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出院那天,天放了晴。
马嘉祺特意请了半天假,开车去接她。
阮溯妄提前把客房收拾出来,换了干净的床单,在床头柜上放了温水和胃药——医生说母亲胃不好,得按时吃药。
母亲走进家门时,有点拘谨,手不自觉地攥着衣角,眼神扫过客厅,落在墙上挂着的照片上——是阮溯妄和外婆的合影,照片里的外婆笑得很慈祥。
“这房子……挺干净的。”她没话找话,声音有点发涩。
“你先坐,我去给你倒杯水。”阮溯妄避开她的目光,转身往厨房走。
马嘉祺把行李箱放在客房门口,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轻声说:“别紧张,慢慢来。”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气氛有点微妙。
母亲总是小心翼翼的,早上会提前起来煮粥,却不敢放糖,怕阮溯妄不爱喝;
会悄悄帮阮溯妄洗好放在阳台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
晚上阮溯妄看书时,她会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把音量调得很低,不打扰人。
阮溯妄看在眼里,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她习惯了和母亲保持距离,突然这样亲近,反而觉得别扭。
周五晚上,阮溯妄下班回来,刚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走进厨房,看见母亲正系着围裙在炒菜,额角沾了点汗,手里拿着锅铲,动作有点笨拙。
“你回来啦?”母亲看见她,立刻笑了笑,“我看冰箱里有番茄和牛腩,就学着做了你爱吃的番茄炖牛腩,不知道合不合你胃口。”
阮溯妄走到灶台边,看着锅里炖得软烂的牛腩,番茄的汤汁红红的,飘着点葱花——和马嘉祺做的很像,却又有点不一样,少了点调味料的香,多了点生涩的认真。
“我帮你。”她伸手想拿旁边的盘子,却被母亲躲开了。
“不用不用,你去客厅等着,马上就好。”母亲把她往厨房外推,“嘉祺也快回来了,我们等他一起吃。”
马嘉祺回来时,饭菜刚好摆上桌。
三个人坐在餐桌前,有点安静。
母亲不停地给阮溯妄夹菜,碗里堆得像小山,却没怎么动自己的筷子。
“阿姨,你也吃。”马嘉祺给母亲夹了块牛腩,笑着说,“溯妄总说,还是家里做的饭好吃。”
母亲的眼睛亮了亮,拿起筷子夹了口牛腩,慢慢嚼着,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好吃就好,以后我天天给你们做。”
饭后,母亲主动收拾碗筷,阮溯妄想帮忙,她却坚持自己来。
阮溯妄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曾这样在厨房做饭,她趴在门口看,等着母亲喊她“溯妄,吃饭啦”。
只是后来,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少了。
马嘉祺走过来,坐在她身边,轻声说:“她在试着靠近你。”
“我知道。”阮溯妄点头,声音有点哑,“可我……有点不习惯。”
“没关系。”马嘉祺握住她的手,“不用逼自己立刻接受,慢慢来。她愿意改变,你愿意试着原谅,这就够了。”
周末早上,阮溯妄醒得有点晚。
走出卧室时,看见母亲正坐在客厅的地毯上,翻着她放在茶几上的相册。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身上,她的手指轻轻拂过照片上外婆的脸,眼里带着点怀念。
“这张照片,是你五岁生日那天拍的吧?”母亲抬头看见她,笑着说,“那天你非要吹蜡烛,结果把蛋糕上的奶油蹭到了脸上,你外婆笑得首不起腰。”
阮溯妄愣了愣,她以为母亲早就忘了这些小事。
“我以前总觉得,你外婆把你照顾得很好,我就不用操心了。”母亲的声音低了下去,“后来才知道,你最需要的,是我的陪伴。”
阮溯妄在她身边坐下,拿起相册,翻到一张她和母亲的合影——
那是她十岁时,母亲带她去公园玩拍的,照片里的母亲还很年轻,抱着她笑得很开心。
“妈。”
母亲愣了一下,转过头看着她,眼里带着点期待。
“以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外婆吧。”阮溯妄说。
母亲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用力点头:“好……好啊。”
阳光暖融融的,照在两人身上。
相册摊开在地毯上,里面的照片记录着过去的时光,有欢笑,有遗憾,却都成了此刻最珍贵的回忆。
阮溯妄看着母亲泛红的眼眶,突然觉得,那些过去的伤痛,好像正在慢慢愈合。母亲的靠近或许很笨拙,她的接受或许很缓慢,但只要两人都愿意往前走,就一定能慢慢靠近,把那些错过的时光,一点点补回来。
这时,马嘉祺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刚买的豆浆和油条,笑着说:“早餐买回来了,我们一起吃吧。”
母亲擦了擦眼泪,笑着站起身:“好,我去拿碗。”
原来所谓的家,不是没有争吵和遗憾,而是就算有过伤害,也愿意试着原谅,愿意笨拙地靠近……
翁浣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L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