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圆滑的爹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古代的悲催生活日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内个阳光彩虹小白马”推荐阅读《我在古代的悲催生活日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雍和二十七年 冬 10月初一 晴

面板展开,光标闪烁,像是在说:"哟,土秀才终于开窍了?"

爹现在去县里送货,己经能面不改色地跟酒楼掌柜称兄道弟了。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那个连吆喝都张不开嘴的落魄书生,如今能在醉仙楼的后厨,拍着王掌柜的肩膀说:"王兄,这批草鱼可是特意给您留的肥货,得加价五文。" 说完还能笑眯眯地补一句:"下次来您这儿吃饭,可得给我抹个零头。"

社会这所大学,终于把爹教出来了。

他的变化是悄无声息的——

- 青布长衫换成了利落的短打,袖口扎紧,方便搬鱼筐;

- 说话时不再之乎者也,而是"您瞧好"、"包您满意";

- 甚至学会在称鱼时,手指暗中压一压秤尾,让主顾觉得占了便宜(当然,鱼都是足斤足两的,爹的良心还没被狗吃了)。

最让我欣慰的是,他终于不再把"读书人"三个字当枷锁了。有天夜里,我听见他跟娘说:"……当年觉得万般皆下品,如今才明白,能把鱼卖出好价钱,也是学问。"

县里三家酒楼现在都认准了咱家的鱼。醉仙楼的王掌柜尤其喜欢吹嘘:"宋老弟的鱼,可是吃着桑叶长大的,肉质格外细嫩!" ——其实鱼哪分得清桑叶杂草,但这话听着体面,爹也就由着他宣传。

腰包确实鼓起来了。

- 爷那个锁银子的大黑箱,如今常开常关,再也不用算计着取钱;

- 娘做了新衣裳,还给未出世的孩子备了柔软的棉布襁褓;

- 连当初最反对的二伯娘,现在路过鱼塘都要夸一句:"老三有出息!"

只有我知道,爹的"圆滑"里还藏着点可爱的小固执——

- 他坚持用青鱼换酒楼泔水,拉回来喂塘;

- 每次送鱼都要额外带两条,送给酒楼帮工的穷苦人;

- 夜里仍会就着油灯翻《农政全书》,认真记下"芒种投苗,霜降清塘"的时令。

今早出门前,爹突然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给我:"县里新开的点心铺子的桃酥,你娘说你爱吃。"

我咬了一口,甜得眯起眼。 其实这个爹还行!

春风掠过鱼塘,桑树新叶沙沙作响,像在偷笑爹藏在钱袋里的那本《论语》。

桑树渐渐长起来了,明年应该可以养蚕了。娘开始准备过冬的衣物了。

她坐在炕头,膝上摊着一叠软布——有些是拆改的旧衣,有些是爹从县里扯回来的新棉布。手指捏着针线,在布料间穿梭,时不时停下来,把针在发间抿一抿。未出世的孩子的小衣、尿布、抱被……一件件在她手中成形,针脚细密整齐,像一排排乖巧的蚂蚁。

"这棉花絮得厚些,"娘轻声自语,"冬月生的孩子,怕冷。"

院子里,奶和几个婶子的说笑声隔着窗纸传进来:

"老三家的针线活就是细!"

"可不是,当年她绣的牡丹,能招来真蝴蝶呢!"

"哎哟,这尿布是不是裁小了?新生儿拉撒可勤……"

娘听着,嘴角微微,手下的针走得更快了。

我趴在炕沿,看她把一件缝好的小红袄举到光下端详——那红色并不鲜艳,像是被水洗过许多次,透着股温柔的旧意。

"糖角,"娘突然叫我,"来试试这顶虎头帽。"

一顶小小的帽子扣在我头上,两侧垂着毛茸茸的护耳,正中绣着个憨态可掬的虎头。娘的手在我下巴处系带子,指尖有些凉。

"你小时候戴过的,"她笑着说,"给你弟弟妹妹接着用。"

我顶着虎头帽,看娘继续低头缝制。炕烧得暖,窗棂外的天色却越来越暗,风把枯枝刮得呜呜作响。奶和婶子们的声音渐渐远了,灶间传来熬粥的咕嘟声。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古代的悲催生活日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