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冰糖葫芦
今年的秋天似乎特别短暂,国庆期间吴铭还穿单衣,这才过去半个月,晚上睡觉就要盖棉被了。
不止现代,到了九月下旬,东京亦骤然转寒。
<
坊间百姓纷纷添置冬衣丶囤积柴炭。街衢巷陌,售卖冥衣靴履丶席帽丶衣段的摊贩处处可见一皆备十月一日寒衣节祭祖焚献之用。
吴记川川饭的店员也已换上冬日的工作服。
李二郎丶孙福抚着厚实暖和的新衣,想起以往过冬,不过一件塞满败絮的旧袄,寒风一吹,透心彻骨。如今这仙家袄子,内里填满新絮,针脚细密,穿在身上暖意融融,手脚都活泛了!
不止李丶孙二人,张关索和孔三传也有冬衣。
四人自是感激涕零。市面一件厚实的袄子索价不菲,且质料远不如吴掌柜所赐。
吴铭不以为意,几件衣服而已,不算什么。四人穿着胸前皆印有“吴记川饭”字样的衣物行走市井,便是活招牌。比起宣传效果,这点投入可以忽略不计。
是夜,闭店打烊之际,吴铭照例发放工钱。
轮至李二郎时,他另取五贯:“自八月八日始,我每日为你存百文工钱,至今五十日整,合五贯足陌。今日一并结清,你且拿去置办冬用祭物。”
李二郎既惊又喜,连声道谢。积蓄创下生平新高!
吴铭正色叮嘱:“切莫再拿去勾栏听曲,白白赏给了艺伎。”
“断然不会!”
李二郎答得斩钉截铁。
九月间,刘师师来过好几回,他每每殷勤问候,却屡遭冷待,心中难免愤懑。
吴铭观其神色,也不确定他是及时醒悟,还是由爱生恨。
无论怎样,只要不把钱浪费在“追星”上,便是好事一桩。
“往后照旧,日结五十文现钱,存百文。需用时,可向我支取。”
李二郎叉手应诺,领了工钱欢喜而去。
转眼又至月底。
因赐酺盛会的引流,店里近日来了不少新客,李二郎和孙福依照惯例将吴记旬休歇业的规矩告知,免不了又是一片哀叹:
“不可!俺明日正要携妻儿来尝鲜哩!”
“吴掌柜端的不会经营!哪有旬日歇业的道理?”
“岂有此理!店不大,规矩恁多!”
新客抱怨间,熟客已出言相询:“掌柜的明日又有新安排?”
李二郎点头称是:“明日出摊。”
“何处?”
“清明坊。无有定处,随行随售。”
一众熟客皆了然于心,那辆新奇餐车便是为此而制。
有人问:“卖哪些吃食?”
“与上回赐酺时相仿,另添一样新品。”
闻得“新品”二字,众人兴致顿生。
家住城东者自是欢喜,住得远的忙问详细路径,意欲“围追堵截”。
只可惜,吴铭尚未定下路线,也不打算定下。出门摆摊,赚钱不是目的,领略东京风物才是意义,自然是跟着感觉走。
厨房里,谢清欢也在问同样的问题:“师父,明日出摊,弟子可否同往?”
吴铭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弟子以为,清明坊远在城郊,应无大碍—”
“恩?”
谢清欢边说边观察师父神色,见其眉梢微挑,赶忙改口:“小心驶得万年船,弟子还是留守为妥。”
话虽如此,面上却难掩失落之色。
她许久不曾参与吴记的“团建活动”,每回独守空店,唯有萝卜相伴,委实孤寂难耐。
吴铭见她小脸蔫蔫,心下也是不忍,想了想说:“你且安心在店里练习雕花,过些时日,为师教你颠锅。”
此言一出,谢清欢愁眉立展,喜笑颜开,大声应“好”。
何双双和锦儿也相视而笑,吴掌柜素来一视同仁,自然也会教她们。
吃过午饭,众人着手筹备明日出摊的吃食。
谢清欢早瞧见那两大袋红果(即山楂),奇道:“师父,买这许多红果,作何用处?
