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的风带着咸涩的潮气扑过来时,林夏正蹲在防波堤上数浪花。每朵浪尖碎开的白沫,都像戏单上被海风舔过的留白。陈铎的相机镜头里,远处归航的渔船桅杆上,晾着件褪色的海魂衫,衣角翻飞的幅度,和戏台红绸角的摆动渐渐同步。
“那船是老胡家的,”守灯塔的老张头扛着工具箱走过,铁皮箱里的扳手和螺帽碰撞声,混着浪打礁石的节拍,“他爹当年是戏班里打鼓的,鼓点总照着潮汐的快慢调。”他指着灯塔底座的锈痕,“你看这圈锈,和戏台上那枚铜钉的年轮,能对上三十七个春秋。”
林夏忽然摸到帆布包底的蓝弹珠,举起来对着太阳。弹珠里的彩虹透过玻璃,在船板上投下道弯弯的光,恰好接住从桅杆滴落的水珠。“这光的弧度,”她转头冲陈铎笑,“和阿婆戏单上‘浪’字的捺笔,是不是只差最后一点?”
话音刚落,船头突然传来阵喧哗。穿胶鞋的少年正把一尾银鳞鱼扔进舱,鱼鳃开合的频率,竟和老邮电局墙上的挂钟摆幅完全一致。陈铎的快门声刚落,那鱼突然蹦起来,溅出的水花在阳光下凝成串细小的棱镜,每个棱镜里都晃着片红绸影子——像戏里没唱完的拖腔,在风里打着旋儿。
老张头忽然指着浪里的浮标:“那木牌背面,刻着当年戏班的班规。”等潮水稍退,林夏果然在浮标背面摸到深浅不一的刻痕,最末道痕里嵌着片碎瓷,颜色和她包里的青瓷片如出一辙。“当年散班那天,”老张头往烟斗里塞着烟丝,“班主把瓷碗砸在码头,说碎片漂到哪儿,故事就长到哪儿。”
正午的日头把影子压得很短,林夏把碎瓷片拼在青瓷片旁,裂缝处突然渗进滴海水,晕开的盐粒在阳光下亮得像戏服上的银线。陈铎突然拽她看相机屏幕:刚才抓拍的浪花里,每滴水珠都裹着个极小的光斑,拼起来竟和戏台地砖的裂纹图案重合。
“像不像剧本的最后一页?”林夏的指尖划过屏幕,“每个光斑都是个标点,等着谁来读下一句。”
远处的灯塔突然转了半圈,光柱扫过海面时,在浪尖织出道闪烁的金线。归航的渔船鸣起汽笛,悠长的声响里,混着修鞋摊麻线的簌簌声、老邮电局邮筒的轻响、编网老汉的号子,还有戏台檐角铜铃的余韵——像无数细碎的音符,正凑成新的调子。
林夏把那片红绸角解下来,系在浮标绳上。风过时,红绸牵着碎瓷的微光、银鳞的反光、弹珠的虹光,在浪里轻轻摇晃。陈铎收起相机时,发现背带内侧不知何时沾了片野菊瓣,和戏单上第七个句号的形状分毫不差。
“该往回走了。”林夏拍掉裤脚的沙粒,帆布包底的贝壳纽扣硌着掌心,“说不定明天晨光漫进窗棂时,又能捡到新的句子。”
码头的石阶上,他们的脚印正被涨潮的海水慢慢填满。最末个脚印里,一粒沙正随着浪的起伏轻轻滚动,棱角分明——像个刚写下的顿号,等着把未完的故事,续进下一段潮声里。
作者“星落蕴”推荐阅读《剧本的人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