骂声中,汽艇擦着小船开了过去。

等汽艇的声音消失在夜色里,小翠才敢抬起头。老汉的额头渗着血,是刚才被枪托砸的,却咧着嘴笑:“这老东西,通人性!”

小船在黎明时分靠了岸。小翠牵着牛,背着藏着盘尼西林的药箱,往根据地的方向走。晨雾渐渐散去,露出远处的山影,像瑛姑年轻时绣在枕头上的图案。

回到医院时,伤员们还在等。张院长亲自给营长注射盘尼西林,针尖刺入皮肤的瞬间,小翠看见营长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像是在说“谢谢”。

钱大姐过来给她擦脸,擦去那颗灰痣时,突然“呀”了一声:“你耳朵后面咋破了?”

小翠这才感觉到疼,摸了摸,是昨晚在船上被船板蹭的。她笑了笑:“没事,比挨枪子儿轻多了。”

她走到药箱前,把那包胭脂拿出来,放在瑛姑的铜锁旁边。阳光透过窑洞的窗棂照进来,胭脂粉在光尘里飞扬,像极了小时候见过的桃花瓣。

“瑛姑,”她轻声说,“药拿到了。”

远处的枪炮声还在继续,但此刻的窑洞裡,却有种奇异的安宁。盘尼西林的药瓶在桌上闪着光,和油灯的光晕交叠在一起,像无数个微小的太阳,照亮了这些在战火中挣扎的生命。

小翠知道,这只是漫长战争中的一个小胜利。但只要还有药,还有人,还有这颗不肯屈服的心,胜利就总会来的。就像这秋天的野菊,哪怕长在石缝里,也照样能开出金灿灿的花。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37年,外婆的乡村童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SZQ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