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裹着桂花香钻进教室,糖糖刚把书包挂在挂钩上,书包上的栀子花荷包就轻轻晃了晃,惹得同桌朵朵凑过来,小手指轻轻碰了碰绣线:“糖糖,这个荷包好香呀,是你之前说的清代样式吗?”
糖糖眼睛一亮,立刻把书包取下来,小心翼翼地捧着荷包:“对呀!里面装的是阿澈哥哥找的桂花香料,你闻闻。”她轻轻打开荷包口,清甜的桂香立刻飘了出来,周围几个同学也围了过来,叽叽喳喳地问起绣花的事。这要是在以前,糖糖早就红着脸低下头了,可现在她大大方方地坐下,指着荷包上的针脚说:“我刚开始学穿针,线总像小泥鳅一样滑走,还被针扎到过呢。”
“那你哭了吗?”朵朵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问。
糖糖摇摇头,举起右手食指,指尖上早就没了痕迹,却还带着当时的勇气:“我吹了吹就继续绣了,妈妈说坚持就不怕困难。”
同学们都露出佩服的表情,班长小宇还说:“糖糖,你下次能教我们绣简单的图案吗?”
糖糖心里暖暖的,用力点头:“好呀!我回家问问妈妈,能不能带些简单的针线来。”
放学回家,糖糖刚进门就拉着林医生的手,把在学校的事一股脑说了出来。林医生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糖糖愿意分享自己的本领,真的长大了。妈妈这就去准备,我们选些彩色的粗丝线和圆头针,这样同学们学起来更安全。”
周末的时候,林医生果然准备了一盒子针线材料,还打印了简单的花朵、星星图案。糖糖抱着盒子,一早就去了朵朵家,两个小姑娘趴在书桌上,跟着林医生教的步骤穿针引线。朵朵刚开始也总穿不进针,急得鼻尖都冒汗了,糖糖学着林医生的样子,握着朵朵的手说:“别急,眼睛看着针孔,慢慢穿。”在她的鼓励下,朵朵终于穿好了线,开心得跳了起来。
没过多久,班里好多同学都跟着糖糖学起了绣花,班主任李老师还特意在教室后面开辟了一个“小小绣坊”,贴满了大家的作品。有一次学校举办手工展,糖糖带着同学们一起绣了一幅大大的“西季花”挂毯,上面有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桂花和冬天的梅花,每一朵花都绣得稚嫩却认真,最后还得了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糖糖捧着奖状,心里比第一次绣好栀子花还要开心——原来分享本领,能收获这么多快乐。
天气越来越冷,林医生说要带糖糖去临安,看看阿澈说的那家老绣庄。出发那天,糖糖特意把栀子花荷包挂在羽绒服拉链上,还带了自己绣的小书签,准备送给阿澈。
火车到站时,阿澈早就举着牌子在出口等了,看到糖糖,他立刻跑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糖糖!我带你去绣庄,老板娘听说你绣了清代样式的荷包,特意等着见你呢!”
糖糖接过烤红薯,咬了一口,甜丝丝的热气暖了整个身子,她把书签递给阿澈:“这是我绣的梅花书签,送给你。”
阿澈小心翼翼地接过来,书签上的梅花用红色丝线绣成,边缘还绣了一圈金线,好看极了:“谢谢糖糖!”
老绣庄藏在一条古街上,黑瓦白墙,门口挂着一块木质招牌,上面写着“云绣阁”三个烫金大字。推开门,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绣品,有绣着龙凤的披肩、绣着山水的屏风,还有和糖糖那个一样的荷包,每一件都针脚细腻,色彩鲜亮。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从里屋走出来,她穿着深蓝色的斜襟大褂,手上还戴着银镯子,看到糖糖就笑着说:“你就是糖糖吧?阿澈跟我说你绣了个栀子花荷包,能让奶奶看看吗?”
