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3章竹篮里的星

小说: 剧本的人生   作者:星落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剧本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章节无错乱精修!
 

惊蛰的雷声刚滚过巷口的老槐树,安安就挎着竹篮蹲在墙根下,鼻尖快贴到泥土上。蓝布罩衣的袖口沾着草汁,是挖荠菜时蹭的,她却宝贝得不肯让母亲洗:“这是春天的印章!”竹篮里铺着奶奶留下的蓝印花布,刚挖的荠菜带着湿漉漉的泥土香,叶子上的露珠滚进竹编的缝隙,晃一晃,像藏了串会跑的碎钻。

“安安!你篮子里怎么钻了只蚂蚱?”隔壁小满举着糖葫芦跑过来,惊得安安手忙脚乱去捂竹篮。绿蚂蚱“噌”地蹦到她虎头鞋上,吓得她原地蹦三下,竹篮里的荠菜撒了一地,混着滚落的山楂核,倒像给石板路镶了圈红绿边。母亲拿着竹扫帚出来时,正看见两个小丫头追着蚂蚱跑,安安的羊角辫歪在一边,嘴里还喊:“不许跑!我要把你养在竹篮里当宠物!”母亲笑着摇头,扫帚尖轻轻挑起蚂蚱送进草丛:“这是给庄稼报信的小先生,咱们留着它,秋天才有玉米棒往你篮子里装。”

入夏的傍晚总飘着槐花香,安安的竹篮换了新用场——装刚摘的槐花。父亲踩着梯子摘花,她站在底下举着竹篮,蓝布罩衣被汗水浸出深色的印子,却仰着脖子喊:“左边!左边那簇最香!”槐花掉进竹篮的声音沙沙响,混着父亲的笑声和远处卖冰棍的铃铛声。母亲把槐花拌面粉蒸好,装在竹篮里端到巷口,街坊们拿着碗来分,安安就守在旁边数竹篮的格子:“王奶奶要三勺,李爷爷的碗大,得装满满一竹边!”有调皮的男孩伸手偷抓,被她举着竹篮盖轻轻拍手背:“要等凉了才甜,急什么呀!”

七夕的晚上,安安非要把竹篮挂在葡萄架下。篮子里垫着母亲的红丝巾,装着她攒了半个月的玻璃弹珠,亮晶晶的像星星。“牛郎织女会掉眼泪,”她趴在竹篮边数弹珠,“接住了就能变成糖。”父亲搬来竹凳陪她等,竹篮晃悠悠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个会转圈的小月亮。等睡着时,她的小手还攥着竹篮把手,母亲替她盖毯子时,发现父亲悄悄往篮子里塞了颗最大的牛奶糖,糖纸在月光下闪着银光。

中秋的月光把竹篮洗得发白,安安跟着母亲去打月饼。老师傅把芝麻馅揉成球,她就踮脚往竹篮里摆油纸,蓝布罩衣沾了面粉,像落了层雪。刚出炉的月饼装进竹篮,烫得她首跺脚,却非要自己提着送街坊。走到巷口时,竹篮底的油纸破了个洞,月饼滚出来两个,正落在遛弯的张爷爷脚边。“这是月亮送我的礼!”张爷爷捡起来掰开,给了她一半,竹篮里的热气混着笑声,在晚风里飘得老远。

重阳那天,父亲用竹篮装了重阳糕去爬山。安安背着小竹篮跟在后头,里面装着水壶和手帕,走几步就喊:“爸爸等等!篮子说它要歇会儿!”山路陡处,父亲要帮她背,她却把竹篮往怀里抱:“它是我的小跟班,不能偷懒!”山顶的风很大,竹篮的蓝布罩衣被吹得鼓鼓的,像装了团云。父亲把重阳糕分给她,她就掰碎了撒在竹篮里:“给小跟班也尝尝,甜滋滋的!”

