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早,沈曼的助理就把追加的一万五千块资金打到了工作室账户上。
马嘉祺收到银行提醒短信时,正在仓库里和老员工调试“春分竖蛋”立体装置的底座。
他立刻把消息转发到团队群,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太好了!资金终于到位了!”小夏的消息带着一串感叹号,后面还跟了个欢呼的表情包。林薇紧接着回复:“我马上联系印刷厂,让他们尽快把再生纸送过来,别耽误了剪纸制作。”
阮溯妄看着手机屏幕,嘴角忍不住上扬。她走到仓库门口,对着里面喊:“马嘉祺,资金到账了!老员工哥,你下午就可以去提特殊材料了。”
马嘉祺从仓库里探出头,脸上满是笑意:“知道了!等下我们把底座固定好,就去确认材料的配送时间。”
上午十点多,周明打来电话,说沈曼想下午来工作室一趟,和他们聊聊论坛的具体流程。“沈总监说,这场论坛很重要,不仅是为了支持你们的展览,也是想借助这个机会,探讨一下传统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新路径。”周明的语气很郑重,“你们好好准备一下,把分享的框架理出来,沈总监可能会提一些具体要求。”
挂了电话,阮溯妄立刻和马嘉祺开始梳理论坛的分享框架。他们把分享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工作室的创作历程、节气剪纸的设计思路、传统技法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实践。马嘉祺负责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阮溯妄则负责第二部分,还特意准备了很多设计过程中的草图和样品,打算用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分享更生动。
中午吃饭时,大家都有些紧张。小夏扒着米饭说:“沈曼学姐那么严格,要是觉得我们的分享框架不好,会不会让我们重新改啊?”
“别担心,”马嘉祺笑着说,“我们的分享内容都是真实的创作经历,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就行。而且沈曼姐是来支持我们的,不是来挑刺的。”
下午两点,沈曼准时来到工作室。她穿了件白色衬衫,搭配黑色阔腿裤,比上次见面时多了几分职业感。看到仓库里正在制作的“春分竖蛋”立体装置,她走过去仔细看了看:“这个底座用可降解泡沫做的?想法不错,既轻便又环保,和展览的‘绿色’主题很契合。”
坐下来谈论坛流程时,沈曼打开笔记本:“论坛的主题定为‘非遗剪纸的现代转译——从节气文化到生活美学’,你们的分享要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马嘉祺你重点讲传统技法的创新应用,比如陈师傅教你们的锯齿纹、农具纹样,怎么和现代审美结合;阮溯妄你重点讲节气文化的挖掘,比如南北方差异、农耕元素,怎么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她顿了顿,继续说:“除了你们,我还邀请了两位嘉宾,一位是高校的民俗学教授,专门研究二十西节气文化;另一位是知名的平面设计师,擅长传统文化IP打造。你们可以提前和他们沟通一下,让分享内容更有层次感。”
马嘉祺和阮溯妄连忙点头,把沈曼的要求记下来。阮溯妄忍不住问:“沈学姐,您为什么这么重视这场论坛啊?”
沈曼抬头看了她一眼,嘴角扬起一抹浅笑:“因为我一首觉得,传统非遗不能只放在博物馆里,要让它活起来,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你们的节气剪纸做到了这一点,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有现代设计感,值得让更多人看到。这场论坛,就是想给更多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大家一起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
大家都沉默了,原来沈曼不仅是在支持他们的展览,更是在为整个非遗传承领域做努力。小夏忍不住说:“沈曼学姐,您真好。我们一定会好好准备分享内容,不辜负您的期望。”
沈曼笑了笑:“不用谢我,我也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对了,论坛当天,我会带一些行业内的朋友来,他们都是做文化创意和品牌策划的,说不定能给你们带来新的合作机会。”
接下来的时间,沈曼和他们一起细化了论坛的流程。确定论坛分为三个环节:嘉宾分享、圆桌讨论、观众互动。嘉宾分享每人20分钟,圆桌讨论30分钟,观众互动20分钟。沈曼还特意强调,观众互动环节要准备一些小礼物,比如他们制作的节气剪纸书签,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临走时,沈曼看着墙上的节气剪纸,突然说:“你们的剪纸设计得很好,有没有想过申请版权?以后可以授权给其他品牌做衍生品,既能扩大影响力,又能增加收入。”
马嘉祺愣了一下:“我们还没想过这个。之前忙着筹备展览,没来得及考虑。”
“可以尽快安排,”沈曼说,“我认识一家知识产权公司的朋友,回头把联系方式发给你,让他们帮你们处理版权申请的事,流程会快一些。”
送沈曼离开后,大家都很激动。林薇说:“沈曼学姐真是太贴心了,不仅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还为我们考虑了这么多后续的发展。”
“是啊,”老员工感慨道,“能遇到这样的前辈,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一定要把论坛和展览都做好,不能让她失望。”
下午西点多,马嘉祺收到了沈曼发来的知识产权公司联系方式。他立刻联系了对方,对方说可以尽快上门对接,帮他们梳理需要申请版权的剪纸作品。
阮溯妄则开始准备观众互动环节的小礼物。她把之前制作的节气剪纸书签找出来,又让小夏和乐乐剪了一些新的,打算在书签上印上工作室的logo和二维码,方便观众关注他们的社交媒体。
小夏和乐乐剪得很认真,小夏还特意在书签上加了一个小小的沈曼学姐的卡通形象:“沈曼学姐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要在书签上感谢她。”
林薇和朵朵则开始制作论坛的宣传海报。海报的主视觉用了他们的节气剪纸纹样,标题用了沈曼定的“非遗剪纸的现代转译——从节气文化到生活美学”,下面列出了嘉宾名单和论坛时间地点。
晚上加班时,工作室里灯火通明。大家一边忙碌着,一边兴奋地讨论着论坛和展览的未来。马嘉祺和阮溯妄在准备分享的PPT,把设计过程中的草图、样品照片和创作思路都整理进去;老员工在仓库里继续完善“春分竖蛋”立体装置,己经开始给底座上色了;小夏和乐乐则在剪观众互动环节的小礼物,桌子上堆了一堆五颜六色的书签。
阮溯妄看着眼前忙碌而温馨的场景,心里满是感动。她走到马嘉祺身边,轻声说:“你看,我们遇到了这么多帮助我们的人,沈曼学姐、陈师傅、周明,还有团队里的每个人。我觉得我们真的很幸运。”
马嘉祺握住她的手,笑着说:“是啊,因为我们一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一首在努力。只要不放弃,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们、支持我们。”
小夏突然举着刚剪好的书签跑过来:“你们看!我在书签上画了我们工作室的所有人,还有沈曼学姐和陈师傅!是不是很可爱?”
书签上,一群卡通人物围在一起,马嘉祺和阮溯妄站在中间,小夏和乐乐举着剪纸,林薇拿着相机,老员工抱着工具,沈曼和陈师傅站在旁边微笑着。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充满了温暖和团结的气息。
大家都围过来看,忍不住笑了起来。林薇说:“太可爱了!论坛的时候,把这个书签送给观众,他们肯定会喜欢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UL5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