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二十七年 夏 西月26日晴
面板展开,光标懒洋洋地闪了闪,像是在说:“哟,今天终于有点好消息了?”
桑基鱼塘,竟真的成了。
数日前的那片烂泥洼地,如今己是一方规整的水塘,塘水清亮,映着天光云影。爹当初拖着伤腿、顶着村里人的讥笑,硬是带着二伯和几个堂兄弟一锹一锹挖出来的。如今塘埂夯实,进出水口修得利落,甚至还在塘边搭了个简陋的草棚,供爹每日巡视时歇脚。
桑树是托外公从邻村带来的苗,沿着塘边栽了几圈。虽还幼小,但己抽出嫩绿的新叶,在初夏的风里轻轻摇曳,像一排乖巧的守卫。娘说,等明年,桑叶就能采来喂蚕了。蚕沙肥塘,塘泥肥桑,书里说的“相资为用”,竟真的一步步在眼前实现。
鱼苗是爹咬牙用剩下的银子买的,草鱼、鲫鱼、鲤鱼,都是本地常见的品种,好养活。投放那日,爹站在塘埂上,小心翼翼地将一桶桶鱼苗倾入水中。小鱼初入新环境,有些慌乱,在水面扑腾几下,便迅速沉入深处,消失不见。爹盯着水面,眼神专注得近乎虔诚,仿佛那些游动的黑影不是鱼,而是一个个会游动的希望。
“得喂浮萍和水草,草鱼爱吃。” 爹对照着《养鱼经》,每日天不亮就去河边捞浮萍,回来细细剁碎,撒进塘里。塘水渐渐养出了生气,鱼苗适应后,开始活跃。清晨或傍晚,偶尔能看见鱼影掠过水面,荡开一圈细小的涟漪。
村里人的态度,也微妙地变了。
当初的讥笑和质疑,随着鱼塘一日日成形,渐渐转为观望,甚至偶尔有人站在塘边,探头探脑地问:“清砚,这鱼……真能养成?”
爹不再像最初那样急切地解释,只是笑笑:“再等几个月,秋后捞了看。” 语气平静,却透着底气。
生活似乎真的在步入正轨。
爷虽然仍旧板着脸,但偶尔会踱到塘边,背着手看一会儿,再哼一声走开。可那眼神,己不再是当初的愤怒和质疑,而是隐隐的……期待?
娘,每日给爹送饭,站在塘埂上看鱼,眼里终于有了真切的笑意。她甚至开始盘算:“等鱼大了,留几条过年,剩下的卖去镇上,换些银钱,再买些布……” 再给我们的糖角买几串糖葫芦,再去娘家一趟给爹买两坛好酒!阿娘就这么念叨着……
而我,蹲在塘边,看着水中游弋的鱼影,忽然发现——自己竟也不名升起了期望。 万一我也能回去呢,我打开面板认真的记录下这一天的所看所思所想。
原来希望这种东西,真的会像塘里的鱼一样,悄无声息地长大 。
而我,静静地蹲在塘边,双眼凝视着那片清澈的水面。水中,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游弋着,它们的身影在波光粼粼的水中若隐若现。自由你们自由了,那我呢我的自由在哪里呢?我不知道!也不敢多想!
(http://www.220book.com/book/TZX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