吴铭笑道:“今日教你一样冬令小吃—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冬季最流行的街头小吃之一,起源于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的宠妃黄贵妃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太医以红果配红糖蒸制成药膳,贵妃食后胃口大开。
后传至民间,小贩用竹签串起山楂裹糖,即成冰糖葫芦。
到了现代,冰糖葫芦的原料早已不局限于山楂,草莓丶金橘丶小西红柿等各种水果皆可入食,甚至可以往山楂里塞各种馅料。
今天只做基础款。
吴铭挑选新鲜丶大小均匀的山楂,洗净后去根去蒂。
取出竹签,招呼众人将晾干的山楂每五颗一串穿好。
制作冰糖葫芦并不难,有且只有一个步骤:熬糖裹糖。不过这一步很吃火候,火候轻了,吃着粘牙容易化糖,火候大了颜色发深吃着发苦。
当然,熬糖属于厨师的基本功,不止吴铭,三个厨娘在现代厨房里历练多日,也已掌握这一技能。
将糖和水倒入锅中,熬煮至表面不断冒出细小密集的鱼眼泡,糖浆变成淡金色,用筷子蘸一下糖浆,糖浆拉出细丝,遇冷即凝。
吴铭迅疾离火,将锅稍倾。
取一串山楂,于糖浆中滚转一周,挂上一层薄薄糖衣。
三个厨娘一看即会,另起一灶,三人轮流上阵,如法炮制。
不多时,便已全部备妥。
待冰糖葫芦晾凉,先每人一串尝尝滋味,一口咬下,嘎嘣脆不粘牙。
剩下的放冰箱里冷藏。
忙忙碌碌又一日。
九月三十日,虽值旬休,吴铭仍早早到店,准备蛋烘糕的馅料。
今日出滩,目的地是清明坊王安石府邸。小七娘念叨多回,不能总以“下次一定”敷衍,是时候圆她心愿。
吴铭记得,梅尧臣也住在那一带,有些日子没见老梅了,正好顺道拜访。
不多时,马大娘驾着餐车而至。
何双双丶锦儿本欲同往,被吴铭劝退了。今日不售糖画,有李二郎丶孙福足矣,人多反而碍手碍脚。
众人将一应器具和吃食装入餐车,随后在谢清欢依依不舍地目光中离去。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的饭馆通北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chapter_();
直到车影消失于巷角,谢清欢方才收回目光,回屋取出换洗衣物,戴上兜帽,随马大娘去双双姐家里洗澡不提。
却说吴铭三人驾餐车往东驶离麦秸巷,自保康门进内城,一路北行,过相国寺桥,穿小甜水巷,进入一条开阔大道,这便是内城仅次于御街的主干道马行街了。
马行街临近皇宫一带尤为繁华,京师的三大瓦子里瓦子丶中瓦子及桑家瓦子俱坐落于此,七十二正店中最负盛名的矾楼丶潘楼丶任店丶高阳正店等亦散落其间。
恰逢句休,街上游人如织,车马塞途,但见道旁彩楼欢门竞相招展,绸缎庄丶香药铺丶金银肆丶果子行—各色商铺匾额高悬。
挑夫吆喝穿行,担头时新果品丶应季糕饼琳琅满目;路岐人圈地献艺,吐火吞剑丶傀儡戏法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
李二郎原是闲汉出身,对京中各处再熟悉不过了,此时便充当向导,介绍沿途的景致。
“瞧!”他扬手一指,“那便是东京顶顶大名的白矾楼!”
吴铭举目望去,但见五座楼宇遥遥相对,楼阁间以飞桥虹廊勾连,明暗相通,朱漆雕栏,气势恢宏。珠帘低垂,绣额招摇,檐角铜铃随风清响。楼下彩帛结欢门,骏马香车盈门,进出者皆锦衣华服,显贵云集。
牛哇牛哇!
别家都是独栋酒楼,矾楼竟是一座建筑群!
如今尚且不是鼎盛时期,再过六十年,宣和年间,白矾楼经过重新翻修,将改名为丰乐楼。届时,登上矾楼西楼顶层,皇宫里的情形便一览无遗,尽管后来被禁止客人登临跳望,其盛况空前,可见一斑。
三人驾着造型奇特的餐车穿行闹市,所过之处,行人无不侧目。
行至京中最繁华的地段,忽闻一声高呼:
“吴掌柜!你果真走这条路!某等在此恭候多时矣!”