小雪节气时,巷口的腊梅开了。安安的竹篮换了新麻绳,是父亲用旧渔网改的,摸着糙糙的,却更结实。她提着竹篮去采腊梅,花瓣落在红布衬底上,像撒了把碎金子。路过老李头的菜摊,老人往她篮子里塞了把青菜:“天冷了,给你妈妈做汤喝,暖乎乎的。”她就把最大的那枝腊梅插在菜摊的玻璃瓶里:“这是星星花,能让菜菜不冷。”老李头笑得胡子来,说她的竹篮是“聚宝盆”,装啥啥兴旺。

深冬的早晨,安安发现竹篮的把手松了线。她搬来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学着母亲的样子穿针线,蓝布罩衣的袖口沾了线头,针却总扎在竹编缝里。母亲出来时,正看见她对着竹篮叹气:“你怎么不乖呀?是不是我没给你贴福字?”母亲蹲下来教她打结,指尖的温度透过麻绳传过来,安安忽然发现母亲的手上有个小茧子,是常年握针线磨的。“这样系上,它就能陪你过好多好多年啦。”母亲把打好结的把手交给她,竹篮晃一晃,里面的阳光叮当作响,像藏了串小铃铛。

又一年除夕的鞭炮声响起时,安安的虎头鞋换成了红棉靴,竹篮却还是那只,只是竹编的纹路里,藏了更多的暖。她往竹篮里装糖果时,发现底部刻着个小小的“安”字,是父亲去年悄悄刻的。“妈妈你看!”她举着竹篮给母亲看,灯笼的光透过字缝照在墙上,映出个暖融融的影子,“星星在篮子里安家啦!”

窗外的烟花又炸开了,金色的光落在竹篮上,落在她沾了糖霜的嘴角,落在母亲含笑的眼底。安安忽然明白,这竹篮装的哪里是糖果、花瓣和糕点,分明是日子里的甜,是家人的牵挂,是街坊的热络,是一年年攒起来的暖。就像竹编的纹路会记得每道阳光,她的心里也会记得,那些藏在竹篮里的星光,曾照亮过多少个寻常又珍贵的日子。

而这样的暖,会像竹篮的麻绳一样,把岁岁年年都系在一起,缠缠绕绕,永不散场。

开春的雨水刚润透石板路,安安就提着竹篮去巷口的老槐树下捡槐花。新换的蓝布罩衣是母亲用旧被面改的,领口绣着朵小雏菊,针脚歪歪扭扭的——是她自己学着绣的,花瓣上还沾着没洗干净的墨渍。“小雏菊要喝露水才香。”她蹲在树下,把带着水珠的槐花往竹篮里捡,竹编的缝隙漏下细碎的花瓣,落在她的虎头鞋上,像撒了把白星星。

母亲在院里晒被子,看见她竹篮里混进了几片嫩绿的槐树叶,笑着喊:“咱们捡花做饼,可不是给兔子囤粮草呀!”安安吐吐舌头,把树叶挑出来塞进树洞:“给小蚂蚁当伞。”竹篮晃悠着往家走,里面的槐花香气漫出来,引得隔壁的小黄狗跟在她身后,尾巴摇得像小扇子,她就抓了把花瓣丢给它:“这是星星碎,吃了不饿。”

端午前,母亲把糯米泡在盆里,安安就用竹篮去井边打水。井绳太长,她踮着脚拽不动,就搬来三块砖头垫在脚下,蓝布罩衣的后背汗湿了一大片,却非要自己来:“篮子说它想喝井水。”水打上来时晃出半瓢,溅在她的裤脚上,凉丝丝的。母亲把粽叶铺在竹篮里,她就学着包粽子,糯米从粽叶里漏出来,掉进竹篮的红布衬底上,像撒了把珍珠。“这样星星就能躺在糯米床上睡觉啦。”她把包歪的粽子放进竹篮,母亲笑着帮她系棉线,指尖的温度烫得糯米香都暖了几分。

伏天的午后,蝉在树上叫得正欢。安安的竹篮里装着冰镇的酸梅汤,用粗布盖着,走几步就掀开看看:“别化呀,要给李爷爷留着呢。”路过小卖铺,王婶往她篮子里塞了根绿豆冰棒:“给你的星星降降温。”她就举着冰棒慢慢走,冰水滴在竹篮的蓝布上,晕出小小的湿痕,像天空哭过的痕迹。老李头在菜摊后摇着蒲扇打盹,她把酸梅汤倒进粗瓷碗,冰棒递过去时己经化了一半,老人却笑得眼角堆起皱纹:“甜!比蜂蜜还甜!”

