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的清晨,糖糖刚吃完早饭,就看到林医生手里拿着一个古朴的木盒子走进客厅。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盒子上,雕花的木纹泛着温润的光,糖糖立刻放下手里的绘本,小跑到林医生身边,好奇地仰着脑袋:“妈妈,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呀?”
林医生笑着把木盒放在茶几上,轻轻打开。里面铺着一层淡蓝色的软布,布上放着一枚绣着半朵栀子花的荷包,还有几缕彩色丝线和一根细细的绣花针。“这是妈妈托朋友找的清代绣庄复刻的针线包,”林医生拿起荷包,指尖拂过上面细腻的针脚,“之前糖糖总说想看看古代人怎么绣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试试,像清代绣庄的小工一样学绣荷包好不好?”
糖糖的眼睛瞬间亮了,伸手轻轻碰了碰丝线,软乎乎的触感让她忍不住笑起来:“好呀!就像妈妈讲的故事里那样,绣出好看的花吗?”她想起之前林医生给她读的清代小说片段,里面提过绣庄的姑娘们坐在窗前绣荷包,阳光落在丝线上,像撒了一把星星。
林医生点点头,从盒子里取出一块白色的素布,铺在桌面上:“我们先从简单的栀子花开始绣,妈妈教你怎么穿针引线。”她拿起绣花针,小心翼翼地把丝线穿进针孔,然后打了个小巧的结。糖糖学着林医生的样子,手指捏着细细的针,可丝线总像不听话的小泥鳅,好几次都从针孔里滑走。
“别急,慢慢来。”林医生握着糖糖的手,帮她调整姿势,“眼睛要看着针孔,手指轻轻捏住丝线,慢慢穿进去。”在林医生的帮助下,糖糖终于把丝线穿进了针孔,她兴奋地举起手:“妈妈,我穿进去啦!”那股成就感,比画完一幅画还要开心。
接下来学绣花瓣,林医生先在布上用铅笔轻轻画了片栀子花花瓣的轮廓,然后示范如何用平针绣法一针一针地填满。“每一针的长度要差不多,针脚要藏在布的背面,这样正面看起来才整齐。”糖糖拿着针,小心翼翼地照着轮廓绣,刚开始针脚歪歪扭扭,有的长有的短,可她没泄气,拆了重新绣,一遍又一遍。
绣到一半时,突然传来敲门声,糖糖抬头一看,是阿澈哥哥和他妈妈!阿澈手里还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鲜的杏花和一碟刚做好的杏花糕。“糖糖,我听说你在学绣东西,特意来看看!”阿澈把竹篮放在桌上,凑到茶几边,看到布上的栀子花,眼睛一亮,“这是要绣荷包吗?我在临安的绣庄见过,里面装着香料,闻起来香香的。”
糖糖用力点头,举起手里的针线:“阿澈哥哥,我在学清代绣庄小工绣荷包,可是我绣得不好看。”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指了指布上歪扭的花瓣。
阿澈妈妈笑着拿起布,仔细看了看:“第一次绣能这样己经很棒啦!我小时候在绣庄学绣,比糖糖还紧张,针扎到手哭了好多次呢。”
这话让糖糖想起之前看到的那段文字,她握着针的手紧了紧,小声说:“我不会哭的,就算扎到手,吹吹就好啦。”话音刚落,她低头绣的时候,不小心没拿稳针,针尖轻轻扎到了指尖,冒出一点小小的血珠。
林医生立刻伸手想帮她处理,可糖糖却先把手指凑到嘴边,轻轻吹了吹,然后抬头笑着说:“你看,一点都不疼,我还能继续绣。”阿澈和阿澈妈妈都惊讶地看着她,阿澈更是竖起大拇指:“糖糖你好勇敢!比我厉害多了!”
得到夸奖,糖糖更有干劲了。阿澈坐在她旁边,帮她理好乱掉的丝线,还跟她讲临安绣庄里的趣事:“绣庄的老板娘绣技可厉害了,她绣的凤凰,羽毛像真的一样,好多人都抢着买她的绣品。下次你去临安,我带你去看好不好?”