糖糖赶紧把荷包取下来,双手递给老奶奶。老奶奶接过荷包,指尖轻轻拂过绣线,眼里满是赞叹:“这针脚虽然还有点嫩,但看得出很用心,尤其是这打籽绣的花蕊,比好多刚开始学的大人都绣得匀。”
得到夸奖,糖糖脸都红了,小声说:“我也是跟着妈妈学的,还拆了好多次呢。”
老奶奶拉着糖糖的手,走到里屋的绣架前,上面放着一块还没绣完的牡丹图:“奶奶教你绣一朵小牡丹好不好?清代绣庄的姑娘们,最擅长用这种套针绣法,绣出来的花瓣层层叠叠,像真的一样。”
糖糖坐在绣架前,老奶奶握着她的手,教她怎么把丝线分成细股,怎么用不同颜色的线渐变出花瓣的层次。阿澈和林医生坐在一旁,看着糖糖认真的样子,阿澈还悄悄跟林医生说:“阿姨,你看糖糖现在比以前开朗多了,上次我跟她视频,她还跟我讲学校手工展的事呢。”
林医生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欣慰。她想起糖糖第一次穿越时,还怯生生地躲在自己身后,现在却能大方地和陌生人交流,还愿意分享自己的爱好,这点点滴滴的变化,都藏在那些绣花针脚里,藏在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里。
在临安待了三天,糖糖不仅学会了套针绣,还从老奶奶那里得到了一小盒特制的丝线,颜色比普通丝线更鲜亮,还带着淡淡的茉莉香。临走时,老奶奶还给糖糖送了一个小小的绣绷:“以后想绣花了,就用这个绣绷,能把布撑平,绣出来的针脚更整齐。”
糖糖抱着绣绷,跟老奶奶挥手:“奶奶,我下次还来,我要绣一幅大的荷花图送给您!”
回到家,糖糖就迫不及待地用新丝线绣起了荷花。她把绣绷固定在书桌上,每天做完作业就坐在绣绷前,一针一线地绣着。林医生偶尔会坐在她旁边,陪着她一起绣,母女俩的身影映在台灯下,温馨又安静。
有一天晚上,糖糖绣着绣着,突然抬头问林医生:“妈妈,古代的绣娘是不是也像我这样,每天都坐在灯下绣花呀?”
林医生放下手里的针线,摸了摸她的头:“是啊,她们可能要绣好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件绣品,但因为喜欢,所以一点都不觉得累。就像糖糖,虽然绣荷花很难,但你每天都坚持,对不对?”
糖糖点点头,低头继续绣着:“我喜欢绣花,看着空白的布上慢慢长出好看的花,我就特别开心。”
元旦的时候,学校举办了一场“传统文化展”,糖糖把自己绣的荷花图、栀子花荷包,还有同学们一起绣的“西季花”挂毯都带去了。好多老师和同学都围在她们的展台前,赞叹不己。有个一年级的小弟弟拉着糖糖的衣角问:“姐姐,你能教我绣花吗?我也想绣一朵小花送给妈妈。”
糖糖蹲下来,笑着说:“当然可以呀!等下周,我就带针线来教你。”
展览结束后,李老师把糖糖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张证书:“糖糖,你不仅自己喜欢传统文化,还带动同学们一起了解传统文化,学校给你发一个‘传统文化小使者’的证书,希望你能继续把这份喜欢传递下去。”
糖糖接过证书,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她看着证书上自己的名字,又想起了在宋代临安听到的青瓦雨声,想起了清代绣庄里老奶奶温暖的手,想起了同学们一起绣花时的欢声笑语。这些经历像一颗颗珍珠,被时光串成了一条项链,戴在她的心上,让她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开朗。
晚上,糖糖躺在床上,手里握着栀子花荷包,荷包里的桂花香还在,就像那些美好的回忆一样,永远不会消失。她闭上眼睛,仿佛又听到了清代绣庄里针线穿过布料的细微声响,听到了同学们一起绣花时的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陪伴着她进入梦乡。
梦里,她又回到了宋代的临安,青瓦上的雨还在下,她手里拿着绣花针,在空白的布上绣着,绣出了彩虹,绣出了桂花,绣出了好多好多开心的笑脸。而现实里,她的枕边,还放着没绣完的荷花图,明天,她还要继续绣下去,把那些美好的时光,都绣进这一针一线里,让它们永远陪伴着自己,走向更明亮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UDQ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