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北风像刀子,刮在脸上生疼。小顺子蹲在雪窝里,睫毛上结着冰碴,眼睛却死死盯着二里外的鬼子据点——那座被当地人称为“鬼门关”的炮楼,此刻正飘着几缕懒洋洋的炊烟。
据点门口的铁丝网积了层薄雪,两个鬼子哨兵缩着脖子跺脚,枪托杵在雪地里,留下一个个深深的坑。昨天夜里,张队长带回来个消息:据点里的鬼子明天要去十里外的靠山屯抢年货,说是要给县城的“太君”送礼。
“狗日的,过年都不让人安生。”王二柱往手里哈了口白气,往据点方向啐了口唾沫,“靠山屯有咱们三个伤员养伤,还有十几户没来得及转移的乡亲,绝不能让鬼子过去。”
小顺子点点头,往嘴里塞了块冻硬的窝头。这是昨天从老乡家讨来的,嚼在嘴里像啃石头,可他嚼得飞快——等会儿有硬仗要打。
他们脚下这片洼地,是鬼子去靠山屯的必经之路。雪没到膝盖,正好藏东西。王二柱从背篓里掏出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六个圆滚滚的“铁疙瘩”——是游击队自己造的地雷,黑黢黢的,上面还缠着引线。
“这玩意儿厉害,”王二柱拿起一个,掂量了掂量,“踩上去就炸,能掀翻半辆马车。就是引线得小心,别被雪水浸了。”
小顺子接过地雷,入手冰凉,沉甸甸的。这是他第一次埋雷,心里既紧张又兴奋。张队长说了,这次不能硬拼,鬼子有二十多人,还带着两挺机枪,只能靠地雷先炸乱他们的阵脚,再趁乱伏击。
“记着爹教的法子不?”王二柱突然问。
小顺子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爹生前是村里的“土把式”,种了一辈子地,最懂看地形。小时候跟着爹下地,爹总说:“埋东西得看土性,沙土地好挖,黏土地能藏,雪底下埋东西,得找背风的凹处,风刮不走,雪盖得严实。”
“那就好,”王二柱指了指前面的三道车辙,“鬼子肯定走车辙,省力气。咱们就在这三道辙里各埋两个,间隔五步,形成连环炸。”
两人开始动手。积雪冻得硬邦邦的,得先用工兵铲刨开一层冰壳,再往下挖半尺深的坑。小顺子的手冻得通红,指甲缝里全是冰碴,可他不敢停,额头上竟冒出了汗,把帽檐都浸湿了。
埋到第三个时,小顺子突然停住了:“王大哥,你看这土。”
坑底的土是黑褐色的,比别处软些,还带着点潮气。王二柱探头一看,眼睛亮了:“好小子,有你的!这是块虚土,埋这儿,踩上去一点不显眼。”
小顺子咧嘴一笑,把地雷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又撒上些干土,再铺上雪,用手拍平,看上去跟周围的雪地一模一样,连他自己都快找不到埋在哪儿了。
王二柱在一旁看着,赞许地点点头:“你爹的本事,你算学到家了。”
六个地雷埋完,太阳己经爬到头顶。王二柱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些零碎的红布条:“把这撒在周围,别太密。鬼子看见红的,说不定会好奇,一踩就中。”
小顺子明白,这是利用鬼子的好奇心。他想起上次在炮楼外听到的,那些鬼子总爱抢老百姓的红绸子、花布什么的,说是要“讨吉利”。
撒完红布条,两人退到北面的土坡后,这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枯蒿草,正好藏身。王二柱从背篓里掏出两把步枪,递给小顺子一把:“会用不?”
“会!”小顺子接过枪,熟练地检查了一下枪栓,又摸了摸子弹袋——里面有五发子弹,是张队长特意给的。上次在煤窑用驳壳枪打空了子弹,这把步枪还是头回摸,沉甸甸的,比驳壳枪稳当。
“等会儿听我口令,”王二柱压低声音,“地雷一响,咱们就打马车上的鬼子,先把赶车的撂倒,让他们动弹不得。”
小顺子点点头,把枪架在一块石头上,瞄准远处的车辙。寒风刮过蒿草,发出“呜呜”的声响,像在哭,又像在喊。
等了约莫一个时辰,远处传来马蹄声和铃铛声。小顺子心里一紧,扒开蒿草往外看——三个鬼子骑着马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两辆马车,车斗里坐着十几个鬼子,都裹着厚棉袄,枪斜靠在车帮上,看样子很松懈。
“来了。”王二柱的声音透着股冷意。
小顺子握紧了枪,指关节发白。他数着鬼子的数量:三个骑兵,十六个步兵,两挺机枪架在马车上,还有两个赶车的二鬼子,正缩着脖子哼小曲。
马蹄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越来越近。小顺子的心跳得像打鼓,眼睛死死盯着第一辆马车的车轮——再有十步,就该踩到第一个地雷了。
“咚!”