“好呀好呀!”糖糖开心地答应着,手里的针也越来越稳,花瓣的轮廓渐渐变得整齐起来。林医生和阿澈妈妈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专注的模样,相视而笑。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空气中飘着杏花糕的甜香,还有丝线淡淡的味道,温馨又美好。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糖糖的栀子花花瓣终于绣好了。虽然不如林医生示范的那样精致,但每一针都透着认真。阿澈妈妈拿起布,赞叹道:“糖糖真有天赋,这花瓣绣得很有灵气,再绣上花蕊和叶子,就是一个漂亮的荷包了。”
林医生从厨房端来切好的水果,笑着说:“今天先学到这里,我们下午再继续绣。现在先尝尝阿澈妈妈带来的杏花糕,补充点能量。”糖糖拿起一块杏花糕,咬了一小口,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和之前在临安茶馆喝的梅子汤一样,都是让她难忘的味道。
下午,阿澈要回家了,临走前他拉着糖糖的手说:“糖糖,你一定要把荷包绣好,下次我去临安的绣庄,帮你找好看的香料,装在荷包里,这样你的荷包就和古代绣庄的一样香啦!”
糖糖用力点头,把刚绣好的花瓣展示给阿澈看:“我会加油的!等我绣好了,第一个给阿澈哥哥看!”
送走阿澈后,糖糖又坐回茶几边,继续绣荷包。这次她要绣花蕊,林医生教她用打籽绣法,每一针都要绕出小小的籽儿,看起来像花蕊上的露珠。刚开始糖糖总绕不好,籽儿要么太大要么太小,可她想起早上扎到手都没哭,这点困难根本不算什么。她耐心地练习,慢慢地,绣出的籽儿越来越均匀,像一颗颗小小的珍珠,点缀在花瓣中间。
傍晚的时候,乐乐也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张画,是他画的宋代彩虹,上面还画着糖糖和阿澈的小身影。“糖糖,你看我画的彩虹!”乐乐把画递给糖糖,看到茶几上的荷包,惊讶地说,“糖糖,你真的在绣荷包呀!好漂亮!”
糖糖把荷包拿起来,开心地跟乐乐分享:“我在学清代绣庄小工绣荷包,阿澈哥哥说下次帮我找香料,装进去就更香了。”她还把早上扎到手没哭的事告诉乐乐,乐乐崇拜地看着她:“糖糖你太勇敢了!我上次画画被铅笔戳到,都差点哭了。”
“只要坚持,就不怕困难呀!”糖糖认真地说,这话是林医生之前教她的,现在她终于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接下来的几天,糖糖每天都会抽时间绣荷包。她绣完了栀子花,又在荷包边缘绣了一圈小小的波浪纹,还在背面绣了一个小小的“糖”字。林医生帮她把布缝成荷包的形状,装上阿澈后来托人送来的桂花香料,一个香喷喷的清代风格荷包就做好了。
糖糖把荷包挂在自己的书包上,走到哪里都带着。上学的时候,她还跟同学们分享自己学绣荷包的经历,讲宋代的青瓦雨声,讲清代绣庄的故事。以前她总是很内向,不爱说话,可现在,她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和喜欢的事物分享给别人,眼睛里也总是闪着自信的光。
有一天下雨,糖糖又拉着林医生坐在窗台边,手里拿着荷包,听着窗外的雨声。“妈妈,你听,现在的雨声虽然没有青瓦雨声好听,可我觉得也很温柔。”糖糖靠在林医生肩上,小声说,“就像我的荷包,虽然不是古代绣庄的老师傅绣的,可我觉得它是最好看的。”
林医生摸了摸糖糖的头,心里满是欣慰。她看着糖糖手里的荷包,看着窗外的雨丝,忽然想起之前糖糖画的“时空地图”。现在,地图上不仅有宋代的青瓦、梧桐和彩虹,还有了清代的荷包、丝线,以及越来越多充满笑容的身影。
“是啊,”林医生轻声说,“每一段经历,每一件用心做的事,都是最珍贵的。就像糖糖,在青瓦雨声和绣花针脚里,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勇敢又开朗。”
糖糖点点头,闭上眼睛,仿佛又听到了宋代临安茶馆的青瓦雨声,听到了清代绣庄里针线穿过布料的细微声响。那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陪伴着她,在充满爱的时光里,一步一步,走向更明亮的未来。而那个绣着栀子花的荷包,会带着桂花的清香,带着她在古今之间收获的勇气和快乐,一首陪伴着她,记录下每一个值得珍藏的瞬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UDQ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