立秋那天,父亲带着安安去摘枣。她的小竹篮挂在手腕上,里面装着刚摘的青枣,硬邦邦的却透着甜香。爬到树杈上时,蓝布罩衣被树枝勾住了线头,她急得喊:“爸爸!篮子要变成小刺猬啦!”父亲帮她解开线,她就把最大的那颗枣放进竹篮最深处:“这是给妈妈留的,藏在星星窝里。”回家的路上,竹篮里的枣晃出两颗,滚进路边的草丛,她蹲下去找,却发现草里有只蚂蚱,正抱着枣啃得欢,她笑着拍手:“给你吧,星星说要分享!”

白露过了,母亲开始腌萝卜干。安安的竹篮里装着切好的萝卜条,要拿到巷口晒。她把竹篮摆在石板路上,蓝布罩衣沾了萝卜汁,像洇了片浅红的云。“要晒得干干的,冬天才能香。”她守在旁边,见有苍蝇飞来,就用蒲扇赶走,竹篮的影子在地上晃啊晃,像个会跳舞的小格子。傍晚收萝卜干时,她发现竹篮角卡着片枫叶,红得像团小火苗,就小心地夹在母亲的针线盒里:“给星星当书签。”

霜降那天,巷口飘起了细雪。安安的竹篮里垫着厚厚的棉布,装着母亲刚蒸的红薯。她提着竹篮去看生病的王奶奶,雪落在蓝布罩衣上,很快化成小水珠,像撒了把碎钻。“奶奶快吃,红薯里有太阳的味道。”她把红薯掰开塞到老人手里,竹篮里的热气冒出来,在她鼻尖凝成小水珠。王奶奶摸着她冻红的耳朵,往她篮子里塞了块姜糖:“给星星暖暖身子。”回家的路上,她把姜糖含在嘴里,辣辣的甜混着竹篮里残留的红薯香,在风雪里暖成一团。

冬至包饺子时,安安非要用竹篮装面团。她学着母亲的样子揉面,小手沾满了白面,往竹篮里丢面团时,面团粘在竹编上掉不下来,她就对着竹篮说:“你是不是也想吃呀?等包成饺子分你一个!”父亲在旁边擀皮,看着她把面团搓成小团子,滚得竹篮里到处都是,笑着说:“咱们安安的竹篮要变成面缸啦!”她却举着小面团喊:“这是星星饺,吃了不冻耳朵!”

跨年夜守岁,安安把竹篮摆在窗台,里面装着她攒了一年的宝贝:春天的槐花干、夏天的枫叶书签、秋天的枣核、冬天的腊梅瓣,还有街坊们给的糖果纸,被她叠成了小星星。母亲往她嘴里喂饺子,她就掰了半颗放进竹篮:“给我的小宝贝们也尝尝年味儿。”窗外的烟花炸开时,金色的光落在竹篮上,那些藏在竹编缝里的宝贝,仿佛真的在发光,像装了一整个冬天的暖。

大年初一的清晨,安安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竹篮。她发现父亲悄悄在篮子里放了个红包,母亲塞了块她最爱的芝麻糖,连隔壁小满都偷偷放了颗玻璃弹珠。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竹篮的影子落在墙上,像个盛满了时光的小格子。她摸着竹篮把手的新麻绳,那里有父亲打的结,有母亲补的线,还有她自己不小心蹭上的糖渍,忽然明白,这竹篮装的哪是物件,分明是日子里的细碎温柔,是家人的牵挂,是街坊的热络,是一年年攒起来的、化不开的暖。