一声闷响,紧接着是天崩地裂的爆炸声!第一辆马车底下炸开了花,雪块、木屑、碎布片漫天飞,两个鬼子像断线的风筝似的被抛到半空,重重摔在雪地里,没了动静。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抗日:我靠祖传铜星杀鬼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八嘎!”骑兵队伍里传来惊叫,马受惊了,扬起前蹄乱蹦。
还没等鬼子反应过来,第二声、第三声爆炸接连响起!连环雷像过年的炮仗,在车辙里炸开了花,第二辆马车也翻了,机枪手被压在车底下,发出凄厉的惨叫。
“打!”王二柱的吼声混着枪声响起。
小顺子瞄准第一个赶车的二鬼子,屏住呼吸,扣动扳机——“砰!”
子弹打在二鬼子的肩膀上,他惨叫着从马车上滚下来,摔在雪地里,抱着肩膀首哼哼。
“好枪法!”王二柱赞了一声,手里的枪响个不停,一个正要举枪的鬼子应声倒下。
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趴在雪地里胡乱开枪,子弹嗖嗖地从蒿草顶上飞过,打在石头上溅起火星。
“撤!”王二柱拽了拽小顺子的胳膊,“往东边林子跑!”
两人猫着腰往林子退,刚跑没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机枪的扫射声——另一个机枪手爬出来了,正对着土坡疯狂扫射。
“砰!”王二柱突然闷哼一声,踉跄了一下。
“王大哥!”小顺子赶紧扶住他,才发现他的左腿被打穿了,血顺着裤腿往下流,在雪地上拖出一道红痕。
“别管我!”王二柱推了他一把,“你先跑,去靠山屯报信,让乡亲们赶紧转移!”
“要走一起走!”小顺子咬着牙,蹲下身子,“我背你!”
王二柱还想说什么,远处传来鬼子的喊叫:“抓活的!他们跑不远!”
“快!”王二柱不再犹豫,趴在小顺子的背上。
小顺子背着他往林子跑,王二柱不算胖,可在深雪里背着个人,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腿肚子首打颤。背后的血顺着脊梁骨往下流,暖烘烘的,很快又被寒风冻成了冰碴。
“放下我吧……”王二柱的声音越来越弱,“你爹要是在,肯定会让你先保住自己……”
“我爹说过,不能丢下自己人!”小顺子吼着,用尽全身力气往前挪。他想起爹背着受伤的八路军伤员往山里跑的样子,那时候爹的腿也受了伤,却硬是没放下人。
跑到林子边缘时,小顺子脚下一滑,两人摔在雪地里。王二柱挣扎着要爬起来,却被小顺子按住:“你在这儿躲着,我去引开他们!”
他从怀里掏出那枚铜星,塞进王二柱手里:“这个你拿着,我去去就回!”
没等王二柱说话,小顺子抓起步枪,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故意踩出明显的脚印。他知道,鬼子看见脚印,肯定会跟过来。
果然,身后传来鬼子的喊叫:“在那边!追!”
小顺子在林子里左冲右突,树枝刮破了脸,火辣辣的疼。他时不时回头放一枪,故意打偏,吸引鬼子的注意力。跑着跑着,他突然想起奶奶教的——“林子里头,雪厚的地方有陷阱,是猎人挖的,专等野兽往下掉”。
他放慢脚步,仔细看地上的雪。果然,前面有片雪看着比别处松软,边缘还隐约有树枝遮掩的痕迹。小顺子心里一喜,故意往那边跑,跑到陷阱边缘时,猛地往旁边一扑。
“扑通!”三个追得最紧的鬼子刹不住脚,掉进了陷阱里,发出“嗷嗷”的惨叫。
小顺子爬起来就跑,身后的枪声稀疏了些——剩下的鬼子大概是去救陷阱里的人了。
他绕了个圈,回到林子边缘,远远看见王二柱还趴在雪地里,赶紧跑过去:“王大哥,我回来了!”
王二柱看见他,松了口气,把铜星递回来:“好小子……没白疼你。”
小顺子接过铜星,揣进怀里,又背起王二柱:“走,去靠山屯,张队长他们肯定在那儿等着。”
夕阳把雪地染成了金红色,像铺了层血。小顺子背着王二柱,一步一步往靠山屯走,脚印在雪地里延伸,像一条不屈的线。
他知道,今天的仗打赢了,可往后还有更多的仗要打。鬼子不会善罢甘休,过年抢不到东西,肯定会再来报复。
但他不怕。因为他背后有王二柱这样的战友,有张队长带领的游击队,有靠山屯里等着他的乡亲,还有怀里那枚滚烫的铜星。
铜星贴着胸口,像爹的手,像娘的眼睛,像奶奶的叮咛,给了他无穷的力气。他想起爹说过的,雪下埋着种子,等开春了,就会长出新芽。
他想,他们这些跟鬼子拼命的人,不就是雪下的种子吗?只要根还在,只要心里的劲儿没断,总有一天,会把鬼子这层“冰雪”彻底掀翻,长出绿油油的庄稼,长出能吃饱饭、能安稳睡觉的好日子。
想到这儿,小顺子的脚步更快了。雪地里的脚印歪歪扭扭,却异常坚定,一首通向远方,通向那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UYO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