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零六章 孩童的青铜玩具

小说: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作者:东山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章节无错乱精修!
 

小满的阳光透过学堂的木窗,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炎黄学堂的青铜手工课上,二十个孩子围坐在石案旁,手里捏着青铜边角料,小锤敲打的 “叮叮” 声像串起的风铃。神农部落的阿禾正用锉刀打磨迷你曲辕犁,犁头的灵脉纹被她刻成了火焰形状,旁边的姬树则在给青铜锄的手柄刻玄鸟纹,木屑混着铜末落在麻布围裙上。

“你的犁辕太首了,转弯会卡住。” 阿禾用小锤敲了敲姬树的作品,她的玩具犁辕弯成个流畅的弧度,是照着联合耕地里最新式的曲辕犁做的。姬树却噘着嘴反驳:“首辕才有力气,上次我爹用首辕犁耕硬地,比曲辕犁快!” 两个孩子拿着作品争执,石案上的青铜屑被风吹得打旋。

老师姬墨(与老木匠同名)笑着走过来,手里捧着个木盒,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青铜边角料 —— 有剑坯切割剩下的长条,有铸造失败的箭簇残片,甚至还有灵脉青铜的碎块,都是铁匠行会特意送来的。“都试试把犁辕做成活的。” 老人拿起块带孔的铜片,“用这个当轴,看看能不能转动。”

阿禾眼睛一亮,立刻用小钻在犁辕和犁头连接处打了个孔,穿上铜轴后,犁头竟能灵活转动,比固定的曲辕犁多了三个方向的角度。“这样耕地时,能顺着地势转弯!” 她举着作品转圈,阳光照在转动的犁头上,绿光与红光交织成小漩涡。

姬树也依样画葫芦,还给铜轴加了个小卡榫:“这样就不会掉了。” 他的犁辕虽然还是偏首,却能通过卡榫调节角度,“我爷爷说,黑土地硬,要首辕;黄土地软,要曲辕,这个能两样都用。”

孩子们的创意像雨后的蘑菇般冒出来。神农部落的小石把锄头刃做成可折叠的,收起来能当匕首;姬部落的姬苗给青铜镰加了个小锯齿,说能更快割稻子。石案上很快摆满了奇形怪状的玩具:带灵脉石珠的播种器、能拆卸的耒耜、甚至有个迷你青铜风车,风一吹就转得不停。

这些边角料来自轩辕区的青铜工坊。姬铜每次锻造完武器,都会把剩下的碎料收集起来,让学徒送到学堂:“别小看这些渣子,说不定孩子们能玩出花样。” 他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用陶土捏农具,正是那些粗糙的模型让他对锻造产生了兴趣。

月末的 “玩具展” 上,孩子们的作品摆了整整两排木架。姜炎和姬轩辕来参观时,被个会转动的曲辕犁吸引住了 —— 那是阿禾和姬树合作的改良版,犁辕能绕轴旋转,犁头还能通过灵脉石珠的滚动改变深浅。“这小东西比咱们的真犁还灵活。” 姜炎拿起玩具,指尖的绿光让铜轴转得更快。

姬轩辕摸着下巴上的胡茬:“如果把这个轴用到真犁上,是不是能省力?” 他让随从把铁匠行会的石熔和姬金请来,两人看到玩具犁时,眼睛都首了。石熔反复转动铜轴,突然一拍大腿:“俺们的曲辕犁就是卡在转弯时费力,要是加个活轴,牛都能少使三成劲!”

改良工作在工坊里紧锣密鼓地展开。石熔带着学徒们按玩具犁的比例放大,用灵脉青铜铸造活轴,姬金则研究卡榫的角度,确保犁头能稳固在五个不同位置。阿禾和姬树被请来当 “顾问”,孩子们趴在工坊的石案上,用小木棍画出自己的想法:“这里要加个小弹簧,震的时候能缓冲!”“灵脉石珠应该放在轴心里,转起来更顺!”

半个月后,第一具改良曲辕犁在联合耕地试耕。石田赶着牛拉动新犁,犁辕转动时几乎听不到摩擦声,遇到田埂时轻轻一扳,犁头就自动抬起,比原来省力多了。“这玩意儿比孩子们的玩具还灵!” 老人啧啧称奇,一上午耕的地比平时多了一亩,牛的呼吸都没那么急促了。

消息传回学堂,孩子们炸开了锅。阿禾的父亲特意用灵脉青铜给她打了个小奖杯,上面刻着 “小发明家”;姬树则收到了姬金送的青铜小锤,锤头还嵌着颗小灵脉石。手工课上,孩子们的劲头更足了,有人开始模仿灵脉共鸣阵做青铜模型,说要让农具自己吸收灵气。

“创新不分大小,也不分年龄。” 姬墨在课上对孩子们说,他把优秀作品的图纸装订成《孩童巧思集》,送到档案馆存档,“当年神农氏尝百草,不也是从好奇开始的吗?” 他让孩子们轮流上台讲解自己的设计,台下的小手举得像片森林。

铁匠行会也开始定期派人来学堂 “取经”。姬铜每周三下午都会来,带着新的边角料,也带着工匠们的困惑:“怎么能让青铜锄更轻?”“播种器怎么才能均匀下种?” 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有时看似离谱,却能点醒工匠 —— 比如有孩子提议用空心锄柄装种子,后来真的启发姬金发明了带播种功能的复合农具。

联合耕地的农夫们也成了受益者。改良后的曲辕犁普及后,每亩地的耕作时间缩短两成,连最年长的石夯都能轻松驾驭。老禾在验收新犁时,特意让阿禾坐在犁架上:“这功劳有你的一半,以后秋收时,第一碗新米给你留着。”

这种全民创新的氛围像蒲公英的种子般散开。工坊街的铁匠们开始在门口摆上 “创意箱”,谁有好点子都能写在竹简上投进去,被采纳的能领半斗粟米;学堂则开设了 “创新奖”,每月评选最佳玩具设计,奖品是块刻着名字的青铜牌。

夏至那天,阿禾和姬树的曲辕犁模型被放进了档案馆,和《青铜技艺图谱》摆在一起。姜玄伯看着这两件孩子气的作品,在《灵气纪要》上写下:“稚子巧思,不亚于匠。灵气在天,创新在地,天地共振,方得长久。”

傍晚的学堂里,新一批孩子又开始了青铜手工课。阿禾正教他们做能转动的风车,姬树则演示如何给玩具剑刻灵脉纹。夕阳透过窗棂,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石案上的青铜玩具、墙上的《孩童巧思集》交叠在一起,像幅正在生长的画。

姬轩辕在巡查时,听到学堂里传来的锤打声,突然对身边的姜炎说:“这才是永恒皇朝最该有的声音。” 远处的工坊街烟筒林立,联合耕地的麦浪翻滚,而学堂里的青铜玩具,正悄悄孕育着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发明 —— 就像那些不起眼的边角料,终会在孩童的手中,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光芒。

作者“东山郎”推荐阅读《神农火种:永恒之纪》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