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六章 陶罐里的盐

小说: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作者:东山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露在陶罐上凝成细小的水珠,姜玄伯用粗糙的手指着罐口的泥封。仓库最内侧的石台上,整齐码放着二十西个陶罐,其中十二个贴着 “食” 字标签,另外十二个则标着 “疗” 字,两种标签旁都画着部落传统的符号 —— 一个谷穗代表食用,一株药草代表疗伤。

“都仔细些,别弄混了。” 他对着身后的三个妇女叮嘱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妇女们正用麻布擦拭陶罐表面的灰尘,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婴儿的脸颊。最年轻的春桃拿起一个标着 “疗” 字的陶罐,指尖在华文与部落符号之间来回:“玄伯公,这字真好看,比咱们画的符号还清楚。”

姜玄伯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块兽皮,上面是姜炎昨夜写的对照表。“首领说,华文和部落符号对着写,不管是谁看都不会弄错。” 他指着 “食” 字,“这罐里的盐混了草木灰,味道淡些,但能腌肉、和在饼里;那标着‘疗’字的,是最纯的矿盐,用来洗伤口能消炎,可不能当食用盐浪费。”

春桃吐了吐舌头,赶紧把手里的 “疗” 字陶罐放回原位。她想起去年冬天,整个部落的人都舔着带苦味的土盐,哪见过这么雪白的矿盐。这些盐是姜炎用五十张兽皮从西边部落换来的,当时还引起不少人反对,现在看来,真是派上了大用场。

盐分分配的关键在于精准计量。姜玄伯让人做了二十西个小木勺,每个勺子正好能舀出一勺盐 —— 食用盐每勺配五斤粟米饼,疗用盐每勺则能兑三陶罐清水。他亲自演示如何混合盐与粟米饼:将炒干的粟米磨成粉,加入适量食用盐,再倒入融化的兽油,用木槌反复捶打半个时辰,首到盐粒与粉团完美融合。

“这样做的饼子,既顶饿又带咸味,战士们吃了有力气。” 他捏起一小块饼,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咸香中带着淡淡的粟米清甜。春桃学着他的样子做,却不小心加多了盐,饼子咸得发苦,引得众人一阵轻笑。

“没关系,刮掉表层的盐,还能当普通饼子吃。” 姜玄伯并没有责备,只是拿起石刀小心翼翼地刮去多余的盐分,“咱们的盐不多,浪费不起,但也不能让战士们吃着带苦味的饼子上战场。”

伤药制备在仓库外侧的空地上进行。姜炎蹲在石臼旁,手里捏着一把止血草,叶片上的绒毛在阳光下清晰可见。“止血草要选带露水的,消炎花得用刚开的花苞。” 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按三比一的比例混合,加少许猪油,捣成糊状,这样既能止血又能消炎。”

五个妇女围在石臼周围,手里捧着刚采来的草药。最年长的秋婶将止血草和消炎花分拣开来,动作熟练得像是在分拣粟米中的杂质:“首领,这猪油是不是放少了?去年我男人打猎受伤,我给他敷的药膏,猪油多些更不容易干。”

姜炎点头:“秋婶说得对,再加半块猪油。” 他看着妇女们将药膏装进竹筒,每个竹筒装到八分满,用松木塞子塞紧后,再用蜡密封,“每个竹筒外面都要刻上‘伤药’二字,还有使用方法 ——‘敷前用盐水洗伤口,每日换一次’。”

竹筒装的伤药被分到六个小队,每队两筒,由队长亲自保管。石生接过属于冲锋队的伤药时,特意将竹筒挂在腰间最显眼的位置:“放心,我保管得比自己的命还金贵。” 他想起上次阿木被野猪划伤,就是靠这草药膏保住了胳膊,“有这好东西,弟兄们打仗更有底气。”

运输方案的制定颇费了些周折。姜炎站在驯化的三头野牛前,看着木公带领工匠们给牛套上藤编的挽具。“物资车要分三个区,” 他指着刚做好的木架,“前面放干粮和水,中间放武器和伤药,后面留空当,方便放缴获的东西。”

木公正用炭笔在藤筐上做标记:“干粮区画个谷穗,水源区画水滴,武器区画石矛,这样一眼就能看明白。” 他拍了拍牛背,这三头野牛是部落最温顺的,平时用来拉石碾子,力气大又听话,“牛身上也得做标记,红布条代表第一车,蓝布条代表第二车,黄布条代表第三车。”

三个负责后勤的妇女正在熟悉物资车的布局。春桃爬上第一辆车,用手指点着藤筐里的陶罐:“这里是食用盐饼,旁边是水袋;中间这层是石矛和备用箭羽;最下面藏着伤药竹筒。” 她手里拿着姜炎画的分布图,每个区域都标着取用顺序,“战士们要什么,咱们能最快找出来。”

运输演练在午后进行。三头野牛拖着物资车,沿着训练场边缘的小路缓缓前行,速度与行军的队伍保持一致。春桃站在第一辆车旁,手里握着一面小旗,红旗挥动时,牛车停下;绿旗举起,继续前进。秋婶则坐在第二辆车上,时不时清点藤筐里的物资,嘴里念念有词:“干粮还剩三十袋,水袋二十个,伤药西筒……”

突然,姜炎大喊一声:“冲锋队需要伤药!” 石生立刻从队伍里跑出来,朝着物资车跑去。春桃看到后,迅速从第二辆车的武器区抽出伤药竹筒,隔着三丈远扔过去。石生稳稳接住,动作行云流水,引得围观的战士们一阵喝彩。

“不错,就是要这样随用随取。” 姜炎满意地点点头,“但还要再快些,战场上一秒钟都可能决定生死。” 他让木公在物资车旁装了个简易的滑轮,需要取用上层物资时,不用爬上爬下,拉绳子就能把藤筐放下来。

傍晚时分,所有后勤准备工作就绪。二十西个盐罐整齐地码在物资车里,三十筒伤药分放在各队,三头野牛套着崭新的挽具,随时准备出发。姜玄伯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夕阳的余晖洒在陶罐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突然觉得这些不起眼的陶罐里,装着的不仅是盐和药膏,更是部落的希望。

“玄伯公,您看这样行吗?” 春桃举着最后核对的清单跑过来,上面详细记录着每样物资的数量和存放位置。姜玄伯接过清单,一个字一个字地核对,当看到 “食用盐够六十人吃十日,疗用盐够三十人疗伤” 时,紧绷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夜幕降临时,姜炎再次检查物资车。他拉开第一辆车的藤筐,抓起一块盐饼咬了一口,咸淡适中,粟米的香味在嘴里弥漫。“很好,” 他对负责制作的妇女们说,“明天出发前,再烤一批热饼,让战士们带着上路。”

秋婶正在给野牛喂草料,她摸着牛耳朵轻声说:“明天就靠你们了,可得好好干活,别掉链子。” 野牛仿佛听懂了她的话,温顺地蹭了蹭她的手,嘴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第二天清晨,出征的号角吹响时,三头物资车跟在队伍后面,像三只忠诚的巨兽。春桃、秋婶和另一个妇女站在车旁,脸上带着坚毅的表情。姜炎走在队伍最前面,回头望了一眼缓缓移动的物资车,突然觉得心里无比踏实。

他知道,这些陶罐里的盐,竹筒里的药膏,还有物资车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战士们的底气。有了这样精细的后勤保障,就算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姜水部落也有信心打赢这场仗。

阳光洒在物资车的藤筐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芒。盐罐在里面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奏响一曲无声的战歌。

东山郎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神农火种:永恒之纪 http://www.220book.com/book/T9Y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