就像竹编的纹路会记得每一次触碰,她的心里也会记得,那些藏在竹篮里的星光,曾怎样照亮过每个寻常又珍贵的日子。而这样的暖,会陪着她,一年又一年,把岁月都酿成甜。

雨水节气刚过,巷口的泥地里冒出了嫩生生的荠菜。安安挎着竹篮蹲在田埂边,新换的蓝布罩衣裤脚沾了泥点,是她扑着追蝴蝶时蹭的。“荠菜要带白根才香。”她学着母亲的样子,用小铲子轻轻挖起一棵,根须上缠着的泥土,抖落在竹篮里,像撒了把黑珍珠。竹篮的红布衬底上,还别着去年七夕捡的萤火虫翅膀,被她小心地夹在布缝里,说要给荠菜当“小灯笼”。

母亲在院里翻土,看见她竹篮里混着几株苦苣,笑着喊:“咱们挖的是菜,不是草药铺进货呀!”安安吐吐舌头,把苦苣插在竹篮边缘:“这是给蝴蝶歇脚的小站台。”正说着,一只黄蝴蝶真的落在苦苣上,她屏住呼吸不敢动,竹篮晃了晃,里面的荠菜撒出来几棵,滚在草地上,引得蚂蚁们排着队来搬,她咯咯笑:“看,连小蚂蚁都喜欢我的竹篮!”

清明前,母亲要做青团,安安就提着竹篮去采艾草。露水打湿了她的虎头鞋,蓝布罩衣的袖子挽得老高,露出小臂上沾着的草汁绿印子。“艾草要选带绒毛的,”她捏着草叶给竹篮“看”,“这样青团才会软乎乎的。”竹篮里的艾草堆得冒了尖,香气混着晨雾漫开来,路过的张奶奶往她篮子里塞了把嫩香椿:“给你妈妈炒鸡蛋,香得能把星星勾下来!”她把香椿铺在艾草上,说:“这样星星就躺在香窝里啦。”

立夏那天,父亲给竹篮装了新轮子,木头轴转起来“咯吱咯吱”响。安安推着竹篮去买冰棍,蓝布罩衣口袋里揣着母亲给的零钱,叮当响。小卖铺的冰柜刚打开,白气“腾”地冒出来,她踮脚指着绿豆冰棍:“要三根!给竹篮也留一根!”老板笑着多塞了颗话梅糖:“给你的小篮子当甜头。”她把冰棍放进竹篮底层,用手帕盖着,推着竹篮往家跑,轮子碾过石板路,“咯吱”声混着冰棍融化的“滴答”声,像在唱夏天的歌。

芒种时节,巷口的麦子黄了。安安跟着母亲去借镰刀,竹篮里装着刚蒸的馒头,要送给割麦的叔叔们。她走在田埂上,蓝布罩衣被风吹得鼓鼓的,像揣了只小鸽子。“馒头要趁热吃,”她把竹篮举到叔叔面前,里面的馒头热气腾腾,把竹编的纹路都熏得发亮,“我妈妈说,吃了有力气割麦子,割下来的麦穗能装满我的竹篮!”叔叔们笑着接过馒头,给她篮子里塞了把麦穗:“给星星当小旗子。”

小暑的傍晚,蝉在树上叫得震天响。安安的竹篮里装着井水镇的西瓜,用粗布盖着,她趴在竹篮边数西瓜籽:“一颗籽长一棵瓜,明年竹篮就装不下啦!”母亲摇着蒲扇出来,看见她把西瓜皮都啃成了月牙形,嘴角还沾着红瓤,笑着用手帕擦她的嘴:“咱们安安的小嘴巴,比竹篮还能装。”她就举着啃剩的瓜皮往竹篮里放:“给蚯蚓当小伞,下雨淋不着。”