数名熟客自人丛中挤出,围拢车前。
吴铭只得靠边停车。
然此间寸土寸金,附近早已不剩摊位,唯见一家茶肆门前尚馀空地。
“二郎丶孙福,你二人在此看车,不要走动。”
吴铭吩咐一声,独自朝那家茶肆走去,打算使些银钱,赁其店前宝地一用。
肆内座无虚席,门口尤挤,众人簇拥一团,不似吃茶,倒似看戏。
走近一瞧,方见一清瘦说书人立于案后,正口沫横飞:
“—十日前的赐酺盛会,诸位看官可曾恭逢其盛?诸位可知,那无名氏亦在受邀之列?”
“自然知晓!”
“俺还买了个蛋烘糕哩!那滋味,皇帝老儿不及俺!”
众皆哄笑出声。
“???”
吴铭一怔:咋还有我的事呢?
“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说书人啪地将醒木一拍,“赐酺宴后,尚有一段奇闻,且听张某细细道来!”
吴铭顿生好奇,驻足人堆后,且闻其详。
众皆安静下来,那说书人拿个架势,娓娓道:
“话说赐黼宴上,无名氏妙手献金龙,赵官家大悦赐银帛。那吴记川饭自此名声大噪,引得京中无数达官贵人,争往那麦秸巷中钻!”
说书人拖长调门:“可这无名氏啊,生性淡泊,痴迷庖厨技艺,不慕朱门富贵。他那吴记川川饭,不过陋巷小店一间,哪容得下恁多食客?遂立下三条规矩。”
“其一,凡店中食客,不问何人,皆排号入内。”
“其二,店内热菜,千金难求,概不外带。”
“其三,每逢句休,雷打不动,闭门谢客!”
“奇哉怪也!”立有看客接茬,“此等规矩,闻所未闻!”
“是极!”说书人醒木再拍,“莫说寻常食肆,便是那矾楼丶潘楼,也巴不得客以云来,昼夜不歇!岂有自断财路之理?”
“正是此理!”
众看客纷纷点头。
又有人问:“当真说到做到?便是王公贵胄登门,也要守这些规矩?”
“岂止王公贵胄!”说书人声量陡然拔高,“便是官家亲临,也不例外!”
众皆翘首以待下文,他却忽地收声,捂喉干咳:“唉,近日嗓干喉涩—还望诸位看官赏几个茶钱,容某润润喉,再续下回分解!”
丁零当啷!
正值高潮部分,岂可断章?!
众看客纷纷解囊,铜钱立如雨点般落入案头托盘。
说书人见盘中倾刻便积起数十个铜板,不禁喜上眉梢。
这《无名氏传奇》是张铁嘴近日新编的本子,第一回《无名氏巧献金龙》反响极佳,
甫一开讲便赢得满堂彩,遂连夜写出第二回《官家召来不登殿》。
今日初讲,势头竟似更盛,远超过往任何一个本子!
他已经在考虑是否为该系列出个前传。
不,不必考虑了,前传非出不可!
他写本不喜凭空捏造,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无名氏传奇》前两回里的内容,或是他亲眼所见,或是他寻人打问,皆有所本。
若要写前传,也是一样。
那吴记川川饭,他去过几回,店中菜肴,滋味委实妙绝。只可惜,他与吴掌柜始终缘悭一面。
张铁嘴打定主意,明日定要去寻那吴掌柜好生讨教一番—
他装模作样地呷口粗茶,提气续道:“却说官家得献祥瑞,龙颜大悦,翌日便遣心腹内侍,直奔麦秸巷中”
吴铭听人大侃自己轶事,心头暗爽。
这说书人倒非全然杜撰,内侍采买丶官家宣召确有其事,只是在细节上添油加醋,夸大其词罢了。
一段说罢,醒木收煞:
“这正是:
金龙献瑞动天颜,二百御厨难比肩。
官家召来不登殿,自称臣是灶神仙!”
“好!”
满堂彩声雷动,叫好不止!
张铁嘴满面红光,托起钱盘环场讨要赏钱:“列位看官!江湖讨饭,全仗贵人帮衬!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下回分解更精彩—”
话音未落,只听“咣当”一声巨响,一大串钱落进应声落入盘中!
张铁嘴只觉手腕猛沉,险脱了手!
定睛一瞧,竟赏了足足一陌!
他狂喜抬头:“谢官人豪赏声音却夏然而止。
只见赏钱者魁悟如铁塔,衣衫乍看寻常,细观胸前,赫然绣着四个大字:吴记川饭!
(http://www.220book.com/book/TDP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