立秋后,院里的石榴红了。安安搬来小板凳,踮着脚摘石榴,竹篮放在地上接,蓝布罩衣被石榴汁溅了好几滴,像开了朵小红花。“要摘裂开嘴笑的,”她抱着石榴往竹篮里放,“这样星星就能闻到甜香味。”忽然脚下一滑,她抱着石榴摔在竹篮边,石榴滚出来,红籽撒了一地,她却指着竹篮笑:“你看!星星掉出来啦!”父亲跑过来扶她,见她没哭,反而数着地上的石榴籽,无奈又好笑:“咱们捡起来,让星星回篮子里去。”

处暑那天,母亲晒的豆子该收了。安安的竹篮里铺着白布,她把豆子一把把往里装,蓝布罩衣的口袋里鼓鼓囊囊,摸出来全是圆滚滚的黄豆。“这是给星星当弹珠玩的,”她把豆子在竹篮里摆成小太阳的形状,“这样它们就不会想家啦。”母亲过来帮忙,看见她把坏豆子都挑出来扔进草丛,夸她细心,她就挺起小胸脯:“竹篮说要装最好的豆子,才能磨出最香的豆浆。”

白露清晨,巷口的桂花开了。安安的竹篮里垫着宣纸,她踮脚够树枝,桂花落在宣纸上,像撒了把碎金子。“要轻轻摘,”她对竹篮说,“桂花会疼的。”路过的王奶奶给她头上插了朵桂花,她就举着竹篮让奶奶闻:“香不香?这是星星的味道。”回家的路上,桂花从竹篮缝里漏出来,落在石板路上,她走几步回头捡一朵,说:“不能让星星迷路。”

霜降的早晨,窗台上结了层薄霜。安安的竹篮里装着母亲煮的栗子,热气腾腾,她提着竹篮去给老李头送,蓝布罩衣上沾着栗子壳的尖刺,像只小刺猬。“李爷爷,栗子要趁热剥,”她帮老人掰栗子壳,手指被扎了下也不喊疼,“里面的肉像星星一样圆。”老人往她篮子里塞了个烤红薯,烫得她来回换手,却把红薯抱在怀里:“给竹篮暖暖身子,它怕冷。”

立冬那天,母亲开始腌咸菜。安安的竹篮里装着洗净的萝卜,她蹲在盆边,把萝卜切成条,蓝布罩衣的袖子沾了水,冻得凉凉的,却非要自己切:“星星喜欢我切的条条,不粗不细刚刚好。”父亲过来帮她擦手,看见她切的萝卜条歪歪扭扭,有的还带着皮,笑着说:“咱们安安切的不是萝卜,是小月亮。”她就举着萝卜条放进竹篮:“这样星星和月亮就能做伴啦。”

冬至包饺子时,安安非要用竹篮装馅料。她挖了一大勺肉馅往竹篮里放,结果手一抖,肉馅掉在红布衬底上,像朵肉色的小云彩。“哎呀,星星吃了口肉馅!”她慌忙用勺子去刮,却把肉馅抹得竹篮到处都是,母亲笑着拿抹布擦:“咱们的竹篮今天开荤啦。”她就叉着腰说:“等会儿包个最大的饺子,给竹篮当帽子,这样它就不冷了!”

一年又一年,安安的虎头鞋换了一双又一双,竹篮的把手磨了又换,竹编的纹路里藏了越来越多的暖。春天的草香、夏天的瓜甜、秋天的桂语、冬天的薯暖,都在这竹篮里慢慢酿着,像时光熬的蜜。她摸着竹篮上自己刻的歪歪扭扭的小太阳,忽然明白,这竹篮装的哪是寻常物件,分明是日子里的光,是家人的爱,是街坊的情,是把每个平凡日子都过成诗的魔法。

而那些藏在竹编缝隙里的星光,会一首陪着她,从春暖花开到白雪皑皑,把岁月里的暖,都酿成永远的甜。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剧本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剧本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THF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